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145 战略商谈

张献忠传奇 145 战略商谈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145 战略商谈

话说高迎祥采纳了李自成的提议,在会客堂里稍稍吃了片刻热茶,就告辞回沁阳了。

不消说,张献忠是要率领众将领送上一程的。也是送到城外三里,就告别回城了。

高迎祥他们刚走出半里,汪兆麟等七个老资格将领发起,其他十几个大营主将附和,都纷纷对张献忠说:

“八大王老弟,您肯定也听出来了,高将军得知了王将军病亡消息后,看遗诏之前,是想收并我们王家军吧?”

“这可不行,我们这些人,只听八大王老弟您的,继承王将军的遗志!”

“对对,八大王老弟,您可别中了他们的套儿!”

“不知众兄弟发现李自成的表情和说话没有?我们八大王老弟问高将军,是我等都去沁阳呢,还是只去几个人?这个话,是不是应该由高将军来回答呢?可李自成,他哪怕在闯军中功劳再大,他也是高将军的副将是不是?可他来说我等不必去,难道这里面没有猫腻吗?”

“对呀,莫不是还是要软硬兼施,逼迫八大王老弟答应归并他们?”

“还有,看那李自成,好像比高将军心眼儿多多了,八大王老弟您可要防着点儿呢!”

……

回城时,一行人是骑马慢行的,但再慢也只有三里地,说着话,就要到城门了。

张献忠说:“众位兄弟可谓心明眼亮,把甚问题都看出来了。不过,因小弟年龄最小而又受了托付,闯军想以大欺小而趁机吃掉我王家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当然,小弟不会负了众位兄弟的,绝对会把王家军的大旗扛到胜利的那一天的,请兄长们只管放心!只是,小弟亏就亏在年龄上,将军新故,我们在表面上还是要尽量尊敬高将军的,因为将军初逝,我们不能落个‘心生反意’的嫌疑,所以,小弟准备近期尽量迁就一些闯军,特别是尊重高将军,小弟此去,且听他们怎样说,只要不涉及王家军的旗帜问题,小弟先尽量让着他们,待小弟抓着了他们的没法挽留和收编王家军的理由,自然会找由头和他们分头行动的,这些,小弟希望众位兄弟与小弟好好配合!另外,小弟去沁阳后,希望众位兄弟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这样最好,还是八大王老弟想得周到,这到底是特殊时刻嘛!”众将领都说道。

张献忠说:“大家都各自回营休息吧,这两天,大家心情都不好,就不安排啥事了,主要是休息、养神,还有,隔天中午,给弟兄们摆顿酒宴,顺便借着酒,多给弟兄们打打气。小弟二月二十八去沁阳后,众位兄弟可集中到中军歇着,并安排好探子和哨兵,万一有甚不测,兄弟们在一起,才好策应!”

……

休息的这两天里,张献忠把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四个孩子,从第八大营接到中军来,托付了照料后,又和谭青杨、申老镖头、景大山和吴刚带四个孩子到城外到处玩了半天。

二月二十八这天,吃过早饭后,张献忠和景大山、吴刚三个人,骑马来到了沁阳。

这一次,闯军只派了两个传令兵到城门外来迎接张献忠一行人。

当然,这让张献忠几人内心颇有些不快,平级之人,不受尊重,还遭受冷遇,是啥感觉?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就表面上装傻。

张献忠和景大山、吴刚三个人,随传令兵来到了也是设在县衙里的中军,直接把张献忠几人带到客堂里,安排张献忠几人坐下后,这才去请高迎祥他们。

少倾,高迎祥打着哈哈,带着四个人进了会客堂,分宾主坐下,杂役就过来沏茶。

杂役边沏茶,高迎祥边说:“献忠贤弟,我来介绍介绍,这位是我的副将牛金星,这位是我的副将刘宗敏,这位是我的谋士李岩,李自成你们就很熟了,不用介绍了吧?”

“见过高将军,见过牛将军,见过刘将军,见过李军师,见过李将军!”张献忠几人站起身来,抱拳施礼,按高迎祥介绍的顺序,一一行过见面礼。

接下来,张献忠也介绍道:“小弟也向高将军你们几位将军介绍介绍这几位,这位是小弟的副将景大山,这位是小弟的副将吴刚。”

但张献忠介绍后,高迎祥几人并未起身,只坐着抱了一下拳,点了一下头。

这个见面的礼节,张献忠、景大山和吴刚都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

双方见过礼,高迎祥说:“献忠贤弟,反正我们两军都征战了这么久了,你此来沁阳,也该休息休息了,所以商谈今年的战略,也不急于一时,我们兄弟也难得到一起,不如就在沁阳住上两天,我们多多交流交流,可好?”

