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晓旋札记 > 第二部110至124

晓旋札记 第二部110至124

作者:杨晓旋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4

第二部110至124

110.159素食全餐

学生阿莲关心老师,昨日送来新产品“159素食全餐”,我尝试作将它当早餐,餐后两小时测血糖,竟然只有指数9。

我非常欣喜的细读说明书,原来配料真不简单:

糯米、薏米、黑米、玉米、荞麦米、燕麦、黍米、小米、糙米、高粱米、小麦、大麦、山核桃仁、榛子仁、松子仁、开心果仁、杏仁、葵花籽仁、花生仁、白果果仁、黄豆、黑大豆、黑小豆、红豆、绿豆、豌豆、蚕豆、鹰嘴豆、扁豆、刀豆、青豆、芸豆、荷兰豆、毛豆、四季豆、龙豆、垅船豆、豇豆、西瓜籽、南瓜籽、葡萄籽、黄瓜籽、紫苏籽、生菜籽、雪里红籽、冬瓜籽、苦瓜籽、方瓜籽、佛手瓜籽、金丝瓜籽、丝瓜籽、笋瓜籽、西葫芦籽、角瓜籽、芹菜籽、香菜籽、心里美萝卜籽、香椿籽、芥蓝籽、茼蒿籽、油菜籽、黑芝麻、白芝麻、沙棘、决明子、莱菔籽、酸枣仁、火麻仁、榛蘑、猴头、黑木耳、大红菇、松茸、茯苓、银耳、羊肚菌、香菇、红蘑、冬菇、极大螺旋藻、海带、紫菜、枸杞、红枣、青椒、胡萝卜、山楂、松花粉、重瓣红玫瑰、丁香花、代代花、白扁豆花、金银花、丹凤牡丹花、茶树花。

这是由佐丹力(香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吉林省佐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这东西打开以后,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开水一冲,淡淡的甜味夾着各种籽的香味,让人立刻想到高考前夕妈妈送来的炒面。

但愿它像我写的这么一直好下去,千万不要在里面隐藏什么不良要素。

唉,中国的食品药品,什么时候才会让人放心呢?

111.让别人舒服

今日写作之余,出小区门遛遛,来到小吃摊前,卖香干的娭毑说,“杨老师拿去吃,不要钱、不要钱”,怎么能不给钱,我连忙说,“娭毑您辛苦了,给的钱不用找了”。大家都客客气气,开心极了。

走到赎小菜的摊前,赎菜的是我老家来的,我把他的“扯树辣椒”全买了,他笑呵呵的说“别人六块一斤,给你五块”,我说“谢谢,不用少”。但我心里舒服极了。

人与人之间,如果尽量让别人感到舒服,应该说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回想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在纪委工作期间,王书记和李书记,关心和体贴每一个干部,干部家庭有什么困难马上想办法帮助解决;干部内心有什么正当愿望、要求,尽量让干部们得到满足。干部们工作有干劲,相处很融洽。

细细想来,生活中有些人,也许貌不惊人,无形中却有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感到舒服。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就像品一杯醇厚的香茶。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历史上,子夏评价他的老师孔子说“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就是赞扬孔子这种魅力。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腻而聪明的,他们做事讲道理、说话有分寸,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与举动,都可以让你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暖意。让人舒服,真能起到以柔克刚、化解问题于无声之处的作用。

让人舒服,是一种高级的智慧与软实力。

子旋所感: 一个人能让自己活得舒心是本事,让别人舒心更是一种本事。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生来的尊敬和爱护,只有权力和道德是规范人际关系的标尺。权力自然是快速而有效地制约工具,但权利的衰弱带来的反噬也是必然的。道德,虽不及权力直接而外显,但“春雨润无声”的效果和持久优势也是可见一斑的。

其实,让人感觉舒服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情商。我见过情商很高的人,有着大度的胸襟和理智的自信,又不会令他人限于窘况之中。但也有情商低的,总喜欢拿出一副不拘小节的做派,又说着让人难堪的话语。

如何提升情商已然成为绝大部分人的必修课程。我认为,最有效地方法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确实很难立马想到,但我们为什么不在事后换位思考,然后积累教训?虽然,每个人的判断观念都是不尽相同的,但能想到换位思考的已经证明自己的观念是符合甚至高于基本道德准则的了。

113.爸爸寿辰

今天是2016年农历10月15,是我爸爸86岁的生日。

爸爸逝世已十二年了。

十二年的日日夜夜里,我常常不自觉的想到我笑容满面的爸爸。

要是提早把爸爸送到医院疗养,爸爸说不定能活到今天呢;

要是多做工作,让爸爸住到我们家里来,爸爸可能不会出现心脏骤停呢;

要是我们五姐弟有一个请假在家陪着老爸,或许爸爸不会出问题呢!

