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002 好心救人却误开了魔瓶

张献忠传奇 002 好心救人却误开了魔瓶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002 好心救人却误开了魔瓶

被陈洪范从刀口下救出来的那个娃娃兵,是何许人呢?

可惜没有早知道,陈洪范要是早知道这个娃娃兵是谁,他不但不会求情救人,反而还会主张斩立决的!

因为,这个娃娃兵,竟然是后来动摇了大明王朝根基的两大起义头领之一,在历史上既大名鼎鼎,又恶名昭著的八大王张献忠!

试想一下吧,就算天启末年和崇祯年间,灾害不断,国力不振,要是没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义军南征北战,他们不仅仅是牵制了大量的明军,更是消灭了大量的明军,还从明朝军队、明朝王爷和各地官府手中,夺去了巨量财物,从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给予了大明王朝毁灭性的打击,让大明王朝内外受敌,应接不暇,否则,满清能够那么轻轻松松就取代了明王朝吗?

这就是天意啊!

那么,张献忠又怎么会是王威营下的军兵呢?特别是,他在挨前八十棍军棍时,竟一点儿不会受伤,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算陈洪范没来求王威饶命,张献忠也是打定了主意的,他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只等刀斧手的砍刀往下砍,他就要挣断绳索,夺过砍刀,飞身逃跑的。

原来,张献忠练就了足有九层的日月神功!只是参军不久,尚无机会显露,别人不知道他身怀绝功罢了。

此时的张献忠,虽然才十六岁,但已心思缜密,鬼点子满腹,他自知虽然有一身绝功,但还需要历练世事,等待机会,他还有个想法,就是不到该显露神功时,就装成普通军兵,以免出头椽子先烂掉。当然,都要砍头了,他自然是要运用神功自救的了。好在有人把他救下来了,不到用时,就可以继续装普通人了。

张献忠小小年纪,怎么会有一身绝世武功呢?这个,还得从他父亲说起。

明朝的户籍制度,很有点儿意思,根据职业,分为了军籍、民籍、灶籍、匠籍、乐籍等等,张献忠祖上,世代都是军籍,也就是军人世家。

张献忠的父亲张继祖,年轻时一直当兵,开始还不错,但到天启年间,天年开始不顺,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军费开始吃紧,娶妻后觉得军饷不足以养家,与当时种地想比,军中待遇还不如回家种地,于是,就弃军籍入民籍,回柳树涧老家务农去了。

老家有七八亩地,开始几年的日子,确实比在军中要好一点儿,但到张献忠七八岁时,一方面是要送幼子张献忠读私塾,另一方面,偏逢陕北的旱灾一年比一年严重,还是连年旱灾!本来收成就减少了,偏偏官府收的税赋反而一年比一年沉重!张继祖刚因务农稍稍殷实了一点儿的家境,从小儿子读书开始,就每况愈下了,张继祖觉得,送儿子读私塾,实实在在有些困难了!

张继祖的儿子张献忠,天生聪慧,体格特好,自出生就无病无灾,因而,张继祖觉得,自己的幼儿张大后,说不定能有出息,除了大名,还取字为秉忠,取号为敬轩。到五岁时,送到私塾去时,那可是名、字、号其全,比有的寻常人家的孩子只有一个名儿,明显要高上一筹。

小献忠刚读了两年私塾,能默写一些诗文了,父亲张继祖寻思,从弃军籍入民籍这些年来看,在家务农,年成好时,小日子倒还过得去,年成差了就很困难,照这些年的天年来看,没准哪年就会颗粒无收!一旦颗粒无收了,那是要饿饭的,想当年在军籍里吃粮,好歹不会饿饭,看来,人拗不过天,不如让儿子去改学武功,等稍稍长大一点儿,还是去从军吃粮好了!

