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中龙庭传 > 第十四章 风雨欲来山满楼

蜀中龙庭传 第十四章 风雨欲来山满楼

作者:徐远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00:47

第十四章 风雨欲来山满楼

永嘉四年夏,长安城依旧繁华昌荣,彻夜笙歌,酒家花楼通宵达旦。多少烟雨朦胧中,有多少寻欢作乐的洒脱人?相比长安城外城的喧嚣,内城的骊阳皇都显得要庄严肃穆。重重宫銮,一眼而过,唯有中间最辉煌气派的骊阳主殿傲立群殿。

骊阳朝廷内,大殿偏殿处,灯火通明。端坐在最高位上的中年男人,正翻看手里的奏章,偶有困乏也强撑着精神继续批阅,但凡读到涉及社稷万里的奏章,中年男人都双眸有神,一点点的翻阅批注,唯恐落下了差错。

已近午时三刻,四下无人,除了日常在宫殿外巡视的士兵过往的步伐声。些许是批阅奏章乏累了,骊阳现帝赵括扶着座椅上的龙头,缓缓起身。

虽年近不惑,但现帝赵衡始终身体健朗,被许多骊阳文坛的文士称赞此是盛世之象。赵括对于此般褒美,谈不上有多喜欢,也说不上有多反感。

赵衡望着空无一人的大殿喃喃自语:“朕,当真会是那中兴之帝吗?“,万籁俱寂,无人回应,书桌边的赵括就呆呆的站在原地,似乎是在等人回应,又似乎是在叩问自己。

许久,这位身穿金黄龙袍的中年人自嘲的笑了笑,提起桌面的美酒,坐在龙椅下的台阶上,“徐芝豹呀,你说你好好当个大将军,替朕平定八荒,留芳百世,世代沿袭.....“,一言一语,一杯一酒一饮尽,“可是...可是你为什么偏偏还要练出了个天下第二。“

赵衡眼神迷离的望向大殿外,点点星光汇入,他忽然疯笑起来,手臂青筋凸起,指着南方一字一顿,冷言道:“你让朕如何安心?“

“八百黄金甲,勇冠三军?“赵衡冷笑,“朕就是要你八百不齐,你又当如何?朕有千军万马,你八百如何能敌?“,“朕,真想要你死呀!“,赵衡声线低沉,眼神阴鸷。突然,这位骊阳现帝仰起头,掩面失笑,两颊的眼泪流落不止。

“你说,该有多好?“

说完,赵衡放下手,轻轻拭去眼角的眼泪,双眸里的杀气尽褪,他自顾自的整理起自己的头冠,衣裳。朗声道:“赵高!“

殿外传来一阵阴柔的回答:“奴才在。“

“让他们进来!“

赵衡的言语刚落,门外就传来司礼监掌印太监赵高的声音:“传丞相李陆,翰林院大学士王安,以及兵部尚书左宗棠。“

-

朝廷大殿外的长阶下,三位身穿不同品秩的官员各自站立,却无话语闲聊。

三人中,以为首的中年男子一品仙鹤服独占鳌头,位于他身后两侧的分别是二品文官的翰林院大殿士王安以及从一品武官兵部尚书左宗棠,三人皆是听到到朝廷大殿外那一袭红蟒长袍的公公宣叫,立即各自收敛神情,严肃以待。

三人中唯有首辅李陆神色平静,翰林院大殿士王安则脸色阴沉如水,兵部尚书左宗棠仰首挺胸,有意无意的瞥了瞥王安,并非言语。

李陆沉声道:“该走了“,说完便迈开步子,沿着这他走过两世骊阳皇帝的赤色台阶,早先与李陆共同商议宫中诸多命名的事宜的蒋老头与那如今骊阳朝廷大多数官人眼中钉和肉中刺的中都关中候关系颇深。

李陆不快不慢的一步步拾阶而上,忽忆起这位久而不见的故人。

蒋老头与丞相李陆是同一批进宫入仕的文官,因蒋老头出身北边,是正宗的北方人,性格大大咧咧,入朝第一天就厚着脸皮与他搭话,甚至偷偷跟他言语一些与朝事不着边的荒唐语,还有与他将南北美女一较高小的诸多此类,不容细想。