高迎祥如此说,也实在是情理中的话,张献忠说:“谢谢高将军体恤,但凭将军安排!”

高迎祥他们从济源回来后这两天,他们这几个人可是商量了不少话题的,最终是要一步一步把王家军收归闯军,统一指挥,实在不行了,再来说分头行动,但为了早日推翻朱明王朝,还是不能撕破了脸,并且先说好了,既然张献忠接受了王自用的嘱托,这次在沁阳谈判,就只由高迎祥一个人对张献忠说话,面子上也须显得对等,有啥话,下来后在一边背着说,所以,要留张献忠多在沁阳住一两天。

高迎祥就说:“自两军遭伏击分头行动后,四处征战,到现在,我们闯军的十八个大营,总共已经扩大到十七万人了,王家军现在有多少人了呢?”

张献忠说:“禀高将军,王家军的十八个大营,到现在已经达二十万人了。”

高迎祥说:“这么看,咱们义军联盟,就不算陕北那边的若干小股义军,我们两军的家队合在一起,就已经有三十七八万人了,对外完全可以号称五十万大军了呢!这么多军队,要是去攻打北京,力量是不成问题了!献忠贤弟,你看呢?”

张献忠小心地问道:“敢问高将军,您的意思是现在咱们两只义军就合并一处,去攻打北京吗?”

“正是此意,”高迎祥说,“当有了足够实力了,就可以早点拿下北京,推翻崇祯,大赦天下,号令全国,彻底解救黎民苍生,如此可好?”

张献忠从在济源见面时,李自成僭越高迎祥来安排他只能带几个中军的的随从来沁阳的情况看,此刻高将军谈话的重心,在于收编王家军,所以明知现在攻打北京的时机不成熟,却拿攻打北京来说事,为的就是两军合兵一处,好收编了王家军,这难道不是李自成给高将军出的主意吗?就说:“禀高将军,王将军与高将军分手后,先后在平陆、灵宝和淅川三地,组织过多次战略会议,得到的一致结论是,自从在阳城遭到曹文诏伏击受损后,义军这才意识到,以前一直是以强战弱,大军战官府,就算陕北的官军,也是因为过分轻敌才被义军吃掉的,真正遇到了有计划、有准备的官军,义军还是没有胜算的,何况官军一旦集中力量对付义军,那官军就是石碾,义军就是鸡蛋了,因而,王将军说,以前没遇到强敌,就以为北京很容易攻打下来,遭了伏击,这才明白,两百多年的朱明王朝,虽然天灾**不断,国力衰微,但气数还未尽,正所谓大船烂了还有三千钉,所以,王将军原计划,这次会师后,他也要向高将军提议,义军眼前的任务,最好是先逐步摧毁朱明王朝的基层政权和分别消灭明朝的军事力量,先削弱了明朝的根基,再攻打北京,才有意义。否则,就算我们集中两家兵力,一举攻下了北京,但全国的官军和番王还在,他们能听我们的号令吗?他们必会发兵来围攻北京,那时,我们的几十万人马,就没法与官军几百万人马扛衡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所以,王将军临终前,反复嘱托,要小弟务必代他向高将军转告他的看法呢!”

听着张献忠这番话,高迎祥觉得,难怪王自用要把帅位传给这个小年轻哦,原来这人的思路脉络还如此清晰呢!看来,借攻打北京来说收编王家军的事,理由不充分呢!就问:“王将军临终前,还给你说了些啥?”

张献忠说:“禀高将军,王将军临终前,是通知了十八个大营的所有将领,还有中军的人,都到床前听了遗嘱的,除了遗诏上写的主要方面,还特别嘱咐小弟,以后见了面,一定要转告高将军,欲成大事,不拘一时,而高将军您也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应当计划用十年八年时间,两支大军分头征战,把明王朝府、县一级的官府消灭了,把各地戍军、驻屯军消灭了,把兵部直属卫所尽量多消灭一些,把明王朝消磨得有令无行了,无兵能调了,也许那时的北京,就会不攻自破了!王将军还说了,两军分头征战,力量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能加快一倍时间摧毁朱明的基层政权,提早完成灭明大业!王将军还说,至于两军分头征战,各自走何路线,要小弟多听高将军的吩咐!”

其实,高迎祥内心就是这想的,所以以前总能与王自用、王嘉胤说到一块儿去,他听了张献忠这一说,也觉得在情在理。而牛金星、刘宗敏和李岩,也是这么主张的,只有李自成,觉得张献忠这是在拿王自用的遗嘱来拒绝合兵一处的。

又说了些并不是很紧要的话,就有人来通知吃午饭了。

高迎祥就说:“那,献忠贤弟,这样吧,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一下,我们再议。走,今中午好好喝一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