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286棉花和纺织

梦想新世界 286棉花和纺织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286棉花和纺织

多数匠人,包括来自西方的大卫,对于章泽天提出的标准化的概念都不感冒,他们多是依照着代代相传的技能工作,对于自己这份祖传的手艺相当珍视,完全不肯作出改变。唯独孙老实,在接触了标准化的概念之后如获至宝,善于创新的他敏锐地感受到这标准化的好处,不过对于其中的坏处也有着清晰的认识,那就是在完成标准化设计之后,某一种船型便会成为船厂中公开的技术,不再是他们这些匠人独有的本领,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于失业的担心让他根本无法无保留地投入自己的全部技能。

章泽天很快从几个学生的转述中得知了这个问题,他亲自来到船厂,给全体船匠讲了几次,内容与当初给区铁匠和谭木匠他们讲的差不多,就是强调了匠人们将来的位置是管理者,而不是埋头干活的力工。他举出现在铁厂和木器厂里面那些匠人的例子给大家看——现在那些铁匠和木匠之中,多数人都已经从辛苦工作收入微薄的劳动者变成了负责指导生产或进行设计的管理层,收入相对于以前更上上升了很多,成为整个港口工业基地中的高收入阶层,足以让他们全家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事实胜于雄辩,章泽天成功地让船匠们放下了思想包袱,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创造力,造船厂的各项工作的进度也逐渐加快了起来。

试验田里面的棉花,已经采下第一批早开的籽棉。

此时大文朝的北方基本还没有棉花种植,大家都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对于洁白细软的棉绒里面的一颗颗棉籽,都有些束手无策——这东西如果用手来剥离的话,每一颗棉籽都要耗费上大量的时间。

好在这时在云南、海南等地,已经有棉花种植,只不过那里种植的并不是美洲的这种一年生矮种棉,那种棉花是木本的,产量比章泽天找来的品种低,棉絮纤维也短一些,但是总归是类似的东西。

章泽天在离开广东之前,已经委托章大强去寻找这类设备。

章大强在广州寻找无果之后,按照章泽天的指示,趁着糖业淡季,联络上了与糖行关系密切的诸彩老,亲自到海南的海口一带转了一圈,从那里高价购买回来了一套当地应用得比较广泛的轧棉机和纺线、织布机。

当时诸彩老尚没有到北方来的想法,章大强辗转找到来自扬州的一艘商船,派了手下两名自卫队员携带着找到的机器搭船来到南通,才通过肴记南通分号将机器送回了青岛。

这套轧棉机的结构与章泽天想象的完全不同,并不是那种类似于梳子或篦子的结构,而是两根木辊同时相对旋转,将辗入其间的棉絮从棉籽上直接扯下来。

这台轧棉机由操作者用手摇动,效率低得可怜,要一朵一朵地手工放上去,最多只能达到一个人采棉的速度,用来处理现在这些试验田里面产出的棉花倒没有问题,如果明年大范围扩大种植区域的话,这机器若不改变,就需要制造上百台出来,才能满足棉花脱籽的需要,当然还要相应的人员来操作才行。

章泽天记得前世的黄道婆曾经在元代在海南改良过轧棉机和纺纱机、织布机,但是章大强在海南多方打听,也没有听说过黄道婆这个名字,不知道这个时空是否根本没有出现过这个人。

真实历史上,黄道婆不仅在海南完成了纺织方面的一系列改进工作,还在年迈之后回到家乡松江,传授这些技术,使她发明的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技术在松江一带迅速得到推广,而当时松江也已经有比较大规模的棉花种植,开始出现后世“衣被天下”的雏形,但是在章泽天率船队南下,以及今年南下南通建肴记分号时,经过详细打听之后得知,那里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人种植棉花这种东西,就连见闻极为广博的徐光启都没有听说过此事。

章泽天在山东推广棉花,也是在得知松江一带无人种棉之后的无奈之举。棉花种植需要的人手比传统作物至少多一倍,而且很多工作是无法利用此时章家庄能够生产的简易农具能够替代的,章泽天手中的人力相当紧张,他更希望将这件工作尽快传播出去,让周围的人去种植,他们只要收购棉农们的棉花就好。

但是无论如何,轧棉、纺纱、织布等工作还是要在他的工厂里面完成的,工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私人操作或作坊加工所无法比拟的,他打算直接将那些后世流传了几百年的作坊或个体加工直接消灭在摇篮里。

所以在拿到第一批棉花和那台原始的木制轧棉机之后,章泽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分享棉籽和皮棉,而是进行新式轧棉机的设计和试制,近百亩试验田里面陆续收获的籽棉也在晾晒之后原样入库,留作新轧棉机的试验材料。

轧棉机在章泽天的主持下进行了设计,采用的是一排转轮与一排梳齿配合的结构,在风车的带动下工作,经过多次失败之后,终于在入冬之前完成了第一台能够连续工作的样机。

这台样机因为是功能验证机,只设计了六排轮齿,工作部的宽度只有5厘米左右,每个时辰能够完成300斤以上的籽棉脱籽工作,比原来的手摇轧棉机效率提高了十几倍。他们试种的棉花亩产大约有不到300斤,不到100亩的试验田所产的全部棉花,如果全部用这台机器脱籽的话,只要十几天就能全部完成。

当然,不会把所有棉花都喂给这台机器,他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制造更加大型的机器,最终制成的轧棉机的工作宽度大约有半公尺,其效率当然也不是按照宽度成倍增加的,这台最终定型的轧棉机每个时辰的轧棉数量大概能达到1500斤以上,最后只花了几两三天时间就把全部棉花轧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