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14、叔侄相残宋国灭亡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14、叔侄相残宋国灭亡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14、叔侄相残宋国灭亡

叔侄相残宋国灭亡

刘子业死后,南朝宋出了两个皇帝,形成对峙。宋文帝的儿子们支持刘彧,孝武帝的儿子们支持刘子勋,双方厮杀,最终叔叔消灭了侄子们。随后,叔叔们之间又手足相残,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荡然无存。南朝宋如此暴戾内斗,焉有不亡之理?

《宋书》记载,刘彧,是宋文帝的第十一子。他少年时候,就聪明伶俐,风姿端雅,好读诗书,喜欢,撰写过《江左以来文章志》,并注《论语》两卷,流行于世。

刘彧小时候,死了母亲,孝武帝的生母路太后把他抚养长大。刘彧对路太后十分孝顺,深得路太后喜爱,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孝武帝对其他兄弟都很猜忌,唯独对刘彧亲近,让他担任中护军,掌握禁军部分兵权。

孝武帝去世以后,儿子刘子业继位。刘子业猜忌叔叔们,把刘彧等人全都囚禁起来。当时刘彧二十六七岁,年富力强,又掌握兵权,刘子业特别忌惮,除了百般凌辱以外,还想杀了他。

刘子业称刘彧为“猪王”,有一次,把他的手脚捆起来,用木棍抬着,交给手下,说:“今日杀猪”。刘彧的弟弟刘休仁机智,对刘子业说:“听说陛下快有儿子了,不如等生下太子,再杀猪庆贺”。刘子业听了,觉得那样更好玩,暂时没有杀刘彧。刘休仁救了哥哥一命。

公元466年,刘彧密谋除掉了刘子业,在弟弟刘休仁、刘休祐、刘休范、刘休若等人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年号泰始。

在刘彧杀死刘子业的前一个月,江州长史邓琬,见刘子业昏暴无道,便计划拥戴孝武帝的三子刘子勋为帝。刘子勋当时担任江州刺史,他虽然只有十一岁,但聪慧好学,为人宽和。邓琬深受孝武帝厚恩,不忍心让刘子业败坏了江山,便联合雍州刺史袁顗,打算以废昏立明的名义,号召四方讨伐刘子业,扶立刘子勋登位。

邓琬做好了各种准备,正要发出讨伐檄文的时候,不料刘彧抢先一步,杀了刘子业,自立为帝。有人劝说邓琬,承认刘彧的帝位,不要再扶立刘子勋了。邓琬不甘心,并且认为,刘子业死了,理应由孝武帝的其他儿子继位,刘彧得位不正。于是,邓琬、袁顗等人,在寻阳拥立刘子勋称帝,年号义嘉。

这样,南朝宋出现了两个皇帝。俗话说,天无二日,世无二主,两个皇帝之间,必然要展开一场生死大战。当时,刘彧的兄弟们,多数在朝廷,而刘子勋的兄弟们,多数在地方。所以,刘子勋登基之后,获得各地宗王的支持,各地都谴责刘彧篡位自立,纷纷起兵,从四面八方讨伐建康,使得刘彧政权的号令,不能出建康城外百里之地。南朝宋爆发了文帝系和孝武帝系两大阵营的内战,造成极大破坏,史称“义嘉之难”。

刘彧的政权,虽然领土、人口不及刘子勋的十分之一,但手里有一支精锐的军队,这得益于孝武帝的军制改革。孝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使朝廷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刘彧是文人,不习武功,他依靠刘休仁等兄弟们和勇将萧道成,率领着兵强马壮的朝廷军队,先扫平浙东,再攻陷江陵、寻阳,继而平定江南和淮南各地,经过一年苦战,最终消灭了刘子勋政权。刘子勋、邓琬、袁顗被杀,刘子勋的十几个弟弟,全被诛杀殆尽。

孝武帝有二十八个儿子,除了早夭七个,被刘子业杀了三个,此时全部被杀绝。刘彧为了斩草除根,连三四岁的幼子也没有放过。刘彧是文人,但照样杀人不眨眼。这都是皇权惹的祸,在皇权面前,只有利益,没有亲情。在皇室内战过程中,将军萧道成的势力迅速崛起,为宋国灭亡埋下了祸根。

