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操立志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操立志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操立志

“什么?赵司马?你竟然弃何天明,前来投奔于我?”曹操惊异的望着眼前恭敬而拜的赵峙,不解的问道:“须知我曹操目前缺兵少将,更需依靠本初方能存活。你这是何苦呢?”

赵峙肃容拜道:“我在雒阳西园时,素知明公之能。如今天下将乱,天下英豪中唯有明公可安天下。何昭德虽然仁义,但是太过妇人之仁。坐拥数万大军,却因爱惜士卒的性命而不能勇于任事,缺少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慨。因此我才弃何昭德而投奔明公,还望明公不弃,收纳在下。”

曹操怕得罪何白,有心拒绝,却又不舍赵峙领来的那四百精骑。如今对只有千余兵马的曹军来说,四百精骑绝对是支强大的力量。对于赵峙评价何白缺少英雄气慨,曹操还是赞同的。若自已有三万大军在手,纵是独立伐董,又有何惧。

曹操想了想,赵峙既是被自已舍我其谁,勇于任事的英雄气慨所吸引而来,自已又岂能因为害怕得罪何白,就将勇士向外推却呢。于是拍腿说道:“罢了罢了,赵司马既然如此诚意来投,纵然天明怪我,我也甘冒风险接纳于你。”

赵峙大喜,诚惶诚恐的大拜叫道:“主公在上,请受赵峙拜见。”

曹操欢喜的上前将赵峙扶起,又拉着赵峙的手问道:“不知天明近时在做什么?是置酒高会召待颖川士人,还是有意出兵伐董?”

赵峙拜道:“何昭德在颖川郡只是偶然置酒高会,召待颖川士人。多时是在操练士卒,养精蓄锐。近时向我等言说只待长沙孙太守前来,便就举兵伐董。”

曹操惊喜的问道:“什么?天明又要伐董了?咦?怎么非得等到长沙太守孙文台前来方才出兵?”

赵峙拜道:“何昭德言说,关东诸侯多怯懦之人,不足为信。唯有长沙孙太守勇烈,可以与之相合共讨董贼。彼时孙太守引兵进攻中路,何昭德引兵进攻南路,必使董贼两路皆难,不知应该救援何方。如此才可一举破关,直逼雒阳的董贼。”

曹操又羞又喜,抚掌笑道:“好,好,好,但有何天明、孙文台两路兵马为先锋,想来本初也不会再观望下去了。我这就去面见本初,请本初再聚诸侯,重申盟誓,大家一起奋勇向前,必使董贼惊骇败亡矣。”

曹操又向赵峙细问何白的北海军详情,然而赵峙却默然不语,曹操猛醒,拉住赵峙的手歉声道:“赵君真忠义之士也,却是操冒昧了。”再三的向赵峙表达歉意。

安排好赵峙及其部众之后,曹操方才前去寻找袁绍。只见袁绍于大营之中置酒高会诸侯,畅谈风花雪月等闲事,探讨四书五经等文章经义,却是绝口不提一丝一毫的军情大事。

袁绍见曹操到来,大笑的召手道:“原来是孟德来了,方才孔文举言说,‘贤贤易色’之解,非是见到贤人,宁弃女色,也要追随他去学习。而是见到贤人就肃然起敬,自身的态度也自然的随之而转变……”

曹操摆摆手道:“本初,今日吾来不是与汝等商讨经学的,而是讨论伐董之大事。”

袁绍长叹道:“西凉兵强,孟德也不是不知,我关东盟军已然折了七万大军,再折下去的话,对董卓几乎没有半分的牵制与震慑之意了。还是就这般对峙下去,董卓兵多粮少,终会有坚持不住的一日。”

曹操拱手拜道:“东西对峙终对雒阳的董贼没有半分的妨碍,吾以为还是起兵相攻为上。如今有消息传来,驻屯颖川的何天明部有意起兵伐董,而长沙的孙文台近日也将到来会盟。本初,何天明沉稳,孙文台勇烈,有此二部为先锋,将是再度兴兵伐董的良机呀。”

袁绍闻言默然无语,突然召召手将曹操唤近,神秘的将衣襟中一物露给曹操看,低声说道:“孟德,皇帝已被董卓胁至长安去了,有董卓在,皇帝已然被迫绝于关东诸侯了。况且皇帝年幼,政出董卓,所出皆乱命,不可奉也。近日我得到一方玉玺,此是上天有意要更换天子之意。我欲尊奉幽州牧、大司马刘伯安为帝,复兴汉室江山,重立天下秩序。不知孟德以为如何?”

