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八十九章 袭取敖仓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八十九章 袭取敖仓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八十九章 袭取敖仓

黄忠双眼猛然开张,问道:“到何处了?”

“黄都尉,已近汜水。”正爬在船头观望黄河水道情况的蒋钦轻声应道。

坐在船中的黄忠沉声说道:“传令,熄灭火把,降下风帆,以浆而进,尽量靠向北岸而行。”

蒋钦低声说道:“我早已吩咐了下去,还请黄都尉放心。”

黄忠这才松了口气,这是自已第二次单独领兵,乘船奔绕至敌后作战,心中仍然不完全放心。黄忠在南阳多习水战,但往年常在他将的指挥下作战。而投奔何白之后,尚且不到一年时间,就两次独立领兵于敌后作战了。这深重的信任感,怎能不叫黄忠感激涕零。

倒是蒋钦,在扬子江上为盗多年,对于乘船绕至敌后偷袭视为常事,并不紧张担忧,一切都安排的很稳妥,颇有大将之风。

黄河因为冬季有冰封的可能,加上水流湍急,所以多不设水军,只有京师附近的孟津、小平津有些运输用的水军。如今东西交战,往昔来往于关东、雒阳、长安的粮船、商船也全部禁止向西,所以黄河之上很是干净,看不见一片船帆。

而西凉军对于水战一窍不通,交战期间更没有对黄河进行警戒。只要北海水军不明目张胆,倒也不会被西凉军发现。

三艘冒突船在前侦察开路,五十条蒙冲船在后运输兵马。因恐汜水关上的守卒会发现高高的风帆,所以北海水军多以人力划浆。幸好黄河浪急,水声又响,所以划浆之声虽大,却也让人听不出是浪声还是浆声。汜水关守兵的注意力多在关前,加上天黑,因此,北海水军总算有惊无险的渡过汜水关。

汜水关之后三十余里,黄河之畔,鸿沟的引水口,北邙山上,敖峰之下,是秦汉以来天下的屯粮之所敖仓。敖仓作为秦汉以来国家战略屯粮之所在,曾屯有粮食亿万石之多,并建土城护卫,又设敖仓令专门管理守卫。

因东面有汜水、虎牢两雄关护佑,西面有坚城成皋挺立,北有黄河,南有群山,中间的敖仓城又在邙山之上,地势很高,所以安全得很,通常无需为守卫担心。如今汜水、虎牢两关有董卓的十万大军在,敖仓更是固若金汤。(与现实不同)

敖仓本有粮食无数,可供京师百万人口食用数十年之久。只是到了东汉末年,敖仓之粮多见支出,不见入藏,粮食已逐渐的减少。在董卓将都城西迁之后,敖仓之粮再度被大量的运送到了长安。如今敖仓只有粮食百余万石,只能供十万西凉军三、四月之粮了。

黄忠大军到达黄河岸边的一处险滩,此地有一个黄河渔人的小码头。还好三百料船的船底不深,没有搁浅。五千大军于此地小心的上岸之后,时间已近天明了。不过此地距离敖仓城也不远,只有数里山路,黄忠召来武安国、陈魁、宗宝、刘政四将,并左军参谋杜袭商议。

黄忠指着先期所派斥侯探到的地形图道:“原本主公之意,是奇袭汜水关后,与攻城军前后夹击,迫降汜水关守敌。然而如今董卓举大兵前来虎牢,随时可支援汜水关。再奇袭汜水关后,对于我军来说十分不利,恐不能成功矣。”

“敖仓为西凉军的屯粮之所,如今只有三千人看护。只要我军攻下敖仓,并死死的将其守住,那汜水、虎牢两关的西凉兵无粮可食,将不战而败矣。所以我决意,我军乘夜奇袭敖仓城,将之夺下,并牢牢据守之。我命令……”

“黄都尉。我有疑议,不知……”左军参谋杜袭拱手拜道。

黄忠知晓何白在军中设立参谋一职,目地就是想帮一军主将补阙拾遗、参谋军事、处理攻占地的政务事情,属于一军主将的属吏。目前虽才三百石的俸禄,但是绝对位卑职重。

听何白说,日后参谋更会设长,成为一军主将在文事上的助手,地位甚至会比副将更重。杜袭虽然年青,但何白培养之意甚明,所以黄忠也不能不听听杜袭的意见。

“杜参谋请说。”黄忠示意道。

杜袭拱拱手谢过后,说道:“敖仓城建在北邙山上,我往年入京求学时,曾经过一趟。其地势险峻,不易攻打。况且贼军兵马不少,更是难下。我军纵然乘夜奇袭,能不能成还是未知之事。所以我有一计,可轻松破城矣。”

黄忠大喜,拱手拜道:“杜参谋有何妙计,还请速速道来。”

杜袭拱手朝诸将一拜,说道:“我闻陈司马从前在雒阳任职,想必对雒阳其他的司马多少有些了解熟识吧?”

