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桃花十计 > 第八十三章 别有洞天

桃花十计 第八十三章 别有洞天

作者:長風破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08:47

第八十三章 别有洞天

何老爷被米行老板和黄琪套路,把好端端的家业败个一干二净。墨绿玉手镯是他最后的至爱,他念念不忘。不想海裳在苏员外枕头底下发现这只手镯,何老爷又惊又喜,一把从海裳手中抢过手镯,夺门而出。

说到苏员外,何老爷说不知此人来历,据他所知,苏员外和飞钱帮交涉过多次,欲购下这座宅第,无论苏员外出多少价钱,飞钱帮总不松口。苏员外是外乡人,急想在京城安家落户,无奈之下出高价租下这座宅第。他平时只占用一间居室,极少在院子里走动,午后才出门,乘马车去黄金芽茶楼。

苏员外告诉何老爷说自己有个毛病,受不了漫漫长夜,总觉得有人埋伏在房间各处,或在门后、或在梁顶、或在床头对他虎视眈眈。有好几次他在恶梦中惊醒,大汗淋漓,衣衫尽湿。

苏员外不堪折磨,希望天一黑,院子里所有的房间都点起灯来,他不再另外请佣人,恳求何老板为其效劳,待遇加倍。有钱就好说话,何老板早已失去东山再起之心,反正日无所事,乐得以此打发时光,不过由于房间颇多,他通常酉时起就着手点灯。

何老爷倒完苦水,希望扁担能将墨绿玉手镯还给他,这是他活下去的支撑。

扁担却不这么想,毕竟是何老爷一面之词,孰是孰非有待调查,再说苏员外的真实身份是烟鬼,烟鬼鉴别玉器眼光独到、手法老练,说不定墨绿玉手镯对破解烟鬼之死起到决定性作用,必须带回巡捕房。

该问的问了,该看的看了,扁担决定收兵。

何老爷送云道牌捕快出门,门外,何老师朝扁担和海裳各鞠了一躬,道:“本人替小女燕儿谢过二位,此墨绿玉手镯系她嫁妆,希望早日物归原主。”

“燕儿?”海裳一听叫出声来,扁担心头也是一凛。

三年不败黄金芽茶楼,苏员外死于非命,同处一室的还有一位来自芙蓉汤馆的美人,香消玉殒,美人名字也是燕儿。

海裳和扁担对视一眼,此事非同小可,赶回巡捕房复命要紧……

※闹市中心,杜三爷架着二郎腿,背靠着歪脖子柳树貌似打盹,实则思考一个问题:老刀已证明沈山人是酒鬼。想当年酒鬼和他、竿子、扁担一对三斗酒,气概何等豪迈,如今改头换面沦为一个卖酒的落魄山人,怎不叫人唏嘘?

酒鬼卖一种让人无忧无愁的酒,先不管酒的功效如何,单凭酒鬼是酿酒专家,对酒的热爱,绝不会粗制滥造。

酿酒少不了以下几道工序:制麯、筛选谷物、加水浸泡、发酵、蒸酒、贮藏,其中必用到石磨、木桶、水缸、铁锅等器具。长街有不少卖这些杂什的店铺,只要酒鬼买过这些杂什,就能找到他的酿酒作坊。

有了明确的思路,杜三爷通过他的方式向风道牌捕快发出指令:走访长安所有的杂什店,务必查明沈山人在哪家杂什店买过酿酒器具。

二个时辰过去,走访结果断断续续汇总给杜三爷,卖家众口一词:有一位酷似沈山人的长者来他们店铺物色过酿酒器具,只是此人眼光太挑剔,看不上一件好的。生意没谈成,少了送货上门这茬,沈山人的酿酒作坊云深不知处。

杜三爷有点失落,风道牌捕快风七却带来一个好消息:漠北马帮自外地运过一批精制的酿酒器具至京,收货人正是沈山人。无巧不成书,风七和运输沈山人酿酒器具的马夫是老乡,风七从他口中得知沈山人酿酒作坊的所在地。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杜三爷简直笑死了:什么破马帮,老是护送一些杂七杂八的日常用品,九霄月干脆改行开家杂物店算了。

杜三爷和他的风道牌捕快一溜烟冲到沈山人的酿酒作坊。

这是一个废弃多年的木场,几间陋室,几盏破灯,杜三爷等人一推开虚掩的柴门,就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洞穴。

室内狭小、昏黯、潮湿,蛛网横结,地上臭虫成堆。横七竖八的乱物不时绊住人的裤脚,黑暗中不知有多少只老鼠蛰伏其中,绿蓖蓖的眼睛正凶悍地盯着每一位不速之客。

这是一个连狗都不愿意居住的地方,这样的房子说要酿出天下无双的无忧无愁之酒?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沈山人的作坊破烂如此,最想不通的人当属杜三爷。他巡视一圈,竟见不到一件酿酒器具,更不用说找到一点酒迹。

杜三爷心想:“这间陋室别有洞天。”

借着瓦顶漏下来的弱光,杜三爷看到地下的臭虫沿着一条线钻进一张八仙桌的底下。臭虫大多喜爱潮湿,陋室湿气阴重,本是最好的寄居之地,为何臭虫还要钻到桌子底下?难道桌子底下有个洞穴比室内更加潮湿,更加适合它们生长?

杜三爷左手摸了一下桌面,看到手指上沾的灰尘,愉快地笑了。室内其他杂物积尘多日,触及皆黑。这张八仙桌虽有灰尘,却是些微,说明经常有人移动桌子。

不出意外,这个人是沈山人:酒鬼。

杜三爷轻轻移开八仙桌,下面盖着一张草席,掀开这张草席,底下整整整齐齐排列着一道衫木,臭虫纷纷钻到衫木的缝隙中。

几个捕快搬掉衫木,露出一个洞穴,洞口很宽,可容几个人同时下去。

洞内有光,依稀可见洞底,几名捕快手脚麻利跳进穴内,刚好适合人站立。前方道路弯弯折折,不见尽头。

这是一个长长的地下通道。

杜三爷用脚丈量通道,每走百步,洞壁上挂着一盏长明灯。走过五盏长明灯,通道越来越宽敞,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窒息,这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完善的地下长廊。

杜三爷他们已经走过八盏灯,头上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初时隐隐约约,越往前走,流水声越急,一行人原来走在河床下面。

十盏灯后,湍急声渐行渐远,归于平静,前面几个捕快停下脚步,一道石壁挡住了去路,长廊已到尽头。

杜三爷用力推了推石壁,石壁纹丝不动,出口不在此处。杜三爷仰起头来,洞顶比较平整,不象是泥土,他用手挖了一下,是木板。

杜三爷试着顶了顶木板,上面压着重物,他一运功,木板终于松动,一丝光亮顷刻入洞内,众人一喜:出口找到了。

顶上重物光凭杜三爷一人之力难以撼动,几个捕快过来帮忙,大家一齐用力,洞顶被掀开掌宽的空隙,杜三爷这才看清压着出口的不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木板,而是一个轮廓庞大的木槽底部。

木槽个头不小,重如磐石,不知装了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