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玉帛金鼎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湖三足鼎立

玉帛金鼎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湖三足鼎立

作者:南华山17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7:1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湖三足鼎立

总体上,枫林镇的地图近似一个倒三角形。

最上面的那条边,是一带绵延不绝的群山;最下面那个顶点,则蜿蜒着一条百米宽的河流。

河流名叫禾水,原是枫林镇的护城河,现在沿着城市最南端的河边走,还能依稀找到当年的城墙痕迹。

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省道,贯穿枫林镇的中心地带,将镇子大致分成南北两大部分。

上面那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东边是人们口头上的东城,西边则是人们习惯所称的西门洲。省道的下面,也就是南边,便是南街。

你现在知道了,南街并非一条街,而是一个区域通称。可它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只不过是人们传统习惯上的叫法。

从面积上来看,南街只占枫林镇的五分之一略强,而它的江湖地位,却一直屹立不倒。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产生了两类颇具民族特色的人物:官二代和富二代。

枫林镇不能免俗,它也有自己的出产官二代和富二代。

走在街上,如果你见到一个年轻人双眼朝天,横冲直撞,无论跟谁说话,气焰都是嚣张无比,那么,此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官二代。

如果你见到一个十**岁的小伙子,脚步虚浮却满嘴粗话,一身名牌又脏乱不堪,上下黄链子挂得叮当响,那么,此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富二代。

除此之外,枫林镇还出产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物的人物:江湖老大二代。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南街疤头。

疤头,真实姓名不详。年近五十。目前是枫林镇上南街的老大。南街上无论什么人,有了大小纠纷,基本不找居委会,也不找警察,找的是疤头。

通常只要疤头一句话,有理的无理的,都立即噤了声。

疤头生在枫林镇南街,长在枫林镇南街,几十年没离开过。据说,他的父辈们已在枫林镇南街生活了上百年。

他目前的江湖地位,一半是因为他自己的名望,另一半则是得自继承。在他之前,其父老疤独霸南街十几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疤头的父亲老疤,凭着一把竹刀奋力拼杀,终于成为南街一带的令人闻风丧胆的老大。

九十年代初,老疤因为斗殴和伤人至死,判了十五年,入狱不久便因病身亡。一时之间,枫林镇南街群龙无首。

此期间,二十岁刚出头的疤头,带着从他父亲身上遗传而来的豪勇,在街上暂露头角,不久之后,南街的人们为了结束天天打打杀杀的混乱局面,几个主要人物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开了个会,一致推举疤头为他们的老大。

于是,南街重归平静。

彪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称雄枫林镇三分之二的地盘,却始终无法向南街渗透半步,究其原因,是南街的江湖形势,与东城和西门有本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南街极少外来人口,全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早期的枫林镇市中心,其实是在南街,后来城市向东北和西北蚕食,市中心数次北移,使得南街成了杂乱无章、又老又旧的城区。

外来人口和进城农民工,很少往这个地区聚集,全都落脚于东城或西门。

在东城和西门洲,流氓痞子和普通居民,是泾渭分明的两类人,各有各的活跃和栖息场所。所以,在这两个地方混江湖,你只需将那几个出头的流氓痞子打服,便成功了一大半。

普通居民,比如说农民工和小商贩,学生,上班族,都是些受欺负的角色,对付起来要容易得多。

而南街不一样。此地的居民既然土生土长,百年下来,所有人都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于是,街头流氓和普通居民,很难截然分开。

流氓是居民,居民也是流氓。

● тTk n● c o

他们自己内部闹矛盾,有疤头出面平息。一旦与外部发生冲突,南街几乎是全民皆兵。

假设东城或西门的某个流氓,提刀追砍南街某个小人物。后者只要逃入南街,一声口哨,所有人不管之前在干什么事,一律放下,手提各种兵器站在街边严阵以待。

前者不管有理没理,都得立即掉头而退,如果不识趣,硬要装酷耍横,最后能全身而从南街走出来的,基本上没有。不死也得脱层皮。

其二,南街自古以来经营着一项合法的生意:棺材及其衍生物。

几乎所有枫林镇包括周边农村,所需要的棺材或花圈一类的死人之物,全都产自南街。南街上每家每户的生存,差不多都与该项产业息息相关。

南街上自己人的争端,差不多都是起因于死人生意上的摩擦。

走在南街上,相隔百步便可见一家棺材店。两个棺材店之间夹着的店面或作坊,便是做花圈的,卖纸钱的,卖冥币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里也与时俱进,催生了很多做死人别墅的,做死人手机的——不做别的品牌,单做苹果。甚至还有纸扎的二奶三奶,供活人烧给死人享受。

只要活人用过的东西,这里都找得到相应的死人之物。

所以,南街另有一个很吓人的名称:死亡地带。

可想而知,外来人口为何都对这里退避三舍。

在死亡地带出生和长大的人,似乎对死亡没那么畏惧,起码在口头上,那些年轻人谈论起死亡来,总是那么轻描淡写,甚至有一股徐志摩式的潇洒。

所谓我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在与外人打架之际,这帮子土生土长的小流氓,一手操刀,嘴里高叫:

“棺材都是现成的,怕他个鸟。”

