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296 张网和追击

张献忠传奇 296 张网和追击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296 张网和追击

这个被二次扫荡的谷城,因县令才来不久,军饷是有定数的,虽然也有五家新兴的恶霸富豪,但所缴金银珠宝并不是很多,要是与襄王府相比,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不过,粮草和军需物资倒是不少,屠灭了谷城后,还是给每个百姓分发了五十斤粮、一两银子。

虽然义军每天派出到三四十里外侦察的的探子并未发现有追兵追来,但为了不被官军咬住尾巴,拿下谷城以后,只在谷城休息了一天,就开始朝房县开拔了,准备经镇坪,到城口,从万源入川,这样,看能否摆脱秦良玉。

当然,既然要防追兵,就不能只派出前哨探子,也要派出后哨探子,而且还要注意到官军会不会也派出便衣探子,总之不能盲人骑瞎马。

当义军在房县驻扎了两天,稍事休息后,正准备启程经神农架北面直插镇坪时,突然接到后哨探子来报,说官军主力已经到了谷城,并且在谷城往房县这一线,发现有疑是官军便衣探子的人,但官军已经跟到了谷城,这是确切消息。

官军既然已经到了谷城,那么,一看谷城的状况,就会什么都明白了,必然调重并来追剿!

张献忠听了报告后,紧急传令全军,暂停行动,等待命令,叫文算师铺开地图,和景大山、吴刚、肖锋商量,把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个小将也叫过来听。

商量的结论是,既然义军能把一个都司干净彻底吃掉,既然水师有十几万人之多,那么,官军必然知道这股“叛军”的人数众多,调集来追剿的军队,就不会少于二十万人,必然是重兵追剿!那么,要能够摆脱这些追兵,靠加快脚步逃跑,那只会一直被追,会很被动,但又不可能对追兵采用突袭方式,正面作战,是吃不掉这么多追兵的,唯一的办法,是设法重创追兵,让追兵一时半会儿没办法继续追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几人简单商量后,决定先重创了追兵,然后再往四川走。

商定后,张献忠叫来传令兵,到各大营去传令:

一、匠灶桩、所有守御大队、第一、第二两个大营,护送辎重,到镇坪去扎营等候主力,第一大营在前,第二大营断后,要把所过之处做一番清理和伪装,不要让官军看出大军朝镇坪去了。

二、从第三大营起,带上各自的匠灶分桩的伙头桩,带够十天粮食,立即朝竹山方向走,沿途要有意无意丢弃些东西,但不能丢得太多,反而引起坏疑,要丢得很自然,给人一种经过时无意或不小心丢弃的感觉,到竹山与房县之间的罗猴山布置埋伏。

当然,为了让官军相信大军真的是往竹山去了,特意让断后的第十八大营走慢一些,以便让官军咬得住尾巴。当然了,一个大营一万多人,迤迈走在路上,也实在是大军的阵形了。

其实,这一带本来是山区,到处都是山,有的地方山沟还很窄,罗猴山却并非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险隘,反而驿道经过罗猴山一带的七八里远的地段,地势还比较开阔,并非什么狭谷绝壁,怎么也难以让人感觉到,如此无险可言的地方,竟然会有埋伏,因而,这罗猴山虽然有名,却不能成胜,修建名刹古寺的都不会去选址。

那么,张献忠为什么要选到这里设伏呢?

当然,光从地图看,是看不出具体地形的,这里是义军曾经是来过的,脑子里还有印象,而这次是要伏击十万大军,也需要地形开阔一点,才能容得下这么多的追兵。而这七八里远的路段两边的山坡,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一台高过一台的,且林木草棘茂密,有些地段,山坡台地背后还有凹沟,非常方便埋伏大量军兵,这个并不像打伏击的地方,恰好才适合伏击大兵团。

按照计划,驿路两边,伏击圈一边埋伏七个大营,但初开战时,一边只出动五个大营,等打到胶着状态或者将胜的状态,一边再出动两个大营,来个“火上浇油”、“风助火势”,让伏击的“火”烧得更猛烈,以加大伏击力度,给官军造成震撼。

第十八大营则负责诱敌深入,先且战且退,佯装战败,把官军完全引进伏季圈后,立即掉头,转退为进,封住口袋底部,并乘胜追击。

还有一个大营,也就是第**营,则埋伏在口袋的进口地段,刚开战时,先不露面,等到官军后撤到过半时,突然从侧翼杀出,给官军一个摸不准究竟还有多少伏兵的感觉,一来再多杀些官军,二来让官军逃走后,一时半会儿没有能力再组织追剿,为进川赢得时间。

另外,所有伏兵都要多多准备火箭,刚才始伏击时,先射火箭,但不能按战场上的开头三波一射完就冲锋的套路,刚开始时,要一直把所备的火箭射完,再发起冲锋。另外,仍然要结合高手将校飞身跃进官军队里中心开花的战法,军士就从四面往中间杀,高手将校同时专找官军将尉对杀,让自己的军士不与官军的将尉对杀,以避免和减少自家伤亡。

