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一十章 纳与被纳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一十章 纳与被纳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一百一十章 纳与被纳

蔡邕其实在洛阳城中的亲朋故旧不少,前太尉袁滂是他的母舅,现太尉马日磾、尚书卢植、虎贲中郎将袁绍、包括曹操在内都是他的好友,要不是为了装病,还不一定来自已府中呢。

所以蔡邕一家刚住进府中,何白立即兴奋的要让出最好的房间给他。只是蔡邕一意的推辞,说要避人耳目,所以挑了一处靠后的小院落住下。何白又将六名天哑的婢女送了过去,专门照料三人的生活。

刚刚处理完蔡邕一家的事后,就有公孙沮前来禀告说道:“主人昨日所带回的那名刺客,名唤郑步者,欲要拜见主人。”

何白命公孙沮将其带来,不多久,就有一名三十多岁的壮年普通男人被带了过来。正是昨日所见的刺客郑步。郑步一见何白,立时纳头就拜,“拜见何议郎,多谢多何议郎的救命之恩。”

“起来吧。”何白微微笑道:“你不怪我坏了你的好事就好,救你只是不忍一名义士因我而亡,所以顺手为之。”

“对何议郎来说,只是顺手之事,但对小人来说,却是活命之大恩,小人怎能不谢。至于好事……呵呵,小人无能,刺杀黄琬老贼不能,刺杀其弟黄祖又不能,无奈只得刺杀黄氏家奴以报主恩,不想却又失手被擒也。小人如此无能,怎敢妄称义士之名。”

何白笑道:“为人义与不义,是看其所要行之事与其的坚持,而不是观其成败与否。春秋战国四大刺客,豫让与荆轲为主复仇,但所为同样也是无能、失败之及,却照样无损他们的义名。你对比他们,也不算太差了。”

郑步顿时感动莫名,吞吞吐吐的说道:“小人……小人……怎敢比拟古之刺客豫让、荆轲……”

“古之刺客,为义重恩,故能名垂于世。你能为鲍鸿报仇,可见始终怀有忠义恩德之心,并非无情无义之徒,怎能比不了豫让、荆轲?鲍鸿虽死,但仍有你这般的义士为其报仇,鲍鸿虽死亦可瞑目了。”

郑步感激涕淋的拜道:“何议郎能如此看郑步,郑步虽然无知,但亦知士为知已者死。鲍校尉平素以扈从勇士待我,我虽感激,但数次报仇,今次更被擒捉,足以报答鲍校尉往日之恩德矣。我今之性命,乃何议郎所救,日后此条性命便属何议郎了。何议郎若有需要郑步之处,郑步愿死命而战,决不再仕二主。”

何白欢喜的上前扶起郑步,大笑道:“人生之路漫漫长,能有一名忠义之士时时随侍,我心甚安。郑步,你家中可有他人?”

郑步拱手答道:“回禀主人,小人全家已在疫病中陆续尽丧,只余小人一人了。”

何白拍拍郑步的手,宽慰的说道:“哦,不意你家尽如此之惨淡,还望节哀顺便。”

郑步拜道:“多谢主人的关怀,小人感激不尽。若是主人的防疫疏论能够早些年广传天下,小人家人也不至尽丧于疫了。终归是小人一家无福份矣。”

近些年因为疫病一家死绝者,又何止郑步一家。何白只能是好生的安慰了。幸好郑步因为时间久了,也能看开不少。

何白说道:“人世间最为痛苦之事,莫过于孤独。汝家之亲人虽丧,但若在天有灵,想必也不会希望你继续如此的孤独下去。公孙沮,你且去为郑步寻个愿意的婢女为妻,专门侍侯郑步的生活,另赐钱十万,用作近时的开支。”

“喏,主人。”

“多谢主人……”郑步感动得顿时泣不成声,连连再度跪拜不已。

何白暗道,武人心思单纯,如此应该差不多了吧。何白又温言宽慰一阵,这才问道:“郑步,汝在雒阳所居的时间长否?”

“回禀主人,步自追随鲍校尉之后,在雒阳居住已达十年之久,司隶诸郡可谓一清二楚。”郑步恭谨的拜道。

何白点点头道:“我闻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凡忠义之辈,必交忠义之士。我知雒阳城中多有幽居潜伏,以待明主之俊杰良才。我虽不才,却也想效仿孟尝君养士三千,不知你能否为我召来一些忠义之士为宾客?当然,若能拜我为主,并且忠贞不二,我会愈加欢喜。”

郑步拜道:“主人……小人并无识人之明,普通的忠义之勇士还行,但有才能的俊杰良才,小人只怕难以召至。”

能在历史中留名之士,何白多少也能知晓一些人,最怕的就是那些无名却也有才之人被自已所疏漏了。况且以后要雄霸一方,更要争霸天下,手下至少需要数万人以上的各级文武官员。自已所知的三国人才不过数百人,今生能有其中百人投靠自已就算不错的。其他的无名人才,就需越早寻找越好,至少也能占个先机,把有用的先召到手再说。

