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白与黑45度爱 > 第3章 陈情旧账

白与黑45度爱 第3章 陈情旧账

作者:涂鸦姐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59:20

第3章 陈情旧账

“我们为什么要恢复停办了20多年的乌日贡大会?就是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乡镇、大队和生产队三级干部大会上,乡里书记田文激情洋溢地说:“现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有些地方推行了包产到户。我们也不能在过去老观念中打圈圈,我们也要改革,也要开放,要跟上时代。”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在三级干部大会上,田文号召大家把外面一些有资源的亲朋好友喊回来,在乌日贡大会上叙叙旧,把外面的信息带回来,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大家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想办法。”田书记讲得唾沫横飞,台下的原绪听得激情澎湃。

原绪要动用父亲原大海的人脉资源,邀请在南京当大学老师的朱峰叔叔来参加乌日贡大会。朱峰的故事,原绪是听父亲说的。他是南京来的知识青年,当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朱峰高高瘦瘦的,蒇一副黑框眼镜。别看他外表文文弱弱的,干起农活来一点儿也不惜力,村民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朱峰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就是特别爱干净。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脱掉工作服洗澡,然后穿上一身深蓝色的运动服,利利索索的,很多女知青和当地大姑娘都悄悄喜欢他。但是,他好像对谁都没有兴趣,干活之余就捧着一本书看,大家也不知道他看的什么书。

朱峰酒量特別大。那时候虎林人喝酒都用搪瓷杯,一搪瓷杯酒四两左右,朱峰能喝两三杯。当地有些愣头青小伙子不服气,硬要跟他拼酒,多数被喝得从豪言壮语到默默无语。虎林的人喜欢从酒品看人品,酒桌上不喜欢扭扭捏捏,几次酒喝下来,大家都服了朱峰。原绪父亲也是通过喝酒,跟朱峰结下了情谊,还结拜成了千兄弟。朱峰喊原大海父母干爹干妈,有事没事就常来串门。

朱峰一般喝了两杯酒后,就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诸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大家一听他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后,就知道他喝得差不多了。否则他们就会起哄说:“你今天没喝好,你还没讲让我们听不懂的话呢。”

原绪手上有一首朱峰的诗,是写在一张“双猫”牌香烟包装纸上的,是用蓝墨水钢笔写的,有一两处字迹洇漫,不知道是汗水、泪水还是酒水浸到的,但不影响辨认。这张香烟纸是他读小学二年级的一天,父亲给他的。原绪还记得那天父亲喝了不少酒,说:“你要好好读书,像你朱峰叔叔那样,长大了做个有文化的城里人。”父亲说着就从桌边站起身,到屋里打开抽屉,拿着这张香烟纸递给了原绪。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原绪一直把它夹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事没事就拿出来看看。这首诗直到现在,他还能倒背如流。这首诗的标题是《关于草原》:

关于草原

我只有课本、传说以及想象。

当我从一千公里外空降草原

我看到羊儿在安静吃草,

牦牛在远方像一个个黑点。

人比羊大,

比牦牛略小。

格桑花有一种青草气息

与歌里唱的显然不同。

我没有看到马在草原上飞奔,

只看到马术表演,

比生活夸张和精彩,

像看一场电影。

我还看到一千公里外的城市,

你从毡房里出来,

跪着挤羊奶。

原绪到现在也不明白,朱峰叔叔的家乡是个城市,那里怎么会有毡房,还有人挤羊奶呢?难道城市里也有牧场吗?不可能呀。

但是,谁也没想到,朱峰后来出事了。

有一天晚上,太阳刚刚落山。大家正在吃晚饭的时候,朱峰和舒雅的妈妈葛亚丽被抓了起来。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舒难呢。大队部的一间房子变成了临时审讯室。公社的一个副书记当时在红星大队驻点,他坐在桌子后面铁青着脸,俨然是“判长”。舒雅妈妈哭看,朱峰一言不发地站在屋角。副书记让他们交代做的坏事。朱峰和葛亚丽说:“我们什么都没做!”副书记说:“不老实不行,否则就关你们禁闭!”明眼人都知道,副书记虽已有家室,但一直对葛亚丽心怀不轨,这次一定公报私仇的。

