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军中当先生 > 058章 后营设伏木门道

蜀汉军中当先生 058章 后营设伏木门道

作者:高山伴流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0:21

058章 后营设伏木门道

058章 后营设伏木门道

“那走吧,到了地方,你找地方休息,记住随时恢复体力。”

卤城果然派出了队伍,大概有一千五百多人。

“这是真的当成山贼了。”

开始还有一大堆废话,之后魏军开始攻城。句扶防守,只有一个城门,居高临下,很是轻松。

“要是有第一批在多好,现在突袭卤城,马上可以拿下。”李坤遗憾。

这个事情不能着急。句扶的办法也不错,居高临下,让士卒多见识见识真实的战场。

这种枯燥的攻防战,一点意思也没有。

“我回去了,有事告诉我,”李坤对王训言道。

“诺,”

往回走的时候,刘云的体力明显不行了。

“别坚持了,我背你会儿吧。”原本想架着,那样好像还不如背着好看。

“不,妾还能坚持。”

“不什么不,上来吧。”李坤把后背让了出来,等刘云趴好,手把住双腿,颠了颠,让搂住自己脖子,开始往回走。

还好不太沉,路也不太远,否则真够李坤受的。让别人背,不可能的。那是公主,自己的老婆,怎么能让别人占便宜呢。

魏军攻了几天城,没有任何效果;也许是怕卤城空虚,也没有从卤城调兵增援。

这让一直盯着卤城,准备奇袭卤城的李坤很失望。

这种拖着也是在消耗魏军的力量,但是李坤觉得消耗的太慢了。

而且消耗多少,是由魏军说了算的。人家攻得猛,消耗大;人家攻得松了,消耗很小。

人家还没有用困的办法呢。围而不攻,你怎么办?

李坤决定改变一下子。让王训带那五百人到卤城外,转一圈,做出勘察地形,准备攻城的样子。然后埋伏在卤城和祁山之间。

果然,攻祁山的魏军担心卤城有危,开始撤退。随后句扶见机杀出,魏军大败,向卤城逃窜。

中间又遇到王训的截击,混乱中纷纷逃进卤城。

王训等人大概是憋得太久,或者立功心切,攻击异常凶猛,竟然让王训带军随之进了卤城。

句扶和王训二人趁势一顿砍杀,魏军惊恐,不知道来了有多少人马。

李坤令部分人,打着缴获的魏军旗帜,朝上邽逃跑。魏军终于明白过来,蜂拥出北门。

如此后营终于打破了僵局,取得了渡过西汉水以来的一个大胜利。

同样,缴获的军资除留给自己用之外,一半搬进密营,一半押送给建威。沉寂的西汉水终于又繁忙起来。

卤城又拿了回来。

这是打退了魏军第二次进攻。

返回密营中,李坤挑了两床被子,垫得厚一点,这样就不用担心树叶出声音了。至于刘云觉得在叶子上,好像也行,他就没有注意了。

他关注的是此次魏军如何判断祁山的局面。

在讨论如何面对魏军随后的进攻上,出现了分歧,甚至是严重的分歧。

关于魏军的出兵方向有两个,一个是阳溪方向的洛门,一个是木门道的上邽。或者两地同时出兵。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有所分歧,但是解决倒也快捷,分别向两个方向派出探子,每个方向两组。

对于魏军的到来是采取伏击还是防守,出现了分歧。

黄崇提出,可以考虑在木门道设伏,按照当年对付张郃的例子,实施伏击。王训赞成这个意见。

句扶提议防守,节节抵抗。在卤城防守一次,杀伤一次魏军;在祁山防守一次,杀伤一次魏军。最后再撤出祁山堡。

双方争执不下。

其实李坤是赞成设伏的,但这种防守的效益也很高,让敌军顿兵于坚城之下,是消耗敌军力量的很好办法。

这和每个人的风格有关吧。比如李坤就喜欢夜袭,傅佥就喜欢直接打架,正面突击。

最后到了李坤这里。李坤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在木门道设伏,然后在卤城虚晃一枪,做防守状,大部集中于祁山山脉之中,策应祁山。

但这次祁山的防守方法要改变一下。只留两百人在里边,配备长绳索。实在不行,就从山崖溜走。如果有机会,则里应外合一下。

如此,四人取得了一致意见。

在分工上,罗宪负责准备石头树木,断其后路;黄崇负责在前边用石头树木枯枝拦路,到时候引燃枯枝;王训负责组织弓弩手射杀。句扶到了祁山,组织后撤的路线。

句扶在实战中意识到,这种单纯的防守也有问题。这次如果不是王训在卤城虚晃一枪,调动魏军,最后相持到什么时候,真的也未必知道,所以放开让那群年轻人去做了。

李坤随着句扶回了祁山。他想安慰一下句扶的情绪,这是他自己对刘云的说法。

实际情况是,众人觉得先生在,还要保护先生,实在是分散精力,一致让句扶带着回了祁山。

这些人呐,真是,太宽泛了也不好哇。问问如果是当年的丞相,他们敢吗?自然了,丞相会指挥大军,先生不太会。其实是不愿意。事情都是自己干了,别人怎么成长?