无尽的思念

无尽的懊悔

无尽的遗憾

爸爸逝世的那天,上午10点,他跟我在电话里讲了6件事;上午在地里摘了一桶扁豆;吃过中饭,走了本队几家人家、搞了红菜排菜秧;下午2点多,去坳下买了火柴,非常吃力的爬上坳,坐在大舅家喝茶,从椅子上偏下去,就停止了呼吸。坳下诊所的医生小韦几十秒钟冲上来抢救,爸爸还是跟我们永别了!

我们在痛苦、慌乱中飞奔着赶回家,爸爸躺在床上,全身温暖、还是那样笑容可掬,我把脸贴上爸爸的脸,爸爸一脸满足的笑容。

只是爸爸没有了呼吸。爸爸没有了昔日的烟香呼出来。

几千个日子过去,我反复想爸爸坐在灶头下跟我无数次探讨的生死问题。

“如果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死去”。

“如果被病痛反复折磨,不如想法让人安乐死去”。

“如果我日后被病痛折磨,请你作为老大一定要替我想办法”。

爸爸是个十分乐观、十分开朗、十分坚毅的男子汉,他在六十岁以后经常跟我这样说。

爸爸又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他最心痛的就是他的崽女。他常对亲朋好友说“六十岁以后,我天天可以死,我没有任何遗憾!”

爸爸很早就在培养我们的坚毅,他知道,自从我们的妈妈46岁病逝离开我们以后,爸爸就是我们的家,爸爸就是我们的天,爸爸就是我们的唯一依靠!

没有任何痛苦的永别是爸爸最理想的境界!

但是,没有任何留言的永别却是儿女们最锥心的痛苦啊!

爸爸!

子旋所感:没有病痛地离世可以算得上是人生最终极的愿望了吧。当人被折磨到毫无生活质量可言的地步时,对于生的期许又有几何?我并不觉得安详离世和人的尊严有几许干系,只觉得安详离世是作为人的能够选择的一种方式。说到底,还是希望能够将“安乐死”合法化。尽管这种方式在伦理道德上有诸多争议,但我们也不能将个人诉求置于一旁而不去面对。再者,临死之人还会对世间的评判有所在乎吗?纵然,纸上谈兵终觉浅。当下的我们,只有加强自身身体素质才是要事。

113.哑巴小吴

小区对面的超市里有三姐弟,两个姐姐能干漂亮、能说会道。可最小的弟弟是个哑巴。

哑巴小吴长得很端正,精干的样子。

他的爱人也是哑巴。

他们生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孩,一对双胞胎男孩。庆幸三个孩子都很健康、很正常。

这个家很团结很友爱,两个姐姐和两个姐夫联手开超市,日夜兼程、不辞劳苦,互帮互助、齐心合力。双胞胎一出生,姑姑姑父轮流照顾。

哑巴小吴自己更是拼命劳作。每天上午,他会把原料、工具准备好,下午三点,他把摊子推到门外,开始炸糯米粑粑。小吴炸的糯米粑粑金黄黄的、香喷喷的、脆生生的,附近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放学后必到这里买小吴叔叔的糯米粑粑。

一个下午可卖到三百多元呢!

关键是还有从外面来的朋友也来关照小吴的生意。

哑巴小吴的微信玩得特娴熟,朋友圈里的朋友们都特关心小吴。

今天偶然碰到小吴在跟一岁多的双胞胎儿子视频,看得出他们父子有多么开心。

回到家来,我十分感慨:

落在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残疾不可怕。

拥有一种精神、有一种毅力,残疾不可怕。

生在一个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里,残疾不可怕。

我从来没有想过残疾人内心到底是什么状态,但我想:哑吧小吴应该是感受到幸福的!

