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军中当先生 > 064章 王平姜维到建威

蜀汉军中当先生 064章 王平姜维到建威

作者:高山伴流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0:21

064章 王平姜维到建威

064章 王平姜维到建威

“埋伏呗,允许咱们埋伏,人家也可以埋伏咱们,大家的路子差不多。”李坤懒洋洋的回答到,

随即……,

“什么,你说什么?”李坤觉得不对。魏军怎么知道自己到这了,还要设埋伏?自己是临时起意,没有计划的。

李坤站起来,向着山下看去。那些魏军是在魏军大营进进出出的,出来就到了田里,

“那是浇地呢。现在麦子马上要播种了,需要提前浇一遍水的,好让麦子发芽,真是不知道稼穑艰难。”李坤开始教训傅佥。

自从傅佥反对他,他就气不顺,有了机会就会把傅佥教训一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都不容易呀。即使不去征战,也要浇地种地,没有闲的时候,真是辛苦。”李坤磨磨叨叨着。

看傅佥没有回答,很是得意,让你小子怼我。夫人你惹不起,就惹我。

“看看那些人,浇地还挺熟练呢。引水,分口,都是老手。”李坤表扬了一下对方的敬业精神。

呀,李坤突然不磨叨了,意识到什么,自己似乎忽视了什么。

“傅佥,你派人去下边看看,他们是魏军吗?记着扮成民众。”

“诺,”

一会儿,派下山的人回来了,是魏军。

但不是和祁山,卤城那些人一伙的。他们是屯田军,从冀州来。

魏军鉴于丞相屡次出祁山,大军从长安调动,劳师远征,太过费事,耗费巨大,压力极大,所以在上邽驻扎了近五千人,从冀州来的,是种田的好手。如果汉军来攻,就帮着守城,一军两用。

“那两个大营的人都是屯田的?”

“是,他们平时和当地的民众很熟的,大家都知道。”

“行,你下去吧。”

这五千人,战斗力应该极差,可以吃掉他们。

时间上,李坤决定等几天。在种完麦子之后,这样不影响秋种。

人数上,李坤觉得兵力不足。即便是屯田军,还是有一些精锐的。即使按照十里抽一的比例,那也有近五百是能打的。即使算上夜袭,自己这方的人数还是少。

李坤心疼损失。如果损失大了,这些人训练出来不容易,而且蜀汉损失不起。

这个时候,李坤想起霍弋了,他那里还有五百呢。

“傅佥啊,咱们回去一趟吧,”李坤开始和傅佥商量。没有这个护卫的同意,他什么地方都不能去。

“我的意思是,咱们两个偷偷地回去,把霍弋的那五百人带出来,袭击一下山下的魏军。这么远,我怕霍弋没有经验,把人带不过来,或者让魏军发现了行踪,就不好了。”

看着傅佥的神色,“就咱们两个,像武当县那样。我本来就没有穿汉军衣服,你也换了,这样没有人注意。”

李坤在说服傅佥,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受气的小妾。

还行,这次傅佥同意了。随后把这些人交给了李歆,嘱咐他们好好隐蔽,准备些干粮,准备打仗。

返回很顺利,走的是铁堂峡。只有两个人,贴着西汉水南岸的山脚回来的,到了汉军和魏军隔河对峙的地方。

霍弋很惊讶,不知道为什么先生回来了。听到先生的打算,便立刻开始组织队伍,准备物资。

休息了一晚,次日天黑后,李坤带着傅佥,霍弋和前营的五百人出发了,还是沿着过来时的那条路。

魏军在北岸对峙,没有把力量布置到南边来,怕刺激汉军遭到反击,或者怕被袭击,救援不及。

进了铁堂峡后,天就快亮了,李坤让众人休息。接下来慢慢走就行了,到了也要休息准备。夜袭怎么也需要到几天以后。

到了山坡上,和留守的众人见了面,李坤开始布置任务。

这回,众人一致否定了李坤带一队的提议。

于是部署变为,由霍弋带着李歆,晚上在附近的简易小桥上渡过籍水,分为五路进行夜袭。其中一路由李歆率领,摸到魏军大寨的中央位置,把大旗附近的营帐内的魏军清理掉。因为李坤推测这一带的魏军可能有头领,战斗力可能比较强。

籍水南岸的这部分,由傅佥带一队实行清理任务,刘林率领其余四队进行夜袭。

战斗结束后,在铁堂峡谷里汇合,全体退回到建威那里去。

动手时间为夜半,尽量晚一些惊动魏军。但具体到哪天,可能需要再过几天。等魏军把地种完,这叫不耽误农时。

魏军种田的速度快于当地人,距离寒露还有两三天的时候,就是八月中要结束的时候,麦子种完了,也该霍弋等人动手了。

为了集中力量,李坤没有保留护卫人员,选择了一棵有枝丫的大树,爬了上去,算是观战。

这个时候,月亮在下半夜才出来,正是观战的时候。结果,李坤失望了,晚上什么都看不到,山上还有风。末了,李坤下了大树,靠着大树打哈欠。不时地看看,不时地踱步,怕睡着了感冒。

