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给个机会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四十三章 给个机会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四十三章 给个机会

虽擒住了关羽,但曹操、刘备等人终究还是逃了。包括那数十家列侯、世族、豪族的家主,一个也不见。

第二日,血骑从广川返回,并收降押解了近千平原乱兵归来,其他人不知是逃回平原,还是逃往冀州各地去了。

何白于是就留在龙凑休整,给士兵们治伤,埋葬死者。并向修县的公孙范通报了龙凑大战的大至情况,并请他速派运粮队支援东武城外的联军大营。又派信使通告程昱近日的战报,如事不能为,可暂时退至绎幕城采取守势。

经数日时间的忙碌后,何白这才有空思想现在平原国中据城而守的上万乱军。如若逐城攻打平叛的话,不说死伤必多,还会使百姓大量逃亡。一但牵连日久,更会对平原的生产经济破坏极大。

左思右想后,何白决定放回投降的那四千余乱兵。让已被杀得心寒的他们先返回国中,传扬已军的厉害,再设法召降。等乱事平息之后,再设法找平原诸列侯、世族、豪强们的麻烦。

数日后,随着战败乱兵们的回归,平原各城的乱军顿时人心慌乱起来。两万多的大军,又是乘雨夜的突然奇袭,却在半日之间反被杀得尸横遍野,全部总崩,让何白成功逆风翻盘。

那平原国内的这一万乱军,还是各自分地据守,有可能挡得住何白的讨伐吗?等十日后,何白领着三千精兵渡过黄河,进入到平原国境。先于鬲城、平原城进行恐吓、劝降。

乱军没有袁绍的援军支持,又惧于何白的威势,在得到免罪不杀人的保证之后,只得纷纷开城投降。何白收得作乱家族的主要人等为质,最后直入平原城。

被乱军软禁的平原相任旐,这才不好意思的向何白拜道:“使君,吾没能提前察觉乱事的生发,至使平原全国失陷,使君的后路被断。大罪啊大罪,还望使君恕罪,吾愿辞去平原相一职,还请使君另择贤能任之。”

面对任旐,何白就如生吞了一万只苍蝇那般的难受。你说他有罪吧,他没有从叛,还被乱军给软禁了起来,证明他是心向自已的。

你说他无罪吧,根据降兵头目说,乱军在起事之前他是知道的。然而却故做不知,坐视乱事兴起,更以保全平原城百姓为名,令刘备开城放入乱军。使得各县有样学样,不动声色间,平原全国陷落。

似他这般心向乱军,暗中相助,却绵里藏针,行事滴水不漏,让人找不到错处的做法,让何白恶心的有气无处发。没有任旐这等世族中人的暗地挑唆、帮忙,一群猪一般的列侯们,又能有多大的能耐,可生出这般大乱来。

杀了他?以什么名义?任旐为官清廉,德行素著,以他的良好声望,只会令世人厌恶自已。若是不杀,青州之内心向汉室的士人、官员,人人都会效仿他,自已就别想出青州干什么事了。

毕竟人心隔肚皮,自已又哪知谁真的心向自已,谁又心向汉室。一旦用错人了,绝对会再起大乱来。

何白一手托腮,一手敲打着案几,盯着任旐冷冷的说道:“你是否以为,我何白没有汝等世族就不能治理青州了?”

“不敢,不敢。”任旐一脸羞愧的拱手说道:“使君英明神武,文武全才,方掌青州半载,就见青州渐有复兴之相。纵无我等相助,想必使君也会治理的得心应手。”

何白冷笑一声,任旐这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还真的以为治理天下,除了求助世族之外就别无他法了。“不知子旟可知我在北海国内大兴文教之事?近时若非战事,我还准备于青州全境大兴文教,令青州三百万百姓人人皆可读书识字。”

任旐一怔,不知何白为何会岔开话题。在此时,学术向来垄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拥有学术知识与书籍的家族,将学术和书籍代代相传,这样就形成了“累世经学”,而这些家族的成员由于拥有学术知识,因此天然就具有出仕的资格。

这样一来,“累世经学”又会转变成“累世公卿”。如此一来,就形成了门阀世族。

简而言之,如董卓、何白这般掌握大量兵马的豪强可称为军阀。那垄断学术知识与书籍的世族就是学阀了。

然明面上破坏力强的军阀易遭人忌,但暗地里的学阀就不会被人所防备了。只是学阀也不是什么好鸟,不然日后也不会有下品无世族,上品无寒门,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的黑暗时代了。

所以,此时的世家子弟读书,尚且还好,家中自有藏书。自家没有的,但亲朋师友家中却有,大可借来抄写阅读。寒门子弟若想读书那就难了,不说求学的路费钱财一事,光是借书一项就得花费若大的心思。百姓庶民,那是想都别想。

因此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抱着一本残缺不全的书籍苦读。号为“专精”。比如此时有关羽挑灯夜读春秋,以及后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然而自何白到后,北海国八十余万庶民只要想读书的,可以,青少年免费三年义务教育。书籍每半年免费发放十册,三年就是六十册。