陈魁仰头回忆了一下,点头道:“我在雒阳任职虽只一年时间,但西园八校中四十名司马大多相互熟识,北军五营、南军禁军也有十数名司马有过交过。”

杜袭笑道:“此时在虎牢、汜水一线的董贼大军约有十万之众,不过董贼麾下兵马的西凉军并不占多,占多的还是从前的西园、南北二军兵马。而我关东联军虽分地域,但依旧还是同属汉军。因此,在战衣上色彩虽不尽相同,但制式还是相同的。我军既然遁入敌后,何不冒充为西园、南北二军兵马前往敖仓诈做运粮,乘其开城迎接之后一涌而入?”

陈魁点点道:“唔,此策倒是不错,可免除攻城之苦,只是我从未到过敖仓取粮,却不知其中的文书式样如何。不见正式的文书,只恐敖仓守将不肯开门。”

黄忠笑道:“不用冒充西园、南北二军兵马,我军与付都尉在陈留尽灭西凉军李蒙一部,所获其部的文书令书式样不少,直接冒充宋果司马前往敖仓取粮及可。如今朝庭是董贼当政,敖仓守将决不敢细察西凉军本部之事。只是宋司马这扶风口音不甚好学……”

陈魁说道:“无妨,我麾下有一名扶风籍的亲信,可令他假冒宋司马……”

辰时,敖仓城下,一支三千人的步卒正从东面向着敖仓而来,城门军侯于城头望见之后,立即上报司马,又上报敖仓令。敖仓令不乐的嘟囔道:“董相国前日才派人运走粮食十万石,怎得今日又来?”

但是如今董卓权倾朝野,西凉军威镇天下,前来运粮的将领脾气也不甚太好,敖仓令不敢怠慢,忙上城头观望。只见那三千步卒已至城下,这支军队旌旗召展,队列严谨,士卒雄壮,一望便知是精锐大军。再看军旗,除黄、陈之外,还有一面宋字司马大旗。

敖仓令一怔,怎得不见有运粮的车马?正想间,只见一骑奔至城下,以京兆扶风一带的口音叫道:“吾乃扶风宋果是也,奉董相国之令,特与黄陈两位司马前往大谷,特来敖仓取粮一千石,于路食用。还请敖仓令开城,容我进城取粮。”

“扶风宋果?”敖仓令隐隐记得董卓的嫡系西凉军中好似就有这么一位司马,只取一千石粮食,三千士卒每人携二十斤就可,倒也不用专门的车马驮运。

敖仓令忙拱手笑问道:“原来是宋司马,久仰大名,还请宋司马将令书调文交我一观,我职责在身,还请宋司马不要见怪。”

那司马宋果冷哼一声,说道:“我只取区区一千石粮食,还这么麻烦,那要取粮一万石,你不是还去虎牢关寻董相国亲面问询不成?”

“职责所在,职责所在……”敖仓令在城头连连拱手告罪。敖仓没有护城河,只是依山势而建,司马宋果策马上前,直至城下,将令书调文取出,置于城头放下的吊篮之中。

吊篮升上城头之后,敖仓令取出一看,却是西凉军特有的调令文样,这种文样敖仓令倒也见过几次。区区一千石粮食而已,对于一次可进出粮食百万石的敖仓令来说,只是微末小数。敖仓令不疑有他,传令开城。

敖仓城城门渐渐开启,司马宋果大手一挥,三千步卒向城池大步行来。敖仓令转下城头,来到宋果马前,将书令送还。司马宋果接过之后,随手塞入怀中,转头焦急的望向麾下大军。

敖仓令暗道:看宋果模样,定是大谷方向军情紧急。哼,董贼凶暴残酷,不得天下人心,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关东联军攻关甚急,指不定哪天便会破关而入。看来我得藏些粮草才行,以供联军使用。不然,还不被联军当成是董贼余党给斩杀了。

眼看宋果大军将近,敖仓令心中突然一惊。从虎牢至敖仓有二十里路程,通常是巳时才到,怎得今日才辰时就早早的到了。敖仓令一时就要大叫“敌袭,闭城。”可想到方才所思之事,顿时住口了。若是关东联军来了,不正好么。

敖仓令眼中余光望见宋果将手放置于环刀之上,生恐其一刀将自已斩杀,忙轻声唤道:“宋司马,小人愿降。”

司马宋果闻言一怔,敖仓令清了清嗓子,又重重的说道:“小人愿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