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军中当先生 > 018章 元旦夜袭上庸城

蜀汉军中当先生 018章 元旦夜袭上庸城

作者:高山伴流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0:21

018章 元旦夜袭上庸城

018章 元旦夜袭上庸城

抵达上庸城外十里,离元旦佳节还有两天。在远离官道的密林中下寨后,霍弋组织先锋营制作渡过堵水的竹排,带领先锋营指挥部的人前去探查地形,分配任务,制定方案,并等待大军的到来。

次日,王平带军到达,随即开始给各军分配任务,包括占领军营,太守府,粮草库,军械库等重点目标。

李坤特别交代,争取活捉上庸太守。

据了解,这位太守实际上是申耽申仪离开后,申家在上庸的代言人。李坤要用这个给那些左右摇摆,南北通吃的世家大族一个教训。那就是汉军是记仇的,会报仇的,无论是过去了多长时间。

关羽在攻樊城时上庸的掣肘;丞相在第一次北伐时,孟达要反,申仪断绝蜀道的敌对;还有当年曹真多路伐蜀的时候,司马懿从宛城出发,经过这里竟然推进到了西乡,没有申家的支持,几百里的粮道根本不可能支撑住。所以,选申家立威很合适,至少要让一部分人收敛点。

半夜正中的时候,先锋营出发,李坤跟在后边,身边是王平派的十名亲卫。后边不远是王平的大军,那是西城的守备军。

全军出击,看似在西城没有防备,其实却把那些免除债务的人集中了起来。这些人,是曹魏统治时期的受害者,如果西城有人作乱,那首先断掉的是这些人的饭碗,所以必遭到最凌厉的反击。

凌晨时分,众人到了上庸城外,占据了各自的攻击位置。休息了半个时辰,补充干粮和水分后,霍弋指挥先锋营九个屯的兵力准备夜袭。

傅佥和李歆还分别带了一个屯的兵力,原来的屯长竟硬生生变成了副职,在西城门外散开。

西边是主要的方向,分配了四个屯;北边和南边各分配了两个屯,最远的东边分配了一个屯,北,南,东三边的人都携带了竹排,帮着渡过堵水。按照约定的时间,众军随即开始爬城。这个时候竟是天最黑的时候,什么也看不到,只能静静等待。

李坤发现自己的到来没有丝毫用处。

感觉过了好久好久,其实没有多长时间,城门开启。回报说是霍弋守在城门口,引领大军入城。傅佥和李歆二人早就杀进去了。

李坤开始踱步。天还是冷啊,运动起来还行,静静地等实在是太冷。

感觉又过了好久才看到城中出现了火光,然后是喊杀声。这是王平的大军,先锋营在近战厮杀的时候是喊暗语的。

其实只要是进了城,就没有问题了。以汉军的战斗力,攻击上庸的郡兵,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果然,天亮后,王平派人来接。

上庸民众过了一个他们终生难以忘记的元旦佳节。前一日还在给曹魏的太守贺岁,然后一日之后,他们要面对汉军的王平。

按照原定计划,仿照西城的模式,打击地痞流氓恶霸,没收不良财产,重新分配田地,确定新的税额,烧掉高利贷,如果有人想随汉军走,王平自去处理。

这里多了一项,公审上庸太守。为了增加说服力,专门用了三天时间,让民众告状,关于太守及其家族的,然后是证据确凿,在城内斩首示众。他的家人没有按通常的做法去服苦役,而是驱逐出蜀汉境内。到曹魏那里去体会世态炎凉吧,也是告诉那些人叛变摇摆的下场。

经过半个月的忙碌,王平回军。留五百军守城,而且指令他们,如果曹魏来犯,立刻撤退回西城,那里才是重点。虽然放弃了防守,但是为重新分配土地的人家发放了军械,武装他们有反抗的能力。自然,如果不行,立刻回汉中。

回军时顺道取了武陵和建始,如法炮制。最后大军押运着大批的物资回到了西城。

建兴十五年(237年)十二月月末,次年元旦佳节的前夕,督汉中的安汉候,安汉将军王平以王训营为先锋,亲自带西城兵马为中军,以夜袭的战法,夺取上庸城。随后攻取了建始,武陵二县,上庸郡收复。

收复上庸的奏报传进了锦城,御书房的几个人都是连连感慨,

“果然有些本事。”

“还是陛下见识长远。”

刘禅听着这些人少有的恭维话,感觉有点发虚。

“告诉刘福吧,让云儿争取把这个人留下来。”

“诺。”

