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凶罗之印
夜深人静,竹径通幽。
幽暗绵长的栈道,连平日也鲜有人至,更不要说在如此漆黑的夜晚,夏虫都不敢在此长鸣。
“嗒……嗒……”
是竹鞋踩在栈道上的声音,在这么个寂静的环境里,更加显现它的突出。
“嗒……嗒……”
落脚声很规律,想来它的主人已经对周围的环境很熟悉了,走得如此从容。
漆黑的栈道里忽然出现道白色身影,他缓缓移动着,声音正出自他脚下。
此时正是子夜,白色身影如同幽灵般出现,又如幽灵般离开。在他肩上,安静地趴着只白色的狐狸。
栈道过于黑暗,看不清幽灵的面孔,然而在他额头的地方,那道紫色印记实在是显眼。
那是道只有手指长短的印记,勾文看着很是随意,与其说是道印记,不如说它更像道伤口愈合后的疤痕,竖痕看似是个权杖,却被三条连笔横杆压住,不知道是要镇住什么。
世间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看似随意的印记,却是“天谴三印”中号称召百鬼的凶罗之印呢?
竹道的出口就在前方,颍川加快了脚步,与此同时运起夕神诀。熟悉的清凉气息很快透过经脉,额头上的燥热感正渐渐散去。
出了竹道,少年倚着块石头坐下,而后长长吐了口气。
御魂道非得在晚上修炼,因为此时阴气最盛,有助于御魂术的施展。颍川已经坚持半年了,这是那位相处时间不长的老师留给他的东西。
自从鬼帝宣布闭关后,颍川已经去了好几次死灵园,然而每次鬼帝都不接见他。颍川只是隐隐知道鬼帝受了伤,而且受伤原因和他有关。关于御魂道和鬼术的东西,鬼帝已经教了他太多。
御魂道并非歹毒的巫术,而是种修炼灵魂的秘法。正常人身体再强健,灵魂也是脆弱的,连修真者都不例外,他们的元婴境也只是一种灵魂的逃脱手段,灵魂本身仍旧弱小。
千圣鬼帝所创的御魂道从一开始就注重灵魂的开发,首先是培育锻造自身的灵魂,让其坚固强大,甚至具有攻击性。然而这些东西说着简单,实施起来每一步都是在逆天。
灵魂只要稍微受损,人就会立刻出问题,再厉害的修真者亦是如此,所以很少有人敢于去尝试。那些尝试的人中,疯掉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仙界的大罗金仙、九转玄仙之辈。
有的人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坚固了灵魂,却再也迈不出第二步,修炼灵魂。在这万古长夜中,只有千圣鬼帝做到了这一点,他创造了修炼灵魂的术法,自此以一人之态蔑视古今。九天青帝,仙界最后的帝君,是他的弟子。六顶,极道阁二代阁主,是他唯一的挚友。
六顶阁主当年出事后,千圣鬼帝心灰意冷,静静地独自活在死灵园中,连极道阁的山门也不愿再上。若非颍川恰巧恰巧去到死灵园,燃起鬼帝的丝毫希望,御魂道这门绝世术法,只怕要消亡了。
御魂道的修炼要求太过苛刻,只说修术者必须拥有凶罗印记一条,就已经阻拦了无数人。御魂道修炼至深处,是驾驭他人灵魂,驱使生者。鬼术则以邪异著称,开棺掘坟,拘禁亡魂。御魂道必须有鬼术辅助才能完成修炼,而且是天生的鬼术士,亦即拥有“凶罗之印”的人。
“凶罗之印”拥有者在鬼术方面的天赋远超常人,却被很多道门视为妖异,往往在其成长前就将之扼杀。千圣鬼帝本人就是“凶罗之印”的拥有者,然而他的鬼术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操纵亡灵,而是超脱创生,使亡灵拥有自主意识,让他们选择超脱亦或归属。
千圣鬼帝的鬼术简单来讲就是赋予亡灵二次生命,选择归属的亡灵则会存活于鬼帝开辟的空间,听命于他。这种做法远胜操纵亡灵百倍,属于创生之术,也是鬼帝“千圣”称号的由来。若非如此,颍川也不会跟随他学习鬼术和御魂道。
拥有“凶罗之印”的人虽少,却也并非凤毛麟角,千圣鬼帝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很清楚,御魂道一旦用于邪术,则定会造成浩劫。尤其是经历了弟子九天青帝的事,鬼帝更是万分沮丧,一度断了传承的念头。
然而在极道阁中,却是有合适人选的。其实除了颍川以外,六师兄季尘也是天生“凶罗之印”的,为此鬼帝可没少上山骚扰,只是季尘自己不愿而已。极道阁的人,更多的是修自己的极道,颍川无法修极道的情况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顺便一提,季尘修的极道,是“杀”。
颍川的御魂术,已经小有所成了,灵魂经历过两次星光淬炼,很多东西可以正式学习了。至于与御魂道相辅的鬼术,他也是大有长进,已经开辟出小片亡灵空间,接下来就是要遣服亡灵了。
在石头上休息片刻后,颍川站起身,将白色剑袍整理好,直到没有一丝皱褶。居住的小屋就在前方半山腰,走过去便好了,他这般想着,便这般做了,整个身体随即离开地面。
脚踏虚空!