子旋所感:确实,生活在这样的通讯和科技发达的年代,生理上的缺陷也能被逐一克服。可人们对于生理上的缺陷的在意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停歇吗?我的意思并非是说,现在的人素质是多么的低下。而是,我们应该让残障人士在意识上感受不到“特殊对待”。什么是特殊对待?不仅仅是嘲讽和讥笑,还有刻意的关心。公共场所设有很多便利残障人士的通道,服务行业也不乏能用手语交流的人,这些是正常的人道关怀。但私下里对他们,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而不是通过过度的关心去反复强调“你是一个残障人士”的事实。我曾经看见过一位独臂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在商场的书角看书,我下意识地看着那只空荡荡的袖子许久——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残疾人士,那时我还没10岁,但又回过神来这是真的很不礼貌的事情。之后我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都会主动避免盯着这些难堪的地方,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自然。当然,我在和这一类人士交流的过程中确实会刻意地变得有耐心和柔和,但这也只是我的一种相对的关怀。

114.街头闲谈

今日吃过午饭,到小区门外散步。

坐在街上超市门前,卖肉的吴哥和开货车的小伙子热情地跟我聊了会天。

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如今发财做生意必须有官场上的朋友,他们讲了几个事例,说明交警有多霸道、城管有多蛮横、消防有多黑暗。

我真的无言以对。

他们讲的是真的吗?为什么理发的、卖肉的、开车的都这样讲。或许是我当j c局长时没有接到地气吧!

我有些内疚。

我有些自责。

只觉得,要多出来坐坐,多出来走走。

为了走近这些市民老百姓的内心,我跟他们表态:以后遇到什么事找我吧:我不在位,我的同事中为民作主,替老百姓办事的大有人在呢!

115.同学聚会

上周六,两个同学兄妹俩组织了一个小型初中同学聚会。

来了三十多个同学,有平时不敢出面的白发苍苍的男同学,有放下手里农活赶过来的女同学。

初中毕业四十多年了,大部分都做了爷爷奶奶。

但是同学见面,有讲不完的话,孙子孙女、姐妹兄弟、身心状况、各种药方,哈哈,真正无法讲完;

接下来照相,男同学撒开衣服、露出胸膛、叉开八字步、开怀大笑;女同学不断调换丝巾,摘取路旁的野花,摆出各种优美的姿势,要求发原图、要求美图秀秀。哈哈,真正妙趣横生;

乡里的同学带城里的同学到家里扯青菜;

城里的同学找乡里同学要电话号码:没打农药的谷子打完米之后一定通知同学;

乡里的同学不知道玩微信,不知道怎么保留照片,熟悉微信的同学亲切的手把手的教;男同学骑单车、搭上女同学拼命转圈;

最后男女同学在小小的篮球场上进行篮球比赛,五十多岁的人身手不凡啦!

晚饭之后自然是娱乐活动,唱歌、打扑克、搓麻将,不肯离别,真正不亦乐乎!

这是久别重逢!

这是友情聚焦!

这是童心重温!

这是梦想再现!

把所有思念、把所有关心、把所有牵挂、把所有祝愿用一根丝带缚束起来,一句话:同学,你一定要过得好!

子旋所感:正巧前些天才和小学同学一起聚了一次,可谓是出乎意料。谁也没想到,毕业10年后还能再聚在一起,那种恍惚之感实在是令我记忆犹新。同学们从大学毕业后真的变了很多,有和我一样忙着出国的人,有早早进入社会工作的人,也有在准备二战考研的人,还有保送或者考研成功的人。我坐在餐桌上时,一边的同学还指着我说变化最大,我不禁暗自窃喜。

本和小学同学没什么交集,能一直玩的好的,就五根指头数的过来。但一见面,却又是那样亲切。一个叫做潇湘惠子的女生,从三四年级转学到我们班后,就一直和我做同学做到了初三。后来她去了韩国读大学,我在视频中看着她带着口罩坐在餐厅里,真的像变了个人,大方又稳重。只可惜她明年春节才能回,可我那时也不在国内,只能说是遗憾。

其实,我本不喜欢这种社交场合,既觉得不熟悉,又害怕尴尬。但我还是给自己做了工作,不擅长社交,就越要去适应这种场合,就当开阔自己的路数。结果,和大家在一起烧烤也好,做饭也好,聊天也罢,都是满怀轻松和热情。

回到家后,我跟一个玩得好的朋友看微信群里发的照片,开玩笑说,我竟没想到我当时那么嫩,真想回去亲自己一口。他却表示他不想,因为自己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是啊,终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终是环境塑造了自己。

116.怀念老同学

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聚会回来,心总是隐隐的隐隐的痛。

看到毕业照中蒋松良的照片,复杂的情感緾扰得我很痛。

他患肝癌逝世已十一年了。

他活着的时候

那么机智

那么聪明

那么活跃

那么自信

那么骄傲

那么好强

他是那么热爱生活、热爱长辈、热爱他人,他为什么不知道爱惜他自己呢!