曹操暗自冷笑不已,袁绍这样做的目地非常之简单,那就是先夺去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然后再与刘虞联手,尽快建立一个只以刘虞与袁绍为中心的新朝庭。

只要夺走了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就可以阻止长安朝庭以政治手段不断出关东地区进行渗透。这一切是显然的,只要刘虞称帝后,以刘虞与袁绍在关东的声望,长安朝庭就无法在关东地区行使人事权力了。

只是如此一来,大汉天下必定东西二分,天下混战连年,这让一心为汉室复兴而做努力的曹操如何能够允许。然而没有多少自身势力的曹操,此时是依托于袁绍才能在关东联盟之中立足,却不能明着反对。只能抱以复杂难明的微笑,并不对袁绍的提议作何回答。

袁绍见了,顿时大感无趣。本来还想派曹操前往幽州与刘虞商议的。此时看来,还是另择他人吧。只是麾下谁人胆大心细口才佳呢?袁绍想了想,还是派许子远去吧。

曹操在袁绍处不得结果,于是失落的往回而走。突然思到一人,于是转身去寻一直在酸枣静养的东莱相卢植。卢植对曹操的到来并不奇怪,因为他知晓曹操与自已一般,都是真正的大汉忠臣。

曹操向卢植谈起袁绍方才与自已所说的改立刘虞为帝一事,卢植叹道:“在往昔的几个月里,本初一直按兵不动,非议他的声音此起彼伏。总而言之,归于一点,就是本初你自已不发兵,又不积极支持他人讨伐董卓,还有什么脸面高举讨伐董卓的大旗?”

“本初贵为盟军之主,但从职务上仅仅只是一介太守,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权势。而他又丢掉了手中的讨董大旗,他自然无法对关东诸州进行发号司令。然而董卓却非愚人,不但占据故秦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更看准了我关东诸侯各怀异心,害怕损失与规避危险的心理。利用西凉兵善战的特点,三面主动出击,重挫了诸侯的先锋部队,使得联盟的弊端尽现。”

“年初时,讨董联盟在发起之时声势浩大,环宇瞩目。然而如今却静默不动,逐渐有虎头蛇尾之态。因此吾观讨董联盟只怕不能长久矣。孟德,你若一心为国,还望你早做打算才是。”

曹操强笑道:“近日听闻何天明有意在近时发起新的一轮讨董之战,而从长沙远来的孙文台亦是一员虎将,有他二人为首,必能掀起一番讨董的*来。”

卢植的老脸不见舒展,依旧愁苦的说道:“无用的,纵然打进了雒阳又能如何?雒阳周遭已成一片白地,哪里还有什么价值可言。他们还能打进长安吗?此一路路途艰险,险要重重,而他二人一是北海相,一是长沙太守,所领距离太远,冲劲有余,韧性不足,支持不了他二人攻入长安去。”

说着,卢植双臂展开,老泪纵横,向着上天大声疾呼道:“大汉啊,大汉,吾当如何去扶助你啊?”

曹操望见昂头悲呼的卢植,心中大痛,心中的信念愈加的坚定起来。既然世人皆不足信,那这大汉的天下,便由我曹孟德亲来扶持。只是前途茫然,道路艰难。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此苍天可见,日月为证。但有我曹操存在一日,必叫汉室福寿绵长。

“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伐,肯请收出,军法从事。”长沙郡主薄孙孺指南阳太守张咨厉声叫道。

孙坚虎目一张,斜望张咨一眼,沉声说道:“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太守亦曾应诺支援某家讨伐国贼。然而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此稽停义兵之罪,已然明确。程普何在?速将张咨拖出辕门斩首示众,以警南阳诸吏。”

遭至拖押的张咨骇得浑身乱颤,厉声乱叫:“孙坚,你不过是江东匹夫,区区长沙太守而已,吾同属太守之职,更位尊于汝,汝凭何杀我?”

孙坚怒道:“关东诸侯尊循大义,敬奉王命讨伐国贼,于正月初五便就会盟了。我消息稍迟,但远在长沙如今也都赶到了,你至十月间,近在南阳,却仍不发兵。如此首鼠两端,应诺毁诺之奸贼,凡天下尊循大义之人皆可斩之。程普,杀。”

不久,一颗血淋淋的首级便出现在孙军辕门之前,南阳诸吏尽皆胆寒,凡孙军有所需求,无不满足。孙军的物资日渐齐备,就欲北上。然而是去鲁阳相会袁术,还是去往阳翟相会何白,孙坚一时决断不下,召来诸将问之。

孙坚出长沙时,麾下虽只一万精兵,但是猛将良多。近时又收荆州刺史麾下精兵二万余人,将官不少。仅亲族大将就有孙静、吴景、孙河、孙贲、孙香;外姓大将有朱治、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李异。更有长史公仇称、功曹桓阶、主薄孙孺等,文武齐备,有傲视全雄之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