如果自觉所学不足的,北海国各县已逐渐开设图书馆。藏书也正以每月百种的速度日渐增多,每种书籍都有十套,只需花费少量的钱粮就可以借阅。

中老年想要读书的,可以,每日夜间学院都会有一个时辰的夜讲,欢迎世人前来听讲。虽无青少年那般重视,但全无嫌弃之意,一视同仁。

任旐身为清廉的学者型官员,对何白在北海国内的治政魄力大为赞赏,这可是千百年来无人去做的丰功伟业啊。因此何白于北海大兴文教之事,可谓对青州立下了泼天的大功德。

不说其他的难事,光是数以百万计的授课书本、图书馆藏书一事,就令世人无可奈何。光是以抄写的方式,至少需要整整十万人抄写一整年的时间方成。

然而这数百万册的书籍难题在千百年来无人办成,但何白就硬生生的办成了。

当百万册纸质书籍出现在学官管宁及北海各级官员的面前时,那震憾人心的场面顿让众人淘淘大哭起来。对于何白的态度是彻底折服了。彼时何白正在讨伐董卓,这场景并没有亲见。

加上大兴文教是天下人所共同希望的,所以何白纵然传出了代汉的野心,但青州大多数的官员、世族们对何白还是保以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至少目前青州的治理还真离不得何白,而且也没有比何白更好的选择了。

“吾知晓,使君若能令青州百姓人人皆可读书,此举可说功德无量。千百年后,使君之名可与孔孟先师相媲美矣。”

任旐满面复杂的看着何白,不说寒门,就连庶民都能够读书。这还是在乱世时期,世人谁能够想到?加上其他的善政,如此仁义慈善有大能大德之人,为何就不肯做匡扶汉室的忠臣呢?

何白问道:“三年义务教育将毕,你可知有多少十八岁至二十五岁的学子结业?”

任旐迟疑了一下,说道:“听闻北海每县一校,一校可容千人就读,大约会有万余人吧?”

“不错,根据北海各校的统计,半年后,北海第一批学子将有一万七千四百六十五人结业。因去年学校的第二次工程已毕,已扩大至可容纳三千人就读。青州各郡,包括徐州都有不少人前来求学,人数日后年年都会增加。你说,等他们毕业之后,这群庞大的,也算是饱读经书之人将会何去何从?”

任旐一怔,思及何白之前所问,立时汗如雨下,全身颤抖,牙齿得得的乱撞。满面恐惧的问道:“使君……难道是专门来……替换……我等士人的?”

何白冷漠的应道:“士人之所以是士人,就是因为把持着我华夏千百年来的文化知识传承。青州有不少传承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世家,常以自家的文化传承为傲,对我不理不睬。”

“然而如今我手中握有近两万人的寒庶饱学士子,将来还会有更多,日后更会遍及全国各地。你说,这些寒庶士子是心向于我,还是心向汉室?有他们助我治理这个国家,而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世家可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

任旐惊骇得整个人瘫倒在地,世家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不是因为自家的田产势力。而是把持着华夏数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懂得如何去治理国家,是行政体系的掌控者和执行者。

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无论高兴与否,都需要世家的帮助与支持,他们才能很好的统治这个国家。

世家子弟们无需奋斗置产,只需日夜苦读,有了不错的名望与才学,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纵然一时失势,终究有复起之时。虽改朝换代,也不改世家的地位。

却万万没有想到,一但天下人皆学得文化知识后,会给世族带来灭顶之灾。

何白既掌握了数万寒门、庶民士子,那就等于掌控了整个青州的人心。百姓大多不懂什么,只会听饱学之士的传扬。相对世族来说,出身寒门、庶民的士子言语更能令百姓信服。因此,何白想用他们顶替世族,绝对轻而易举。

何白幽幽的说道:“因为世族的原因,让我华夏的文明传承始终不绝。本想给尔等世族士人一个机会,能够在我的治下占得一席之地。看来还是我太过仁慈了,至使才会发生这等祸事。世族士人,也该到了退场之时了。”

任旐闻言顿时面色死灰,如丧考妣。士人之所以是士人,就是因为能够当官。世族之所以是世族,世是因为代代都有族人当官。

如果不能当官,那世族士人岂不是与豪强商贾无异了。需知两汉之时的豪强商贾可是朝庭专门打压的目标啊。

自两汉以来,官府对于人才的选拨以亲子制、察举制和征召制为主。亲子制是官员提拨自家的子弟为官,因为父辈当官的关系,子辈在旁耳濡目染,只要不太愚蠢,能力与经验都不会太差。不过这种方式并不为士人所喜。

察举制和征召制略同,一是地方官向朝廷推荐人才;二是京城三公九卿级别的官员征召各地著名人士做官。这两种都被士人所追捧,不过想要成功,毕需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才学与德行。

才学是世家子弟的专利,德行是寒族士人的敲门砖。如今何白大兴文教,纵是庶民子弟也有了不错的文才。如果何白罢弃世族,只取寒族与庶民士子为官的话,那世族可就真的就玩完了。

任旐瘫倒在地,没想到何白行事如此之长远。只是一个大兴文教,就令拥护汉室的官员、世族溃败如厮。

没了世族的暗地帮助,一群坐在先祖的功绩簿上,只知吃喝玩乐,无才无德的列侯们有可能斗得过何白?没有世族与列侯的帮助,青州之地还会重归于汉室的治下?

不,不可能了,青州将被何白彻底的掌控矣。加上何白不弱的文治武功,汉室也许会真的被何白所篡取。

任旐不由于心中哀叹,非臣不忠,实是何白非我等所能对抗的,于是五体投地的爬伏于地,拜道:“使君……肯请使君大量大人,不记我等助纣之恶,再给我等世族士人一个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