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零一章 谁有资格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零一章 谁有资格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零一章 谁有资格

典韦、淳于琼、李进领兵八千直达平原湿阴县,与陈魁部会合后,询问平原的事物。

陈魁沉声道:“平原九县,除平原县与湿阴县外,各个县令都张狂的紧。典都尉,此番务必要攻破几个城池,杀一警百。不然世人还以为我主仁慈,没有雷霆手段呢。”

典韦摇摇头道:“来时,主公曾有交待。平原国与青州有济水阻隔,在地缘上更加的独立。加上平原国富足,人口众多,因此对青州的向心力不高。欲要降服平原,首先需以德服人,不可多加滥杀。实在事不可为,再挑豪族世家屠之。没有豪族世家挑头,百姓们只会向往仁政之所在。而我青州最不缺的就是仁政。”

陈魁应喏,尽起大军随典韦向高唐而去。高唐县有户一万六千户,口十万余。这在全国各地来说,都属上县。比之北海国的郡治剧县也不差分毫。然而这在平原国中,只是一般而已,因为其他各县都是差不多的人口数。而平原县,更是有两万四千户的庞大人口数。

典韦领兵抵达高唐县城下,将兵一展,竖旗计时,喝令高唐县令在两刻时内出城投降,不然便挥兵攻城。敢于反抗青州刺史兵者,杀无赦。

高唐县令在城头之上悚悚发抖,本来是想随大众举旗叫嚣一下,好让新任青州刺史何使君派员安抚一下幼小的心灵,再顺势投靠威镇天下的何使君,怎得会召来大军征讨了?

高唐令细细一思,不由悲叹一声。何君乃是武人出身,想法自与文人不同。加上其是志在天下的枭雄,哪里会温情脉脉的派人安抚。若是反抗,不举屠刀才怪。

可怜高唐才两百名守卒,加上百名衙役,就算紧急召聚民壮,也不过才两千余众。县中更无勇武之士统御,哪里能敌青州何使君的虎贲之士。罢了罢了,还是出城投降吧,免得祸及百姓。

高唐令正欲下城,却见豫章太守华歆之弟华缉领着数十家仆上城,高唐令还认为华缉是来协助守城的,忙迎了上去。不想华缉一剑击死高唐令,叫道:“高唐令愚昧不仁,强抗青州刺史大军,今已被吾杀之,可有愿随吾出城迎接刺史大军者?”

众人都惊于华缉的下手快速,此时又无人出首,只得应道:“愿同往……”

典韦看着眼前高高举起一人首级的华缉,心中颇为杂复。从前在已吾乡间,每每见到士绅乡豪,一个个衣冠光鲜,大义凌然的仿佛忠义之士。事到临头才知,这些豪族屈膝之快,毫无节操。卑词奴言,让人作呕。

眼前这人杀官投降,决非是为了什么仁义,只是为保全自家,不受兵祸之乱。更有甚者,是为高唐令一职矣。

典韦问道:“汝是何官职?”

华缉喜道:“尚是白身,不过吾兄华子鱼乃是豫章太守。”

典韦怒道:“吾率军前来,乃是问责高唐令为何不乐我主成为青州刺史,上书不从刺史之令。但念及高唐令为官清廉爱民,最多是一顿斥责罢了,决无害命之心。你身无官职,既无守城护民之责,又无处制官长之权,缘何敢惨杀上官,带领高唐吏民投降?”

华缉被斥惊得首级落地,张口结舌难发一言。典韦喝道:“来人,速将华缉拿下问罪。高唐县丞何在?”

“冤枉……”华缉悲呼着被人押走,心中充满委曲之意,怎得就与想象的不同了。一名四旬左右的官吏悚悚膝行而出,拜道:“小人正是高唐县丞。”

典韦点头道:“高唐令已死,你且将其厚葬,并暂理高唐县事,等候新任县令到来。再收集船只、粮草,准备后勤供给之事。高唐县库尚有多少钱粮?”

县丞拜道:“此时已临近秋收,去年的钱粮大部用尽,只余八千石粮食与两百万钱。”

典韦说道:“且取五千石粮食与一百万钱军用,待安德县降后,汝再送至安德。”

“喏……”

典韦领兵渡河,再度迫降安德县后,留下一千兵马守卫后路城池,领着九千大军直奔平原县而去。只见平原城头旌旗飘扬,不见原平原相的旗帜,只见刘姓大旗高高举起。

淳于琼疑惑的问道:“典都尉,难道果真如主公所说,平原令刘备要为平原相出首了。”

典韦冷哼一声,说道:“是与不是,一问便知。”说着拍马来到城下,大喝道:“平原相何在?且出来答话。”

只听一声炮响,平原城头呼声大作,一名两耳垂肩,面如冠玉,手长过膝的华服高冠男子,在两名猛士的扈从下,走上城头,朝着城下的典韦笑道:“典君,虎牢一别,别来无恙否?”

来人正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典韦拱手拜道:“原来是刘县令,不知平原相何在?”

