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灵攻鄃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灵攻鄃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灵攻鄃

就在麹义向绎慕进军之时,袁绍部将朱灵奉命领兵三千早已抵达了鄃县城下。鄃县在绎慕之南,平原之西,中间隔着黄河。而龙凑城则在绎慕之北,平原与渤海两国之间,为黄河北岸的渡口要塞。

这是西汉末黄河改道,所形成的地势。黄河从清河国的灵县起向北,改道鄃县,绎慕县,再向东北入渤海的修县、东光县、重合县,经阳信县注入渤海之中。一条大河成为冀州与青州的分割线,也是清河、渤海两国与平原国的分割线。

因此鄃县对于袁绍军来说,不但是护卫麹义大军后方的要地,也是袁绍所在的甘陵城前沿要地。而朱灵来此的目地就是要攻占鄃县,并将它死死的守住,阻截平原何白一军从此背击麹义大军,救援公孙瓒的可能。

有朱灵在此,何军想要绕而不攻,那是不可能的。其后队粮草纵然是从黄河上运输,也必在朱灵的打击之下。而袁绍也可以出甘陵,从此地与麹义反向将青州兵团团包围,先公孙瓒之前,将何军一口吃掉。

因此,只要占得鄃县,何白若想平安,就得向北于鬲县渡河,直达龙凑救援公孙瓒。不过公孙瓒对此地也十分重视,不但派有袁绍的降将季雍为县令,更有一千精兵守城。

最令朱灵万分悲愤的是,季雍手中还握有自已的母亲、弟弟,并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朱灵。朱灵本是清河国鄃县人氏,季雍也是清河国鄃县人氏。在此天下大乱之际,却再也顾不得同乡之情了。

朱灵左思右想并无他法,况且眼见公孙瓒大败,谁人愿意转投于他。于是望着城头哭泣说道:“大丈夫一出身为人效力,又岂会再顾全家室呢!”决意于今夜夜战攻陷鄃城,

当晚三更时分,朱灵全军饱食之后全部尽出,向鄃县而去。在距鄃县县城数里外的一个小缓坡停了下来,静静等候先期派出的夜袭死兵讯号。

其时繁星密布,在头顶不住闪烁,就像是在穹庐般的天空中镶嵌了无数的珍宝,壮丽灿烂。然而朱灵心中冰冷之极,丝毫感觉不到半分的美好。大军伏在鄃县县城之间的空地上,看着青草海浪般起伏,一重重向着东面卷去。

鄃县县城南北六百余步,东西八百余步。此时灯火阑珊,整个城池似乎都已睡去。朱灵据在战马之上,遥望鄃县城,眼见被战马惊起的飞鸟在城墙边掠过,却猛地一折,贴着城墙边向外滑过,不由冷笑起来。“鄃县县城外松内紧,连飞鸟也不敢进城,我又岂会看不出来?”

挥手向身后的传令兵道:“鄃县季雍贼子已有防备,夜袭死兵送出讯号后,大军不忙进城。”再向一旁的斥侯头领说道:“派你的手下到四周一探,看鄃县城外有无埋伏。”二人纷纷应是,转身而去。

副将别部司马何茂劝道:“文博兄,只要我军进军迅速,季雍为求自保,必不敢害了令尊令堂,还请文博兄不要太担心了。”

朱灵嘴角扯出一丝苦笑,季雍背叛袁将军投降公孙瓒,这对袁军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榜样。袁将军早已下了必杀令,又岂会轻易的饶恕他。今夜鄃县城破之时,便是季雍授首之时。到时,也许也将是母亲与弟弟丧命之时。

何茂见朱灵没有应声,也不知如何去劝解,只能由他自已去调理了。趟若此事落在自已头上,自已一定会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也许会投降公孙瓒,保全家人也不一定。

然而朱灵却能将母亲、弟弟全部抛弃,定下夜袭强攻之策。这份决断不能不让人见了心惊。也不知朱灵此人是大忠还是大奸?反正何茂对朱灵十分的忌惮。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见斥侯回报,看来必有埋伏无疑。又见京县城楼上人影闪动,正是夜袭死士偷偷上了城楼。此处距鄃县县城足有五六里,虽然居高临下,但也只能看个大概。

朱灵朝另一副将王摩点点头,王摩嘿嘿一笑,调转马头,领着三百精骑向缓坡下绕了过去。朱灵回头重新望向京县,夜色之中,城头上的人影时起时伏,吊桥也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两扇厚重的木门也缓缓开启。

城门洞开之际,火光一闪,一处火舌从城楼上突的腾起。马蹄声从西面响起,就见火把的光亮星星点点燃起,迅速的穿过旷野直扑鄃县。

就在火把距离鄃县半里远处时,猛然间咚的一声战鼓敲响,城头两侧也有火把光亮起,照得城上城下明如白昼,跟着喊杀声起,距离鄃县县城各三里处,亮起两处火堆。就在震天的战鼓声中,两处火堆迅速变化,向西迅速延伸过来。