刘彧在执政之初,革除刘子业时期的弊政,废除苛捐杂税,减轻赋税,但不久就丧失意志,纵情声色,生活奢靡。他需要一件物品,往往要造九十件备用,正御、御次、副各三十件。他的太子刘昱年幼,刘彧担心他死后,他的兄弟们会篡权夺位,于是,便向曾经拥立他登位的兄弟们痛下杀手。

刘休仁曾经救过刘彧的性命,并且在平叛中立有大功,但因为他有计谋、有声望,刘彧全然不念救命之恩和手足之情,首先把他杀了。接着,刘彧又杀了刘休祐、刘休秀、刘休若等几个兄弟。

宋文帝有十九个儿子,此前早夭、病死、被顾命大臣杀死的有九人,被孝武帝杀死四人,刘彧又杀四个,现在只剩下两个了。第十八子刘休范,刘彧认为他平庸,不足为虑,没有杀他,但后来仍然被杀。只有第九子刘昶,见皇室险恶,跑到北方,投降了北魏,才得以免祸,活到六十二岁。堂堂皇子,只有投降异族敌国,才能够保住性命,可悲啊!

皇子们死了,倒无妨大局。可在内战当中,文臣武将们死得更多,军队损失很大,无辜百姓也饱受战火蹂躏,经济社会遭到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民众对皇室叔侄相残十分痛恨,对朝廷失去信心,造成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南朝宋陷入一片混乱。

北魏见南朝宋大乱,十分高兴,于是趁乱南下,大举进犯。南朝宋因内战消耗了大量国力,抵挡不住,接连丢失冀、青、兖、徐四州和豫州六郡,退守到淮河以南去了。皇室内斗给南朝宋带来严重灾祸,致使国力迅速衰落,史称“泰始之祸”。

公元472年,刘彧当了六年皇帝后病逝,时年三十四岁。十岁的太子刘昱继位。刘彧临终前,任命了几名顾命大臣,并令萧道成为卫尉,参掌机要。

刘昱年龄不大,却生性好杀,喜怒无常。他刚即位时,内畏太后,外惮大臣,还不敢过于放纵,后来年龄稍大一点,便无所顾忌了。刘昱也有些变态,他喜欢杀人,杀人花样还很多,如击脑、锤阴、剖心等等。刘昱一日不杀人,便浑身难受,觉得不快乐。又是一个变态狂。

这个时候,萧道成的势力已经形成,控制了朝廷。萧道成见刘昱越来越不像话,干脆把他杀了。刘昱死时十五岁。

萧道成又立了刘昱的弟弟刘准为皇帝,被称为宋顺帝。刘准当时十岁,名义上是皇帝,但朝廷大权都掌握在萧道成的手里。三年之后,萧道成觉得时机成熟,要求刘准禅位于他,刘准只好顺从了。

刘准虽然十分顺从,但依旧没有逃脱被杀的下场。刘准乞求饶命,杀他的人却说:“当初,你祖上刘裕,就是这样对待司马氏的,我们只是照例行事而已。”刘准流着泪说:“愿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家。”刘准死时,只有十三岁。

公元479年,萧道成登基称帝,建立齐国,史称南齐,南朝宋至此灭亡。

南朝宋自公元420年建立以来,经历了五十九年,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长、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朝代。然而,自刘裕以来的历代皇帝,都充满了暴戾之气,杀戮过重,而且大多数是骨肉相残,都是死在自家人的手里。刘裕有七个儿子,六个死于非命。刘裕的孙子众多,有六十多个,但除了早夭病死的以外,几乎全被杀光,造成国家灭亡、后代断绝。许多人认为,这是刘裕戾气的报应。

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人生在世,不能过于暴戾,还是仁慈一些为好。

南朝宋灭亡了,南朝接下来的政权,就是南齐了。南齐的开国之君,名叫萧道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