刘备笑盈盈的拜道:“平原相闻知辖下有七县县令上书不从青州何使君之令,何使君大怒,派出精兵万人前来平原问罪。平原相自知治下无方,累得何使君兴大军前来,于是在三日前畏罪潜逃。临别时,曾令刘备受领平原相一职。如今原平原相不在城中,城中只有刘备留守。”

“好一个畏罪潜逃。”典韦喝道:“平原七县县令不听从我主调派,我主还从没那么小气,专为此等事情来寻平原相的麻烦。”

“七日前,北海剧县有刺客潜入,在大宴之中将我主刺伤。经察,刺客乃是来自于平原县豪强刘平麾下。刘平乃平原大豪,向与平原相关系密切。我主认为,此事当与平原相有关,特命我前来平原问罪,察清其幕后之人是谁。如今平原相无胆逃遁,而刘县令却有胆受领平原相之职,为平原相善后,想必其中同谋者必有刘县令吧。”

刘备大惊,怎得此事与什么刺杀事件扯上关系了?原本以为,自已接手平原相一职,以自已与何白在虎牢关处下的良好关系,可让何白默认此事实。

不料此事竟然有关何白被刺受伤一案,典韦做为何白的义兄,大怒兴兵来讨也是正常之事。自已接手平原相一职,果有替原平原相善后之意,这却是惹到*烦了。

一旁的关羽沉声说道:“想必此事是那何白故意作出的文章,想以此为借口强取平原一国。兄长不用理会他,典韦凶悍,自有我与三弟应付。”

刘备摇摇头道:“你们不知啊,那刘平性格古怪,常有看不顺眼某人,就遣刺客行刺杀之事。我就曾经被其所派刺客所刺。幸好那刺客见我仁义有礼,这才放过了我,并实言相告。因此,何白被刺一案必定属实,也绝对与刘平有关。只是平原相知与不知,就不得而知了。”

张飞大惊,问道:“大哥被刺,我等为何不知?”

刘备笑道:“我又没有受伤,刘平也未再派刺客,因此我就没有说了。只怕三弟暴怒,害了那刘平的性命也。刘平在平原名望不小,不可轻易得罪。”

关羽抚须说道:“此事是实,那过在平原,这平原郡兵的守城之志恐将衰弱矣。另外平原郡兵经久不练,只怕难敌北海精卒,还是设法将典韦劝退后再说吧。”

刘备点点头,转向城下叫道:“典君,平原相遣刺客刺杀何使君之事,刘备委实不知。今日知晓,深为后悔被平原相的善言所欺。至于平原刘平,他目前尚在城中,区区一名豪强,只需数名衙役就可生擒了。倒也无需典君的麾下虎贲亲为,容备将其擒拿后,送给典君如何?”

典韦应道:“好,刘县令速将刘平解来,我要亲自问询到底是何人的幕后指使。”

不等刘备指派,暴怒的张飞早已匆匆奔去刘平家了。刘备深恐张飞办事不利,忙让关羽速速跟去。只是关羽到底慢了一拍,刘平指使家仆顽抗擒拿,惹得张飞性起,撞入人群一矛将其刺死。

关羽长叹一声,此番只恐事多矣。只得上前割了刘平的首级,擒下刘府的管家之后,返回向刘备赴命去了。不想在后的张飞干脆将刘平一家老小全部屠尽,以示报复。

刘备惊慌的接过刘平首级,对张飞大是埋怨。只是人死不能复生,刘备又与张飞感情过深,只得压下不满,一力抗下此事。转向城下的典韦叫道:“典君,方才刘平负隅顽抗,麾下兵卒太过用命,不小心将刘平杀死,还请典君见谅。刘平首级在此,还请典君验看。”

典韦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指着刘备骂道:“刘备,我问平原相何在,你说他逃了。我要刘平生人问询,你给我一个死人的头颅。真是好歹尽由你刘备一人说了。速速开城,吾要进城。”

刘备擦擦额上的冷汗,连连拱手拜道:“典君见谅,此事的确是刘备办事不利。然而北海兵远来,恐与平原百姓不易相处。大军过往,恐有疫病流行。典君可使大军退后二十里扎营,亲领百骑入城可否。”

“胡言乱语。”典韦怒斥道:“我军军纪严整,从不闻与民相争之事发生。你如此言说我军,莫非是污蔑挑衅不成?疫病?我主早有克制之法,你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速速开城,献出平原相的印绶。”

不等刘备答话,刚刚杀人回归的张飞大怒,喝道:“平原相一职如今是我哥哥的,谁人敢夺?”

典韦笑道:“平原相之职,岂有犯官私自相授之理。刘备,太过贪心,擅取此职,对你没有半点好处。”

张飞见典韦屡次直呼刘备之名,未消的杀气再度腾起,指着典韦骂道:“汉家天下,尔等都可明目张胆的擅取。我哥哥乃是汉室宗亲,偏他不能擅取。此是何道理。”

典韦傲然说道:“有德之人,有万民拥护,自然可以取之。刘备?吾不闻你有何良政善策治理万民,所以你还没有这个资格。”

张飞怒道:“我哥哥没有这资格,偏生何白有此资格,来来,你我大战一场,看看谁有此资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