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258 义军又该发了

张献忠传奇 258 义军又该发了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258 义军又该发了

却说西路军的第一、第三、第九三个大营,离开来凤后,直到过了高乐乡,这才需要除了主力走中线以外,左右翼各派五个大队,形成拉网之势,朝着宣恩扫荡而去。

这个宣恩县,虽然不是什么水陆码头,并非商业繁华之地,但一因在湘鄂川三省边境上,二来还在全湖北掉得很远的“一只肘子”地区,天高皇帝远,是地方官的天堂,三来县域大,乡里多,可盘剥的人头多,所以,宣恩县的县衙,又是一个贪腐没底线的黑恶窝子,宣恩全县,又是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暗无天日,百姓赤贫的水深火热之地,而县令的武功势力,也足以让全县没有任何不满的人胆敢大声咳嗽!

但是,不管怎么说,西路军有三个大营,就算是一个大营走西路这三个县,那也是石碾轧鸡蛋之势了,所以,像拿下宣恩县这样的县衙,就没有值得讲一讲的故事了。

西路军轻松拿下宣恩后,也在宣恩休息了差不多十天,因为,从时间上看,这一次赶到茅田乡一带去扎营过大年,时间是比较充裕的,所以,当拿下一处较大的目标后,总要多休息些日子,而本来也因山区路不好走,行军也比较慢,不急于匆匆赶路。

一日,也就歇息吃午饭后一会儿,还不到半下午,西路军的中心主力,来到了离恩施城不到十里的地方,前哨探子回来报告说,不能再前行了,否则就会离恩施城太近了,汪兆麟就和沈梦麒、梁思玉、温三虎、钱仲荪、林震北、戚家麒、程鹏、蒋诗玉等人商量:“虽然天色还太早,既然已经抵近恩施了,那就扎营吧?”

温三虎说:“也好,那就等扎下了营,给当地村民发些碎银子后,我们几个好去找当地人先问问恩施的情况,这里既然离恩施都这么近了,当地人肯定也能知道不少。”

于是,汪兆麟就下令择地扎营。

几个大营将领,趁军士们拉营帐之时,揣上些碎银子,就去走访当地人了。他们打算,隔得太近,消息封锁得再好,也难保消息不走漏到城里去,还是要先搞定了恩施,才能放心多休息些日子,于是,他们决定,明天吃过早饭就去实地踩点,再多派几组探子去从不同渠道不同角度打探情况。到吃晚饭前,他们就安排好了明天吃过早饭就进城去打探的事宜。

经过探子打探和将领们亲自踩点,情况汇总后,大家觉得,这个恩施,到底是个边境府衙所在地,还有点儿意思。

这个恩施府,管辖着湖北伸向四川和湖南之间的这个“肘子”的所有县份,所以,湖北都司在恩施府驻有一个卫所的驻军,其中在利川派驻了一个千户所,在鹤峰派驻了一个千户所,在恩施驻了三个千户所。而在恩施的驻军,又分城内城外,城内驻有一个千户所,卫指挥所设在城内军营里,而城北约四里处,驻了两个千户所。不消说,是因为城里面的地形所限,三个千户所都驻城里,是驻不下的。

戍军的详细情况,一会儿再来介绍,先来说说恩施府的情况。

一说到府官,就会不自禁地想到古人的总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古代,很多穷苦人家的家庭理财,都没有用“两”来表达过进账呢!所以有人做梦都是梦见天上掉下来一锭银元宝!穷人花钱,能掏出碎银子来,那都会让人看成有钱人,一般都只能用小钱、铜板进帐和消费,所以,虽然计价的方式没有可比性,但是,“十万雪花银”放在现在,至少也怕是“十亿”的概念吧!

恩施府,既管辖着周边六县,又直接管辖着恩施府直辖区域,也想当于一个县的范围。所以,知府除了一个知县能拥有的所有财路外,还有所辖各县的很多好处,比如官员的任免派放啦,各项上交的税粮和下拨的赈济、河防、治保、城建等等各类经费啦,各县知县的孝敬啦,等等,所以,知府这个官位,发财又比令人眼馋的知县,拥有更多的财路!

恩施的知府叫韦廉之,也是雄踞恩施的老知府了,我们也懒得管他是怎样坐上这个天高皇帝远的三不管地带的知府宝座的,单说现在吧,他家在恩施境内乡下平坝子最大的四个地方,各拥有三百亩到五百亩不等的全恩施最好种、最出种的上等田土,但却决不是单纯收取佃租,那是一般大户的低级做法,韦家的每一处田园里,佃租自然是要收的,更都盖有大农庄,农庄里有各种作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农产品深加工厂。因为韦家有了各种大型作坊,恩施城里的大米、粉条、面粉、面条、豆腐、腐乳、食油、酱醋、烧酒、腌腊等等,商家进货,必须是“韦记”牌子的,否则走不到干路!而恩施全境千家万户祭祀用的香蜡,各地大小商家进货,必须是“韦记”牌子的,否则必遭重罚!全境各地阴阳店里卖的棺材,必须是“韦记”牌子的,否则被开坟破棺!商家无非是进货加价出售,进谁的货都是进货,能平安赚钱就行,谁又会傻到不进韦大人指定的牌子呢,所以韦家就垄断了这么多的生意!