于是,张继祖就把小献忠送到他当年学武功的师父、一直隐居在榆北野狼涧狼嗥洞清修的自号狼嗥洞主的王传稷处去学武功。

这王传稷,原名王守诚,那可是内外兼修的顶尖高手!他年轻时,在驻受山西雁北的边军中任副将,因艺高则性傲,实在看不惯军中的黑暗和对百姓的暴虐,而且自己的军功也总被上司贪占,觉得在军中既等同于混饭吃,更埋没了自己的绝世功夫日月神功,还常受窝囊气!经过深思熟虑,就打定了主意,暗中偷走总兵掠夺贪腐而得的金银珠宝,为了逃脱官兵追捕,就换上乞丐衣服,用爬满虱子的又破又脏的包袱皮包上金银珠宝,改名换姓为王传稷,逃离山西,装作流民,西渡黄河,到处找寻隐修处所,最后寻到了十分隐秘的榆北野狼涧中的狼嗥洞,请来匠作,把狼嗥洞整修得甚是清雅舒适,到镇上去购买些家具用器,隐居下来,一面修行,一面择徒授艺。

因王传稷授徒很少,且所授之徒都叮嘱保密,所以延安府周边数十县,知道野狼涧有高人隐居者甚少。

古代的民间,也许因为是冷兵器时代有这习俗和治安不稳吧,或者因为学了武术,除了自保,还能去从事护镖行当,谋职更方便吧,总之从南到北,尚武成风,各种武术门派多如星辰,陕西地面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开馆授徒的不少,学武的也多。只不过,并非只要拜师学武了,就都能获得上乘武功,因为学武与学文一样,需要天赋,学武除了悟性,更需要骨骼基础,所以同样是武术师父,所教的门徒,有的是顶尖高手,有的则只是一般练家子。

张继祖把小献忠送到他当年的师父王传稷处,说明来意,王传稷把小献忠的身体骨骼捏了捏,即刻就让小献忠行拜师之礼。

世间之事,真是太巧合太巧合了!

就在小献忠刚行完拜师礼之际,张继祖当年在军队里的同僚,米脂人李畢疆,也带着小儿子李自成拜师学艺来了,而李自成也仅读了两年私塾!

王传稷年已七十,为小李自成典过拜师礼后,问及两个孩子的年龄,竟然大吃一惊!

两个娃娃都是万历九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的!张献忠是寅时生,属虎;李自成是辰时生,属龙,一虎一龙啊!王传稷手捻长须说:“天意,天意啊!同属延安府地界,竟然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是不同时辰啊,依老朽看,这两个娃子,要是能学出来,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王传稷说过,又想到一层事情,说:“继祖、畢疆啊,没想到你两人在我这里学成武功,你们的孩子也到我这里来学武功,你们日后是师兄弟呢,还是父子啊?我看不如叫你们的孩子称我为师爷吧!”

“如此甚好!” 张继祖和李畢疆都完全赞同。

从此,张家和李家的两个娃娃,就跟着师爷,披星戴月地学起了武功。

这个王传稷,除了通常的拳腿刀枪和战马弓矢等外家功夫精通娴熟以外,内家功夫还会太极功和八卦功,但拿手好戏,却是武林中几近失传的日月神功!以往,他教的徒弟,因资质平平,一般的只教授拳腿刀枪和弓矢,好一点的则教授太极功或八卦功,还从来没有教过谁修炼日月神功。

这些功夫有何特点呢?

学会了拳腿刀枪和弓矢等外家功夫,在军士中就算是佼佼者了,而学会了太极功或八卦功的其中一门,学到了八层就能当校尉了,学到了十层,当个参将部将啥的,也都够格了。要是能把日月神功学个七八层,那就是军队中和武林中都少有人能敌的顶尖高手了,要是把日月神功学到了十层,在当时,就连东厂、西厂、六扇门这些顶级高手云集的地方,也找不到敌手!

这日月神功这么神,究竟是一门啥武功呢?

日月神功的要义,就是阴阳互生,日为阳,月为阴,与太极功的要义颇为相似,但心法不同,功力悬殊,日月神功对练功者的身体资质要求甚高,普通体格,根本不敢修炼,否则一进入气理,就会走火入魔,即便李自成,练到第八层也就到顶了,他要是再练,就会走火入魔!