他不懂休息;不懂调节;不懂保养;也不懂营养;他把自己定位在44岁那年、6月19那个炎热的日子。

他出生在温暖的春天,消逝在火热的夏天!

在同学中他就是一团火,永远充满热情;没有了这团火,同学中少了很多的温暖。

他曾经热烈的追求过我;

而后他不倦的关心过我;

我懵懂幼稚的拒绝了他;

我漫不经心的敷衍了他;

只到永远的没有了他的电话、没有了他持之以恒的问候,我才知道不是有一种关爱长生不老!

无尽的懊悔

无尽的歉意

无尽的惋惜

无尽的感激

无尽的记念

松良兄长,自从上次写过纪念你的文章,你再没出现在我的梦里过,你是这样从生到死都体谅我爱护我么?

为什么从果元中学操坪里你递第一张纸条到现在的四十几年时间里,我才为你掉下思念的眼泪!

请你请你松开关爱我的手,有比你还爱我的人在关心我!在坚贞纯净的感情世界里,我希望真的像人们所说的有来世,来世我们还做真诚的好同学!

子旋所感:虽说我看到开头写蒋伯伯的文章时,初读真的惊讶于这人世间的真情实感,但再读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既然再一次写到了他,我觉得我需要讲出来了。

人与人的爱恋,我觉得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那么刻骨铭心了。大家都知道不合适,不可能,那就放手。我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相反,我想说这是很明智的。既然不可能,那就不要再消耗心智和精力。说到底,人生哪有那么多非他不可的事情?

再说回到大姨和蒋伯伯的这件事上来。第一,为什么大姨不早一点说拒绝呢,明知自己的家庭条件、父母意见已经形成了那么大的阻隔,却还是要和他保持来往?要断就要干净利落。即便是在后来和姨夫结婚后,更是要果断。第二,蒋伯伯如此挂怀大姨,说真的,我很是钦佩。这已经称得上用一辈子去爱。但是,这对于他的妻女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他的妻子那么用心地为这个家庭付出,为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但为何,到他离世时,他却还是在惦记着他的初恋?甚至将“老婆”这种话也说出来?说真的,痴心一片也就如此了吧。但我还是更叹服于外公的高瞻远瞩。太执着于情分,反而伤人伤己。

所以,我歌颂二人的情感不代表我赞同这样做,我希望每一个人在恋爱中都能自尊自爱,且能够得到尊重和爱护。

尔后跟大姨聊过此事,原来我仍是少不更事,情感世界我还知之甚少。

117.炸麻花

每到冬天,就不时会想起爸爸爱做的“发肉”,妈妈喜欢在过年时买的咸麻花。

妈妈把买回来的麻花藏在米桶里,等到年三十晚,把麻花煮汤,撒上金黄的蛋皮和嫩绿的葱花,那滑滑的软软的香香的麻花哟,直接沁入人的心田;加上弟弟妹妹的欢声笑语,那是怎样一个幸福的场景!

一到冬天,首先是爸爸的生日,接着是妈妈的生日,我就会特别的想爸妈。

写文章

边流泪边写

读着纪念他们的文字

独自一个人放声痛哭一场

开始和面,炸麻花。

等金黄的茶油泛起透明的小泡泡,把揉进了思念的面砣绕成麻花,炸得亮锃锃的,捞起,沥干,装在篮子里。

发微信,晒图,激活兄弟姐妹对爸妈的思念,彼此释放一下积淀很久的思亲之情。

人,才静了下来。

随后的几天,每天中午单独煮一碗麻花,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细细想爹妈……

子旋所感:是不是从艰难岁月走过来的长辈们情商都比我辈高呢,大姨所写每一物件,每一细节,都浸泡在对父母的怀念中。

118. 送菜给老师

今天是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也是感恩节。

天气突然变冷。两天前穿单衣,今天必须穿棉衣了。

隔壁韦老师家女儿旅游去了,我得上门去看看俩老的情况。

韦老师近九十、他的老伴文老师患痴呆几年了,家里有一个五十来岁的保姆,对两位老人照顾得真好:中午饭有鱼、有青菜、有汤,在这寒冷的冬天,焖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糯米饭;老人开心极了,说“不冷不冷”。再看看两老穿着羽绒棉衣,暖暖和和,已经头脑迷糊的文老师一个劲的说,不冷不冷。

我送上韦老师喜欢吃的南瓜和小菜,看望老师的生活情况。目睹这一切,心里也暖和极了。保姆让人放心,老人身体健康,自己尽了学生的应尽之责。真开心!

