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300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张献忠传奇 300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300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话说张献忠的王家军搬到城口驻扎下来,把避暑休整事项布置好后,一混就到农历的七月底了。

于是,到了秋凉冬初后,张献忠和众将领商量,到本年过大年没有多久了,干脆等过完大年,再向四川进军,要是运气好的话,争取拿下成都避暑。但是,休整时间久了,将士们的手就有点儿痒痒,所以也有提议现在就出发的,打到川北某个地方去过大年,过了大年接着往成都打。也有的提议,打四川,攻成都,综合来看,放在过完大年后还是更好一些,但冬季这两三个月,为了让将士们活动活动,可以把比较近一点的太平、镇巴、紫阳、岚皋、平利、竹溪这些县给荡平了,并且把每个县的辖区内的乡里富恶给剿灭了,所缴如果不是太多,就全分发给百姓,要是分发有剩,就拉回来。

最后,张献忠采纳了这种意见,这样,冬季也能活动活动,任务也不重,体力上也不会影响年后征伐四川。

这一次冬季行动,原本就是计划外的、为了让将士们活动活动的附带行动,所以就来个用红衣大炮打蚊子,每一个县派两个大营,拿下县城与清剿乡里和剿灭山匪,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多让将士们出去散散心。

从前面大营开始,都安排了一轮任务了,这一次,就从后面大营安排,即从第十八、第**营起,每两个大营去拿下一个县,管他老县衙还是被剿灭过的新建县衙,碰上啥是啥,都通通灭掉。这样安排下来,六个县就安排了十二个大营,就把第一大营到第六大营留在城口镇守大本营。

会上安排好后,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个小将,从会议下来后,又吵着要求义父准许他们去参战,张献忠说:“孩儿们,这一次,你们就不去参战了,趁等候参战军队行动的期间,义父带你们去一个很神秘的地方,见一个很神秘的伯伯,你们说好不好?”

“什么地方啊,那么神秘?那个神秘伯伯是谁啊?”四个孩子一听,都忙着追问。

张献忠环眼一瞪,故意惹四个孩子,说:“孩儿们,天机不可泄漏!早给你们说穿了,就不叫神秘了,等到了地儿,义父再告诉你们,你们说好不好?”

“好……嗯?不好,不好!”父子五人笑成了一团。

出去执行行动任务的各路大军走后,张献忠委托景大山、吴刚和肖锋这几天全权负责全军事务,处理偶发事件,他自己只带上刘文秀、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四个孩子和四个传令兵,带上盘缠,一行九人,骑上马,一路游山玩水,朝着位于关面乡和红池坝附近,深藏在那片大面积没有人烟的葫芦谷而去。

进了谷口时,张献忠这才把当年在这里找到这个绝秘之所,储藏巨量辎重的事情详说给了四个义子,自然也就把派王泗来负责守护辎重的过程介绍给了四个义子。

到了葫芦谷,张献忠与王泗等人久别相见的热情和王泗设宴款待的过程,自不必说了,

王泗看到到这四个娃娃就快长成大人了,特别是听说了这四个小将的勇猛,心里更是欣慰,连说“浪迹天涯,没有啥有意义的东西送给四个侄儿”,感到歉疚。

因为有的是空闲,张献忠一行人在王泗这里玩了三天才离开,回城口去后,又叫匠灶桩盘点了一番,接着又安排了一大批辎重押到葫芦谷去存放在王泗那里。

另行存放了第二批辎重后,张献忠又专门派出了几组探子,去打听摇天动和黄龙这些日子都在干些啥,毕竟来城口这么久了,还没见到过摇黄二人的活动踪影。

张献忠那里,安排好后,本年冬季的几件事情,都在顺理成章地进行着,因而一冬无话。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说朝廷和兵部这头。

前面已经交代,熊文灿被崇祯一怒之下杀了头,任命大学士杨嗣昌出掌兵部,杨嗣昌上任后,重新向皇上提起,他要花大约三年时间,用“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来彻底消除内患,并且深得崇祯的赞许。

于是,杨嗣昌就开始着手准备,重新调整修定兵部治下各总督、各巡抚、各都司的职责权限范围,为推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创造法理前提条件,然后调整兵员,调兵遣将,并着手安排后勤补给,也就是说,杨嗣昌这“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抬官立威、标新立异,对属下高打一掌,反而是低调上任,一旦摸到了兵部日常公务的套路了,就致力于为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做组织构架、人事调整、规矩职责、兵员调动、后勤粮草等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可见,这个杨嗣昌,虽然有人背后骂他狂傲,骂他是权奸,但看看他当朝廷高官的作派和干事方式,可见,他还真不愧是个大能臣呢!

