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吕布之戟指中原 > 论 陈宫

吕布之戟指中原 论 陈宫

作者:伟伟f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53:41

论 陈宫

论三国演义之陈宫

大义凛言、以国为重、忍辱负重、无惧生死,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可以用很多这样的伟大成语来形容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宫。

其实伟伟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一个人,可能陈宫是罗贯中笔下正义的化身,又或者是他自己的写照,他将自己心中的美好和对人生的无奈统统放到了陈宫身上,然后陈宫就这样无私无悔地出现了。但是罗贯中深知在乱世是不容许有这样的美好存在的,是与当时的动乱格格不入的,明哲保身如贾诩,忍辱负重如司马懿,都在默默地为生存而奋斗着。

唯独陈宫不同,陈宫犹如传说中的大侠般横空出世,可以抛下一切与身为阶下囚的曹操一起逃亡,那该是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呀,陈宫绝对有士为知己者死之古风,配得上用高风亮节来形容陈宫。

又论曹操与陈宫的关系,曹操捉到陈宫后多次恳求陈宫投降,反观陈宫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昂然求死,引颈受戮。每次看到此,伟伟都会想刀执在曹操手里面,大可以不杀他呀,将他囚禁于牢里面,如蒋介石对张学良般,又或者慢慢软化他。伟伟猜想罗贯中当时会有多无奈、多矛盾呀?他当如何处理?只能是陈宫自己求死,会对自己是一个最好的交代。每念及此,伟伟都会暗暗叹息,如果曹操没有杀吕伯奢,没有说出那一句为自己蒙上一生污点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该多好呀!但是陈宫很可能就会成为许攸第二,终究逃不过许褚的当头一刀。

想来想去,现实是不容陈宫这样的正义人物存在的,所以陈宫难逃一死,曹操不主动杀他,他自己也不会放过自己,而且早早归西,徒留下一声叹息。对着死心眼的陈宫连罗贯中都无能为力,只能隔空仰望星宿,盼陈宫在天上可安好?

陈宫一片赤子之心令他身上充满了闪光点,但他也有缺点。伟伟认为最大的缺点就是迂腐,三国演义说当陈宫发现吕布并非明主时,也产生了弃吕布而去的思想,“又恐被人耻笑,乃终日闷闷不乐。”可能是受四书五经之类的书毒害太深,以至不能自拔。

其实陈宫还是不能给予吕布更加长远和合理的建议,所提尽是些隔靴搔痒的计策,远不及诸葛亮、郭嘉等人之谋,且拘于机变,临阵必会大乱。举其著名的掎角之势理论。假设真如陈宫所言,吕布以步骑屯于外,曹操只需假装攻打吕布,陈宫说:“引兵击其背。”在这时候曹操只需在中间埋下伏兵,就可将陈宫一举成擒又或可攻占城池了,毫无策略可言,只是一种临时的应变方法,这种方法对付黄巾军尚可,一遇曹操这种熟读孙子兵法的家伙死了都不知是如何死法。

吕布遇到陈宫,点燃了吕布争霸天下的**,但伟伟认为陈宫 吕布并不是一个好的组合,陈宫临死前还在埋怨吕布不听他的话招至兵败被擒。伟伟心想,如若吕布听你的话可能死得更快。

不管如何,在伟伟心目中陈宫总归是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是人世间的道德楷模,非常值得世人尊敬。

陈宫简介: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兖州辞史刘岱亡,陈宫谒操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返言以乡人:“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宫说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兗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郡县皆应。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太祖军至彭城。陈宫谓布:“宜逆击之,以逸击劳,无不克也。”布曰:“不如待其来攻,蹙著泗水中。”及太祖军攻之急,布于白门楼上谓军士曰:“卿曹无相困,我自首当明公。”陈宫曰:“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陈宫谓布曰:“曹公远来,势不能久。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於外,宫将馀众闭守於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外。不过旬日,军食必尽,击之可破。”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馀,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