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490人口太多怎么办?

梦想新世界 490人口太多怎么办?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490人口太多怎么办?

此时章泽天当然没有能力干涉蝗虫过境,不过互助会的运气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蝗虫过境的时候刚好赶上冬小麦收获之后,玉米出苗之前,几乎所有小麦与玉米两季田地都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只有种植杂粮和牧草的土地被蝗虫吃得很惨。

得益于互助会为接收难民专门在鲁中山脉之中建立起来的情报传递机构,提前两天将闹蝗虫的消息送到青岛。互助会在蝗虫到达之前动员起全部人力,抢割了一批玉米草和苜蓿,制作成青贮饲料,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甚至还将一些没有与玉米轮作的豆类也收割了起来,让过境的蝗虫吃无可吃。

收割过的牧草可以重新生长出来,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减产。而那些被收割起来的豆类或其他作物,则可以改种玉米或蔬菜类作物,完全可以在入冬前再收获一次。

损失最大的要算是棉花田了,光是章家在章家庄和李舍人庄就种了近万亩棉花,此时刚刚开花,结果被蝗虫一波扫荡之下,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茎杆,肯定已经绝收。只能重新翻耕后改种玉米或土豆等作物。

青岛周边种植棉花的不止章家一户,其他人家也有或多或少的种植,总数大概有两万亩左右。这还是受到人力成本高昂的影响,否则损失肯定更大。

好在今年的棉花主要产区已经不在青岛,而是被转移到了新开发出来的平壤特区和济州岛,这两万亩的损失对互助会的棉花总产量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

除了在蝗虫到达前的准备之外,互助会还发布了蝗虫收购通知,在蝗虫到达时除了必要的生产生活维持部门之外,其他非重要工厂全部停工放假,号召全体会员捕捉蝗虫,章家饲料厂在各处聚居点收购大家捕获的蝗虫,用来制作高蛋白饲料。

全青岛的烘干窑都被调动起来,烘干捕获的蝗虫,然后由饲料厂对其进行粉碎入库。这些蝗虫粉最后会被添加到畜禽饲料之中,用来代替骨粉或鱼粉,作为钙源及蛋白饲料使用。

由于缺少专业的捕捉设备,人工捕捉的效率并不高,在蝗虫过境的几天里,青岛居民最终捕获到鲜蝗虫几十万斤,制成干品后也有近十万斤,算是蝗虫带来损失的一点补偿。

今年北直隶经历了兵灾、旱灾和蝗灾,百姓流离失所,情况竟然比接连三年受灾的关中和中原更为凄惨。

倒不是说华北的存粮已经像中原一样被榨空,其实一些地主还是有一些隐藏起来的粮食的。只是华北承平多年,百姓完全没有应对这种灾难的经验,才造成如此凄惨的景象。

入夏之后,运河上接连发生几起饥民哄抢运粮漕船的事件,令京城也开始出现粮荒。其实京城的存粮并不少,只是那些大粮商趁机抬高粮价,致使民间出现恐慌而已。

吴宗达因此下达了限价令,同时对粮商囤积居奇和惜售的行为进行限制。直到朝廷最后下了死手,直接将两家大粮商查封抄家,才遏止住这股风气。那两家粮商都是有着官方背景的,有一家的靠山甚至是户部的一位四品侍郎,结果连那位侍郎都因此被夺官下狱,京城的粮价才稍稍稳定下来。

只是自从发生过几次漕粮被抢的事件之后,运粮漕船进入山东开始就要有重兵保护,运粮的成本进一步上升,朝廷也没有丝毫办法。想要剿灭山东的乱兵,更是难上加难。

此时互助会接引青州难民的道路已经完全打通,甚至沿途每隔二三十里就有一座营地供难民休息,并且能够为难民提供食物,补充体力,以避免难民在到达青岛之前倒毙于途。

互助会在青岛一带大量接纳难民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大名府一带,山东西部的河北南部的许多难民,在前往济南一带求食无果之后,听到青岛接纳难民的消息之后,便朝青岛方向而来。

初时难民数量尚不太多,接下来得到消息的难民越来越多,路上竟然有了络绎不绝之势,高峰时期每天到达青岛的难民总数多达数万人。截止到入冬,难民数量终于减少了,但是成功到达青岛的也已经有百万人以上。

此时的工业规模和港口规模都有限,能够接纳的难民数量当然也不会太多。这些工厂仅仅吸收了不到3万人,就已经达到了极限,更多人口只能暂时安置在周边地区,修路挖渠,或者开垦土地等,算是给这些人一个临时的安身立命之处。

按照章泽天的本意,这些难民中的大部分都是要送到海外去的。只是目前互助会下面的运力极为紧张,到入冬之前也只运了不到十五万人离开青岛,其他人只好暂时就地安置,等待今后再有船的时候再向海外运,或者干脆等战争结束之后就安置在互助会控制的胶莱平原中部和南部地区。

由于人口数量众多,原本不想耕种的胶州卫城以北土地,也被开垦出来很多,整个胶州卫的军屯田在入冬之前都种上了冬小麦,还有一部分土地等待明年开春之后种棉花。

除了耕种这些土地,难民之中依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于是章泽天将另一项准备已久的工作也提上了工作日程之中,那就是铺设铁路。

由于有铁山的大量矿石供应,青岛铁厂已经建起三座高炉,生产的优质铁料在满足军械厂和其他几间铁工厂的使用之外,仍旧有产能剩余。有人提出对外出售多余的铁料,被章泽天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章泽天执意保留这么多铁料的原因由来已久,就是要在青岛铺设铁路。

现在青岛的港区和工业区面积越来越大,周边各地之间的运输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原本用来运输的牛车和马车数量也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却仍旧难以满足需要。可是道路却已经难以承载更多的畜力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