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千年诅咒困大秦 > 第三十八章 沈宅即将跻身贵族

千年诅咒困大秦 第三十八章 沈宅即将跻身贵族

作者:东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7 12:54:29

第三十八章 沈宅即将跻身贵族

比如一世秦王尚浩天只有尚鉴坤和尚融坤两个儿子,尚鉴坤作为长子继承王位后,册封已经成年的尚融坤为孟君,而尚融坤的儿子就没有资格继承孟君的封号。再比如尚登华作为长子以后继位了,就可以册封他的同胞弟弟尚承乾为孟君,但是必须要等尚承乾长大成人,年满十八岁以后才能获得册封。

至于姬氏家族,孟君的封号是永宁道君。如果有同胞兄弟三人,长子被册封为永宁道君后,终生无子。他其中任何一位弟弟所生的家族第一个男孩,在他去世以后,长大成人了就具有被册封为永宁道君的资格。

数百年来,孟君这一个称号在尚国始终只保留两名,从未出现过第三人被同时册封为孟君,由此可知孟君的地位之高贵。正因为如此,秦国官员和群众将孟君尊称为“君上”,其所对应的便是“王上”。

仲君是由季君晋升而来,每六年从季君中晋升三名仲君,也就是说一个甲子六十年,获得仲君封号的仅有30人而已。仲君的封号是两个字,例如现任农渔部部长嬴天啸的大爹就被册封为泺阳君。

季君每三年册封5名,封号是一个字,比如楚君、珑君等。

孟子是对子册封的最高等级,和孟君一样封号也是三个字,但是从有册封制度开始几百年来,孟子这一等级就始终空缺着。这主要是因为孟君的册封太过于尊贵,所以孟子从来没有被册封过。

仲子和仲君的获封程序是一致的,每六年从季子中晋升3名,封号是两个字。沈翰宗本次被瀛洲国立大学推荐为“泓子”,属于季子的级别。瀛洲国立大学是秦国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上一届没有推荐册封人选,这一届仅推荐沈翰宗一人,就没有不被获封的道理了。

沈皓宗起身向沈翰宗道贺,兄弟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沈皓宗的祝贺是发自内心的,他虽然贵为咸阳宫司徒,身份堪比大秦尚国的国相,但是也没有被册封为季君,说明季君和季子的册封考核是非常严格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自己的同胞弟弟能够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季子,那是沈宅至高无上的荣光,是沈翰宗这些年在秦国史研究领域被肯定的标志。

“太好了,简直妙不可言!”沈珮麒高兴地有点语无伦次了,他在客厅里兴奋的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这个虎年还没有正式到来,我们沈宅的喜事就已经是一桩桩、一件件了,实在令人喜不自胜。不对啊!现在还是牛年呢,还在牛尾的位置,那么我们沈宅到底是牛年行大运,还是虎年开门红呢?”

沈采依看着沈珮麒的样子笑的前仰后合,子南羲和连忙扶住沈珮麒,劝他坐下来,不要太激动了。沈珮麒虽然坐了下来,但是仍然大声的说道:“我岂能不激动?我们沈家世世代代都是普通人家,靠种地打鱼勉强维持生活。谁成想到了老朽这一代,居然生育了两个好儿子和一个好女儿,不但儿子、女婿各个出人头地,现在还跻身贵族。真是做梦都能笑醒了!来来来,今天我们全家人提前过年,一定要喝他个一醉方休!”

大家都乐呵呵的应和着。原来在楼上房间里玩过家家的沈依白和沈依云姐妹俩被楼下客厅的喧哗声和欢笑声吸引了,也跑下来凑热闹,跟着一起拍手跳跃。沈依云趴在沈皓宗的身上,问道:“大爹,二爸和姑爸都有好消息,你的好消息呢?怎么没有听到你的啊?”

这个问题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沈皓宗也有点脸红尴尬,正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沈珮麒拍了一把沈依云的小屁股,说道:“谁说你大爹没有好消息,他是天天都有好消息。他的工作是尚国所有人都要景仰的,是我们沈宅最大的骄傲,知道吗?你不信问问你的二爸和姑爸!”

沈依云歪着头见沈翰宗和妫天佑都向她点头,这才开心的搂着沈皓宗的脖子,在他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沈皓宗却莫名其妙的想到了左梵听,她的存在一定是自己最大的好消息,可是却又不能说出口。

这时,保姆通知大家可以吃饭了。沈珮麒大声招呼妫天佑快拿酒,要好好庆祝一下。妫天佑问喝什么酒,西土茅台、英吉利芝华士还是法兰西拉图。沈珮麒边走边说:“肯定是西土茅台!这样大喜的日子,必须喝茅台!”

一家老少十几个人在餐厅边吃边聊,其乐融融。也不知道话题怎么聊到了轩辕宗,妫天佑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们听说过轩辕宗的‘千年诅咒’吗?”