少年在半空中走得很从容,每步过后都会在原来的位置留下道轻淡的波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灵力波动。
小屋的轮廓已经可以看见了,颍川却在想些事。有好几天没见小师妹了,自己那天说的话,是不是有些重了?
然而她确实是他最疼爱的小师妹啊,说过要好好保护她的……至于她说的那些话,或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吧,等她再年长些,会明白那个词的真正意义的……
除此之外,颍川最近有些心神不宁,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但总感觉不太好。心中好像有种迫切的冲动,总想去藏书阁的第六层看看。
背部时不时冒出的神秘印记,虽然师父从没对他说过,颍川曾经也不是很在意,但直到前几天,他在藏书阁无意间翻到本卷经……那本卷经被上了很强的封印,但他还是看到了前面两页……
太古十大凶咒。
鬼血之印!
翌日,清晨。
颍川先去了趟和风谷。
大师兄有事出山了,然而和风谷的阵法仍在运转,那是个修炼身法的大阵。
入阵之前,颍川摘了朵白色的蒲公英戴在胸口。大阵在和风谷深处,罡风最密集的地方。
一道风墙将大阵与外界隔开,分成两个世界。
和风谷是世间风息最平和之地,和风谷亦是罡风最狂暴之地,只要过了那道风墙。
少年踏了进去。
未等稳住身形,他就已经飞了起来。
耳畔全是呼啸声,眼睛被劲风吹得难以睁开,身上的白袍更是瞬间被撕出多道裂口。
和风阵内,少年的身体如同断线的风筝摇摆不定,被无数的罡风卷起,又被暴风狠狠摔下,然而每次未等到达地面,又被庞大的飓风扯走。
这里是风的殿堂,与风墙外时不时出现的罡风相比,这里的风息真是狂暴至极,没有丝毫规律。青龙卷随处可见,更有各种形状的暴风。风息如刃,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在这里,分不清东西南北,判不出天地方位,有时两个方向相反的龙卷风撞到一块儿,霎时一片昏暗,有种空间被撕裂的错觉。
身形被风息带动着运动,少年已经学会了不去刻意反抗,那种行为只会导致提前出局,之前是有过惨痛教训的。耳朵听不见,眼睛也看不清,少年只能用剑识进行探察,提前避开那些无序的风刃。
然而和风阵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里面的风暴连剑识都能绞碎,颍川稍不注意,就被后方来的风刃在身上拉出道口子。他立即封住伤口,这里的风压随时能让伤口扩大。
闭着眼睛,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环境,颍川在顺风的情况下身形稍微移动,便躲开数道锋利的风刃,下一刻他便被飓风卷走,却恰好避开了两道罡风的汇合……
令人感觉惊奇的是,虽然在和风阵中颍川头发散了剑袍碎了,整个人狼狈不堪,他胸前的那朵蒲公英却完好无损,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
颍川今天在和风阵中待的时间,远远超出往常。只要在和风阵中被风刃击中要害,亦或被风暴撕裂,便会被大阵强行传送出去,恢复到入阵前的状态。第一次入阵简直就是噩梦,颍川还能记得被风暴撕裂的感觉,如今却已是习以为常。
和风阵中的风暴越来越强,似乎很不满足有人类待在自己的地盘上。然而无论风暴再强烈,剑识被缩得多短,那些风刃再也没能碰到颍川的身体。
就在某一刻,颍川突然绷紧身体,整个人在风暴的间隙中急速下坠。
脚上传来踩到地面的触感,在风暴将他卷走前,颍川将胸前的蒲公英插到了地面上。
风声瞬间止住,青龙卷凝固在空中,罡风骤停,整片世界静止了,少年睁开了眼睛。
先前那朵蒲公英种在了青色的太极阵中,便是“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