这一战,为了胜得快一些,为了早点把官军的顶级高手干掉,张献忠本人和中军的七个顶尖高手也要参战,专挑对义军杀伤力大的官军高手杀,如此更能打击官军的士气。

一切安排好后,义军各大营都先在伏击圈两边的山梁那边的山沟里躲着等候,以免长时间埋伏,那就太累人,也太憋人了,要等到探子回来报告了情况后,然后再快速进入伏击阵地。

再来说官军,兵部尚书熊文灿得知张献忠反叛的消息后,立即火速下令助剿总兵左良玉部堵击张献忠部,刚下完命令,一想到这张献忠有十几万人,左良玉手里只有不到八万人,又再紧急下令,增调就近的都司总兵罗岱率所部六万余人,与左良玉一道,共同堵击张献忠部。

当左良玉和罗岱汇兵到了新野时,已探得张献忠部打着“大明水师”的旗号,奇袭了襄阳,还把襄王爷朱翊铭沉了江!

朱翊铭不是左良玉和罗岱的亲戚,他们自然是不会伤心,但却闻讯大惊,咒骂张献忠,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当然,左良玉的探子也打探到了张献忠灭了襄王府后,往谷城方向去了,于是两人商量,两军都把所有骑马的将士集中起来,组成突袭队,飞马往谷城追赶,希望能够与谷城驻军协同夹击张献忠,步兵则快速行军,直接赶往谷城。

然而,等左良玉和罗岱赶到谷城时,所见无异于挨了晴天霹雳!

因义军屠灭谷城时,只清理了城里面的尸体,城东城西军营的尸体,特意没有清理,好等官军来了参观参观,留给官军去清理。

再进到城去看一遍,更发现了不但县衙被屠灭了,都司衙门被屠灭了,还看到了马廷宝、徐起祚等四人的首级!

这一下子,可更让左良玉和罗岱等人喝不下去这一壶了,这可是一个整编都司啊!而且,满地尸体,还净是官军!这张献忠,这么能打,还胆敢欺骗朝廷,而且他这个欺骗行为的后果,那简直就是坏了朝廷的国运大计啊!

左良玉和罗岱见到马廷宝等人的首级,血迹才刚刚初凝,而遍地的尸体,也是刚死不久的,血迹未干,并未发臭,意识到就要追上叛军了,遂找到谷城百姓打听,百姓自然是不愿说详情,有的吱唔着说往西北方去了,有的说昨天半夜走的,不知道去哪儿了。

不管怎么说,叛军刚走,这一点可以肯定,于是,左良玉和罗岱一面派人催促后面的步兵快速赶到谷城,一面亲自带队,骑上马,到谷城西面北面去查看道路形迹,看看叛军是朝哪里走的。

其实,二十多万大军经过,还有很多马车,就算大晴天经过,道路上的印迹也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左良玉和罗岱很快就确定了叛军确实是朝房县去了,并且估计,叛军极可能沿房县、竹山、竹溪、平利一线西窜,只可惜前面好远无兵可调,否则,就能在平利、安康一带阻击,形成两头夹击之势。

判断出了叛军离开谷城的方向后,但步兵还迟迟没到,左良玉和罗岱就有些着急了,万一叛军越走越远,追上可就增加难度了,但又不能不等到军队到齐了才能追击。

又等了半天,虽然已经半下午了,但为了不被叛军掉远了,左良玉和罗岱下令继续急行军,必须走到天黑,才能扎营休息。

于是,官军两支军队,十四五万人,继续循着义军行进过的驿路前进,朝着房县方向而去。

又追赶了一天多,这天天将黑时,左良玉和罗岱的军队来到了房县,进城一看,叛军把县衙和富人全杀光了!一打听,获知叛军竟然今天早上才走,左良玉和罗岱松了一口气,啊,总算要追到了!

虽然连日急行军,军队有些疲劳,但为了早点儿咬住叛军,第二天提前吃过早饭,左良玉和罗岱就催促继续追赶了。

左良玉和罗岱军朝着竹山方向行进了有二十多里,发现沿途还偶尔有丢掉了的小东西,就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了,催着军队加快追赶。

这样再走了十几里地,走在头里的左良玉和罗岱,因为骑在马上,看得远些,竟然远远看到了前方有很多军队在不快不慢地行进,看那样儿,叛军似乎还不知道后面有追兵,还在按常规速度行军!

左良玉挥手示停军队,立即安排前锋卫所跑步追赶,因这一段路地形比较开阔,又调集后面的几个卫所齐头并进,呈扇形追上去,从后面形成包抄之势。

罗岱的官阶低得多,罗岱就主动随包抄的卫所先追,左良玉是总指挥,则带着最后两个卫所在后追赶。

一发现了叛军在前面,官军就蜂拥追击,一时间,这一段山谷里,一时间黄尘腾空,好像突然刮起了妖风。

而前面的叛军,发现了后面有官军追上来了,就赶紧撒丫子逃跑,前面的叛军这一跑,也腾起了黄尘,一时间好长一段山谷都黄尘滚滚,还伴随着呐喊声,也是这一段路上没有百姓,否则还不吓破了胆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