夜色之中就像是两条火龙,向王摩军身后汹汹燃烧过来。城头上的火把光,不住向城楼处汇聚,在距离城楼各五十步时,顿了顿,想是在挪开分割城楼的鹿砦和蒺藜。但只停顿片刻,接着便狠狠扑了过来,想要斩杀开城的死兵。

伏兵尽出,朱灵冷笑一声,喝道:“该我们了。何兄,步卒就交给你了。”接着,大手猛地一挥,身后的七百骑卒涌上缓坡。只听战马齐嘶,从缓坡上纵驰而下,向旷野之中不住汇聚过来的公孙军扑去。其凶猛处,就像是蓄势已久的苍鹰从高空飞扑而下,凌厉已极。

埋伏在鄃县县城两侧的公孙军两名军侯听到马蹄声,急忙大声呼喊,指挥着数百兵卒向朱灵冲锋的骑卒前迎了过来。出身幽州的他们,哪里不知原野中步卒对抗骑兵的下场,然而他们别无选择。

此时朱灵军从缓坡上驰下,气势正在巅峰,那数百突然转向,还未成阵的公孙军兵卒便如沙滩中的沙堡,只是一个突击,便被朱灵军击垮,兵卒的身躯败草般,被蓄力到巅峰的马力撞的向后抛飞,

以往多是公孙铁骑冲撞袁军兵马,那里想过如今却是袁军的骑卒冲击公孙军步卒。强大的冲击力,登时惊得公孙军目瞪口呆。眼见得在纷飞的人群中,两名军侯更是率先被杀,其他公孙军兵卒乱不成军。

袁军骑卒越迫越近,冲锋的踢踏声,迅雷般滚滚而来。无人指挥的公孙军,猛地大叫一声,全军溃散。

任城头上的公孙军齐声大叫:“顶住,顶住……”城下的公孙军又哪里有胆量,哭喊着向旷野四散奔走。

城上的公孙军望着旷野中四散奔逃的己军,就觉一股凉气从脊柱猛然蹿起,汗毛倒竖,四散的步卒还能跑得过骑卒?接下来便是守城兵了,立时惊呼道:“快快,拉起吊桥,拉起吊桥。”

就听得蹄声轰隆,朱灵军的先锋副将王摩,一马当先,纵骑踏上吊桥,手中大斧击出,蓬的一声大响,拉扯吊桥的粗大铁链应声崩裂。

城上的公孙军齐声惊呼,跟着大叫道:“堵上城门,堵上城门。”喊声中,上百人从围攻朱灵军死兵的战斗中退了出来,一步并作三步从城楼上奔下,向城门蜂拥过来。

刚下城梯,就听得前面一片鬼哭狼嚎之声,十余名先下的公孙军,浑身鲜血地从城门洞中奔爬出来,像是城门洞中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正在惊疑诧异之际,一匹战马电射而入,大斧扫处,落在最后的数名公孙军顿时人头分离,人肢断臂狂抛而出。那百名兵士双股战栗,牙关忍不住地上下磕击。

刚下城楼的百名公孙军兵士正自发愣,领头的屯将厉声大喝:“围杀了他。不关闭城门,我等皆死矣。”两边士卒这才反应过来,一齐向城洞涌去,欲要将那人乱刃斩杀。

王摩冷哼一声,对涌来的公孙军无动于衷,反向城中策骑而进。

刚刚奔到城门口,公孙军不等举起刀矛,就觉一股巨风从城洞狂涌而出。几名机敏的公孙军大叫一声:“是袁军……”劲风已狂涌而来,奔在最前而的数名曹军被风扫得站立不稳,还未等站定,袁氏骑卒已潮水般地涌入了城口,登时将那几人撞飞,踏的血肉模糊。

剩下的公孙军再也顾不上城门,哭喊着“城破了,城破了。”向着城中逃去。

王摩立即将三百骑卒分作三股,一股沿着长街向下,直奔鄃县县衙。另两股左右分进,绕向南门和北门。一时间骚乱与火光,以西门为中心向全城扩散开来。整个鄃县县城已然全部暴露在袁军的铁蹄之下。

县令季雍领着数百人固守县衙,衙外的王摩率骑卒在衙门口点起了大火。趁风势利用浓烟薰敌,再趁敌军混乱之际,拆除民居的大梁凿穿西面的高墙,破击而进。

季雍眼见守不下去,就在衙内点起了大火,暂时阻拦王摩攻衙。领着最后的两百余人打开侧门,撤向鄃县东门。临走时,还押着朱灵的母亲、弟弟,以做最后的护身希望。

朱灵接到消息,当即亲领六百骑出南门,绕向东门,令何茂、王摩率主力出鄃县县衙,向东门追杀过来。

季雍望见两道火流分进合击,尤其是从南绕来的火流,隐隐有抄截己军退路的意思,大叫道:“鄃县守不下去了,向平原撤退,撤。”

轰的一声,鄃县东门的吊桥狠狠地砸在地上,季雍率两百余人狂涌出城,向东面的旷野逃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