шшш?ttk an?c〇

每个人要是能做到日行一善,这个世界将多么和谐!

119.今日午餐

早餐按惯例吃学生阿莲送的《159》营养餐。

中午,一个鸡蛋炒丁点剩饭,外加自制的营养汤:燕窝、莲子、薏米、新鲜花生米、弟弟从东江带回的野生枸杞。还有几个自己炸好的鲜藕素肉丸。

唉哟唉哟。真爽!

是不是营养太丰富?

血糖高就是营养过剩呵!

还是要让自己每天有饥饿的感受。

谨记!

120.倪萍大姐

昨天晚上看了倪萍大姐主持的《今世缘 等着你》,全国最好的寻找亲人的节目,在倪萍大姐的真情主持下,演绎了一个个亲人团聚的感人节目。

我觉得最感人的还是倪萍大姐本人。她应该是六十岁左右。

想当年,她和赵忠祥一起主持中央台的大型综艺节目,那真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苗条、高挑、活泼、热情的倪萍,笑容可掬、精力充沛、真诚善良、仪态万方的倪萍给全中国全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

曾记得中央台的抗灾义演会、感动中国英雄人物颁奖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颁奖会,只要是倪萍大姐参加主持的大会,就有感人至深的场景。倪萍的主持太精彩了,倪萍的形象太美了!

可是今天的倪萍大姐,面庞浮肿,目光凝重,双腿沉重,身体雍肿,只有语言表达清晰而缓慢,只有情感真挚而强烈!

据说是病魔夺走了倪萍大姐的灵气!是病魔夺走了倪萍大姐的活力。

但倪萍大姐为了他得病的儿子,她顽强的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为了她热爱的事业,她顽强的战斗在工作岗位上。

党没有忘记她

人民没有忘记她

虽然她行动不便,虽然她表情迟缓,虽然她形象不再美好,但人们仍然喜欢她主持的节目、支持她主持的节目,对她主持的节目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报以最真诚的支持!

人,不可能一辈子拥有强壮的身体;人不可能一辈子光彩夺目;再炫丽的舞曲也会有帷幕谢落的时刻。

但是,倪萍大姐坚持到最后,还在散发着最大的热量。

向您致敬,倪萍大姐,我心中永远的偶像!

子旋所感:大姨记下的人物,总是带着满满的正能量,我被深深打动了,可谓“获益匪浅”。

121.干女儿兰兰

她没有认我做干妈,但她一直叫我杨妈妈。

我很喜欢她。

这个21岁的女孩,长得高挑、漂亮,总是一脸的微笑;很温柔,细声细气,从不乱发脾气;很热情,对同事、对家人、对保姆,总是客客气气;很真诚,从不讲假话,乐于老老实实帮助他人;特别能干,在县旅游局做合同工,很快熟悉了各个科室的工作,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喜欢她,最近自己又开了做进口零食的超市,请人站店,她自己利用闲暇时间打理账务,做得井井有条。

是我推荐她到县旅游局工作的,她工作出色,为我争了光。

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天天看得见她。每天听着她柔柔的叫着杨妈妈,感觉好温暖。

我常对先生讲,我们生了儿子后,要是能生个女儿,可能没有兰兰漂亮啵!

有时想,能找个兰兰这样的媳妇也好。可惜崽崽要留在北京工作。

唉,有个干女儿天天叫着妈妈也蛮好!

子旋所感:亲爱的姨妈,你可是有些贪心哦;祝愿你有一天拥有一个优秀的儿媳妇。

122. 咏冬

今日读书,摘录几首咏冬的诗词: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摘录完这些精美的词句,然后放声朗诵几遍,真是心旷神怡。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情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生气;“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温馨。让人在这寒冷的冬天,感到沁入人心的温暖!

123.了不起的老人

小区前面贩菜的人群中有个七十来岁的老婆婆,真是了不起。

陪这个老人一起做生意的还有她的女儿和侄儿。

老人从早晨六点开始,就守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到晚上七点左右,中午她会让女儿侄儿回去休息一会,“他们早晨进货四点钟就出去了,要让他们休息下”。“我老了,嗑睡少了,我挺得住”。

老人做的凉拌菜特别好吃,附近的小学生、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学后绕道要来买,冬去秋来,小朋友天天吃,从没有出过问题;家长们无不称赞“娭毑的凉拌菜卫生安全、口味又好!”

