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一十二章 界桥战情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界桥战情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一十二章 界桥战情

刘备皱眉说道:“伯珪兄长这是中了袁绍的引蛇出洞与骄军之计,现在的伯珪兄长不但在冀州立足不稳,而且自界桥一战战败后,只怕连守都守不住了,将全部退出冀州之地。”

“大哥何以见得?公孙将军纵然不敌袁绍,但他据有大半冀州郡县,麾下又有十万大军,不可能败得如此之速吧?”关羽大为惊异,心中不自禁打了个突。

刘备解释道:“伯珪兄长与幽州牧刘大司马一向互相看不顺眼,他辖下只有右北平一郡之地,而且还只是驻军之所。袁绍看破了此节,将渤海国让予伯珪兄长,作为诱饵。伯珪兄长不虞有诈,率军大举南下。结果冀州诸郡国能征的钱粮全被征走,剩下的也仅能糊口而已。”

“伯珪兄长强自征粮,虽然有所得,但却民心大失。加上界桥战败,伯珪兄长的兵威也不再,各地被占郡县只怕会纷纷起事反抗。如此境况,伯珪兄长又如何收得住败势,将彻底败回幽州矣。”

何白轻咳一声,也说道:“袁绍不仅仅是引蛇出洞,更有壮士断腕、后发制人之谋。”

刘备不解的望向何白,何白解释道:“袁绍诈取冀州,冀州诸郡太守只怕并不心服。而且袁绍手下名士甚多,也无太多的官职安置他们。于是就借了伯珪兄长之手,将并不心服的太守县令全部驱走。等击败伯珪兄长之后,再度任命麾下的名士接手各地事物。如此,既能不失声望,又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据有冀州之地。”

“伯珪兄长还未出战呢,就在军事、政治上双重失败了。因此,伯珪兄长大举进入冀州,与其说是跟袁绍争锋,还不如说是为袁绍扫除不从,并帮助袁绍彻底掌控冀州矣。而袁绍所付出的,只是数十万冀州百姓的生死矣。不过这对袁绍来说,以不到冀州十分之一百姓的生死,换取他彻底掌控冀州,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是受苦的终是冀州百姓矣。”

冀州两家势力,一家是明抢,一家是暗害,终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与公孙瓒有亲有旧的何白、刘备二人,不由对公孙瓒的行事大为失望。

等何白正式接到公孙瓒的求援信时,历史中界桥之战的详细战报也同时传到。

公孙瓒以大将严纲领三千白马义从为先锋,三万新投的步卒为中军,左右翼有公孙越、王门、邹丹、文则等将所领的一万幽州骑军。

而袁绍军令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引大黄弩手一千,分作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再令麴义引八百先登死士携大黄弩为前突,埋伏于大盾后。以沮授领步兵一万五千军为前阵,列于阵中,亲领马步军两万于后接应。

单从军力上来说,公孙瓒略多于袁绍军。从精锐度来说,公孙瓒骑兵强,袁绍步卒精。从装备上来说,袁绍的三千大黄弩是大杀器,但是公孙瓒的骑兵却有最终决战的决定权。因此主动权在公孙瓒,而不在袁绍。

只是想不到的是,公孙瓒竟会愚蠢的被袁绍诱过界桥,前进二十里交战。那里的战场两翼多是滩涂之地,不利骑兵的突击,更不利骑兵的两翼绕袭。白白的将自已的骑兵机动力给限制死,只能从正面强行突击。

而麴义的先登死士突前数百步,诱使白马义从突阵。以大盾防备白马义从的骑射,扬起尘土,突施强弩,迎头痛击。等白马义从伤亡惨重,又失去机动力之后,再强行的以步破骑。八百先登遂大破三千白马义从,斩首近半,更阵斩先锋大将严纲。

公孙瓒急令左右骑军上前救应,却依然蠢到了极点。又不是骑兵擅长的广阔原野,上万骑兵全挤在狭小的空间,又被颜良、文丑引大黄弩手当靶子射。使万余骑兵伤亡惨重,全部溃退。

这主力兵种一败,使中军的三万新投步卒士气大落,遂被袁绍一战击败。而狭小的界桥,更是公孙瓒军撤退的噩梦,守桥战失败,大量步卒投降袁绍。公孙瓒最后只能领着剩余骑卒与万余步卒向甘陵方向退却。

此战的公孙瓒先是被诱引大步前进,又将决战地势全部拱手相让;再是从辰时擂鼓,直到巳时,袁绍军就是不进。公孙瓒又不设法改变,使已军的战意大跌,士气滑落;最后交战之时更是连下昏令,太过依赖骑兵的战力,反而成了排队送死,直至全军溃败。

而袁绍军从准备时间、到计谋运用、到军队的兵种排列、到时机的把握、到指挥的得法、到上下一心的死战意志,可说袁绍军毫无破绽可言。此战的袁绍军就算是放到官渡时,都能轻易击败曹操。而狂妄、没有战心的公孙瓒要是不败,那可真的是活见鬼了。