何白笑道:“无妨无妨,你只管为我寻访,能召则召,不能召莱的可来回报于我,真有才能之人杰,我当亲自前往召之。”

第二日一早,何白依旧穿着自已的议郎官服,前往皇宫参加自已升职太中大夫后的第一次上朝。那太中大夫的官服需要到宫中的司服处购买领取。

何白本以为汉灵帝昨日参加大朝之后,会偷几天的懒,不再上一般的早朝了。不想汉灵帝还是来了,主议题就是对皇甫嵩于陈仓大胜王国的捷报而进行讨论。

最终决议令大将军何进亲统大军西击边章、韩遂,彻底荡平已混乱了许多年的西凉羌乱。并命令左将军皇甫嵩要在何进领兵到来之前,稳住西凉的战情。又责令前将军董卓统其麾下主力东移至河东,与丁原所部并州军共剿白波贼于河东,不得再以他事推脱。

这些事情都不关何白的事,何白只是听了个大概,就想自已的事了。散朝之后,何白就跑到宫中的司服处购买属于自已的太中大夫官服。这宫中的东西就是贵,一件官服足足要了何白三月的俸禄。这价钱,在外面的话都足够可以买上十件的了。何白抱着官服不断的摇头,汉灵帝的内宫生意干到这份上也是够可以的了。

刚出宫门,就有一名侍卫迎住何白,说大将军有请。何白一愣,何进找自已作什么?蔡邕曾经为了保护自已,而跟何进说过,自已有可能是何进家族中的子弟,是不是何进没能在族谱中找到相类似的,所以准备亲自来确认了?

何白来到一驾朴素略旧的青罗伞盖马车之前,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身为朝庭最高武官大将军何进的车驾。若非是周围环绕着汉灵帝今日刚刚赏赐给他的百辆兵车与虎贲斧钺,四周更有五百虎贲环护,何白哪里又会相信大将军会乘坐此等马车。

何白来到马车之前,刚欲拜问,就听见何进的声音说道:“天明来了?上车吧。”

何白连忙拜道:“谨尊大将军令。”说完将官服交给一旁的扈从,又提衣踏着木凳上得马车。何进正端坐在马车正中,何白拱手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在其左下首坐下。

何进皱着眉头抚须苦思,见何白坐下之后,这才开玩笑说道:“天明日后在吾处不用太过拘谨,随意些才好。以你之才名,又是这般的年岁,应当轻狂一些才是。”

何白忙拜道:“下官向来不懂得轻狂,自任公职以来,时时谨慎,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什么,使得百姓受罪。还请大将军见谅。”

“天明年纪尚青,便时时心怀家国天下,这份公德之心确实不错。”

“大将军缪赞了。”

二人寒叙了几句,何进这才问道:“今日皇帝令吾亲自领兵西征边章、韩遂,吾总感觉其中必有他谋。然而此事又是皇帝于早朝之时当庭宣令,有百官见证,吾身为当朝武官之首,征伐讨逆又是吾的主职,却不好推辞。不知天明以为皇帝于此事暗中到底有何盘算?”

何白一怔,在历史中的何进,麾下部属虽然不少,但始终最为信任的单属袁绍?怎得今日有事却来询问自已?

何白不明白古人对于乡党、门生以及族亲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视,如果没有意外,对此三类人基本上是无条件的信任与重用。就算是到了民国时的蒋某人,也对此三类人有着绝对深厚的情义。

正是因为何白的不明白,所以才不懂何进对于有可能是南阳何氏一族,零陵支族的何白,有着不同于寻常人的感情来。更何况何白还表现的文武双优,更有依靠何进之念头来。何进身为武官之首,同时也是百官之首,提拨谁不是提拨,更何况还是文武皆优的自家人。

虽然此事还没有得到证实,但何进早就信了七八分了。须知此时的古人可不喜欢给自家乱拉祖宗。就算是汉高祖刘邦,也没有因为出生低微就乱拉祖宗的。只有何白这种来自后世,即不知祖先为何人,又不懂得尊重与敬仰祖先的,才会为了利益而乱拉祖宗。

何白清了清嗓子后,这才小声的说道:“虽不知皇帝有何目的,但大将军实在不愿意西去,抗令不可行,却可以设法拖延之。”

“哦?”何进眉头一展,问道:“如何拖延?”

何白想了想《三国演义》中好像并没有这段,可能是《后汉书》中才有此事。虽不知何进的具体办法,但出兵一事只要有军过万,就会花时许久。于是说道:“皇甫左将军既不能平定羌乱,说明西凉兵马过少,不足以成事。而皇帝欲要大将军亲自领兵出战,至少也要派遣三、五万人的大军方可。然而大军未聚,大将军自然可以托延时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