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二十章 事态酝酿

何进又犹豫了一会,才愤恨地说道:“吾何氏为外戚,自和帝以来,外戚者多无好的下场。吾自仕官以来,无不尽量洗清自身外戚的烙印。拜师弘农杨伯献公,努力研习经义文章,与士人为伍,虚心纳荐,清廉自律,然而世人终究不忘我何氏屠夫及外戚的身份。”

“吾自为大将军之后,一直在努力将自身融入到士人之中,使何氏家族也成为世族。如,征辟士人入朝为官、营救被禁锢的士人、为名士葬礼赠送谥号等等。吾再怎么致力于振兴家族,改写家族之命运,期待着自吾之后,终于可以光宗耀祖。然而,吾曾唤出二女,让王谦随意挑选一人为继室,然而王谦竟然婉拒了。他此是何意?还不是在暗地里嫌弃吾族家楣低贱么……”

“如今袁本初言说道,自两次党锢之祸后,宦官已然成为天下士人之共敌也。若吾能义助士人除去诸宦,天下士人必然对吾感激不尽,也必会以吾南阳何氏为天下士人之表率。此是吾何氏能够步入世族之列的大好时机,吾……不想放弃。”

何白愕然的望向一脸希翼的何进,满面都是错愕之情。堂堂执掌全国兵马大权,又执掌国政的大将军,居然会为了一个区区的世族身份,而向一群表面光鲜,内里实际已渐腐朽的士人们屈服。这……这真是叫人……何白都不知该怎么去评价何进了。

或者是出身、经历、见闻与社会观的不同,而产生对世族身份的不同看待吧。来自后世的何白将世族看成是阻碍国家正常发展的一大毒瘤,必须要乘其还没有彻底恶化之前,将之摘除去。使国家重新步入到健康稳定的序列中去。

然而土生土长的何进,自小目睹了世族的威望与高贵,虽然家中只是一介开设屠羊场的有钱土豪,但是自小便削尖着脑袋想要钻入到士族之列中去。

即使何进因为何太后与汉少帝之故,身家突然骤贵。却依然对看不上自家,视同自家为暴发户的高贵世族而羡慕不已。对不愿将自家纳入到高贵的世族之列,而时常耿耿于怀的何进,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机会,自然就不肯轻易的放弃了。

这要怎么劝?各自的世界观都不同,鸡同鸭讲,难道叫何白劝说何进,其实当外戚也挺好,世族那是肮脏下流腐朽的代名词。你瞧瞧我,我便以自已身为平民百姓的寒门出身而感到自豪不已。真这样说了,只怕何进要拿自已当成是疯子了。

就算把此事放在后世,以平民百姓而自豪的,那也是在解放之后的那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后来的老百姓,还不是遭至城里人的藐视与嫌恶。而一般的老百姓们,还不是削尖着脑袋想方设法朝城里面钻去。

何进的类式思想,无论是在何时都有。按心理学来说,一个人最缺什么时,他就对什么越喜欢。如今权势有了,却只缺少一个名正言顺的高贵身份。纵然不为自已,也要为了儿女家族挣得一个未来出来。

只能说何进的理想、眼界与野心都太小了,只要能够满足其一个世族的身份,他便心满意足了。然而此类人却掌握着能够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诺大权利,这不得不说是对一个国家权利胡乱分配,仅仅依靠裙带关系便得到天下大权的最大讽刺。

何进为人不太坏,本身也不蠢,没有太大的野心,更没有独霸朝纲,成为梁冀那般的跋扈将军之心。他只是执了一些,执着于把何氏一族提升成为世族,让天下人能够好生的尊重于他,同时也尊重何氏,让后代子孙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何进之亡,不是亡在他的能力、品格与性情上,仅仅只是亡在何进所掌控的权利与自已的思想野望太不匹配了。难怪后世有人常说,上司的能力、品格与性情都远远的不如自已,为什么偏偏他就成功了,而我却只能成为他的部下?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只是看他的能力、品格与性情方面,更多的还是看他的野心、理想与所思想的高度上。能力强的,永远只是一个得力的部下,如孙猴子。品格好、性情好的永远只是一名普通的老黄牛,如沙和尚。表面无能的唐僧却因为志向、理想与思想上的高度,成为西行四人之首。

那自已又算是哪一类人?唐僧?猴子?还是沙僧么?将来有可能成就大事么?何白不禁迷茫了。

“天明,天明,汝如何了?”何进连连高声呼喊在一旁突然间就发愣的何白。

何白终于清醒了过来,何进忙问道:“天明,汝亦是我何氏一族中的成员,当知成为世族之后的好处。纵然我辈会因故而暂时失势,但是只要将家族提升至世族,为士人所重,才能让吾何氏一族永保昌盛!终究会有卷土重来的一日。天明,汝预计此事吾可能成事否?”

