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中龙庭传 > 第十四章 人间尚好且慢行

蜀中龙庭传 第十四章 人间尚好且慢行

作者:徐远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00:47

第十四章 人间尚好且慢行

“小友,你该回去了。”不待徐扶苏反应,一道惊鸿声在心湖中炸开。

“前辈....那我怎么回去?”徐扶苏抬头望向高处,悬崖处的仙人手掌异常显目。

“哗啦”,细碎的石块声响起,头顶上悬崖处掉落不少碎石,徐扶苏举起袖子遮挡。

那位被称为白帝的老头从一堆碎石中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徐扶苏,他的眼神中流露出视万物为刍狗的气势扫视徐扶苏。

一纵而下,徐扶苏本以为这位不知名的高人如陨石般下坠,会把朝阳台轰出一个大坑。

可惜让他失望的是,老人来下坠时,仿佛悬浮停留,一点点的落地。

徐扶苏这才看到老人的完整模样,老人原来一袭宽衫现在已经破洞不堪,既然如此还是能感受得到老人的豪放不羁。

老人赤脚,虽没有江湖流传的那些江湖武侠小说般仙风道骨,但隐隐约约能察觉的到老人的呼吸有种与天道合一,淳朴自然的感觉。由内散发谁我其谁的气势扑面袭来,竟然让徐扶苏感到胸口苦闷。

老人走进徐扶苏,并没有对他做什么,而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的表情由疑惑,轻轻皱眉到释然。

一抹晨曦微光自天边云海投射到朝阳台上,盯徐扶苏打量许久的老人终于移开了自己的视线,淡淡的叮嘱一句:“对于此间事情,谁都不要去告诉,哪怕你将来遇到了和我一模一样的人也不能告诉。”

老人赤脚走到朝阳台面上,喃喃自语:“好美的晨阳。”说完,居然赤脚踏过虚空,慢慢走向天边。

暖阳的红光扑洒在徐扶苏脸上,徐扶苏对于此番神迹,近乎天人,难以置信。

“这可比徐晃唱的曲好看的多。”,徐扶苏没由来的感慨一句,在朝阳台上观日升,一轮初阳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世子!”徐晃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徐扶苏只感脑袋天旋地转间,徐晃一口黄牙,展露在徐扶苏眼前。徐扶苏一把推开徐晃,“你干嘛?”。

“嘿!我和咏春见世子发呆太久了。学宫的新生考核已经开始了。”徐晃恭敬的回道。

“哦?是嘛”徐扶苏摸了摸额头,虽然离开那古怪的天地,可脑袋中的眩晕感没有消除。

华山有四峰,东峰他已身处于此,往后通往西峰就是东林学宫所在。西峰峰巅有巨石恰似莲花,又称为莲花峰。北峰在东林学宫中属于禁地,原因则是北峰云台峰是学宫大忌酒,宫主住地。

而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宫主亦是宋家老供奉,一身武学出神入化,冠绝天下。不过老供奉不好功名,因而天下十人排行中这位东林学宫宫主并不在其中。南峰为“华山元首”,最为神秘,至今没有人能登上。

兴趣乏乏的徐扶苏轻轻唤了声老仆徐晃,“老徐你给我多打听打听,注意一下周二两。”

“周二两?嘿,好!”徐晃爽快应承下来。

徐扶苏打了声哈欠,摆摆手道:“打道回府。”

......

-

东林学宫浩浩荡荡招生,白鹿书院干脆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过确实不能怪罪于刘业,刘业这个白鹿书院的掌门人也在为生计发愁,后悔当初出蜀中城时,没管北梁王多要些金财。

刘业被逼无奈下,只好去山下的城里卖起面条来。日升而出,日落而归,规律至极。

一贯清贫布衣打扮的老翁,今天出晴天般穿了一装干净整洁的红色儒衫。小店早在前日挂牌停营一天,让许多偏好老翁家面汤的顾客唏嘘不已,有些个彪悍的婆娘扯起嗓子:“刘老头,咋不开门呀,你倒是开门呀,怎么着趟那个婆娘肚皮上,命根子软趴了起不身子?”妇人骂起话来,出口都不待犹豫的,庞大的胸脯一颤一颤,愣是把围观的大汉看呆了,惊呼“好大的两包子”。

谁料想见屋内没反应,又驳不下面子的妇人瞅着一个大汉就骂,骂起兴来,唾沫纷飞,眼珠子大的能吃人,行人也饶有兴趣的驻留围观.....