城里面呢,韦廉之早期当知府时,自家开有武馆、镖行、客栈、酒楼、赌馆和青楼,但稍久一点儿,他感到自己的家人经营,太麻烦,要花经营成本,后来就只保留了武馆和镖行,其他生意全都打出去了,正好他的儿女们学成了武功回来了,有的是人手了,就成立了一个“恩施工商盟会”,对全府的生意和作坊,来了个三管齐下,一管是全境的大小生意和作坊,工商盟会都要占一成干股,由工商盟会按规模核出净利,工商盟会抽走一成净利的股红,每半年抽一次股红;二管是由工商盟会按规模核算出每个工商业者的会员费,按季度交纳一次会费;三管是规定全境所有工商业者的经营期限为一年,每年核发一次当年的工商经营状,核验费最少五钱银子,最多三十两银子,因而在恩施,有能力做大生意的,都只能适可而止,做大了就得挨宰!

韦大人的这三个虹吸财富的管道,就让他想不进一步暴富都做不到了,何况,还有财路无数条呢,这韦大人到底有多富,恐怕只有天知道!

古代的府官县官,要是自己本人或者家族没有武功实力,单凭印把子,敛财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权力与拳头相接合了,那才能财源滚滚来。

韦廉之有大小十四房老婆,虽然有的老婆没生育,也有不少胎死腹中或生了死胎,也有生下来后暴死的,死儿死女虽然很多,但到底老婆多,还是在差不多三年里,养出了四男三女,共养成了七个,那是能算人丁兴旺的!

韦家的儿女,老大、老二是儿子,老六老幺是儿子,中间净是女儿。因为都不是一母所生,所以七个儿女的年龄,最大和最小相差不过两岁多。

韦廉之本身会太极功和武当无为剑法,韦家的儿女,老大体质骨骼差却头脑聪慧,就致力于考取功名,十几年前就中了进士,再加上打点,在京城户部行走。其余三儿三女,都是武功料子,三个儿子学了寒阴功,三个女儿学了月神功,而三个女婿,也分别会玄冥功、血手印和霸王拳,这一家子,不仅武功强,更是毒物多!而韦家的三个女儿,却是顶级内家高手!

儿女们学成后,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婿,分别打理武馆和镖行,三个女儿,一个去府衙当了女捕头,两个打理恩施工商盟会,这样,恩施的红黑二道,就全由韦家掌控了!

不消说,韦大人这么富有,在恩施城里的韦府,那就简直大得驻扎一个千户所都不会嫌窄小了!

至于韦记武馆和韦记镖行,读者朋友就放心好了,那就绝对不是全靠授徒和走镖赚钱的了!

恩施的戍军卫所,城内戏园子旁的军营驻了一个千户所,卫指挥使司设在城里军营,指挥使,也叫卫所总兵,叫裴驭烈,五十几了,算老将军了,会**功,马战善使一百二十斤重的伏龙刀,要算猛将了,可贪墨无度,阴险狠毒,很不受人待见。指挥同知,也就是副将,一个叫庞羽,一个叫祝舒,这是两个凭打点疏通当上卫所副将的,武功平平,全靠溜须拍马来讨裴驭烈的欢心,因而很让人讨厌。参将二人,有些武功,却是裴驭烈的心腹,其他监军、主簿、吏目、经历、文算、仓使等等,总之全所任职的十四五人,全都是听命于裴驭烈的。

不过,知府与卫指挥使,都是有级别的文武命官,而卫指挥使的品级比知府还高一级,所以韦廉之在表面上还是很尊敬裴驭烈的,而且还不吝时不时从牙缝中掏点儿银子出来,孝敬孝敬裴驭烈,以保持一种表面亲热。

派驻到县份上的两个千户所,已经先后被义军收降了,可这成天酒不离杯、杯不离嘴的裴驭烈,竟然还不知道!裴驭烈可没有秦良玉的那种定期通联制度,他和他的分管手下们,一对年都难得到县份军营去巡视一两回!

恩施这边城里城外的派驻,也是亲疏有别的,随卫所驻在城里的这个千户所,副将是裴驭烈的亲戚,指挥使和参将都是他的心腹,而驻扎在城外军营的两个千户所,就只是上下级关系了。

城外军营的两个千户所驻在一个军营里,虽然指挥所各设各的,但两个总兵之间,相互尿不到一个壶里,而两个总兵都是狂喝兵血的贪墨之辈,且因只能靠喝兵血敛财,在卫所眼皮底下,又不敢吃空饷,所以连身边的副将参将都见不到一个子儿!因而,两个千户所的总兵和他们各自的副将、参将之间,都是恶眼相向的。

既然城外这两个千户所的副将和参将都和总兵尿不到一个壶里,那就应该是义军的人了,因而有必要说说他们四人。

两个副将分别是樊超和池玉林,樊超会四象功,池玉林会伏虎功,两个参将分别是耿植和夏无痕,耿植会紫气剑,夏无痕会金刚功。四人的年龄都在三十到三十三之间,都从军不过十年。

汪兆麟等人,对于那个武功强大、贪腐无底线的韦廉之,都是司空间惯了,让他们觉得有点儿意思的是,正是樊超、池玉林、耿植和夏无痕这四人,他们三个大营已经是将领齐全了,但王家军还有好几个大营一直缺参将呢!

汪兆麟他们怎样来拿下这个不仅府衙刺儿硬、又有城内城外两个军营的恩施呢?请看下一章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