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莱贼变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莱贼变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莱贼变

公元一九零年,汉初平元年正月初五,关东州郡还是起兵讨伐董卓了。

就在何白进行北海兴国工程之时,十月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十一月逃至陈留,在陈留太守张邈的地盘上大兴义兵,与以袁绍为首的各地相熟相善的太守串联,终在正月初五时举起了讨伐董卓的大旗。

因为董卓在今生十分的顺利,几乎没有受到什么人的压制,就顺利的夺得了朝庭大权,因此骄横之心也毫无隐藏的就暴露了出来。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残杀不对头的官员,公报私仇,劫掠百姓充作军费,独揽朝纲,横行霸道等等事件在九月份里全部做出,顿让曹操大感失望,遂对董卓进行刺杀,只可惜还是失败了。

这些事情在东莱王经过北海之时,全部与何白说了。东莱王太后何氏还颇有些怨怪袁隗的袁氏,怎得如此不甚一击,就被董卓给压制了。卢植更对汉室的将来忧心不已,有董卓在京滥施暴虐,对已然权威大减的汉室绝对是雪上加霜。因此对举荐董卓为相国的何白,纵有欣赏,可也满腹的怨言。

但毕竟是何白从当时混乱的朝政之中,安抚住了暴虐董卓,并救出了前皇帝东莱王,也算功大于过了。只是希望何白能够再度设法除去董卓,好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十二月时,曹操也有长信前来说起雒阳之事,把董卓在京中的暴虐行径一一列在信中。并说董卓此人虽有大志,却无大才,更无安定天下之能,实在辅之无方,遂行刺杀之事,只是可惜未能成功。曹操于是准备发矫诏,号召天下各州郡的太守、刺史聚集义兵,匡正天下,一起讨伐暴乱的董卓。希望何白能够响应此号召。

何白不知自已穿越的世界是历史中的时代,还是与三国演义相同的时代,因为两种不同的时代,出兵的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所以一时还难以决断下来。因此虽然答应了响应号召,却一直没能付之于行动。

直到正月初五袁绍于酸枣大会数镇诸侯时,公孙瓒、陶谦又派出使者邀请自已前往会盟,何白才隐隐的感觉到,自已所穿的只怕是相近三国演义的时代,因为在历史中,这两家都没有参加会盟一事。而兴国工程正在此时结束,何白当即召集麾下的各个主要文臣,探讨出兵会盟一事。

郑玄见了曹操、公孙瓒、陶谦三家的邀请信后,不由长叹一声,说道:“眼见我北海正欣欣向荣,不意天下却要大乱起来。董卓纵然暴虐,但依然是朝庭名正言顺的相国。袁本初以下犯上,这是置朝庭的威严于不顾。今日就算驱走、杀死了暴虐的董卓,日后难保不会出现他人也于地方兴兵,同样讨伐执政的袁氏。”

郑玄话音刚落,西部督邮是仪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拱手拜道:“相君,郑君,汉室自桓灵二帝以来,朝庭的威严便逐步丧尽。中平元年,更有便及全国的黄巾贼乱发生,虽然贼乱是镇压下去了,但各地与黄巾有关的反贼数不甚数。世人皆知汉室将亡,只是不知在何时罢了。”

“如今有袁本初首先挑起地方郡守对抗中央之祸事,正是天下大乱之前兆也。以吾观之,讨董之后,必是地方与朝庭分庭抗礼之时也。今有相君英明大度,仁义爱民;又雄姿杰出,极有王者风范,如今更得北海国人之心,正是上下一心共创伟业之时。现有原青州刺史因北海王事而遭至罢职,乘新任刺史尚未到来之机,正是夺取青州,割据一方行王霸事,南面称尊之时……”

“大胆是子羽,欲陷相君于不忠不义之境也。”彭璆怒斥道:“相君出仕不过三载,便就做到中二千石北海相的职务,可知汉室对相君有知遇之恩也。相君身为朝庭所置的国相,当有安民讨贼,维护汉室之权责。汝是子羽不劝相君安守本份,却劝相君效仿蛾贼生乱,到底是何居心?”

是仪不屑的说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受汉室国恩,就连他都打着匡扶正义,讨贼安民的旗号,行谋夺政权之实事,更何况相君。况且你教相君安守本份,但又怎知他人不行谋夺天下之事?在此大争之世,一步落后,便步步落后。待到后来,天下归于他人之手时,你叫相君安守着北海孤地做甚?等待投降他人么?”