到了腊月间,杨嗣昌在年前就完成各项所需的准备,计划在过了大年以后,一过正月十五,就大力推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计划,还没到过年,所有准备工作就做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完美程度了。

另外,为了这一整套新调整后尚未经过磨合的军事组织,能够在运行中有效协同,不致出现各自为阵、相互扯皮、互不买账的局面,杨嗣昌还决定,把兵部的其他事情交给兵部侍郎去处理,自己不能坐在北京的兵部衙门里指挥,必须要把兵部的战场指挥所设到前线去,于是,权衡来权衡去,决定把兵部战场指挥所设在贼军杀害襄王爷的襄阳去!

于是,还在腊月间开初,杨嗣昌就派人到襄阳传令,命令襄阳,年前务必把兵部的前线衙门准备妥帖,一过正月十五,兵部的战场指挥所就要搬过来。

这么一看,显见得杨嗣昌还真正是个实战派军事高官呢!

那么,杨嗣昌力推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弄得这么轰轰烈烈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而且,他上任兵部尚书后,向崇祯奏本,他要推行以前被熊文灿搁置了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用三年时间,彻底解除多年以来的农民起义之患,崇祯不但龙颜大悦,还说后悔早没起用杨嗣昌,可见杨嗣昌的这个战略思路,可不是一介武夫的普通思路了!

这就是说,杨嗣昌当上了兵部尚书,义军的厄运就算到来了!

我们知道,张献忠和李自成的这两支大型起义军,要是大明朝早就是按照杨嗣昌的思路来组建军事构架和落实军事责任,而不是划地为界,以行政区划为各巡抚的防区,大家都各自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再加上到了崇祯年代,皇帝对官员的问责压力太高,官员出了失误或犯了错误,动辄降级丢官,甚至人头不保,因而,不管是地方官,还是军事官,凡出了问题,不到自己压不住的程度,就不会上报,总是自己千方百计抹平了事!这种官员人人自危的大环境,就在客观上为义军坐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否则,义军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四正六隅”,杨嗣昌的高超的军事韬略,或者说对义军的险恶用心,就可见一斑了。

四正六隅,其核心思想,就是打破地域限制,堵截与追剿相配合,各地明军打破以行政区划为各自的防区,合力对流动作战、飘浮不定的农民军形成包围势态,然后加以消灭。

四正六隅的大致内容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即为四大正面战场,这四省的巡抚,分别负责围剿到境的贼军,其任务是以围剿为主,以防御为辅,这就改变了以前的只管防御,赶出防区就了事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了,以前的防御为主,改成了现在的围剿为主了。而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看到没有?四个正面战场是广义上的中原地带,六隅则是周边地带,就是要让贼军流窜到中原就会被追剿,流窜到周边又会遇到阻击!这六地的巡抚,专门防守和堵击,但并非各自自我防守就了事,还有协同防守和协同围剿的职责,这个六隅,是以防御为主,围剿为辅的布局,这就是说,并非你防御了就算完成任务了,你同时还得参加围剿。四正和六隅合计起来,就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大网,不管你贼军走到哪里,都会在这个网里流窜,这就是“十面张网”。

四正和六隅,都是扎场子的配角,另外还有两个大主角——杨嗣昌任命贺人龙为剿匪总督,重点追剿闯军,左良玉为剿匪总兵,重点追剿张献忠军,必要时就共同合剿,并没有绝对的责任分工。两人各带四个都司的重兵,跨地域紧随贼兵,专力追击征讨,而且追到哪里,哪里的巡抚就必须听令于剿匪总督和剿匪总兵的调遣,以切实发挥四正和六隅的作用,与剿总一道,共同形成合围之势,以歼灭贼军。

总之,总督、剿总是专门追敌剿杀,各地巡抚是四面合围,并配和围剿,这样一来,不论主战场在哪里,都能在短时间内围成一个罗网,这就是十面张网的具体意思。

说穿了,这就是一个统筹布局,统一指挥,分工合作,职责明确,相互配合的整体作战策略,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以前的各省巡抚各自为阵的地域之间军事脱节的避端,让贼军无空子可钻。

于是,在过大年前,全国的卫所、都司、巡抚以上的各级总兵,通通都收到了兵部下发的新政令和新军规,并通告了全军,兵部尚书杨嗣昌杨阁部本人要亲临前线,坐镇襄阳,在前线指挥剿匪战争。

当然,在信息传输十分原始的古代,朝廷做了这么重大的调整和准备,闯军、王家军和其他小股义军,全都还蒙在鼓里呢,都还在按照他们各自的既定计划安排他们各自的来年行动,他们没一个人知道,起义军的噩梦就要开始了!

于是,一六四零年、崇祯十三年的头正月下旬,杨嗣昌的兵部前线指挥所的人马和兵部卫队,就住进了襄阳城内用襄王府临时代替的兵部前线衙门里面了。

而凡涉及到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职责的所有朝廷军队,也都按照兵部新规,做好了迎战准备。一六四零年这一年里,义军可是处处面临险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