就在这时,一个瘦削的身影走出人群,说:“朱峰和我处对象半年了,怎么会和她好上呢?!这一定是个误会。”大家循声看去,是上海知青小魏,那时红星大队有一对姐妹花知青,姐姐叫大魏,妹妹叫小魏。两人都是高挑身材,瓜子脸,皮肤雪白。不同的是,大魏稍高、稍壮些,小魏稍矮、稍瘦些。小魏平时讲话轻声细语的,大家第一次听到她这么高声说话:“毛**说,我们不能放过一个敌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同志。朱峰是被冤枉的,我这几天来例假了,痛经。我听说用牛奶加红糖喝可以缓解,就下午让朱峰去找葛大姐给我弄点儿牛奶的。”

副书记看着小魏将信将疑,审判自然进行不下去了。大家不知道小魏讲的话是真是假,倒是从此以后朱峰和小魏真的好上了,关系也公开了。不到两个月,两人结婚了,不到一年生了个女儿。后来恢复高考,朱峰考取了南京的一所大学,但副书记就是扣着档案不给转。朱峰一气之下,自行离开了虎林,回南京去了。半年不到,小魏也不辞而别了。

“虎林是你朱峰叔叔的伤心地,你说他会来吗?”父亲犹豫了。原绪说:“此一时彼一时了。你就写封信试试嘛。”

乌日贡大会的前一天傍晚,原绪家来了一位稀客。说是稀客,并不是不常走动的那种,而是稀奇的意思。

来的这位稀客是位姑娘。她身材高挑,上身穿的确良白衬衫,下身穿绿底小碎花长裙,白净的瓜子脸,一头披肩长发,前额和两颊简单地烫出几缕波浪线,显得活泼而洋气。姑娘走进村里,就十分瞩目。她一路打听原大海的家,一位奶奶十分热心,自告奋勇给她带路,几个孩子跟在后面看稀奇。这姑娘从包里掏出糖果,给奶奶和孩子们各发了一颗。因为有糖,孩子们越跟越多,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逶迤地穿过村里,直奔原绪家。

村里来了一位洋气的姑娘,成了那天村民们晚饭时的一个热门话题。

当姑娘被领进原家院子时,原大海一家正在吃晚饭。众人簇拥着姑娘来到他家,把他家人弄得一头雾水。姑娘倒是不怯场,看着原大海,说:“您是原伯伯吧?”又看着原绪的妈妈,说:“您是伯母吧?”说着又看着一旁盯着她看的原绪,说“你是原绪哥吧?”原大海一家三口都惊讶得合不拢嘴,怔怔地盯着这个姑娘,心想:“这是从哪里突然冒出的一个仙女,居然好像跟我们很熟的样子。可我们谁也不认识她呀。”姑娘,你到底是谁呀?”原绪的妈妈问。姑娘淡然一笑,解开了谜底,说:“我是朱峰的女儿,你们叫我朱婷吧。”

原大海一家三口几乎同时发出哦”的一声。原绪连忙站起身,让朱婷坐在餐桌边一道吃饭。原绪的妈妈忙不迭地到厨房里,又做了两个菜。朱婷就把他父亲朱峰收到原大海的信后,自己不能来、朱婷自己倒对乌日贡大会十分感兴趣、便自告奋勇替父亲来参加等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吃饭时,原大海不停地向朱婷打听她父亲的近况。朱婷告诉他们,父亲朱峰现在已经是大学的副教授了,教课。母亲在一家街道办的服装厂上班。她自己现在在父亲任教的大学读二年级,学的是中文专业,平时也喜欢写点儿诗歌、散文和小说。因为经常听父亲回忆当年当知青插队的故事,她特别感兴趣,就想来看一看。

原大海夫妇听得唏嘘不已,感叹道:“时间过得快,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我们还能不老吗?”原大海说:“我还记得当年你们离开虎林时你的样子,你当时三四岁吧,穿着花上衣,梳着一双羊角辫子,走起路来辫子左右晃。你现在对虎林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朱婷说:“我就记得山很大、很高,应该是完达山吧?还有大片大片的草原,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美极了。其他的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

原绪说:“你这次来得正是时候,停办了20多年的乌日贡大会明天就要恢复举办了。我也没见过乌日贡大会,也很期待。等大会结束,我带你去完达山、虎林要塞、珍宝岛等地看看。”朱婷笑盈盈地看着原绪,说:“谢谢原绪哥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