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兵小将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兵小将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兵小将

巨鹿,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行进之中。这支军队的人数在三万人左右,一大半的士卒,一小半的民夫驱赶牛马骡车。结成一字长蛇阵向北而行,首尾之间绵延十数里。

旌旗如云,矛戈如林,人马过处,烟尘遮天蔽日,离得老远,都能感受到那股冲天的杀气!

时逢初春,山林间的飞禽走兽还未彻底复苏,一路之上除了大军外,别无其他的动静。不过,却在天空中,有几只远远盘旋在天际,不敢稍微靠近的秃鹰,就可知这支大军的威慑力了。

身处乱世之中,不单是人要学着适应生存,就连鸟兽也是同样。纵是智慧不高的秃鹰也知道,大军过处,必有美食,但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太急了的话,只会枉自送了性命。

一杆大纛高居旗林之中,上书一个大大的“袁”字。不论是否是熟悉冀州军的人,此时也当知晓,这支大军的主将不是新冀州牧袁绍亲领,也是袁绍的亲人统领。显然的,做为一支偏军的主将不会是袁绍,那就只会是袁绍之子袁谭了。

值此乱世,人心险恶,除非自家血亲,外人绝难相信。无论是爱才如命的曹操,还是雄霸冀州的袁绍,真正的兵马大权还是得掌握在自家血亲的手里。

因此,一个家族的人丁兴旺跟成才与否,就代表了这个家族是否能够笑到最后。只可惜亲兄弟袁术与袁绍不和,不然的话,二袁南北联手,关东之势早已鼎定,哪里还有什么公孙瓒、何白、陶谦之流与袁绍敌对的。所以,此时能让袁绍相信的唯有自已的亲生儿子了。

袁绍此时已经有两子成年,袁谭身为袁绍的嫡长子,虽然脾气暴躁,但是才学、武勇、贤能与聪明皆不缺少,可谓是袁绍的上好臂助。二子袁熙虽是庶子,性格柔弱,但是才学也不俗,是文武双全的良才,特别是在政务之上帮助袁绍良多。

袁绍尚有一甥,为陈留望族高氏之后,是前蜀郡太守高躬与袁绍亲姐之子。生幼由袁绍抚养成人,通晓文事武略,擅长辨术。曾与荀谌等游说韩馥,使袁绍平安得领冀州牧。

有此成才的二子一甥,袁绍家族也算兴盛矣。加以时日,三人必会成为名镇一方的雄才。这也代表了以袁绍为主的袁氏未来,将会逐渐的走向光明,走向强盛。

此番袁绍令擅长军争的袁谭、高干领兵,就是存着大力培养二人之意。所幸二人不负重望,年纪青青就与公孙瓒所任的并州刺史田楷、兖州刺史单经斗了个不分上下。

袁谭更是大展神威,于数日前击败田楷,迫使田楷望下曲阳败退。而今,却是袁谭挥兵北上,欲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田楷所部彻底赶出冀州去。

兵锋指向处,正是下曲阳!

“仲治先生,这幽州的骑卒果然厉害。若非父亲在界桥大胜公孙瓒,田楷所部闻知后,心惊胆寒不已,方被我军乘机击破,还不知要对峙到何时呢。只是田楷所部的幽州骑卒折损不多,只恐难以将其彻底的驱离冀州。不知仲治先生可有什么好的计策?”

袁谭诚恳的向父亲袁绍给他派来的参军辛评请教,辛评文武双全,乃袁绍麾下极重要的谋士。因此袁谭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得对辛评表示万分的敬重。以便自已将来在继承父亲的位子时,能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

辛评十分满意袁谭对他的敬重,认为主公的嫡长子果真贤能爱士,颇有主公之风。辛评也有心扶佐袁谭成事,将来可在袁氏麾下得到太傅之类的高位。

辛评抚须笑道:“听闻界桥之战,是以大黄弩对战幽州骑卒之功。我军虽无大黄弩,但强弩却不在少数,足有八千具之多。只要限制了幽州骑卒的机动力,便可施以强弩齐射之法。将之彻底覆灭。”

袁谭皱眉道:“界桥之战的结果我军知晓,然田楷军也是知晓的。自消息传开后,田楷军多备大楯巨盾,骑卒决不聚众突击,很难对他实施毁灭打击。我军又要如何才能限制幽州骑卒的机动?”

