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中龙庭传 > 第三十六章 钟山刻碑

蜀中龙庭传 第三十六章 钟山刻碑

作者:徐远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00:47

第三十六章 钟山刻碑

张衍收回心思,才发现徐扶苏饶有兴趣地盯着他,“怎么,公瑾是嫉妒本世子比你帅气几分?”

“呵呵”张衍白了徐扶苏一眼,冷笑。

徐扶苏仔细端详了眼前男子,盯的后者一顿不自在,世子拍手称赞:“以前在古籍上看到过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

徐扶苏用玉扇轻抵额头,故作思虑,然后轻轻一拍脑门,惊喜道:“书中自有颜如玉,公瑾勉勉强强配得起吧。”

张衍不安好气地憋了憋世子,随后神情恢复肃穆。

徐扶苏忽然记起不久时日前的那封诏书传告天下,即骊阳正统皇帝明帝赵衡的子嗣迎回宫中,立为太子。

那个人,徐扶苏熟悉,就是小曲儿赵晓。在得知赵晓被立为太子之后,徐扶苏先想的并不是以后是否会兄弟反目。而是担心这位小师弟的安全,置于先生叶宣的身份他早就猜的十有**了。能够让他父亲赏识且尊敬的人,天下少有,唯有和父亲并称“骊阳双壁”的国师叶宣能资格。

徐扶苏眯起眸子,对赵晓身在宫廷深院中颇为担心,于此他感触深切。

骊阳第一任皇帝赵括帝王心术可不所谓登峰造极,又极其贪恋权势。赵括久居皇位长达六十年,硬是生生熬到了他爷爷徐萧将兵权交给徐芝豹,也硬生生的熬过了春秋三十年一统天下。

骊阳太祖皇帝赵括曾在文武百官前天子一言,说只当六十年的皇帝便禅位给太子。事实上,赵括也的确说到做到了在春秋三十年结束后就禅位给自己的太子,如今明帝赵衡。

可赵括不愿意就此交出权柄,在前首铺蒋去的提议下,又命人刻印太上皇玉玺,以维持其权利。所以在赵括驾崩离世前的一段岁月,明帝赵衡算的上是一个傀儡皇帝。

好不容易熬到了父亲驾鹤西去,大权得归之时,有前朝皇帝的顾命大臣直言藏于内庭第一宫,“正大光明”牌匾后的皇诏遗旨里写明了要废掉明帝赵衡立更为年轻康王赵衡弟弟赵英为帝。

忍耐数十年的赵衡哪里能忍?当堂这位顾命大臣就让赵高生生活剥了去。至此,明帝赵衡的那九个兄弟,唯有康王赵英没有起兵造反赵衡外,其余八子欲争龙座,加上明帝赵衡共九龙夺嫡。

由明帝赵衡御驾亲征再加上赵衡虽是傀儡皇帝,但实则暗中一直培养自己的直系势力,更有国师叶宣智谋无双,八王叛乱用时不到一年便以平息。

明帝赵衡顺天意登基,年号永嘉。而未曾参与叛乱的康王赵英,作为这场八王叛乱的导火线却出奇的没有被赵衡秋后算账。除了赵衡顾念兄弟亲情外,也有不愿意背上残杀兄弟的骂名。

九龙夺嫡,祸其萧墙,以八位藩王身死为代价才有了如今明帝赵衡。赵衡上位之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收回放在他父亲徐芝豹的兵权。

于是就有了那起让三十万北梁铁骑都难以忘怀的长安鸿门宴,杯酒释兵权......

思虑于此,徐扶苏轻蔑一笑,些许是明帝赵衡自登基而来所造杀孽太重,在位以来子嗣仅有赵晓一位。这也是徐扶苏最为担心的一个地方,且不说明帝赵衡远不比他父亲宽厚容忍,眦睚必报到了极限。若不是长安中还有先生叶宣在,徐扶苏当真放心不下。

徐扶苏和张衍一路出城,来到钟山脚下。见到徐扶苏久久不言,面容忧愁。张衍出声询问:“世子是在为何事忧愁?”

“愁丝缕缕,都有。”徐扶苏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张衍见状没有追问,反倒说道:“明帝赵衡遗失在外多年的子嗣赵晓年末回归长安皇都,被封为太子。世子要想成事,不可忽略这位太子。”

“他是我小师弟。”徐扶苏淡淡道,目光平静地看向张衍。

张衍神情微愣,随后刀眼直视徐扶苏言:“世子万不能优柔寡断,终有一日你们会兵戈相交,那时他是骊阳帝王,你是权利彪炳的北梁王。慈不掌兵,善不掌权......”

“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徐扶苏抬头仰望山峰,打断张衍的话语,回应道。

徐扶苏看向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甚至有种无形的威压。张衍第一次认识到眼前的男人已经早就不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年了,对于徐扶苏的经历在长安城时他都有耳闻。眼前这位丧服少年哪里还是那只不谙世事的幼龙,自他离开长安城起,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潜龙出渊,遇风云则化龙。

“算了,不提这个。”徐扶苏低眉,收回目光,岔开话题,“登山吧。”

张衍点点头,跟随在他身后。

待到徐扶苏和张衍登上钟陵山,发现了一处新搭起的篱笆小院,而林、李二老就坐在小院中央喝茶闲聊。

早在钟陵山上的林平安、李怀潜两老见到他们,顿时笑逐颜开,起身相迎。

徐扶苏与张衍也是恭敬地朝两位当世书法大家作揖拜礼。

曾在北梁致仕的李怀潜扶起徐扶苏,笑言:“我们两个老头可当不起世子你这一拜呀。”

“理应如此的。”

“哈哈哈哈”李怀潜无奈和老友林平安相视一眼,还是受下了徐扶苏两人的大礼。

老当益壮的李怀潜看了眼徐扶苏,微微皱眉问道:“世子殿下,不知你所说的刻英雄碑我们何时能开始动工。”

徐扶苏明白两老的心思,当下立即回答:“扶苏已经和金陵太守商议,不日就有人将石碑运往山上,两位大师只要安心铭文刻字则已。”

林平安听完徐扶苏的言语,和李怀潜两人的心安定不少,他犹豫一番迟虑道:“这样是最好,老夫还有一句题外话不知......”

“林老但说无妨。”

“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世子殿下愿意为这襄樊城枉死六万人铸碑,已让我和怀潜钦佩至极。可世子终究年少芳华,将时间浪费在山上,和我们两位快入土的老头子一起雕刻铭文。实在是浪费了大好年华呀,我二人深感惭愧呀。”

“扶苏知道二老的好意,不过扶苏心意已决。”徐扶苏目光坚毅,林李二老面面相觑,见到徐扶苏下了决心也就不再言语。

唯有张衍深知徐扶苏真正的经历过那番人间惨象,对于那六万亡魂,徐扶苏已将这六万亡魂的怨念消除当成了已任。

他的决定,张衍于情于理都没有去劝阻。他投给二老一个放心的目光,示意无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