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204 南线先锋营遇到棘手的刺

张献忠传奇 204 南线先锋营遇到棘手的刺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204 南线先锋营遇到棘手的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南线扫荡队以第九大营为先锋营,第十五、第**营为扫荡营,他们的路线是经孝昌、安陆、京山、沙洋、当阳、黄花镇、秭归,在巴东会合并在巴东过大年。

南线扫荡队从麻城、红安临时驻地出发后,一路往西,先后拿下了孝昌、安陆县城,并清剿了两县所辖的乡里富恶。

孝昌和安陆都与其他多数县一样,知县自己有武功,儿女会武功,还养有武家丁和打手,贪腐手法也大同小异,虽然都有些刺儿,大都不算很棘手,再说第九大营的主将戚家麒会混元功,副将程鹏会北冥神功,是主将武功最高的大营之一了,而且还不惧神么阴毒功夫,所以拿下孝昌和安陆,就与拿下其他一般县城,大同小异了,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说了。

第九大营在前,直奔沿线的县城和道路直线上的乡里,第十五、第**营在后,把沿线各县的所属乡里全部肃清,一路推进,过了安陆,就转向西南方,径奔京山而去。

与拿下其他所有县城时完全一样,义军不仅派有前哨在十几里前探路,而且也是走到离县城十里八里的地方,扎下营帐并封锁消息,住下来后,再派探子进城打探详情。

这天,第九大营的戚家麒和程鹏,带着两个大队走在头里,来到了京山城北十来里的白骨洞村,先从匠灶桩辎重里拨出些钱粮,给每个村民发了五十斤粮,一两银子,扎下了营帐,后面的各大队也陆续赶到了营地。

当天晚上,戚家麒和程鹏就安排好了十组探子,第二天吃过早饭,十组探子就带上银两,分别出发了。

探子走后,戚家麒和程鹏叫上两个文算师,也化妆城富商,骑着马绕到东门进城,去打探踩点。

从地图上看,戚家麒和程鹏就感觉到京山与孝昌和安陆会有所不同,结果通过打探和踩点,发现这个京山,还真是大不相同!

从交通上看,京山算不得水陆码头,但也处于大驿道的十字交叉路口,商业算不得发达,却也还不错,但最主要是县大乡脚宽,县城也就大,城大生意作坊就多,生意比较兴旺,有钱的人就多,所以,衡量一个城市商业是否发达,百姓是否富裕,有多少客栈酒楼和作坊,还不能算数,要看有没有武馆镖行,有多少赌馆青楼,因为人们要有钱才能送子女学武功,有钱才敢进赌馆去赌钱,有钱才敢去逛青楼喝花酒。

这个京山城里,镖行武馆各有一家,赌馆青楼各有两家,客栈、酒楼、茶馆、戏园、车马行、首饰店、学堂、医馆、药堂和各类作坊,就比较多了,县城虽大,却生意作坊一家挨一家,而街上虽然算不上熙来攘往,但也算人气不错,而且城里面还有一个千户所的戍军,这些戍军逢上放假日子,那城里面的各行各业生意都要旺上一些。只不过,近几十年来,官兵们军饷长年被剋扣,这些军人上了街,最多也只能喝碗小酒,没人敢进大酒楼去嗨吃猛喝,更极少有人胆敢去光顾赌馆青楼!前些年就发生过,有军士熬不住了,去逛了青楼,身上的钱远不够付嫖资,被老鸨告到军营了,当事军士被打得皮开肉绽!自然了,每逢军营放假,官兵们也大多是去逛逛街,打发日子的枯燥而已。

那么,京山的知县和戍军的千总,都是何许人呢?

首先来说知县。要知道,像京山这样的大县,算不得上等肥油县,那也算很多派放县官一心要想来的县了,所以能派放到京山来,就算“上头有人”,那也还得上下打点,才能如愿,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京山的知县叫曾文广,武举人出身,家中倾其所有上下打点,武举人改为了文职派放,并做了京山的知县。曾文广也与他们那一拨换届派放的县令一样,到现在年龄已过花甲了。

曾文广生得高挑枯瘦,颧骨高,下巴尖,脸肌内陷,要不是有一张脸皮包着和眼珠儿闪烁着阴光,谁看了都会以为是一具活着的骨髅!别看他给人一种微风都能吹倒了的感觉,他却会洪拳,还会玄阴功,一手马战九曲枪法,在武考时也出尽了彩,特别是他的玄阴功,让人听着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们已经知道,曾文广的上辈是深谙当知县最发财这个官场规则的,是倾其家业送曾文广学武功考举人,又上下打点,武举改文职派放,来到可以算肥油县的京山做知县的,这叫什么?叫投资!大投资就要获取大利润,这也是人之常情吧?所以,曾文广当年到任后,不到半年,一熟悉了当县令的套路,再加他有很吓人的武功,没人敢在他面前说半个不字,上任当年,就开始了他的发财计划。

京山城里原来的武馆和镖行,都不是他曾家的,怎样就姓了曾呢?想来就算不说,读者朋友都已经知道了,而且还知道武馆和镖行相互配合,搞阴阳合作,把值钱镖货收入囊中的猫腻!刚上任的前十年,曾文广把武馆和镖行改姓了曾,在乡下置了九百亩上田,修了农庄,在城里置了四进的豪宅,娶了大小九个老婆,给他生了七个女儿一个儿子,并把七女一子送去学武功,分别把女儿弄去学了柳叶功,虽然学足十层的只有两个,其余的都只学到八层九层就学不动了,但也是了不得的武功了!独儿则送去学了日月剑,也是一门上乘内家功夫!