辛评笑道:“骑卒的作用在于野战争胜,绕袭断粮。然而我军野战有强弩,运粮有民夫,能运三月之粮,根本不惧断粮之忧。只要步步为营,望着田楷军的屯粮之所在进军。田楷就不得不硬着头皮与我军交战,到时骑卒的机动自然限制了。”

袁谭闻言大喜,拜谢道:“仲治先生之策果然老成谋国也。我常闻兵贵神速,乘胜追击,却不知仲治先生要我携带大量民夫行军的用意,今日总算是明了了。”

辛评一怔,却又笑了,这么简单之策,袁谭看不明白,这是自已没想到的。可以归结为年青好勇,喜速斗,不喜缓战。但能忍到现在才向自已请教,这份定力倒也不错。

“报,都尉,袁军距离我军只有十里之地。我军已与袁军的哨探进行交战,斩杀四人,逃脱一人。袁军差不多已知我军的动向。”

李平肃容道:“再探。”

“喏。”

斥侯退下之后,李平急召麾下诸将前来商议。此番出兵李平共率八千战兵,四千辎重辅兵,七员司马出征。其中两千骑卒,是由李平与骑军司马韩猛统领;六千步卒,是由郝昭、朱勉、邱会、尹离、甄戈、及何白离开后,主动投效的真定人夏侯兰等六员步卒司马统领。辎重兵则由主动投效的安国人杨林统领。

李平自被何白留在中山、常山一地镇守何氏私产之后,李平就知道自已既被何白所弃,也被何白所信重了。所弃者,是因为李平的能力不足以相助何白征战天下。所重者,是因为李平对马氏的忠诚,可以转移到马氏之婿何白的身上,是看守家业的好帮手。

然而李平年纪虽大,但还没到含饴弄孙的地步,听闻同属何白私兵出身的诸将在各地的威名时,心中还是恨不得身列其中。只是李平也知晓自已的能力,文不成,武不就,唯有一腔子的忠义之心罢了。

在灵寿待了近三年的时间,李平心中的热切不但没有消解掉,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的旺盛起来。直到最近接到何白的命令,相助巨鹿、安平的公孙越军击败袁军。李平这才兴奋的想要大叫起来。

何白的命令没有详细的指示,只说相机而动,助公孙军击破袁军。方式战术不定,任由李平诸将自已谋画,何白只要结果。这就给了李平等将许多实施的机会了。

就在袁谭慢慢北进之时,李平先期与田楷会商,希望田楷以正兵与袁谭交战,方便已军从后突袭。然而田楷对不请自来的李平警惕万分,在没有得到公孙瓒的命令时,不愿与李平联合对敌。

李平大怒,认为田楷不识好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欲领兵离开。然而田楷也知袁军才是公孙军的主要敌人,而何军只是潜在的敌人。

于是以言语相激李平,让李平领兵与袁谭正面交战,自已领兵寻机突袭。不想李平一口应下,并讨来田楷的将旗,扮作公孙军对战袁军。这积极状,反让田楷以为自已真的是小人了。

本来李平自认已军经过了三年的操练,还时常与黑山贼小战几场,不但是正兵的列阵作战,还是散兵的鸳鸯阵法作战,都十分纯熟。纵然与袁军正面交战,也可强行破之。

而自已也可以乘机立功,扬名天下。不料田楷却告诉李平,袁军中装备有大量的强弩,将近万具之多,并不喜好与敌肉搏而战。

这情报与庞大的强弩阵顿令李平吃了一惊。从前时常听闻成章说起黄巾贼与朝庭军队的装备差距,朝庭军队只需强弩、大黄弩一次齐发,就可将十数万人的黄巾贼击败。黄巾贼唯有以人数与不惧生死的精神与朝庭军队作战,方有得胜的可能。

因此李平对于携有强弩、大黄弩的朝庭军队十分上心,不料袁军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还好的是,何白曾说起过对付大黄弩、强弩的方法。何白说:每一个兵种都有他的作用,如果只是迷恋一种兵种的话,那么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弩兵属于直射兵种,射角很小,只要在前部备有足够的装甲盾牌,就可抵消掉强弩的作用。如果有远程的投石车、弩炮车、床弩车等强力武器,就可以令弩兵反受其害。

如果有差不多的强弩手,还可与之列阵互射。以何氏私兵的不惧生死的勇敢与毅力,天下间没有几支军队敢与之列阵互射的。就算是什么也没有的军队,也可以挖掘战壕用弓箭应敌。

如果是主动进攻的军队,还可利用夜战的方式突袭敌军,或者是以李平正准备运用的一种方式了。

“报,公子,田楷大军于前方十里处扎营以待我军。”

“哦。”袁谭笑道:“没想到田楷勇气甚佳,居然不守城而战,反而在野外扎营阻截。”

辛评沉吟道:“此地距离下曲阳只有二十里,田楷不守坚城,于此地扎营必有阴谋。”

袁谭笑道:“仲治先生多虑了,此地四野一望无际,毫无埋伏之处。就是想施阴谋,也无计可施。我看田楷这是不愿再退,困鼠犹斗罢了,欲要作最后的拼搏。”

辛评点头道:“希望如此吧。我军就在此地扎好营寨,养精蓄锐,明日再与田楷交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