市景人家平常事,倒也见惯不怪了,食客们见屋外动静闹腾这么大,屋里也不见人出来。没的热闹都散去,毕竟生活还得硬着头皮过。

山中瀑布内的洞天,一身白色云绸纹袖长服,冠如白玉的男子,嘴角轻抽,强憋着笑意,目不转睛的看着水池里倒映的画面。没有骑着白鹿,一边站立了许久的儒衫老人,邹着苦脸,脑海中两位神仙打架,纠结一番开口道:“殿下,你要是想笑就笑吧。”

“噗嗤,哈哈哈”实在憋不住的叶宣笑了出来,只是神情痴呆,如同缺魂傀儡。儒衫老人悠然叹息,无可奈何。叶宣得道又斩道,此举着实让儒衫老人怎么都想不明白。斩道何其之难,叶宣著道篇《清心诀》,上达通天,功德无量,道果刚立,就迫不及待的想脱于成道,把自己的道果归还诸天。

儒衫老人惆怅的抹了额头,他记不清楚叶宣是第几次斩道了,成一次斩一次,别无二话。他自己都感觉麻木了,白衣叶宣却始终坚守,无奈便是斩道之人会神魂颠倒,失忆失真,但心智时好时坏,好时常人无差,实在怪矣。

白衣叶宣似儿童般,在地上泼混大笑,腰间白玉与地相碰,叮当作响。

儒衫老人头大如斗,又无伎可施,盘起腿坐在略泛起凉意的地板上,心疼的眼神瞟瞟不远的叶宣。

突然!叶宣的动作减缓,涣散的瞳孔渐收拢,吓的儒衫老人正襟危坐,他知道“殿下”回来了。

儒衫老人只见叶宣耸底的头抬起,记忆中一程不变的丹凤眼里透露着光,老人大喜:“叶宣,斩道成功了?”

“嗯”不咸不淡的声音自叶宣口中说出,叶宣整理自己凌乱的衣衫,问老人:“仁昷,我这睡了多久了?”

儒衫老人躬身低头言:“没多久,几个月。”眼角见叶宣起身,老人将身子伏在地上,渗透秋意的木板传来阵阵的寒意。

叶宣蹲下伸出一只手扶起儒衫老人,温和道:“仁昷,就不用行大礼了。”他凝视竹窗外,天上云卷云舒。轻揉自己的眉心,暗叹斩道后神魂困乏。

儒衫老人获得大赦赶忙站起,安静的在原地,似乎在很多年前,他就是这样服侍叶宣。当叶宣开口“仁昷”时,儒衫老人心中除了大石落地,更是思绪飘然,叶宣行径稍有不慎就是灰飞烟灭,人生中“能否”二字包含太多太多。

悄然不觉间,儒衫老人竟觉得眼皮底下轻颤,努力止了止。叶宣手捏他的胡须,老人求饶:“.....哟,痛。”

“嗯”白衣叶宣微微歪头,玩笑道:“嘘,天上他们看着呢,我可不想太早被他们发现。”

儒衫老人经提醒,打了个寒颤,欲是又想跪下来。

白衣叶宣示意他不必如此,刘业才没有跪下来。

白衣叶宣调笑道:“几朝几代,大势你学了多少,懂了多少?”

“嗯.....”老人有些汗颜,惭愧道:“没学到多少,看懂了一点,又似懂非懂。”

叶宣刘业两人行在乡间泥路,刘业撑着伞,有些沮丧,叶宣见此安慰道:“笨不可怕嘛,不学才最可怕。你不懂我就教,每天懂一点,迟早可以成为那棋手布局天下。”

刘业微微从自怨自艾中回神,不自觉的踩地用了力,激起泥巴。叶宣摘下头冠就朝刘业呼上去,一股乡里地痞气息,与霎时截然不同。

叶宣有心无心道:“走慢点嘛,慢慢走就过泥路下山了。”

紧跟后头刘业心头一震,似有所悟,愣住不动。白衣叶宣嘴角勾起,兴趣斐然的转身看后者,若有若无,缥缈无常的气息环绕于身。

“在“慢”上呀。”刘业沙哑道,思绪纷飞间,想到:“世间大势滔滔洪水,天下和久必分,分久必和。书上的演义兵法,侠客江湖,虽趣味颇多,令人心神往之。但若步入真正的江湖,真正的边疆塞外,真如几张白纸中所描所绘?再者读书尚且慢慢读,行走江湖也要慢慢去品,天下朝代更迭,其中变化万千亦是需慢慢去看。

观棋千年,才德不及下棋手的诸位名家,一步一子,任何恢弘棋局都是如此布下,书著亦是作者一笔一墨绘制江湖画卷。水滴千千万万可穿石,且再观它千年又如何。”,心中重重阻挠其遮目的大山,俨然轰踏。气象万千皆于此般幻化现。

“孺子可教也。”白衣叶宣淡笑,拾起一片干煸泛黄竹叶,放置眼前,隐约挡住半边太阳。“好玩,好玩”。

似乎天地一阵眩晕,白衣叶宣刹那又恢复迷茫神色,从新回到洞天中。

北厥平阳州

昭阳城外小道,叶宣的丹凤眼眸深邃无比,双手负于身后,盯着黑云压压的天空久久无语,朝身旁的小孩童哭丧道:“忘带伞了!”

赵晓早就看明白了先生的脾气,愣是没有答话,闷头走路。

“算了算了,久旱逢甘露,久旱逢甘露.....”青衫读书人这般安慰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