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面相觑,就连研究秦国史的沈翰宗也是满脸愕然。大家都停住了筷子,目光齐齐看向妫天佑。

妫天佑有点惊讶的看着众人,良久才弱弱的又问了一句:“你们真的都没有听说过啊?”看到大家摇头的摇头,点头的点头,妫天佑索性放下筷子,喝了一口酒,慢慢向大家说起了关于“千年诅咒”的传说。

“千年诅咒”与其说是轩辕宗的,倒不如说是巫教的。

当晋岱王三十九年,也就是尚赢回到晋国的第12年,启明法师在蓬莱岛修建的香积寺终于全部完工。香积寺最初几年的修建完全依仗尚赢向晋岱王姬熹舒申请的拨款,尽管有尚赢在前,香积寺的修建也曾因为缺钱被迫停工过一次。究其原因,无非因为巫教当时是晋国国教,信众颇多。而佛教刚刚传入晋国,无论是晋岱王、满朝文武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它不甚了解,也就是碍于尚赢的威望和面子,才拨款修建的。

启明法师倒也不着急,反过来安慰尚赢,说众生芸芸,终有醒悟之日。他与弟子们便走入乡间,盘坐于大树下弘法,解答老百姓的困惑。渐渐地,佛教净土宗简单的教义在蓬莱岛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启明法师弘扬的净土宗教义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信、愿、行。也就是相信净土的存在,发愿往生净土,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

到了香积寺修建的中后期,已经不再需要尚赢向晋岱王申请拨款,信众们的捐赠足以满足修建所需。启明法师索性将随他同抵晋国的十八名弟子全部派出去,分别前往十八个岛屿弘法。这十八名弟子又先后在各自弘法的岛屿上修建了寺院,至此佛教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在晋国开花结果了。

随着信奉佛教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晋国朝廷里也有一些官员们开始信奉佛教,以至于个别官员家里已经偷偷供奉起阿弥陀佛。巫教的大巫、晋国丞相刘傅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与官至御史大夫的尚赢从暗斗升级为明争,矛盾日益公开化。

晋岱王姬熹舒驾崩之后,晋威王姬泗聿继位。由于尚赢从大宋带回来诸多的工匠,他们对晋国农业、冶炼、印刷等各方面的贡献,致使朝廷内绝大多数的文武官员都站在了尚赢一边,刘傅被迫辞官回家,尚赢众望所归的出任丞相一职。尚赢至此更加大力的推广佛教,以至于晋威王都亲自前往香积寺礼佛。

有了晋威王的礼佛,全国上下对佛教的热衷可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多巫教信众纷纷皈依佛教,以至于短短两三年时间,几乎家家户户供奉阿弥陀佛。

那个时候,不仅朝廷里很多文武官员鼎力支持尚赢,民间对他的尊崇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尚赢的归来彻底改变了晋国百姓的生活习惯,令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晋国是一个孤悬于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家,四周被茫茫大洋包围,闭塞而又落后。千百年来,晋国从上到下依然保留着西土先秦时期的生活习惯。以饮食为例,那个时候的蔬菜仅有葵、藿、葱、姜、葫芦、萝卜、蔓菁等菜品,最常见的不过是葵藿。比较名贵的蔬菜是苽,即今日的茭白。茭白在晋国最早是用来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当时有一种饭食叫“雕胡饭”,说白了不过是茭白拌饭。即便如此,雕胡饭也只有王族和富人才能食用。

说到主食,主要是粟米和稻米,能“食脱粟之饭”或者“羹汤烧饭”的,基本上只有晋王一族。小麦的种子虽然从西土随谷种一并带至九州群岛,但因为地理原因,始终无法种植成功。

至于炊具,在尚赢从大宋归来之前,晋国人只能吃到烤或者煮的食物,最好的炊具不过是青铜釜,能吃到一釜热气腾腾的肉汤便已是美味佳肴了。

尚赢在大宋的时候,接触到一件新式炊具——铁锅。对于铁的冶炼技术,九州群岛的晋国人很早便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姬荀虞从西土秦国东渡的时候,便带了懂得寻找和开采铁矿以及冶铁的技工。毕竟西土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已经成型。经过上千年的封闭发展,九州群岛的冶铁技艺虽然有所提高,产量也足以支撑经济发展,但是对饮食并无太多贡献。

尚赢在大宋品尝到了铁锅爆炒出的美味菜肴,一时流连忘返。这种新型的烹饪方式彻底俘虏了尚赢的味蕾,所以他回到九州群岛之后,便大力扶持铁锅的生产,推广炒制食物。晋国人吃了铁锅炒制的菜肴,自然和尚赢一样欲罢不能,于是炒菜竟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了老百姓的饮食问题,便会得到他们的爱戴。所以,尚赢仅用一口小小的铁锅便斩获了晋国臣民的人心。再加上佛教潜移默化的输入,用最简单的宗教语言改变了晋国臣民千百年来的信仰,尚赢终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最普遍的支持。

第五十代晋王——晋威王姬泗聿在位三年就驾崩了,年仅四岁的晋淮王姬重华继位后不久被迫禅位。姬重华的禅位令刘傅等巫教中坚信众对尚赢恨之入骨,他们认为是尚赢欺负姬重华年幼,这才会趁机胁迫。所以在尚赢登基大典的吉时,刘傅率四十八名巫觋坐焚于巫教圣殿。这四十八名巫觋都是巫教最核心的成员,可以说,他们四十九人集体坐焚之后,巫教当时在晋国政教合一的所有教派管理人员损失殆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