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448朝鲜特区招商

梦想新世界 448朝鲜特区招商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448朝鲜特区招商

“第二件事是建议你把后期的开发分成两步走,大同江以南、载宁江以西的载宁平原,土地条件比较好,邻近我们的控制核心区,肯定要优先开发。载宁江以东部分,受到后金禁海政策的影响比较小,当地人口留存的更多一些,在开发的时候则要注意保护当地人的权益,不要把他们的土地给直接剥夺了。而大同江和清川江之间的区域,丘陵和山地比较多,人口稀少,可以暂缓开发,等人口条件更好了之后再开发。不 过这一片区域也不用浪费,暂时可以先在这片土地上开展畜牧业,放养一些牛羊骡马什么的,给南平壤平原开发提供支持。”章泽天说出了自己对大平壤地区开发的意见。

芦向明听了章泽天的话,一下子明白过来:“对呀,我可以先将后金送来的牲畜放养在北平壤平原上啊。会长,这些牲畜能不能给我那里多留一些?将来繁殖出来了,也方便支援青岛这边,那里可是比济州岛到青岛的运输更方便。”

章泽天道:“从目前来看,还是可以的。济州岛上的牲畜能够自给自足没有问题,而更需要牲畜的库叶岛,将来可以从海参崴运输,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运力。”

一番请示汇报之后,芦向明又在青岛停留了五天时间,便启程返回朝鲜。在这五天时间里,芦向明拜访会见了许多人,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反而不多。

也正是在这五天之内,芦向明把南平壤平原土地拍卖的事情宣传了出去,让青岛一带许多有实力的人动了心思。

话说华夏人对土地的渴望是无止境的。目前山东半岛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很高,想得到一片连成一体的完整土地难度相当高,像章家庄或他舍人庄这样的完整农庄几乎是无法得到的。

这时,互助会占领朝鲜最富饶的平原的消息已经传遍青岛周边,互助会的上层人士更是知道清川集的粮价,对于这些朝鲜土地早已垂涎良久,此时得到即将拍卖的消息,都开始筹集手中的银钱,准备在拍卖会上全力一搏,在朝鲜弄一块可以世代相传的产业。

在宣传土地拍卖事宜的同时,芦向明又开始拉人去朝鲜投资建厂。现在的朝鲜什么都缺,木器加工、建材生产、建筑队、服装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制作、肥料加工、皮革加工、肉制品加工等等,总不能都把东西弄到青岛来做。

现在的青岛,章家已经开始把一些周边产业开放给其他人,许多诸如运输、简单的零件加工生产等工厂企业,都开始发展起来,不少人已经从中尝到甜头。

此时听说有朝鲜这样一个几乎完全空白的巨大市场等待开发,不少人便开始跃跃欲试起来。

只是这些小企业主之中,多数人的第一次投资还没有收回来,根本无力投资第二家厂。互助会银行适时出手,推出了贷款业务,为准备建厂或竞拍土地,但苦于资金不足的人提供商业贷款服务。

此时的民间拆借,利息高达月息一成左右,比起当铺那“九出十三归”的计息方式也差不了太多。

而互助会银行商业贷款的年利息只有三成左右,算是相当低廉的良心价了。之所以到现在才推出这贷款业务,行长章泽祥也是因为担心银根不足,这次从朝鲜战争中获得了大量战争红利,才有底气把贷款这事操办带来。

与此同时,芦向明又推出了朝鲜特区招商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之类的优惠更是令人们趋之若鹜。

山东人的性格本来沉稳古板,让他们离开土地,出钱去大海对岸的朝鲜发展本不容易。但这些人在章家企业和商行之中开阔了眼界,也培养出了野心,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互助会的号召,成为了积极发展海外业务的一员。

也正因为土地拍卖和招商,需要往返于朝鲜和青岛之间的人越来越多,一位来自日照的商人购买了几艘海船,开展了往返于平壤和青岛之间的客运业务。这业务竟然十分火爆,后来又陆续发展了济州岛到青岛的航线,以及到清川集、载宁等地的业务,后来又把货运加入到其中,渐渐成为青岛的第二大海运公司。

新科进士施正德的老父亲施赶山,当初曾经因为施正德中举之后强占邻居宅基被章泽天训斥,后来又因为儿子中举及中进士之后无人投献田地而不快,但是此时早已不是那里的状态。

他先在章泽天的即墨其他几家士绅的资助下在县城买了宅子安了家,后来在次子施正恩的建议下,从银行贷款买下了章家的绳网厂,出产的绳索和网具供应了整个青岛工业的需求,青岛各家用的渔网也都出自他家。绳网厂同时又为货物包装提供草绳和纸绳,今年的利润预期超过3000两,已经真正走进富户的行列。

此时他购买工厂的贷款刚刚还清,听说朝鲜可以买地之事,便又张罗着贷款购地的事情来。

只是看到购地政策的细节之后,施赶山又有些犹豫。

朝鲜特区对于购地的优惠政策要求所购土地要集中经营,不允许再租佃出去,否则会按户征收户头税,而且税率极高,甚至会把土地的利益全部吞没。

施正恩对此却不担心,他想在朝鲜购买土地,就是打算亲自到朝鲜去管理的。

施正恩今年十八岁,原本像他哥哥一样在章家书院读书。只是连续两次县试不利,此时又有哥哥在外做官,他要留在家中照顾父母,便放弃了科举的心思,一心经营起家业来。

施家的绳网厂有老爹施赶山亲自经营,现在施赶山夫妇刚刚四十出头,身体都强健得很,施正恩刚好可以抽几年时间远赴朝鲜,把自家的农场的经营送上正轨,就可以交给经理来经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