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晓旋札记 > 第二部95至101

晓旋札记 第二部95至101

作者:杨晓旋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4

第二部95至101

95.跳交谊舞

昨天晚上带邻居韦妹去广场上跳了一个多小时的交谊舞。

广场上有一个小区是跳交谊舞的。有一个叫卢红的退休女干部一年四季坚持自带音响设备,播放最合适的音乐,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跳交谊舞的圈子。

我是十年前跟人事局的几位大姐学习的。

自从三年前受到一个臭男人的骚扰,我有三年没进舞场了。

跳交谊舞其实真的很好:优美的音乐起,或舒缓、或灵动,或飘荡、或凝滞,放松心情、陶醉享受,得到锻炼,真是一举多得!

我带着第一次跳交谊舞的韦妹跳得很开心。韦妹虽然没基础,但她身体很协调,音乐的感觉很好,非常有潜力。

我们约定,每周二四六跳交谊舞,一三五跳广场舞。

希望我们能坚持!

五十多了,身体的保养是对家人的负责,当然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子旋所感:“老大姐”们是要保持锻炼的习惯,好好保养自己是对我们晚辈的负责!

96.女同学聚会

湘江师范的十二班五十个同学中,有八个女同学。

1981年毕业。

三十五年了。

我是较小的,也已五十三。

昨天我们又一次聚会。

首先是聚餐。主题是庆祝利华光荣退休。

下午嗨歌。姐妹们一个个极尽歌唱之能事,整整唱了五个小时。

一边唱一边想,八个女孩从十**岁走到一起,朝夕相处两年后,各自奋斗,而今都是年过半百了,岁月磋砣,感慨万千!

老大细阳,是当了几年民办教师考进湘师的。教了十几年书,转行做了几十年行政干部,在zX退休。做事认真,待人真诚,一辈子都是和风细雨。先生是她的高中同学,几十年同艰共苦,谱写了甜蜜爱情之歌。

老二一心,当了十几年教师以后,又做了几年行政干部,最后还是不舍教师这个职业,回到教师岗位,直至退休。她是一个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她是一个待人如母的慈善之人,一辈子也不会改变她的心细如丝。先生是我们的同班同学,我们的老师兼兄长,他们二人同心,在师弟师妹们面前树立了榜样。

老三利华,几十年教书生涯,今年正式退休了。爱岗敬业,老实厚道;敬老爱幼,无怨无悔。女儿乖巧听话,学习努力,带给整个家庭无限生机。

老四双元,教书育人三十五年,她是男孩胸怀,教物理,思维敏捷,雷厉风行,爱憎分明。儿子优秀,出国升造,学业有成。

老五艳萍,教了十来年书,转行做了二十多年行政干部。为人直爽、快人快语、爱憎十分分明。家庭幸福,先生仲明是我们的同班同学,表现很好。

老六开明,先教书,后行政。温柔善良,慈善为怀;举止得体、秀丽端庄;性情温和,待人诚恳。可惜的是,第一任丈夫过早逝世,让她受尽情感的折磨;庆幸的是第二任丈夫是她两小无猜的同学,真希望她从此幸福无忧!

老七就是我晓明了,教了十七年书,做到高级中学教师;从政近二十年,最成功的算是做了个好jc局长。敢爱敢恨、爱憎特别分明,敢想敢干、思维活跃。拥有优秀的丈夫和儿子,是个幸福甜蜜的女人。

老八树桃,教了几十年书,是个非常优秀的高中教师。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敢爱敢恨,不受羁绊。果断打破不幸福的婚姻,重新开启新的生活。老了老了,终于找到爱她疼她呵护她的如父如兄的男子。

坐下来写写我们八姐妹,真是感慨良多。

幸福的类型有很多。

在乎我们去体会。

在乎我们去珍惜。

子旋所感:幸福的类型固然很多,但幸福的人却又那么地相似。

同学之情谊最深厚的,莫过于一起拼搏时产生的,至今我都与我的高中同学,特别是高三同学十分要好。正因为一起努力过,知根知底,相互鼓励,彼此之间显得格外信任。我深知自己是个恋旧的人,不愿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可当我在外之时,也难免总是想念那一群可爱的面容。谁叫青春是每个人都爱怀念的呢?

