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560请教

梦想新世界 560请教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560请教

杨瀚文三十七岁,自从中了进士之后,便一直在京城任职,他家本不富裕,做这个官又是比较清闲的衙门,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清苦的。若不是詹事府时常有些东西赏赐下来,为生活贴补了不少,想租现在这样一个两进小院都极为困难。

詹事府算是专门为太子设立的衙门,没有什么实权,主要负责太子的读书教导和仪仗礼节之类的事情,属于那种“冷灶”部门。但是随着太子年岁增长,或者皇帝年迈体弱,这里便会变成热门。基本上就是一个为太子储才的部门。

所谓一朝一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后,当然会对朝中的人员进行调整,詹事府的人员太子平时接触得多了,算是太子最熟悉的人员,在任命一些重要职位的时候,詹事府中的官员往往占有巨大优势,所以詹事府的官职同言官一样,都是比较清贵的。

只是如今太子还只有九岁,宝丰帝又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天知道还要多久太子才能登基,其中变数太多,这詹事府此时便也冷门得不能再冷。

杨瀚文只是从五品的右赞善,掌管一些服饰礼仪之事,平时与太子接触的机会也不多,这官做得清是清了,与那贵字却还着十万八千里。

章维夫妇到来的时候,杨瀚文已经放衙回家。他家中只有一位前年刚收的侍妾,另有一对夫妇仆人侍候。男仆负责对外的事情,以及帮他饲养一匹用来骑乘的骡子,女仆则主管做饭洒扫之事,小日子过得倒也清静。

此时的杨瀚文其实已经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贫苦,从前年开始,互助会便已经把胶南进士纳入为官补贴的发放范围,每年两千两银子的补贴,足够他在京城过得十分舒适了。他这位侍妾便是拿到第一笔补贴之后才纳的。

此时这位侍妾孙姨娘已经有了身孕,正在家中养胎。

此时的风俗以孝道为重,像杨瀚文这样在外为官的,不能侍奉在父母膝前,一般便要将妻子留在家中代为照顾父母。官员在外说是无人伺候起居,基本都要收上一两房妾侍,其实解决生理问题才是更重要的目的,只是大家都不把这窗纸捅破,自欺欺人而已。苦的便是被留在家中的元配夫人。

章维此行带妻子一同赴京,严格说来是不符合礼法的。只是此时大文王朝已经步入暮年,便也没有了那么多顾忌。章泽天提出让他带上家眷,他父母兄长都没有异议,章维也舍不得让新婚妻子一个人在家中独守空闺,便带了杨氏到了京城。

杨瀚文将女儿女婿迎拉屋中,两人正式拜见了岳父,又向孙姨娘行了礼。杨瀚文让男仆到外面酒楼中叫了酒菜回来,翁婿二人对饮几杯,章维便探问起如今朝中的形势来。

詹事府平时事情很少,又不能与朝中高官走得太近,每天上衙之后,众官员通常便以谈论朝中官员逸事为乐,对于这朝廷之中的消息倒是灵通。此时听女婿问起,杨瀚文便娓娓道来。

就像施正德所说,自从后金破关以来,朝廷每年入账的钱粮就完全不够用,让山东叛军肆虐一年多都不派人剿灭,也是这个原因。

皇帝的宫室可以少建,官员的俸禄可以迟发,民生工程可以缓做,但那九边的军饷却不能不发,否则那些兵大爷闹将起来,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加派的辽饷已经成为每年的贯例,可这水陆蝗旱灾害不断,收上来的银子仍旧一年少过一年,这日子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去年的旱灾竟然连作为国家粮赋根本重地的南直隶都波及进去了,吴宗达费尽心力,才勉强弥平了宝丰八年的收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捉襟见肘之态却怎么也掩盖不住了。

就在宝丰八年,整个南直隶交齐了皇粮国税的,便只有宝应一个县。不仅如此,宝应县去年还向淮安府库移交备荒粮五十万石!这一下,在天下数千名知县之中,宝应知县章维便一下子光芒四射起来。

去年立冬大朝会上,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位阁老又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起来,连带着两派官员也互上弹章,把一个大朝会搅得不成样子。宝丰帝少有地发了怒,将周温吴三位阁老在群臣面前着实训斥了一顿,责备三人只知争权夺利,不为国家分忧,直到三位阁老全部跪地请罪方才罢休。

传言宝丰帝对现在的三位阁老已经失望,有意再引新人入阁。

吴宗达从任户部尚书开始到今年,已经为大文朝财政之事奋斗了近十年时间,似乎有意请辞。周温二人都不擅长理财之类务实之事,如果吴宗达一走,财政之事必然落到他们两人之一的身上,哪个若能取得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肯定会压倒另一方。但若表现得太过无能,这阁老也就不用干下去了。

章维在知县位子上,把理财治政的专长展示得清清楚楚,顿时便成了两位阁老眼中的香饽饽,二人同时拉拢于他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章维是吴宗达的门生,外放宝应知县之前又一直在吴阁老主持的户部观政,已经被人自然划进吴阁老的一派。吴宗达本人本就没有太多拉帮结派的想法,自己要走也没有考虑什么接班人之类的事情,他手下的一干能吏便纷纷被周温二人拉拢过去,瓜分得差不多了。

章维官位虽然不高,但能力摆在那里,一下子便成为两派争夺的重要筹码,上京之后便被双方先后示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这里,杨瀚文特别嘱咐章维道:“承之,这周温两位阁老都是官场老手,你现在需要看准风色行事,切不可脚踏两只船,否则必然会受到双方的共同打压,再想有什么发展可就难了。而且吴阁老请辞也只是传闻,你是吴阁老的人,更要注意不能在吴阁老还在位的时候随便表态,否则若背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前途也就毁了。”

章维连忙称是,他想起鉴别时章泽天的嘱托,感到这京城官场果然与地方不同,身处这样的旋涡之中,想做些实事的确不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