日月神功功练到第六层上,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秘锁玄关自然打通。日月神功心法,运用的是阴阳互补,所以丹田内气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消耗,打斗起来,往往令高强对手力衰而败。此功练到第六层上,内力就超过了武林中的九宫、太极、八卦、六神、**、四象、三才、七星、七伤、三阴、三阳等内家功夫,在日月神功的第六层上行走江湖,就已经是上乘内功了。

另外,以此功的内气驱动拳腿刀枪和弓矢,无论什么枪法刀法,都能威力巨增,这就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在日后的长期征战中,总是一马当先、所向少有人能敌的原因。

王传稷先教习了张献忠和李自成一年形意拳、神风刀、阴阳腿、岳家枪,弓马术等拳腿刀枪弓矢功夫,发现两个娃娃天赋都很不错,判定这两个娃娃是他以前所教的十几个徒弟当中,所没有遇到过的好苗子,心想自己也年岁已高,就决心把日月神功传给这两个娃娃,以免失传了。

于是,在时不时温习拳腿刀枪弓矢功夫的前提下,王传稷开始了传授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日月神功心法。

学到十二岁上,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差距就开始显现了,张献忠已经学到了七层,李自成却只学到了六层。于是,王传稷在继续传授日月神功的同时,开始分别教授两个徒孙的另一门功夫,教张献忠学太极功,教李自成学八卦功,他期望两个娃娃能在十五岁时,也就是十年学期之内,提前完成学业。

到了十五岁,张献忠学全了太极功,把日月神功学到了第九层。

李自成则学全了八卦功,把日月神功学到了第八层。

这时,两个人的所学武功,完全在伯仲之间,差距就差一层日月神功了,可是李自成不能再往上一层次修炼了,所以,两个娃娃原本形同兄弟,亲如手足,但从十四五岁开始,李自成心里就对张献忠暗怀芥蒂了。当然,张献忠也看出来了,这就为后来他们两人的不合埋下了根子。

王传稷见两人都学成了武功,也把他们所能修炼的日月神功学到了不能再学的层次了,应该出师了,就对两人说:“两个徒孙儿,你们已经学成了武功,应当出师了。师爷当年是从军营中逃出来的,不曾带得什么宝兵利器,你们出师时,师爷无以赠送,但赠你二人几句话:出道后,不可仗艺欺压良善,要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有条件时,当为国家为社稷出力!”

“孙儿谨遵师爷训示!” 张献忠和李自成拜倒叩头道。

“好了,你们下山去吧!”

于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就出了师,一走出狼嗥洞,两人连道别的话都没说一声,就各自回了家。

被陈洪范从刀口下救出来的那个娃娃兵,是何许人呢?

可惜没有早知道,陈洪范要是早知道这个娃娃兵是谁,他不但不会求情救人,反而还会主张斩立决的!

因为,这个娃娃兵,竟然是后来动摇了大明王朝根基的两大起义头领之一,在历史上既大名鼎鼎,又恶名昭著的八大王张献忠!

试想一下吧,就算天启末年和崇祯年间,灾害不断,国力不振,要是没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义军南征北战,他们不仅仅是牵制了大量的明军,更是消灭了大量的明军,还从明朝军队、明朝王爷和各地官府手中,夺去了巨量财物,从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给予了大明王朝毁灭性的打击,让大明王朝内外受敌,应接不暇,否则,满清能够那么轻轻松松就取代了明王朝吗?

这就是天意啊!

那么,张献忠又怎么会是王威营下的军兵呢?特别是,他在挨前八十棍军棍时,竟一点儿不会受伤,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就算陈洪范没来求王威饶命,张献忠也是打定了主意的,他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只等刀斧手的砍刀往下砍,他就要挣断绳索,夺过砍刀,飞身逃跑的。

原来,张献忠练就了足有九层的日月神功!只是参军不久,尚无机会显露,别人不知道他身怀绝功罢了。

此时的张献忠,虽然才十六岁,但已心思缜密,鬼点子满腹,他自知虽然有一身绝功,但还需要历练世事,等待机会,他还有个想法,就是不到该显露神功时,就装成普通军兵,以免出头椽子先烂掉。当然,都要砍头了,他自然是要运用神功自救的了。好在有人把他救下来了,不到用时,就可以继续装普通人了。

张献忠小小年纪,怎么会有一身绝世武功呢?这个,还得从他父亲说起。

明朝的户籍制度,很有点儿意思,根据职业,分为了军籍、民籍、灶籍、匠籍、乐籍等等,张献忠祖上,世代都是军籍,也就是军人世家。

张献忠的父亲张继祖,年轻时一直当兵,开始还不错,但到天启年间,天年开始不顺,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军费开始吃紧,娶妻后觉得军饷不足以养家,与当时种地想比,军中待遇还不如回家种地,于是,就弃军籍入民籍,回柳树涧老家务农去了。

