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26讲学

梦想新世界 26讲学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26讲学

次日,章泽天早晨自去带学生晨跑,白天的体育课,各班自有班长带队活动,章泽天又通知暂停了这一天的数学课,并通知这天下午会有大儒讲学之事。

这天上午,章泽天陪同徐光启在书院看了油印机,又听了一堂四书义理课,和一堂五经中的诗经课,对这书院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

临近中午时,徐光启给归经班和制学班出了一道八股文题目,约定未时正交卷,他则会在申时初开始讲学,预计讲一个时辰。

他出的是一道孟子题,算不得难,只是想考察一下这里的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基础是否扎实。

下午,当全部卷子收上来之后,徐光启草草翻阅之后说道:“你们书院的水平比我想象的要高出一块,一般的家族私学,很少能够达到你们的水平,看来有明师指导过啊。”

章泽天说道:“徐老好眼光。去年曾经有一位盛先生和一位闻先生曾经在这里坐馆大半年时间,盛先生义理水平极高,而闻先生的制艺更是出色,在他们指导下,我们这一班学生进步明显,这才在去年岁试中得到两个进学的名额。今秋科试,我那两个秀才侄儿也要下场,去争一争明年乡试的资格。只是盛闻两位先生都已经在去年年底前辞馆,实是憾事。”

徐光启点头道:“怪不得,这两位先生果有大才,不能留下实属憾事。”

章泽天道:“当初我和大哥也想尽力挽留两位先生,但是盛先生家远在南直隶,要回去为儿子完婚,如何能够劝止?而那闻先生则是去年广东乡试的亚元,明年要去京城参加会试,更不可能留下,我们也是徒呼奈何啊。”

申时初,徐光启的讲学正式开始,章家书院的各班学生都前往听讲,书院中的四位先生,还有章泽瑞章泽天兄弟等也都来听,书院的任何一个屋子都坐不开这么多人。依章泽瑞的意见,便要将书院的初级开蒙班和杂学班学生赶回教室自习。

不过此事被徐光启拦住了,他径直将学生带到了平时用来上体育课的一片空场,说道:“难得有人请我讲学,今天既然有这么多人想听,咱们便在这里讲,我讲大些声音,争取让大家都能听到。”

“刚刚有人问我为什么说‘难得讲学的机会’,我跟你们说,以往有人请我讲学,我总喜欢讲些数学、农业、水利、营造之类的杂学,大家觉得我讲的无用,来请我讲学的自然也就少了,我也落得清静。”

“但是今天我不打算讲这些冷门知识,不是我不想讲,而是你们这里的三庄主章泽天,他在这些方面的造诣比我高出一大块,我也就不在鲁班门前卖弄自己的斧头技艺了。那么讲什么呢?我想讲一讲科举应试技巧,如何?无论如何,我毕竟曾经中过进士,也曾经主持过乡试、做过提学,在这考试方面,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众人不知道这徐老先生的身份,但是听他说的这份资历,已经远非一般进士可比了。其实就连会试,他也是主持过的,只是太过惊世骇俗,不愿意说出来。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可知,每三年一次的各省乡试,中举的人中,官宦子弟所占几何?真正的寒门书生又有多少?会试中进士的学子中,官民比例又是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在场的学子们基本没有人思考过,就连书院的几位先生,也都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只是觉得自己对四书五经的掌握已经十分熟练,八股文写的也不比那些中式的差多少,落榜也只怨运气不好。

可是此时听这位徐老先生提出这个问题,心下不禁狐疑起来:“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情弊之事么?”

这时,只听徐光启说道:“我做官多年,曾经仔细统计过这个比例,中举的人中,官家子弟约有将近半数,而进士之中,官家子弟比例更巨,达到六成以上!”

“啊?!!”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惊呼一声。要知道,秀才之中,官家子弟的比例可远没有这么高,这是多数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是举人和进士之中,官家子弟竟然占了那么多,想到坊间各种科举作弊的传闻,有人便忍不住问出声来:“难道这其中真的有情弊不成?”

徐光启伸手下压,止住议论纷纷的众人,大声说道:“大家安静!听我说一下其中的缘由。”章泽天也在旁边拍掌吸引大家注意,然后让喧哗的众人安静下来。

见人群平静了,徐光启接着说道:“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这科举考试之中,是基本没有泄题之类的事情的,考官也基本不会特别照顾认出标记的考卷。总体来说,这其中还是相当公平的。”

听到徐光启这么说,人群中的喧哗声又起,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我们真的比官家子弟笨么?”

徐光启道:“既然没有作弊,官民之间考中的比例差异从何而来呢?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眼界的差异,以及应试方法的差异。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这些学习和应试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这科考对我们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需要能够准确背诵并理解四书的全部内容,而五经之中,虽然只要求选一门做为自己的本经,要达到与四书相同的水平之外,另外四经也要基本掌握才行。还有大量的注疏,同样要熟练掌握,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若连四书和本经都无法完整背诵,或者无法正确解释的,后面讲的考试方法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所以对于这些基础功夫,只能想方设法加以掌握,别无捷径可走。将来在应试的时候,一般会有四道四书题,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能够完全凭运气过关的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