难挨的夜晚终于过去,李坤也终于看到了傅佥,随后到铁堂峡深处十里的地方休息。众人已经回来,都在补觉。

霍弋和傅佥回报了战果。大旗附近的人全清理干净了,其余地方一顿砍杀,夜晚也没法统计。最后一把火,将这两个大寨烧了,人们才退回来。

“挺好。”李坤表扬道。这次没有想抓那么多俘虏,这些屯田的人只要被打散了,没有了魏军的约束,基本都会换个身份,重新在一个地方生活,没有几个会继续作为军户屯田。

再说大旗的周围可能是一些精锐,但是清理了。所以,虽然不知道具体战果,但是这五千屯田军在编制上就不存在了。对祁山魏军的影响不可知,但是对于防守上邽的魏军,对于下一步要进攻上邽的汉军来说,这个五千人的危险是消除了。

回到建威,北岸的魏军没有动,包括上邽的魏军也没有被调动。

李坤开始计算,寻思着破局的办法。

苦思几日后,李坤暗自找来了王训。把一封信给了他,嘱咐王训务必要亲手交到王平的手中。

进入九月份后,时令就是霜降,冬天随之就到了。

魏军大军暴露在野地里,就不怕冻伤吗?不可能。那么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退军,退回到原来的驻地。

冬季天气寒冷,不宜动兵,那个时候李坤只能等到明年再说了。

所以,魏军突然南下相持的目地是什么呢?

在长期的思考,推演中,李坤感觉到自己似乎找到了那把打开魏军行动大门的钥匙。

以进为退。

魏军的目的是,以积极的行动,压迫汉军保持现状到明年。这样就有了一个冬天的准备时间,加上开春的部分时间,进而可以从容部署,加强兵力,把汉军压在西汉水一线。

基本上是这个目的。

也是基于这个判断,李坤不允许魏军这么做,所以决定打破这种局面。在建威汉军休整的情况下,他需要外援。然后想到了王平。

迎着九月的阵阵凉风,王平带着无当飞军来到了建威。随行的竟然还有姜维,这让李坤有点惊讶,没有请他呀。

在张翼的大帐,建威守将张翼,副将蒋斌,从汉中到来的王平和姜维,前营的霍弋,傅佥,李歆,刘林,后营的王训,句扶,罗宪,黄崇,还有句安聚在一起,听李坤的部署。来了这么多将领,还有这么多兵马,肯定有大动作。

“现在天气凉了,马上就是冬天。冬天寒冷,不宜动兵。魏军在利用这一点,来达到阻击汉军于西汉水南岸的目的。我也想利用这个冬季不宜动兵,如果汉军利用这个时间点,攻取了陇右的城池,就可以利用这个冬天从容布置,加以巩固。”

目标就是上邽城。上邽拿下来,出祁山的这盘棋就活了。

“关键是谁能做的到。”李坤的声调变高了。

当面的魏军大约有一万七千人。一万来自陇西,七千来自上邽。上邽城里大约还有三四千人。

汉军的兵力,前后营是两千,建威五千,王平的五千,共计一万两千。从总兵力上看,汉军没有优势。

但是,魏军在冬季到来之前,是要退兵回城的,否则这个冬天大军暴露在野外,是不行的。

那样的话,陇西魏军是一万,汉军占据优势。上邽的七千在卤城和祁山,如果断掉木门谷,汉军的优势更大。

分析得差不多了,李坤道,“所以,我决定推动魏军的进程,让冬天成为魏军的障碍,汉军的屏障。”

主要想法是:霍弋的前营西出,暗中渡过西汉水,翻过祁山山脉,穿过洛门,到达陇西重地中陶,獂道,和襄武,把陇西的魏军阻断在洛门以南。

自然,这是一种态势,目的是调动陇西魏军回撤。本来这些魏军冬天也要回去过冬,只是让他们提前而已。

而且,汉魏对峙,汉军寻求在陇西突破,也是符合常理的。

李坤只不过在这个调动之上,加上了一层,加入了王平。而且是重锤:王平率汉军主力袭上邽。

这是连环计。

魏军不知道这支汉军的具体实力,不回援就会被阻击在野外,给汉军歼灭他们的机会。

如果陇西魏军回援,上邽魏军就会孤立。除了留下守卫祁山卤城的人马,返回上邽的魏军不会超过五千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