97.学姐一心

一心是我湘江师范的同学,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一心是一个品质好、修养好、才华出众、贤惠温柔的好姐姐。

她忠于爱情。她的先生是我们的同学、才华出众的曹老师。当初谈恋爱时,一心的父母不同意,一心真正的一心一意,用忠贞的行动说服了家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爱丈夫、爱家庭、爱家人,在我湘师十二班做出了夫妻恩爱的榜样。

她热爱事业。爱学生如子女,倾其爱心,呵护学生。对所有学生保持一种公平心,特别爱护成绩差的学生。有一段时间改行去了省内著名的企业做党委办公室主任,她在短短的时间内调回学校,重操教业,回到学校后,她如同回到母亲的怀抱,幸福执教,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直到五十五岁退休。她的几十年的学生都铭记彭老师的认真教学、一丝不苟、仁爱公平的教育精神。

她尊老爱幼。她精心护理患老年痴呆的婆婆,对完全不能自理、甚至胡作非为的老人没有半点不耐烦;她合理安排、精心照顾年近九十的父母和叔父叔母;还要科学培养小外孙女。为了全家老小,她不在意自己的小病小痛,不在意更年期的所有反应,忘我的工作着。

看着她娇小的身影。

体会着她内心的坚毅。

感叹她是我们的真正的好姐姐、好榜样!

子旋所感:听大姨多次讲这个“一心”姨妈妈,能做她的学生应该是“三生有幸”。

98.我们家的教育基金

我们姐弟五个,心中有个永远的痛结:爸爸妈妈过早离开我们,他们辛苦一辈子,没有享受一天;爸爸和妈妈对子女的爱又是那样深入我们的骨隨。

每当过年过节,乡村里塮,烟花炮竹响起,我们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就会随风飘散;

每当爸爸妈妈的生日,爸爸生日在农历十月十五,妈妈生日在农历十一月十八,我们的心情会格外低沉,只能借大把纸钱寄去我们的思念;

我们每取得一点成绩,就会用书信的形式写下来、到爸爸妈妈的坟头烧给他们;

孩子们每一个喜讯,我们都会向爸妈报告;

我们每户凑钱,把老屋重建。五个姐弟都有一间大房子,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回家看望老屋、看望爸妈;

我们把爸妈用过的大柜、木床用一间专门的房子保存下来。

然而,一切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爸妈的怀念。

没有爸妈的养育,就没有我们;

没有爸爸的坚持,没有爸爸对读书的看重,就不会有有文化的我们;

没有妈妈生命不息、刺绣不止的执著,就没有我的教师生涯,也不会有弟弟妹妹的升学;

没有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深爱,就不会有我们姐妹兄弟的团结友爱。

我下定决心要把这种大爱延伸下去。

于是我倡议建立了家族教育基金。

由弟弟弟媳管理。每逢过年过节,每逢爸爸妈妈生日,我们每个家庭会自觉的往基金里存入一定数量的钱。

当我们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当我们的孩子出国升造、交流学习,当我们的孩子获得奖励,我们都会以杨贵荣爸爸王宾球妈妈的名义给予奖励。

这是爱的诠释

这是爱的纪念

这是爱的延续

相信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另一世界一定会为我们点赞!