公孙瓒军收不住败势,一路向甘陵、东武城、绎慕败退,直至龙凑城才止住败势。公孙瓒下令收拢兵马,强拉壮丁,调集援军粮草,准备与袁绍再度决战。并正式邀请近在平原的何白出兵助战。

何白看了战报之后,对此时的袁绍军势力不由暗自警惕。每一个势力在其发展之初,都是紧密团结,奋发向上,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而袁绍军在此时正是发展之初,其中人才济济,文有田丰、沮授、许攸、荀湛、陈琳、郭图、逢纪、审配、辛评、辛毗等,武有麴义、颜良、文丑、张颌、高览、朱灵等,可谓文武皆优。如果他们不产生内哄,而袁绍又不昏聩的话,还真不是此时的自已可以轻易击败的。

原本打算与公孙瓒联合一起,先期击败袁绍的方案只怕行不通。袁绍此时并不比已军势弱,而公孙瓒在政治上更是猪队友一个。向来刚愎自用的他,自持已能,加上又是妻兄,更不会听自已的劝告。

看来唯有避开初期强势的袁绍,先拿相对弱势的兖州刘岱开刀。没了兖州,豫州又在孙坚手里。尚未独立的曹操一部也将无立业之基,亦会不战自败也。

至于袁绍所部,只要在关键时刻救援公孙瓒数次,公孙瓒至少可以拖他七、八年时间。有这七、八年时间,这天下大势也差不多鼎定了。

车马粼粼,烽烟四起,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向东而行。

袁绍的为人喜欢摆排场,但此次出兵,是他掌控冀州的重要一战,所以他并没有搞什么噱头。不过自界桥一战轻松大胜后,袁绍停留在甘陵,暂不亲征。毕竟界桥之战赵云的突阵令他心悸不已,直到此时还没有从惊恐中回过神来。

一来他自己将留守后方,不是亲征,没必要注重场面;更重要的是,两军早就进入交战状态了,互相出兵攻伐本是常有的事,也没必要搞那么多花哨;最后是袁绍还要领兵对平原的何白进行警戒。

若是有可能,袁绍和冀州众将巴不得大军无声无息出现在平原城下,打何白一个措手不及呢。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公孙瓒就令袁绍谋画了半年之久,再加一个何白就更加头痛了。

而且公孙瓒虽然遭受到重创,退守到龙凑城去,但其麾下的幽州轻骑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此时正散开于路阻击、游击袁军的进军,想要转道突袭青州军,堪称难比登天。还是先击败公孙瓒再说。

当然,何白若是离开平原,与公孙瓒联合一战也是不错的,到时就无需分兵对峙,可聚大军一战破之。

所以,在得到袁绍将令之后,作为界桥之战的大功臣,此番龙凑之战的主将麹义,也不打算玩什么花样,中规中矩的展开全军推进。前中后三军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每前进二十里,便设下一个营寨,作为策应,同时起到保护粮道的作用。

这样稳扎稳打的策略,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却相当克制来去如风的轻骑战法,从东武城到绎幕的路上,前前后后有十几支轻骑在大军周围游荡,有的试图中途骚扰,有的试图截断后路,可除了往返报信的之外,都没能得逞。

不过,麹义的做法,却惹得他的副将崔巨业,以及随军参军们大是腹诽。

“在主公面前自夸勇武,独掌一军却是这般的光景。从甘陵到龙凑,统共二百余里的路程,这叫他生生走了快十日,就算是爬也爬到了吧!”

麹义乃平原麴氏一族,因避难西平多年,晓习羌斗,英勇善战,在数年前被调来冀州平叛。因西凉人的个性与冀州人格格不入,因此不被河北人所喜。在韩馥麾下任司马时,就举兵叛乱。冀州牧韩馥竟对区区千人的麹义军不能征讨,可见麹义用兵之能了。

后袁绍遣使说通收买了麹义,内以麹义的逼凌,外有公孙瓒的压迫,韩馥这才不得不召来袁绍共掌冀州军政。不料袁绍夺得冀州兵权兵,立即阴使韩馥的仇人围攻其府邸,迫得韩馥出逃,这才诈取了冀州。

只是袁绍对麹义也并不喜爱,诸如麹义恶劣的性格,卑贱的出身,糟糕的人际关系等等。不过麹义确实太有军略了,只看在界桥之战轻松击败令袁绍惊惧的白马义从,就可想而知了。

此时的袁绍还不到放纵自已之时,因此不得不捏着鼻子容忍这不和谐的存在。此番还要任命其为主将,率领大军再接再励,一举将龙凑的公孙瓒彻底击败,赶出冀州去。

只是袁绍对麹义的真实态度多少令麾下文武有所察觉,而这些人妒忌袁绍对麹义的重视。更妒忌麹义只是一战,就从区区司马跃升为数万大军的统帅。虽不敢明着顶撞麹义,但满腔的不满还是化作满肚子的牢骚,在行军之中发泄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