上庸,

在王平处理那些琐碎事情的时候,李坤带着傅佥住进了原来的客栈,等着刘云一行的到来。这次没有住进太守府,是为了安全起见,下一步就是往东走了。

当众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双方感觉不一样了,亲近了不少。

有了傅佥在夜袭上庸的表现,还有临行前刘云的眼泪,李坤放下了戒心。这是和王平一伙的,不管具体因为什么缘由遇到了,对自己绝对是善意的。

刘云一行也放松了许多。以前只是听说先生的事情,这几个月在上庸和西城之间往复,弄得这些人是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直到上庸城被打下来,终于才明白,先生说的大风景原来是这个,欣赏风景的人是王平。

什么也不用说了,自己人。

再次见到刘云的时候,李坤第一次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母亲离去的伤心事终于过去了,能走出来,对任何人都不容易。

“想不想回去?出来的时间不短了。”李坤问。

然后李坤第一次看到了那种幽怨的白眼,马上收回了自己的话,

“好,继续吧。”

想想下一步的行程,李坤发现距离自己当初的设想越来越远了。一叶小舟,顺汉水而下,进入江水,继而顺着那滚滚东逝水,去看赤壁,去看十里秦淮河,登顶钟山。

现在呢,已经是正月,元旦佳节已过,还在汉水的中游徘徊,不知道秦淮河何处。

“兄长准备去哪里?”

“武当县。走路太累了,还是坐船吧。顺堵水到汉水,然后再顺汉水而下,到武当县停一下,休息。”

这么走的话,从上庸到汉水大约一百五十里,然后走汉水又是一百五十里,也不近。

“哦,这一路让刘伯安排吧,他挺在行的。”

“行。

这次顾了一艘大船,像上一次那么大,看来这块地方的船就是这样了,虽然是运输船改造的,但是条件好多了,分成了好几个隔舱,大小还可以,住一个人没有问题,非常宽裕。

这次李坤和刘云被安排在船中间的两个隔舱,两边是侍女和刘福,傅佥。

这让李坤有点不适应,这也太近了,所谓的隔舱其实就是用木头做木条为架隔离开,上面钉上竹席,把整个船的空间分开。除了看不见人,其他连喘气都能听到。

虽然是顺水而下,但是船行的却慢。想舒服,速度就要慢下来。而且,这一路上,李坤大部分时间在刘云的隔舱,因为一路上,刘云开始头疼,睡不着。

那是从上庸出发的第二个晚上,由于沿途没有多少村镇,所以决定住在船上,等有村镇的时候再停下。船家上岸去补给,众人上岸放松一下。

当晚,李坤就要睡了,便听到侍女再外边喊“先生”,于是出了隔舱。

这个隔舱站起来有些勉强,想在船上活动需要去船头。

然后侍女就说小姐头疼,睡不着,请先生看看。

李坤一想,就隔着一层竹席,还要喊侍女,真是能行。进去吧。

进了刘云的隔舱,这个隔舱,在空间上和自己的那个差不多,进来两个人就显得狭小了,所以侍女就没有跟进来。为了防风保暖,把隔舱门关得紧紧的,只要不频繁地进出,不会感冒。

这是李坤第一次进来,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刘家小姐的布置。果然和自己,刘福的不一样,很舒适,有点精致的感觉。

刘云躺在榻上,相当于是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锦被,隔舱内点着两盏松油灯,还算是明亮。

这是李坤第一次注意到船上可以照明。以前一到了天黑就睡觉,即使睡不着也是闭目养神,慢慢地就睡着了。想想坐船的种种,真的亏了不少。

“怎么了?”

“睡不着,有点头疼。”有气无力的,

“发烧吗?”

“好像不烧。”

“什么好像,我看看,”李坤不再顾忌,把手放到刘云的额头。不烧啊,脑门是凉的。

“把手拿出来。”

刘云一愣,“兄长还会看病?”

“不会呀,”李坤挺诚实的,“我就是想摸摸你的手心,发不发烧。”

刘云偷偷的笑了一下,伸出了右臂。李坤一看那雪白的胳膊,在油灯下真是显眼,忙把被子拉上来一些盖住,只留了手在外边。摸摸手心,不烫,真没有发烧。

不发烧就好。

“累的?”随后李坤自己否定了,累了应该是呼呼大睡,叫都叫不醒的。

“闲的?”在屋里待时间长了,有时候也会头疼。船里差不多吧,这不能问。

“有什么烦心的事吧。”李坤问,觉得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也没有,”这回倒是有了反应,看了一眼李坤,否定了。

“有的话,就说出来,大家想办法,没准就解决了。”李坤在劝。“哪怕做噩梦,说出来就没事了。”

“兄长还会解梦?”刘云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