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50、文成帝始建云冈石窟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50、文成帝始建云冈石窟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50、文成帝始建云冈石窟

文成帝始建云冈石窟

文成帝年龄不大,就继承了皇位。他在位期间,做的最有名的事情,是恢复佛教,并且下令修建著名的云冈石窟。

《魏书》记载,拓跋濬是拓跋焘的嫡长孙,他从小聪明伶俐,与众不同,拓跋焘很喜欢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不离左右。

拓跋濬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跟随祖父北巡,恰巧遇见酋帅押解一名奴隶,并且对奴隶施以刑罚。拓跋濬不忍心看到奴隶受刑,对酋帅说:“这奴隶今天遇见我,是他的幸事,你应该赦免了他。”酋帅只得把奴隶放走了。拓跋焘很是惊奇,说:“这孩子虽小,却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天子。”拓跋濬长大以后,拓跋焘经常让他参与朝廷议事。

公元452年,只有十三岁的拓跋濬,在大臣们的拥戴下,登基做了皇帝,被称为文成帝。当时,由于宗爱作乱,北魏内部斗争十分激烈,谋权夺位持续不断。文成帝采取果断措施,先后平定了各地叛乱,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拓跋焘在位时,下达了灭佛令,使佛教受到重创。但靠强制手段灭佛是行不通的,遭到人们反对。当时,太子拓跋晃就反对灭佛,多次规劝父亲,并且保护了许多僧人。拓跋焘死后,要求恢复佛教的呼声甚高,因此,在拓跋濬称帝的当年,就宣布取消灭佛令,下诏恢复佛教,使佛教很快又兴盛起来。

文成帝实行较为宽松的治国政策,禁止严刑峻法,除谋反、杀人大罪外,一般不判死刑,还经常赦免罪犯,十五岁以下的慎用刑罚;颁发禁酒令,不得酿酒、卖酒和饮酒;减少徭赋,与民休息,发展经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可留一个儿子在身边奉养,不必从军服役。文成帝还推行和平外交政策,与南朝宋建立友好关系,互通贸易,息兵养民。这一时期,百姓生活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文成帝重视对地方的治理,经常派人巡察各州郡,看田地是否荒芜,百姓吃的是否有肉,穿的是否整洁,有无盗贼,民众是否有怨言,等等,把这些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重要内容。文成帝还经常亲自巡视地方,所经之处,必定接见年高的长者,询问百姓疾苦。

曾经被打败的北方柔然,此时有所复苏,经常侵扰北魏边界。公元458年,文成帝亲自统率十万骑兵、十五万辆战车,去讨伐柔然。魏军穿越沙漠,旌旗飘扬,绵延千里,柔然不敌,纷纷远遁,其中有几千个帐落投降。文成帝在柔然刻石记下战功,然后凯旋而归。

文成帝在位期间,下令开始修建云冈石窟,这是他在中国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经过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的修建,目前存有主要洞窟四十五个,石雕造像五千多尊,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的早期石窟,就是文成帝下令修建的。文成帝下诏,让当时的著名高僧昙曜主持修建工作。昙矅是凉州人,年少出家,成为名僧,在拓跋焘灭佛时,被太子拓跋晃保护下来。

昙曜奉诏后,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石窟修建中,他用了五年时间,开凿了五个石窟,每个石窟都有一个大佛,象征着北魏初期的五位皇帝。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劲健、浑厚、质朴的风格,被后人称为“昙曜五窟”。

昙曜建造的五个大佛,模拟了北魏五个皇帝的形象,象征北魏皇帝是佛的化身。其中有一尊大佛,脸上和脚部各嵌一黑石,据说文成帝的脸上和脚部,也各有一颗黑痣。昙曜是在告示世人,文成帝就是佛的化身,君权神授,不可动摇。有意思的是,在五尊大佛当中,也有模似下令灭佛的拓跋焘。

更有意思的是,文成帝虽然是佛的化身,虽然他下令恢复了佛教、修建了云冈石窟,但是,他本人并不信佛,而是信奉道教。

对此,《魏书》和《北史》记载得都很清楚。记载说,公元454年2月27日,文成帝亲自驾临道坛,接受道家文书,举行仪式,仪式完成后,赏赐了群臣,还特赦了京城有罪之人。看来,文成帝只是把佛教作为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而已,至于他是不是真的信道教,恐怕也很难说。

公元465年,文成帝在当了十三年皇帝之后,不幸病逝,年仅二十六岁。文成帝虽然死了,但他始建的云冈石窟却与世长存。

文成帝英年早逝,他继位的儿子幼小,北魏就进入了冯太后执政时期。那么,这位女性掌权者,干得怎么样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