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21、南齐兴起“永明体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21、南齐兴起“永明体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21、南齐兴起“永明体

南齐兴起“永明体”

南齐存在了二十三年,除了十几年的永明之治外,很多时候都充满了杀戮和血腥。然而,就在这不太长的永明年间,兴起了一种新的诗风,叫永明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永明体,就是一种新体诗,因兴起于齐武帝永明之治期间,所以被称为永明体。在永明体之前,诗坛上主要流行古体诗,古体诗语言艰涩,十分难懂,被称为古诗、古风。永明体,则追求声韵格律、清新通畅、通俗易懂,受到人们喜爱,很快流行起来。

永明体的主要特点,一是篇幅较短,以五言四句和五言八句为主,句式趋于定型。二是讲求声律,以平声韵居多,要求“四声八病”。三是重视写作技巧,讲究骈偶、对仗。四是追求意境,构思巧妙,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推动永明体形成的关键人物,是齐武帝的次子萧子良。萧子良喜爱,广泛结交文人,他当时是竟陵王,担任司徒,有许多便利条件。于是,萧子良在建康鸡笼山西邸,广招天下有才之士,聚集了大批文人,多达八十余人。其中最出名的,有萧衍、谢朓、沈约、王融、范云、萧琛、任昉、陆倕八人,被称为“竟陵八友”。可以说,萧子良组织的这个文人集团,推动了永明体的产生和形成,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永明体的主要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沈约、王融三人。另外,善识声韵的周顒、开创梁国的萧衍等,都对永明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朓,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风,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而在写景抒情方面,则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沈约,在当时名望甚高,创作的永明体诗歌数量最多,而且他在理论上,对永明体作过阐述。沈约与萧衍关系密切,帮助他建立了梁国,也推动了永明体发展

王融,也是颇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含蓄而有韵致,细腻而清新自然,语言华美而流畅。王融积极参与政治,策划拥立萧子良登基称帝,可惜失败被杀。

萧衍代齐建梁之后,积极推行永明体,他本人也写了许多清丽可读的诗歌。在梁陈时期,永明体又有进一步发展,有何逊、阴铿、吴均、徐陵、庾信等九十多位文人,对新体诗作过有益探索,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梁朝的何逊和陈朝的阴铿。

何逊,是今山东临沂人,著名诗人。他擅长描绘景物,抒写离别情绪,语言流畅,辞意隽美,意境清幽,使人难以忘怀。何逊在诗歌方面的探索,进一步发展了永明体,为律诗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也使他成为南梁时期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

到了南陈时期,阴铿接过永明体的大旗,继续向前发展。阴铿是今甘肃武威人,少年时就能写诗作赋,尤善五言诗,在上取得突出成就。杜甫将阴铿和何逊合称“阴何”。

永明体自诞生以来,经历近百年时间,在无数诗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标志着从前占主体地位的古体诗告一段落,新体诗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它以清新自然的诗风,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它以多年积累的丰富艺术经验,为后来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南齐开创的永明体,是唐诗兴盛的重要源头。

永明体也有缺陷和弊病,主要是对声律的要求过分苛细,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史上的地位。永明体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无疑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