第二个十年,曾家人强马壮了,则开始强行硬占县城里能入曾文广法眼的商家和作坊的干股。稍后点儿,开始招赘女婿,入门条件就是武功必须够得上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唯有他的独子,只娶会琴棋书画和女红的相夫教子的淑女,以便为他曾家传宗接代,就连给他的独子纳妾,都要按这个标准来选拔。当女儿们刚有两个学成了武功后,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京山商业同盟会”,再收罗了二三十个跑腿的地痞流氓来做打手,坐地收钱。

现在,曾文广在京山已经当了三十几年知县了,可以说,家资巨万,富可敌省,说一不二,咳声嗽吐口痰,京山的地皮子都要打颤!崇祯老儿的日子,有这么滋润吗?

再来说驻京山的戍军。义军遇到并收降了那么多戍军,千总和县令都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有的还是生死对头,可这京山的戍军,竟然与曾文广的关系极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曾文广来京山上任后,原来县城里就驻有戍军,但戍军与前任老县令关系不好,貌合神离,相互不买账。老县令也曾多次想把戍军赶到城外去驻扎,但又拿戍军没办法,就拿么一直相持着,干耗着。曾文广刚到任不久,对戍军也是那个态度,只要没碍着他的财路,也就和睦相处,偶尔还和千总几个喝喝小酒,但千总要想在京山发点儿财,曾文广就婉言谢绝,千总忌惮曾文广的武功,也不敢强求,就这样不离不弃地混了将近十年。

没想到,后来戍军换防,新来的千户所指挥使,竟然是曾文广亲亲的侄儿曾书丞!

这个曾书丞,学会了七星功,考上了武举人,但曾文广的弟弟家里,却没那么大的财力再来打点武改文派放县令了,只能打点打点,保住军中职务不掉价,这才做上了千户指挥使。当然,这也是新科武举人的最高职务了。

万万没想到,曾书丞带兵换防,竟然换到他的亲伯父的县上来了!不消说,曾文广感觉到自己在京山的土皇帝宝座,又多了一道保险!有自家侄儿带兵驻扎在城里,就算自己和儿女们没有武功,那也没人再敢打京山的歪主意了啊!

自然了,曾文广就允许侄儿曾书丞在京山发些财了,但是,军队不能管理地方,除了巧立些名目搞摊派,其他还真不好搞钱,所以,曾书丞除了向伯父开口要钱能够有求必应外,曾书丞要想多敛财,还是只能靠狂喝兵血。不消说,过度侵犯了下属,这上下级关系,自然就十分对立和紧张了!

而千户指挥所内,副将臧成山,武功只有个八卦功,但对曾书丞溜须拍马,阿臾奉承,多少能喝口剩汤。但参将蒋诗玉却不满于曾书丞的贪婪,不齿于臧成山的阿臾,心中对这两人既恨又厌,虽然表面上能克制住厌恶之情,但却难做出认同和亲密之感,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长期的隔阂局面,曾书丞和臧成山是干啥事都把蒋诗玉撇开,蒋诗玉自然而然就和下属的百户尉甚至士兵关系很好了,下属官兵有啥苦水,背地里都向蒋诗玉倒。

蒋诗玉的武考,却要远高于曾书丞,他学的是武林中并不多见的三阳功,这种功夫,不仅功力在金刚功之上,而且因其至阳至热,是各种阴毒武功的天生煞星!而他的马战子龙枪法,也出神入化,特别是他的诗书,就远比曾书丞和臧成山读得多多了,但是,在明代中后期,因官场全然没有了事非黑白,蒋家原本还算得上殷实之家,但学这么高的武功,那花费可不是点把点儿,耗时也不是年把年的,武功学成了,家道也就返贫了,中了武举,实在拿不出钱来打点了,要不是因为蒋诗玉武功顶尖且文墨出众,被录为百户尉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只录为了参将!也因此,蒋诗玉自入军籍十多年以来,自感怀才不遇,从来都郁郁寡欢,再加上天生为人正直,与两个同僚上司形同水火,但他是军籍,离开军籍就没有其他前途,他甚至想过逃出去落草,但又不齿干损人利己之事,成天就在无奈中打发日子。

因为曾书丞与曾文广的关系,这个京山县城,守护城门,巡逻城墙,不孝说就是戍军的事情了,就是说,驻京山的戍军,那可是认真履行了为驻地城市守城的职责的。

这个京山县城,曾文广一家子的武功这么高,与戍军的关系这么好,这可是义军自走出延安以后,还没遇到过的如此亲密的军地关系呢!而且,戍军竟然都驻扎在城里!

第九大营遇上了京山这个硬茬儿,还能够在悄无声息之中,不惊扰误伤百姓,自己零伤亡,就拿得下县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