不管他们是真不怕死,还是假不怕死,反正此话一出,通常都能把对手吓得抱头鼠窜。毕竟人家混江湖,也是为了一口吃的,没必要为此拼掉一条命。

疤头做南街的老大,并不像别的流氓大哥一样,靠向小商贩收保护费过活。他根本不需要,因为他自己经营着南街最大的棺材铺,还有一间最大的花圈店。

最近,他甚至还组建了一支乐队,专门给死人搞祭奠活动。

疤头做老大是义务性质的,专门替南街上的自家人解决争端。面对外敌,他是个发号施令的角色,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

也正因为是义务性质,所以才声望颇高,基本上不可动摇。这里的人各有各的生意,也没人想要去动摇他的江湖地位。

而外来的过江龙,谁也无法对抗这片死亡地带的全民皆兵。

喜欢讲故事、行事不乏阴毒的彪哥,起初并不甘心放弃这块地盘,还曾亲自去南街考察过,回来后对手下小弟们摇摇头说:

“那是个离阎王爷最近的地方,除了齐天大圣,谁也惹不起。”

于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枫林镇江湖,彪哥统一了西门和东城,而南街依然归疤头管辖。

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准确地说,只有三年。

三年后,并非南北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最终出现了关键性的胜负,而是,又有另外一个人崛起于北边的江湖。这个人,就是前面详细介绍过的周伟良。

街头的普通小混混打架,技术上都是业余的。所谓的江湖武功有多强,那都是中了武侠小说的流毒;所谓的高手在民间,也是无知之人才有的认识。

实际上,真正的街头打架,只要你敢耍无赖,差不多就赢了一大半。

假如你手持菜刀、脸上涂满鸡血,往街头一站,只要警察不来干涉,便能吓坏大半条街的流氓们。多玩几次,不出意外,你基本就能爬上一条街面上流氓头目的位置。

在枫林镇上,周伟良崛起之前,流氓间的相互冲突,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通常都是以吓唬为主,耍无赖为辅,再不行就玩阴的。

正因为如此,彪哥自我编织的故事,加上点冷酷阴毒的气氛,才能取得那么好的效果。最终成为枫林镇上一霸。

直到周伟良闯入江湖,才把街头打架带入了专业时代。众所周知,周伟良当过兵,据说还是个特种兵,对于打架之事,受过专业而全面的训练。

无独有偶,像彪哥一样,周伟良的江湖事业,也是从东城开始起步的。

与彪哥不同的是,周伟良尽管做过老师,却从来不讲虚头八脑的故事,也没那么多故作深沉的废话。

他的办法很简单,谁不服就打谁。而且用的是专业手段,别人根本无力抗衡。只剩下哭爹叫娘、抱头鼠窜的份。

所以,周伟良从下定决心混江湖开始,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便抢去了彪哥大半个东城的地盘。

这几个月里,彪哥的手下干将甚多,却从未组织过一次像样的防守之战。

那些被彪哥的虚实故事折服的家伙,除了逃跑,便是向周伟良投诚。

彪哥心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明显是不服气的。总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地盘,就这么轻易地拱手相让。

他决心组织一场像样的狙击战。只要一场就够了,他从一些电视剧里看过,历史上大多数的地盘之争,通常只需要一场决定性的战斗。

彪哥有一天召集了他的所有心腹,开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洒过三巡,慷慨激昂的打气过后,彪哥总结道:

“就他一人厉害一点,我方兵强马壮,打不死也得累死他。”

这里的“他”,指的就是周伟良了。下面一帮喽罗们,受了彪哥的蛊惑,决心当晚要把抢他们饭碗的周伟良彻底铲除。

然而,彪哥实在是对周伟良看走了眼。对方不但早就料到迟早有这一战,而且在他身边埋伏了间谍,获知了他动员手下的具体细节,清楚他发动攻坚战的具体时间。

于是,这一晚,周伟良召来了十几个战友。

当晚这一战,前面也叙述过了。那是枫林镇江湖史上最为轰动的一战。战斗发生在下半夜,良民和警察都睡着了。

街头的哭爹叫娘,也无法把人家从温暖的被窝里拽出来。

彪哥一方人多势众,据说当晚投入的兵力达五十人之多。周伟良一方只有那十几个战友加上自己,却对彪哥产生了碾压性的优势。

这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这一战的结果是,死了三个,伤了三十个。死伤的人都是彪哥一方的,他自己因为跑得快,毫发无损。天亮之前,周伟良的战友们全部悄然退出枫林镇。

天亮之后,警察介入,根本没找到周伟良头上。彪哥在派出所关了十五天,回答了无数个问题,才被放出来。

这一战基本就奠定了枫林镇的江湖格局。彪哥后来主动请周伟良在秀水大酒店吃了一顿饭,席间,彪哥以手指蘸酒,在桌子中央划了一条线,半闭双眼叹了口气说:

“东城归你,我守西门。此后井水不犯河水。得给我的兄弟们留口饭吃,对不对?”

周伟良拳头在桌面一砸:

“锤子,就这么定了。”

周伟良同意地盘如此划分,也算是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他那十几个战友,总不能天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其次,彪哥之前一败涂地,但此人仍然不可小觑,虽则街面上流传的故事真真假假,但彪哥在泉州被人打过是真事,回家打老婆也是真事。

仅凭这两件,也得给对方留一份面子。

于是,东城和西门,就这么靠口头协议达成了和平。此后各玩各的。至于南街,周伟良一直就没有去争取的打算。这一点上,他倒是与彪哥英雄所见略同:

“那片死亡之地,除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谁也不敢惹。”

自那之后,枫林镇的江湖形势,算是天下三分。

这形势维持了整整八年。

直到周伟良突然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