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村小仙农 > 第六百二十一章一对虫王级蛐蛐!

山村小仙农 第六百二十一章一对虫王级蛐蛐!

作者:郭半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2:50:43

第六百二十一章一对虫王级蛐蛐!

宋檀儿也听到了蛐蛐的声音,给了陈青牛使一个眼色,朝蛐蛐发出叫声的山坡一挥手。

陈青牛淡然一笑,身影掠向了蛐蛐发出叫声的山坡。

他到那山坡之后,在荆条上,看到了一只头,项、翅、腿均为青色,有着一对巨齿,翅翼竖立近90度的蛐蛐。

陈青牛打开腰间的蛐蛐笼,用真气将青色蛐蛐摄入了里面,盖上了盖子。

然后,他跑到了宋檀儿身边,取下蛐蛐笼,将其递给了她。

宋檀儿打开盖子,看着里面青色的蛐蛐,赞叹道:

“青牛,你逮的这一只青色的蛐蛐身子青的通透,牙大,看起来很漂亮,很霸气呀!”

陈青牛说道:

“挑选蛐蛐要看八点。

1、头:头部蛐蛐的前脑顶和斗丝所在的后脑勺需分色,而且双眼需往前突出,眼睛越朝前越好,脸部的颜色需呈黑沥青色。

2、牙:看蛐蛐牙齿时,不要追求它们牙齿的大小与颜色,因为这些特征都会变化。一只上品蛐蛐,用草打牙时,若处于开牙状态,外侧应跟脸呈一条竖线。

3、底板:若想看蛐蛐的底板如何,应先用草打牙,不抖不颤不追草的便是好蛐蛐,不开牙也不愿回头的也是好蛐蛐。

4、脖子:蛐蛐的脖子在早秋时不能发亮,若是脖子有毛,也不用在意,如果蛐蛐的脖子上能够有疙瘩,那便是好蛐蛐。

5、翅:在选择蛐蛐时,需选择翅尾是三角形,翅膀不能发亮,不管翅膀的颜色是重色还是淡色都得是暗色,不必追求筋纹翅纹。

6、肉身:蛐蛐背部的节横纹色不能太清晰,需有毛绒绒的而感觉,腹部的颜色不光要白,还要偏蜡黄色。

7、尾巴:尾部的长度一定要长,拥有细长尾巴的蛐蛐,就是好蛐蛐。

8、腿:蛐蛐的两条前腿需要分开,而大腿则需夹紧身体。

从这八点来看,这一只真青蛐蛐是虫王级的极品蛐蛐!”

宋檀儿微微思索,问道:

“蛐蛐这么多种类,有三六九等吗?”

陈青牛说道:

“当然有,一、虫王级。

真青、真紫、真黄、真红、真黑、真白。

紫黄、天蓝青、白紫、红砂青、跑马黄、白砂青、寿星头等

二、 一级上品。

重青、黑青、草紫黄、黑黄、青麻头、红麻头、红砂紫等。

三、 二级上品。

红牙青、白牙青、青大头、油青、淡青红牙、红牙白青、蟹壳青、熟虾青、井泥青、鸦青、铁砂青、青三色。

白黄、暗黄、油黄、深黄、红黄、沙黄、狗蝇黄、菊花黄、黄麻头、黄三色、拖肚黄。

栗壳紫、茄皮紫、紫壳白牙、黑紫、油紫、锭灰紫、紫麻头、紫三色、深紫、藤花紫、飘带紫、花项淡紫等。

四、 三级上品。

淡青白牙、白牙白青、银牙淡紫等。

宋檀儿说道:

“青牛,我想听你谈斗蛐蛐!”

陈青牛不紧不慢,缓缓开口:

“在斗蛐蛐前,为了增强蛐蛐的斗性,人们往往会给蛐蛐进行配对,蛐蛐会在铃房中“洞房”。

交配过后的蛐蛐斗性最强,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比赛前半小时,还要先给蛐蛐喂食、喝水。

公平起见,还对蛐蛐进行称量、分组。

分组完成后,蛐蛐正式决斗!

比赛规则。

第一,裁判让打斗双方用由棚户提供的草撩拨蛐蛐的打斗性,待两只蛐蛐起叫后,(1分钟为限,如有一方到时不叫也得开打)。

起闸开斗,在打斗过程中,双方不得用草。

第二,打斗中两虫分开,双方开叫(相差不过3秒)平,继续比赛,如一方开叫,赢半局。失局的一方可用草撩虫的斗性(15秒为限),如有斗性则继续。如无斗性,则输一局。再继续用草撩虫(1分钟),到时能斗,起闸继续;不再有斗性,则输全局!”

宋檀儿感慨道:

“没想到斗个蛐蛐还有这么多门道,上流人士们真是太会玩了!”

陈青牛问道:

“檀儿,我们要不要再逮一只蛐蛐,我回去做一个蛐蛐罐子斗一斗!”

宋檀儿说道:

“我怀孕了,修生养性,不斗蛐蛐了,……我想做蛐蛐罐子也有门道吧,你给我讲一讲!”

陈青牛正色道: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蛐蛐罐是众多玩家必备之物,罐子就是蛐蛐的家,蛐蛐就如同战场上的将军,吃不好、喝不好,身体不舒服,便不可能打得了胜仗。

蛐蛐虽小,也要精心对待。

直径十几厘米的蛐蛐罐中,精心安放着饭板、水碗、厕所等器具,让蛐蛐食无忧,居于安,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好的一面。

传统的蛐蛐罐分为“南盆”和“北罐”。

“南盆”璧薄,相对轻巧,形状繁复。

北罐璧厚,相对简约,保温性、隔音性较好,北罐更适应北方的气候,虽然外观略显笨重,但实用性极佳。

南方温度较高,所以薄璧的罐就能满足需求,北方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厚璧罐更保暖。

蛐蛐对居住环境要求很高,平时喜干燥,湿度过大,便没了精神。

北罐一般会在罐底部,再加上一层塘底,保证蛐蛐居住环境的干燥。

在蛐蛐罐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

由于永乐官窑以及赵子玉蛐蛐罐在的市场上已很难看到,因此明代的蛐蛐罐就成了珍品。

存世最早的蛐蛐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

宋檀儿说道:

“咱们回去,明天你做一个红泥蛐蛐罐,将真青蛐蛐放进去,我用狗尾草斗一斗它,看其开牙如何!”

“嗯!”

陈青牛应了一声,和宋檀儿原路返回。

他在回去的路上,闲来无事,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探知周围,逮到了一只头,项、翅、须均为红色,六足雪白,配白牙的真红蛐蛐。

陈青牛用意念和真红蛐蛐交流了一会之后,将其放在肩膀上,带着它,和宋檀儿一同朝篱笆小院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