曾有政党政敌故意宣扬二者结党营私,李陆向来行的正坐的直,即便知道这些恶心语只能恶心恶心人,对他对蒋老头构不成一丝威胁。

而后现帝宣传他和蒋老头,也没有询问他们关于这件事的看法,只是当着两个人的面将那位不知是哪部的小小侍郎,解释是造谣谣言的人斩了。

从那以后,李陆便真的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了,也不愿去在意了。而挚友蒋去,那一夜后头发灰白了不少。想到这,李陆恍惚,脚步差些没踩空,站在他左后方的兵部尚书左宗棠扶住了他一把,“丞相,天早路湿,小心走才是。“

李陆朝他点点头,致谢一声,下意识的望向身侧,空无一人。

左宗棠也随丞相的目光看去,他突然记起前不久从同僚听来的旧事。

前六部首铺蒋去放着大好前程不奔,竟然同意自家女儿与那战功赫赫,权力彪炳的关中候成亲一事。自打他成了关中候的老丈人,政务上就不太上心,倚老卖老。

就差些没有借着自家女婿的威势明码标价贩卖官职,如此寻死,下场又好的到那里去?等到骊阳现帝继承皇位,稳掌权柄,首当其冲第一个挨刀的便是他蒋去。

再到后来,蒋去辞官归乡养老,朝中不少文官都暗骂蒋去是白眼狼,连带着这些年北方入仕的年轻人都遭受到不少打压。

李陆不苟言笑的沧桑脸庞上,难得流露出一丝笑意,长安文官数百,唯有蒋老头一个敢与他并肩。不过是此去经年,旧景旧事非旧人。

以丞相李陆率先踏入宣政殿偏殿,紧随其后是兵部尚书左宗棠,再是翰林院大学士王安。三人齐齐跪服在地:“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重新回到座位上的赵衡,点点头道:“众爱卿平身。“

“深夜来访,是有何事上书朕?“赵衡的神情上看不出心情,只是沉声道。

李陆心中苦笑,紧握手里的玉板,先出两人道:“北厥出兵犯我骊阳北边疆界,狂妄至极,臣恳请陛下下召召回关中候徐芝豹!“

赵衡听了李陆的言语,没有表态,反倒是安慰这位老臣,“李相为国为民,为朕的江山社稷劳心了。“

“臣本职之举!“李陆回道,不卑不亢。

赵衡从李陆身上收回目光,看向兵部尚书左宗棠,“爱卿认为如何?“

“臣附议,但臣恳请陛下同意宗堂领三十万士兵背上抗击突厥,并替陛下监视关中候。“左宗棠站出,低下头说道。

赵衡目光收敛,竟是大笑起来:“关中侯乃是国之栋梁,与前国师是朕骊阳双壁,朕又为何要去疑心自己的臣子呢,宗堂思虑太多了。“

左宗棠将头叩在地上,“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爱卿一心为国效力,更愿替朕北伐抗击,实属忠勇。朕准了!“赵衡朗声道,接着他又下令:“任兵部尚书左宗棠为征北大将军与关中候一同解决突厥之乱,而兵部尚书一职暂由兵部侍中王明凯任职。“

“臣领旨,谢主隆恩。“

赵衡满意的看向跪服在地的左宗棠,左宗棠是由他一路提拔而起,甚为信任的骊阳新将,在朝廷武将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左宗棠成为了他布局天下,制衡徐芝豹的一手重要的棋子。

此时,许久不发言的王安走上前,“臣有本启奏,陛下上次派司礼监赵高宣召关中候,已有把月,迟迟不见关中侯进长安,甚至都没有返回中都京城。实在是傲慢至极,臣以为关中侯卸甲已久,年已不惑,这能否继续带兵和宗堂将军抗击突厥?臣觉得......“

“够了,此事休得再议!“赵衡打断王安的话,抛出一句匪夷所思的话:“朕相信关中侯。“

两鬓花白的翰林院大学士王安拱手道:“臣遵旨“,虽然提议被皇帝拒绝,但王安并不沮丧,此局他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真正立于风波尖头的是站在他身前的那位老人。无意间,王安接触到赵衡的眼神,熟知帝王心的王安更加胸有成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