老家有七八亩地,开始几年的日子,确实比在军中要好一点儿,但到张献忠七八岁时,一方面是要送幼子张献忠读私塾,另一方面,偏逢陕北的旱灾一年比一年严重,还是连年旱灾!本来收成就减少了,偏偏官府收的税赋反而一年比一年沉重!张继祖刚因务农稍稍殷实了一点儿的家境,从小儿子读书开始,就每况愈下了,张继祖觉得,送儿子读私塾,实实在在有些困难了!

张继祖的儿子张献忠,天生聪慧,体格特好,自出生就无病无灾,因而,张继祖觉得,自己的幼儿张大后,说不定能有出息,除了大名,还取字为秉忠,取号为敬轩。到五岁时,送到私塾去时,那可是名、字、号其全,比有的寻常人家的孩子只有一个名儿,明显要高上一筹。

小献忠刚读了两年私塾,能默写一些诗文了,父亲张继祖寻思,从弃军籍入民籍这些年来看,在家务农,年成好时,小日子倒还过得去,年成差了就很困难,照这些年的天年来看,没准哪年就会颗粒无收!一旦颗粒无收了,那是要饿饭的,想当年在军籍里吃粮,好歹不会饿饭,看来,人拗不过天,不如让儿子去改学武功,等稍稍长大一点儿,还是去从军吃粮好了!

于是,张继祖就把小献忠送到他当年学武功的师父、一直隐居在榆北野狼涧狼嗥洞清修的自号狼嗥洞主的王传稷处去学武功。

这王传稷,原名王守诚,那可是内外兼修的顶尖高手!他年轻时,在驻受山西雁北的边军中任副将,因艺高则性傲,实在看不惯军中的黑暗和对百姓的暴虐,而且自己的军功也总被上司贪占,觉得在军中既等同于混饭吃,更埋没了自己的绝世功夫日月神功,还常受窝囊气!经过深思熟虑,就打定了主意,暗中偷走总兵掠夺贪腐而得的金银珠宝,为了逃脱官兵追捕,就换上乞丐衣服,用爬满虱子的又破又脏的包袱皮包上金银珠宝,改名换姓为王传稷,逃离山西,装作流民,西渡黄河,到处找寻隐修处所,最后寻到了十分隐秘的榆北野狼涧中的狼嗥洞,请来匠作,把狼嗥洞整修得甚是清雅舒适,到镇上去购买些家具用器,隐居下来,一面修行,一面择徒授艺。

因王传稷授徒很少,且所授之徒都叮嘱保密,所以延安府周边数十县,知道野狼涧有高人隐居者甚少。

古代的民间,也许因为是冷兵器时代有这习俗和治安不稳吧,或者因为学了武术,除了自保,还能去从事护镖行当,谋职更方便吧,总之从南到北,尚武成风,各种武术门派多如星辰,陕西地面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开馆授徒的不少,学武的也多。只不过,并非只要拜师学武了,就都能获得上乘武功,因为学武与学文一样,需要天赋,学武除了悟性,更需要骨骼基础,所以同样是武术师父,所教的门徒,有的是顶尖高手,有的则只是一般练家子。

张继祖把小献忠送到他当年的师父王传稷处,说明来意,王传稷把小献忠的身体骨骼捏了捏,即刻就让小献忠行拜师之礼。

世间之事,真是太巧合太巧合了!

就在小献忠刚行完拜师礼之际,张继祖当年在军队里的同僚,米脂人李畢疆,也带着小儿子李自成拜师学艺来了,而李自成也仅读了两年私塾!

王传稷年已七十,为小李自成典过拜师礼后,问及两个孩子的年龄,竟然大吃一惊!

两个娃娃都是万历九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的!张献忠是寅时生,属虎;李自成是辰时生,属龙,一虎一龙啊!王传稷手捻长须说:“天意,天意啊!同属延安府地界,竟然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是不同时辰啊,依老朽看,这两个娃子,要是能学出来,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王传稷说过,又想到一层事情,说:“继祖、畢疆啊,没想到你两人在我这里学成武功,你们的孩子也到我这里来学武功,你们日后是师兄弟呢,还是父子啊?我看不如叫你们的孩子称我为师爷吧!”