子旋所感:我才写完清明节给外公外婆的信就读到了这篇。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的是,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于丧葬这种白事上的一切做法都有微词。并不是说操办起来或者写一封信有多么困难,而是,我就觉得逝者已逝,生者应该尽量把时间付诸在还活着的人身上。

可是,借外公外婆的名义,来延续家族对教育理念的提倡可以说是很罕见的做法。要实现这种做法,一是要家族关系纽带紧密,团结互助可谓是我们家族的优良传统,长辈将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视为己出。这一点,我觉得很多家庭都难以做到。二是要有共同的信仰,这个信仰指的是子女教育是重中之重。

教育基金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外祖父母的缅怀,更是对后辈的精神教育和物质支持。作为受惠人的我,由衷地感谢长辈们的关怀和鼓励。

99. 小五芷瑞获奖学金

老四杨准的孩子周芷瑞2016年9月23日去美国学习。

初二的学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一手漂亮的漫画,更可贵的是代表中国学生有唯一独唱的节目《茉莉花》。

看着芷瑞的练唱视频,那纯洁的漂亮的嗓音,让人如沫春风如临仙境啊!

芷瑞的所有亲人举双手赞成从教育基金里颁奖金2000元!

弟弟妹妹都赞扬和支持我的创举。

真正很开心。

我的家族里孩子们都很上进。

真正很开心!

100.今又重阳

每到重阳,格外想念已在青山的爸爸妈妈。

寻找到众多的诗词美句,献给天下老人、献给我那已故的爸妈。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高登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南唐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 重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辛弃疾《踏莎行》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九日》深秋绝 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清曹雪芹《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如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毛**《采桑子 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这一天,我非常虔诚的搜索到这些,表达我对亲人的思念!

探索到这些,心底有了些许坦然:当我很老的时候,看到自己的书中集中了这些名句,我当内心温暖;当我很老的时候,或者我迷糊了、痴呆了,我的孩子翻开的书页,还可以体验妈妈未老之时的爱好和才情!

101.乡里同学

我的乡里同学叫范样。

她肤色较黑,眼睛黑亮,最大的特点是永远保持一脸的真诚笑容。

她没有考大学,高中毕业以后在家务农。几十年的艰辛劳作,培养了一双儿女读大学,在我们方圆几十里树立起贤良的好形象。

她心地善良。最怕别人有难,为了身处困境的人,她会托人求保,全当是自己的事;特别是那些身边的可怜人,她会更多一份情感,竭尽全力去帮助。

她勤劳聪慧。她承包镇机关食堂二十多年,绝大部分小菜都是她俩口子亲自栽种,用她的话讲“一是让干部们吃得放心,二是为自己创收”。人说“众口难调”,她想方设法,创新各种做菜方式,让来来去去的干部们提不出意见。

她善解人意。从初中同学到现在快四十年了,在城里工作的同学需要夏枯草解毒、矮地茶消炎,她会在自家后山种上一小块,每年定期送上门;辣椒开园了,她会第一篮摘给城里的同学,茄子、苦瓜可以吃了,她会要求儿子女婿开车送到同学家里。

然而,她却无所求。

“同学姐妹开心我就开心。”

“同学们记得我,我就知足。”

“邻里妯娌和睦,我就高兴。”

回到乡里,走进范样家,总会遇上好多熟人朋友、在镇机关工作过的历届干部,这些都是范样家的老朋友,还是从她家里带上好多小菜。逢年过节,范样把自己亲手喂大的鸡、鸭、鹅、猪宰了,给大家分热乎乎的肉。

小朋友叫“样娭毑”。

其余的都叫“样姨”。

人,能活出“样姨”这个样子来,真是极致!

子旋所感:这应该算是我头一次听说的能时刻把他人情感放在首位的人。我可以说她是有一定的追求的,而这种追求又已经深入到精神层面——“邻里和睦”、“同学开心”这样的纯粹的情感上。有些人确实可以做到这样,但终究还是有所图的。如此不求回报,而善待他人,也只能用Ps心肠来形容了。

起初我觉得有些不值得——“她这样算是为自己而活吗?”但我又顿悟到,我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套在别人身上。她乐于行善,并借此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升华,或者说感受到了快乐,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质疑她呢?

每个人对于人生的理解是不同的,我尽全力向能忠于自己内心的人表达真挚的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