老人同时还守着女儿的海鲜摊,别人买了鲜鱼,她会免费帮人家破好、清理好;别人买了大蒜籽,她会免费帮人家剥好;每天附近有很多小贩在这里贩菜,傍晚六七点他们会不管不顾的回家,老人会留下来,把整个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住得近,多做点没关系”。

每天下班回来,看到老人忙个不停,我称赞她,“娭毑真能干”,她总会说,“杨老师,你们上班的人才是真能干!”

冬天到了,有时天空飘着细雨雪花,看到老人在寒风中挺立,我会跟她说“您要穿厚点、戴好帽子和手套”,她总是说,“我把这个活当作锻炼身体,蛮好蛮好!”

看到风中挺立的老人,心中充满无限的敬意。

我没有忘记,常跟任执法局长的学生打电话。

“千万千万不要去收她们的摊子”!

子旋所感:大姨所写的人物中勤劳的老人总是很可敬,我们年轻人确实应该学习这种勤劳。

124. 赵小兰家的家教

今天读到关于赵小兰的报道,感触很深,我带着景仰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美国新当选总统计划提名华裔女性赵小兰为交通部长。

现年63岁的赵小兰曾在小布什时期担任劳工部长。她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华裔的多个第一:首位华裔内阁,首位亚裔女性内阁,首位二度入阁的华裔。

赵小兰一直是一传奇。

赵小兰整个家族和背后良好的家教更是一种传奇。

赵小兰和她的五个妹妹全部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其中四人拿到哈佛商学院文凭,个个不让须眉,学有专长,各有建树。

大妹赵小琴是威廉和玛丽学院的硕士;

二妹赵小美出任过纽约消费者保护厅厅长;

三妹赵小甫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一位优秀的律师;

四妹赵小亭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院士,如今是大学教授;

五妹赵安吉,用三年时间读完哈佛学士学位,在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后,回到父亲的福茂航运管理公司挑大梁。

这六位杰出女性的父亲叫赵锡成,白手起家,创建了美国福茂集团,是杰出的航运企业家;母亲朱木兰女士半生时间都在照顾家庭,却在53岁时以两年全勤的纪录拿到了硕士学位。

难怪老布什当年接见赵锡成先生一家时曾对第一夫人芭芭拉建议说:应该向赵小兰的家长学学怎样管教孩子。

赵小兰的父母的做法:可以为孩子自我牺牲,但并没有忘记自我成长。母亲在六个女儿长大成人之后,五十多岁进入大学学习;父亲同时打三份工时没有忘记去大学升造。夫妻俩始终坚守“改变命运要从自己做起”的准则,他们以身作责,晚餐后绝不在电视机前多花时间,赵锡成坚持每天回家后给孩子补习英语、讲美国文化,朱木兰则会跟着孩子们一起读书。

щщщ ●tt n ●Сo

赵小兰家的家教:女儿们是被“富”养起来的,但“富”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最典型的事例:家中请客、长辈来访,女儿们都不上桌,但一定要出来见客,并周到的伺候客人茶水。朱木兰妈妈说,“人生并不是读书便足够的,招呼客人,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

赵小兰家的家规如山,持续至今。比方,女儿们在外面的花费,要拿收据回家报账。

赵小兰家父母对女儿的教育概括为两个字:爱和严。爱而不骄,严而不苛。朱木兰妈妈常说“我们给女儿的嫁妆不是金钱,而是教育。”赵小兰概括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母亲让我们爱惜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尊严。让我们保持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要为更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赵小兰拥有蜕变的秘诀:对世界永远保持好奇心。

赵小兰拥有成功的秘诀:沿袭中国传统,取中西方教育之精华。

赵小兰的家族是一个传奇,源自于她们传奇的家教!

我今年53岁了,要向朱木兰女士学习,学习应该陪伴人的终生;要给后辈率先垂范!

子旋所感:“改变命运,要从自己做起。”这句话真的很能体现一个人的自强精神。现在,网上有很多人戏称生孩子为“练小号”,意思就是打造第二人生。可这些家长往往只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然后期待着坐享其成。那么你要说我是否提倡朱木兰这种教育方式,我的答案却是不。人家是总裁,而我们只是普通人;人家的时间多到可以上大学,我们的时间除了工作和生活本就不剩多少。我并非觉得照着朱木兰的教育方式一笔一划地照抄是明智的选择,而是应该明白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寄托给下一代?只不过是梦的传递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