不过在祁山堡,日子还不错。这回的祁山山顶,只有句扶,李坤和刘云,亲卫在把守那座唯一的大门。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汉魏重视的祁山,如今竟然成了春意怏然的地方。安排完了,没有事做,守着正是青春妙龄的老婆,还能干什么?

站在祁山山顶,可以俯瞰周围几十里的状况。换个说法就是,站在祁山山顶,可以游览周围几十里的景色。

此时是五月初,山里的夏季差不多到了,虽然还有些凉意,但热度却很明显。刘云又换回了裙子,果然比军服好看太多。

祁山顶上,白天手拉佳人,白衣长裙,凉意习习;晚上温玉在怀,真是好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啊。魏军果然出兵,从上邽出兵近万人,来夺回祁山。

李坤一听,比去年的人少了。张翼曾经说,去年有近两万人出动。

但是绝对数量还是汉军的十倍。此时应该是避开魏军锋芒,进山打游击,完全变成山里的彭越是正路。

可是这些人,让自己惯的,全都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主意,不打一仗根本没有撤回的可能。

两日后,消息传来,王训等人在木门道伏击,基本成功了。

把对方的路也断了,埋伏圈的人也射杀了不少,但是随后后边的魏军拼命进攻,踩着乱石枯枝往上爬。

罗宪人少,也不敢拼,在把石头和树木扔完后就撤回了。随后王训,黄崇也撤了回来,只留了人在卤城监视魏军动向。

这有点反常。

“你们没有看他打的旗子?”听了罗宪的描述,李坤问道。

“没有注意,只看信号了。让末将断后路的时候,马上就断了。”

“你做的对。我只是好奇,是谁让魏军如此拼命。”正常情况是,遇到埋伏,停止前进,查明情况,再做打算。

“派人去探情况,看看魏军的动向。咱们随时准备进山。”

几天后,魏军重新进攻。到了卤城,气势凶猛。早就赶到卤城的句扶稍作抵挡,立刻撤回了。

回报说,魏军攻城的至少有五千人,他看形势不好,只对对方的前锋略做杀伤,就撤回来了。

“你做得对。撤得不错。”

“祁山也别守了。魏军势大,志在必得,撤回山中最好。”句扶道。

“行,撤吧。”李坤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

“先生,崇有个想法。”正是黄崇。

李坤一愣,在这个时候有想法,那是很有意思的。

“你说,”

“既然是撤,不如先生撤向深处的密营。我等经过祁山内部的小路,横穿过去,在木门道再看看机会,不行再撤回。”

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出乎魏军的预料。

“你们几个的意见?”李坤问。

“干了。”这些人可没有李坤的耐心,在山里熬魏军。他们的想法可多了。

“不要贪功,不要恋战。”

“诺。”

见众人散去,李坤看了看刘云,“换衣服吧,撤。否则来不及了。”

李坤撤回了深处的密营,其他四人全去了木门道。

回到密营,李坤算了算时间,让亲卫去建威,通知霍弋那伙人,如果休整好了,就过来,差不多该换了。

魏军速度果然很快,汉军撤出的次日,重新占领了祁山。

如此,祁山和卤城又回到了魏军手中。

这次是五千人。令李坤奇怪的是,这些人没有撤,在祁山扎下了营。

“难道要进军武都?”

随即李坤否定了这个想法。魏军进攻,汉军防守,而且还只有一个方向,对于汉军是及其有利的一种打法。建威汉军战力强劲,又没有粮草之忧,比攻出去强多了。

而且,魏军的五千人太少了。

不是武都,那就是祁山,祁山山脉,那是准备进剿自己这些山贼了。

“收拾东西,能不带的尽量别带。”李坤催促着,

“带一身衣服,一套被子就行了。”

“裙子就别带了,藏在这里吧,以后还会回来,到时候再拿。”

带的破烂太多,坛坛罐罐太多,你怎么轻装?怎么会有灵活性?

魏军果然开始进山,李坤领着身边这十几个人向北退去,向茫茫的大山深处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