望着满脸希翼的何进,何白也终于醒悟了过来。自已一直给何进的感觉是个神棍,一个预测事物的发展,及成功与否的神棍,而不是一个值得商议国家大事的心腹堂侄。虽然在何进的心中,此事其实也只是家事。但何白的意见,终究不如出身世族的袁绍来得重要。何进相询,只求一个肯定的预测答复。

何白不由有些黯然的说道:“大将军早已掌控了天下兵马大权,如今又有袁氏相助,岂有不成功之理。但恐大将军行事不密,反恐诸宦狗急跳墙矣。”

何进闻言大笑,说道:“能有天明肯定,此事吾无忧矣。将来大事定鼎,叔父必有厚报。”

何白闷闷不乐的走出大将军府,立即就有一名大将军府的书吏匆匆朝司隶校尉袁府而去。司隶校尉府中,骇然有袁绍、曹操、郑泰、何顒、逢纪、陈琳、周毖、伍琼等一大群官员静静等候着。

“报,司隶校尉,大将军相召太中大夫何天明过府后,于秘室之中私议良久。大将军出秘室中,神色颇为欣喜。然太中大夫何天明面色颇为不乐。”

袁绍挥退了书吏后,问道:“大将军曾数次邀何天明同车回府秘议,如今诛宦此等大事,大将军亦要先找寻何天明秘议,可见大将军对何天明有种莫明的信任。诸位以为,何天明倒底是何等样人?诛宦一事,是否能与我等同心?”

众人好一阵迟疑,郑泰方才首先说道:“何天明好名轻财,尚义爱士,性情随和,博学广才,当为寒士之中的名士矣。诸宦乃吾士人之众恶也,何天明想必也与我等一般想法。”

逢纪不由嗤笑一声,说道:“何天明沽名钓誉,出自寒门却有万金之产,可见其之贪狠不输巨腐。于河北侵吞无主田产,召莱流民建坞抗拒管辖,可为野心勃勃。为人虚伪狡诈,巧言令色。所学之识多为世间小术,好奇言怪语迷惑世人,难登大雅之堂。观大将军喜,而何天明黯,由此可知,何天明必不与吾等同心。”

袁绍听后点点头,又摇摇头,问道:“伯求,吾知你素来有识人之能,汝观何天明为何等样人?”

何顒闭目沉思许久,方说道:“何天明外圆内方,明亲实疏;崇尚义气,暗自薄情;腹有曲折,心机深沉;又多好妇人之仁,颇能迷惑世人。吾以为,其当是‘治世求名无为客,乱世桀傲俊豪杰’。”

众人闻言大惊,这等评价可不低了。太平之时任谁都在求名,那还没什么。无为客,就是说凭何天明之才,在治世时很难有很高的成就。但若乱世之时,便成了桀傲不驯的才智杰出之士,如此必成割据一方之枭雄也。

袁绍沉吟道:“伯求认为何天明之志,可能甘居吾袁氏之下?为我所用?”

何顒笑道:“吾与何天明交浅言寡,如何能知其真实的志向与才干。”

袁绍转头对曹操说道:“孟德,吾素知汝有急智,更有识才之能,汝可为吾前往多加探察之。诛宦乃是大事,万万不可轻乎了。如今何天明有能让大将军改变心意之疑,因此尽量将其拉拢一同参与诛宦一事才是。”

曹操拱手大笑道:“吾素对何天明好奇万分,此事便包在吾身上。吾必为本初召来何天明共议诛宦一事。”

何白有些茫目的向前而行,一直到过了自家的府邸,这才醒转过来。何白也不明白自已是为何进将到的凄惨下场而茫然,还是为自已将来的大事而茫然。

自已来京已近五月之久,名望已得大半,全国皆闻得自已的大名。虽比不上袁绍那等一呼百应,可也做到了能让旁人放下自已的事物,认真侧耳倾听。而不再是漠视,亦有了几分名士的样子。

只是在交际招揽方面,自已却有所歉缺了。也不知是自已不擅长与人交朋友,还是各自的性向属性不对劲。一连交了几个月时间的朋友,吃吃喝喝也有许多回了,却一直没交到几个有用的。大多还是熟人一个,称不上有多友好。勉强有两个送上门的,却都是在历史上没多厉害的二、三流人物。着实让人烦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