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村小仙农 > 第六百五十三章静坐如壶,读庄子刻意!

第六百五十三章静坐如壶,读庄子刻意!

陈青牛和宋檀儿回到篱笆小院之后,闲来无事,在山上静坐如壶,并且会时常读一些古书,一直到了夏初。

壶中者,喻修士参禅静坐如壶。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斯可谓壶中配坎离,日月寿长年矣。

长春真人曰:两曜铸成七宝殿,一渠流转化琼浆。

水火都来相并间,卦后变成地天泰。

阴阳升降两相兼,水火交加入下田。

既济无差真气足,金丹一粒万千年。

此言金液还丹,太阳炼形,三田都既济。

匹配坎离是为长生不死之法,故曰中成之法。

须是小成见效,相续而行之,行之无差,见验自速。

若人不行小成法,直要中成而求长生不死,不止见效迟而又徒劳心力,虚度时光。

还丹,而神水不下,炼形,而丹火不升,既济,而水火不交。

反谤神仙虚语、不死为妄言,殊不知行持过越者也,世修犯此弊者多矣。

若人龙虎交而为精,火候足而为丹,用金精补某脑虚,使其还丹变成金丹,用丹火炼其真身,又使既济之法相兼行,此六法善不可加矣。

若不兼行此六法,速要烧丹纯阳之气,炼气成神,速要炼之真灵,炼神合道,此是金液还丹。

太阳炼形,三田既济不须行矣。

此三诀古今上真,往往万劫秘传中成之法以还丹。

炼形住世者,盖以留形住世,非金丹不可延年,非炼形不可换骨,非既济不可不死。

又以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

不易形而留俗状,不既济而留凡骨,将来弃壳自离,超神亦迟矣。

若还丹炼形既济之后,一百日静中四象周匝,内观五藏纷纭。

二百日目见金花,体有圆光,青气出顶,紫雾盈空。

三百日神灵知前后事,真气可干外汞,体轻可履风烟,骨健可齐天地。

若见此境而疑是为小验,志诚行之,神异不可具载矣。

此真作到壶中配坎离达到日月长矣。

经常打坐默运心火之母炁,自然随气贯满周身及四肢。

鼻息绵绵若存,此即用之不勤,凝而不衰,号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寿与天齐,斯可谓之“不迷而性自住”矣!

不迷而自住,人常清醒,不被尘情所迷惑,方寸不乱自有一定主宰。

内修丹道,如在本身活子时一来,凡人便起淫心欲念,稍一动摇,精趋熟路,此即迷也,落后天矣,修士可不慎哉。

应当重整刚志,痛改前非,这才称得起是一个修道之人而不迷矣。

只有不迷,保住真宝之“应物”,才可能使我的元神真性自住于中宫,恬静淡泊,精神安定。

……

今天,陈青牛手捧书卷,沉寂心神,坐在山顶,读《庄子 · 刻意》。

他对于读书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聊斋中手捧一卷书,不畏饥寒穷,一心求取功名,以盼有朝一日红衣白马,气吐眉扬,光宗耀祖的寒门书生。

人活着,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同样重要的。

读书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令人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有所感悟和明悟。

古语有云: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闲人读闲书,可堪比真人,仙福无边矣!

故金圣叹有言:

红袖添香读闲书,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古人早已看透人生之大道,将清心涵养视作对自己生命最大的成全。

古人有云: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又云: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 二者修业之事。

以前虽明字义,但践行的少,视如不见。

后历经世事磨练,终信之不疑,以读书为第一乐事。

山中响彻陈青牛中正平和,朗朗的读书声,刻意尚行,离世异俗……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

隐士们听到陈青牛的读书声,均是精神为一振,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看向其身处的山顶,认真聆听他的读书声,一个个面露陶醉之色,有一种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

陈青牛这精神领袖在他们的心中,变得更加高大,伟岸、屹立不倒。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者之所好也。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陈青牛读完《庄子 · 刻意》之后,觉得里面描述的:

不知道什么清高,也不觉得自己很清高,但行为确实纯洁高尚,这才是真正的清高。

不知道什么是仁义,也不觉得自己很仁义,但行为确实很仁义,这才是真正的仁义。

不追求功名,不受外物的支配,但确实治理好了天下,这才叫真正的治理。

不用隐居山林,逃避世俗,内心自然闲适,这才叫真正的闲适。

没有刻意去练习养生功法,自然的寿终正寝,这才叫真正的长寿。

人所有行为都不加修饰,遵循本心,自然而发,才是最真实的。

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但什么都拥有。

以上这些美好都能够汇聚,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这就是自然之道,圣人之德。

人只有不刻意的去做一些事,性格平和恬淡,才能蕴养精神,不为外物所累。

陈青牛读完《庄子 · 刻意》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身心洒脱的感觉,他起身,拿着书卷,朝山下走的篱笆小院走去。

听他读书的那些隐士们,仍旧沉浸在《庄子 · 刻意》的意境之中,感触良多,不能自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