“如此甚好!” 张继祖和李畢疆都完全赞同。

从此,张家和李家的两个娃娃,就跟着师爷,披星戴月地学起了武功。

这个王传稷,除了通常的拳腿刀枪和战马弓矢等外家功夫精通娴熟以外,内家功夫还会太极功和八卦功,但拿手好戏,却是武林中几近失传的日月神功!以往,他教的徒弟,因资质平平,一般的只教授拳腿刀枪和弓矢,好一点的则教授太极功或八卦功,还从来没有教过谁修炼日月神功。

这些功夫有何特点呢?

学会了拳腿刀枪和弓矢等外家功夫,在军士中就算是佼佼者了,而学会了太极功或八卦功的其中一门,学到了八层就能当校尉了,学到了十层,当个参将部将啥的,也都够格了。要是能把日月神功学个七八层,那就是军队中和武林中都少有人能敌的顶尖高手了,要是把日月神功学到了十层,在当时,就连东厂、西厂、六扇门这些顶级高手云集的地方,也找不到敌手!

这日月神功这么神,究竟是一门啥武功呢?

日月神功的要义,就是阴阳互生,日为阳,月为阴,与太极功的要义颇为相似,但心法不同,功力悬殊,日月神功对练功者的身体资质要求甚高,普通体格,根本不敢修炼,否则一进入气理,就会走火入魔,即便李自成,练到第八层也就到顶了,他要是再练,就会走火入魔!

日月神功功练到第六层上,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秘锁玄关自然打通。日月神功心法,运用的是阴阳互补,所以丹田内气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消耗,打斗起来,往往令高强对手力衰而败。此功练到第六层上,内力就超过了武林中的九宫、太极、八卦、六神、**、四象、三才、七星、七伤、三阴、三阳等内家功夫,在日月神功的第六层上行走江湖,就已经是上乘内功了。

另外,以此功的内气驱动拳腿刀枪和弓矢,无论什么枪法刀法,都能威力巨增,这就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在日后的长期征战中,总是一马当先、所向少有人能敌的原因。

王传稷先教习了张献忠和李自成一年形意拳、神风刀、阴阳腿、岳家枪,弓马术等拳腿刀枪弓矢功夫,发现两个娃娃天赋都很不错,判定这两个娃娃是他以前所教的十几个徒弟当中,所没有遇到过的好苗子,心想自己也年岁已高,就决心把日月神功传给这两个娃娃,以免失传了。

于是,在时不时温习拳腿刀枪弓矢功夫的前提下,王传稷开始了传授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日月神功心法。

学到十二岁上,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差距就开始显现了,张献忠已经学到了七层,李自成却只学到了六层。于是,王传稷在继续传授日月神功的同时,开始分别教授两个徒孙的另一门功夫,教张献忠学太极功,教李自成学八卦功,他期望两个娃娃能在十五岁时,也就是十年学期之内,提前完成学业。

到了十五岁,张献忠学全了太极功,把日月神功学到了第九层。

李自成则学全了八卦功,把日月神功学到了第八层。

这时,两个人的所学武功,完全在伯仲之间,差距就差一层日月神功了,可是李自成不能再往上一层次修炼了,所以,两个娃娃原本形同兄弟,亲如手足,但从十四五岁开始,李自成心里就对张献忠暗怀芥蒂了。当然,张献忠也看出来了,这就为后来他们两人的不合埋下了根子。

王传稷见两人都学成了武功,也把他们所能修炼的日月神功学到了不能再学的层次了,应该出师了,就对两人说:“两个徒孙儿,你们已经学成了武功,应当出师了。师爷当年是从军营中逃出来的,不曾带得什么宝兵利器,你们出师时,师爷无以赠送,但赠你二人几句话:出道后,不可仗艺欺压良善,要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有条件时,当为国家为社稷出力!”

“孙儿谨遵师爷训示!” 张献忠和李自成拜倒叩头道。

“好了,你们下山去吧!”

于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就出了师,一走出狼嗥洞,两人连道别的话都没说一声,就各自回了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