“即使换一种说法,以相君的仁义德行,应当有更大可以施展才华之地。如今天下将乱,当是相君奋发而起,大兴义兵,护佑青州一地数百万生民之时。”

彭璆又准备怒斥是仪,何白只得敲敲案几叫道:“今日寻大家前来,是对吾妻兄、曹孟德及陶恭祖邀我前往酸枣会盟,行讨董之义。汝等却是说到哪里去了。是子羽你也莫要口出乱言,新的青州刺史想来正在赴任的路上。而我何天明年纪不过才二十五岁,刚刚任职北海相不过三月有作,但才疏学浅,德行更是浅薄,如何能够监管得了故齐大地。日后你也休得胡言。”

“康成先生之前言说,袁绍兴兵讨伐董卓,以地方对抗中央,乃是打击朝庭威严,祸乱国家秩序之大事,想是不欲我北海响应袁绍之盟。不知诸位可还有其他的说法?”

何白的问话,让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董卓在朝中滥施暴虐,欺凌幼主,威福自专,可谓害国害民。若是坐视不理,指不定哪一天就会祸害到北海来。况且董卓还是何白亲自推上相国位置去的,无论如何何白都有将他拉下的责任。

而响应袁绍之盟,却又会对汉室本已不多的威严打击的一丝也无。若不响应讨董一事,难道上天还会降下雷霆灭杀了董卓不成?需知按何白的说法,上天无情,是不会理会世间人事的。世间之事,还需人们自已处理。

最终,郑玄还是首先拜道:“两相而较取其轻,看来相君还是要出兵酸枣,与袁本初会盟讨董了。”

众人听了皆点头赞同,朝庭的威严日后还可以慢慢恢复。但朝庭的执政大臣有祸乱朝政,危害天下之举,就需得立即将之除去。不然地方迟早会因为不满而与朝庭分道扬镳的。

既然定下了出兵之议后,何白就开始分派工作,准备钱粮车马以及随军民夫之事。这些物资在兴国工程中还有大量剩余,只要聚拢起来就成。民夫则每县平均召募九百人,共得一万五千人。至于留守北海主管政事工作的,何白就交由已经心怀归属之意的张昭主管,并以他为试北海丞,坐镇北海。

所动用的军队方面,西园下军的五千人马将是主力。雒阳的随军民夫五千余人因为何白的先见之明,在北海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操练,已经可以成军一用,可做辅兵。加上何白之前曾派遣使者前往常山、中山召兵,令付刑领兵三千人前来汇合,加上北海国的郡兵三千人,一共可以出动兵马一万六千余人。

就在何白正在调兵遣将之时,突有东莱王刘辨所派出的使者前来求救,言说黄巾贼张饶、管亥所部一共十余万人正在攻打东莱的郡治黄县县城。

何白不由大吃一惊,自已将东莱王刘辨从雒阳城中救出,并安置在北海国一侧的东莱国中,目地就是想做为一介闲子使用。在将来的某一天里,如果不能成功夺得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许就会利用他来与汉献帝打擂台,又怎能容许被黄巾贼给破坏了。

何白于是急令麾下的军队集合,并询问使者事情的原由。原来,在去年十一月东莱王就国之后,东莱相卢植听闻国中有两股黄巾贼在西面的卢乡、当利二县活动,人数在七万人左右。卢植深恐黄巾坐大,于是整军备马,准备讨伐。因东莱郡兵经久未练,只怕上不得战场,所以一时间没能成行。

在十二月时,黄巾贼贼首张饶、管亥二人听闻卢植大练郡兵之事,心知是为自已而来。于是主动的献降书予东莱王刘辨,希望能够归顺其的麾下,成为将领。但东莱相卢植以为,这二人一战未打,就无故的投降,其中必有阴谋。于是一力阻止东莱王受降,并加紧时间训练士兵,整备城防,防止二人突起暴乱。

直到转年后的正月初三,东莱郡兵的训练结束,卢植自认郡兵已经可堪使用时,这才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兵攻打张饶、管亥所部的贼人。此战卢植可谓信心十足,想当年张角所率的数十万冀州黄巾精锐,都被他以少敌众压制的死死的,所以也就没有通传北海的何白出兵相助了。

正月初七,卢植领兵与张饶、管亥在掖县交战,卢植以四千兵马击数万黄巾三战三捷,直将张饶压制在当利城中动弹不得。正在卢植意气风发之时,正月初十,忽闻管亥率领万余精锐黄巾贼抄小道直扑黄县而去。此时已过弦县,距离黄县只有数十里路程。

卢植大惊,乘夜悄悄的撤兵望黄县救援而去,第二日得到消息的张饶,立即率领全部黄巾贼直追而去,一路连破掖县、曲成县二城,挟裹十万之众望黄县而去。卢植无计可施,这才派出使者前来北海求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