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圣人之仁 > 第六章 风云突变

圣人之仁 第六章 风云突变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2:55

第六章 风云突变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最后的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要不然,咱们董家可就万劫不复了。”

一路上想着妹妹的这句话,董贤终于下定了决心。成者王侯败者贼,反正皇帝殡天后,我肯定得不到好下场,还不如就此拿到禅让诏书,名正言顺地登基,发动政变,大权独揽。

想到这里,董贤不由得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未央宫。

今夜愁云惨淡,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得化不开,让人感觉非常压抑。一队太监宫女打着昏黄的灯笼,鬼魅一般地从未央宫走出来。金吾卫手持长戈,正在换班,董贤知道,马上子时了。

还没进西宫,就看见头发花白的太医令踮着小脚跑出来,看见董贤,慌忙跪倒在地:“禀高安侯,陛下醒了。”

董贤心中一喜,也顾不上盘问太医令跑出来作甚,三步并作两步跑进西宫,正看见宫女在服侍坐在床上的刘欣喝水。

年轻的董贤大喜过望,他哪里知道这是刘欣的回光返照,刚才太医令就是诊出来皇帝已经没救了,才慌慌张张去往长乐宫报信,哪里想到刚出门就看到了急匆匆赶来的董贤。

刘欣坐在床上,容光焕发,一点都不像是久卧病榻的样子,董贤一时语塞,刚刚想好的说辞,突然发现没法对刘欣讲了。皇帝现在好好的,自己要是让皇帝禅让,会不会让皇帝有什么想法啊。想到这里,董贤赶忙跪下对刘欣叩头:“陛下,您总算醒了,快吓死奴婢了,奴婢想,您要是有个山高水低,奴婢也不活了,直接随您而去了。”

刘欣欣慰地看着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董贤,感到心中暖暖的。这个男人除了能带来身体上的愉悦之外,对他也是言听计从,想到这里,半年前的禅让心思又涌上了心头。刘欣没有子嗣,又喜爱董贤,此刻他明白自己是回光返照,想到这里,他决定送董贤一份大礼。

“卿卿,坐过来。”

董贤听到这话,鼻子一酸,眼泪又簌簌的流下来,他靠着床边坐下,周围的宦官宫女知趣地退了出去。

刘欣从枕头内侧掏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递给董贤,说到:“朕自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后,就从符玺郎手中要来玉玺,今日,朕要将它传于圣卿,朕将远行,临行之前传位于你,望卿能时时忆起朕,只可惜朕已经四肢乏力,没法为卿卿准备一场隆重的禅让大典,让你我二人名垂青史,朕对你不住啊。”说罢,刘欣竟然泪流满面,董贤也伏在地上大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内侍招了招手:“召大司徒孔光。”

孔光是孔子的十四世孙,为人刚正不阿,直谏不忌,因此人缘极差。他曾在元帝成帝两朝多次为官,最高官居大将军、丞相,从一品,后又一撸到底,被贬出朝廷任一小官。孔光性格何等高傲,索性辞官,回曲阜老家收徒讲学。怎奈他名气太大,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被捧上神坛,成为读书人眼中的至圣先师,因此,前往曲阜孔家求学者络绎不绝,他所教的弟子也多数成为博士、大夫,遍布朝野,一时之间名声更躁。刘欣即位后,两次召孔光入朝,授光禄大夫,拜为丞相,后丞相改名大司徒,孔光自此成为刘欣的左膀右臂。

不到片刻,孔光气喘吁吁地进宫了。原来刘欣病重,太皇太后担心有变,下懿旨令孔光日夜值守,不得离开皇宫半步。内侍到时,孔光还在灯下看书,听闻召唤,披上外衣立刻前来见驾。

“司徒啊,朕已时日无多,朕这一生,未曾有一男半女,如今即将远行,朕打算效仿上古尧帝,将皇位禅让于大司马董贤,卿即刻草拟圣旨吧。”

气喘吁吁地孔光一口气还没喘匀,就被这句话震得五雷轰顶,好像有千斤巨锤砸在胸口一般,半晌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反应过来,慌忙跪倒在地,口不择言道:“陛下,你疯了啊,陛下虽然没有一儿半女,可是皇室中还有王侯,怎么可能禅让呢?”

董贤本来还觉得没有希望,忽然皇帝说要禅让,顿时觉得一阵巨大的幸福感袭来,没想到孔光一句话让他从头凉到了脚后跟。他站起来,恨恨地说到:“孔司徒,难道你想抗旨不成?”

孔光微微一愣,意味深长地看了董贤一眼:“董司马,当今天子乃高皇帝子孙,虽无子嗣,我朝却有多位王侯,什么时候轮得到你这鹊巢鸠居之徒觊觎大宝!”

说罢,转头又朝刘欣跪下,重重地磕起头来:“请陛下收回成命,老臣宁死不写这道圣旨!”

刘欣剧烈咳嗽起来,看了一眼董贤,那目光之中充满了不舍和怜惜,竖起了一根手指头,指着孔光,只说了个你,头歪了下来,驾鹤西游去了。

真是乐极生悲啊,董贤不由得恼羞成怒,他恨死了孔光,喝道:“孔光,是你逼死了陛下,你这是大逆,我要诛你九族!”

话音刚落,一个老迈的声音传来:“哀家看谁敢!”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太医令已经将太皇太后请了过来,几人进门的时候,正看到董贤喝骂孔光。

孔光此时就像见到了救星,连忙朝太皇太后趋行,边哭边喊:“太皇太后,老臣参奏大司马董贤意图谋反,抢夺传国玉玺,准备篡位自立!”

太皇太后满意极了,她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本来已经授意了随行的中常侍王闳要参奏董贤,没想到孔光反而抢先弹劾董贤。这孔光可是比王闳更加有分量。太皇太后阴沉着脸,对董贤说到:“董司马,大司徒所言属实否?”

董贤没想到太皇太后来得那么快,更没想到自己刚才那句话被太皇太后听了个十成十,正要反驳,却看见太皇太后身后王闳闪出来,厉声喝道:“董司马,传国玉玺自古由符玺郎保管,今日却在你的手里,而陛下也恰好龙御殡天,董司马难道不打算解释一下吗?”

董贤涨红了脸,他万万没想到王闳会在玉玺上将了他一军。

“启禀太皇太后,这玉玺乃是陛下殡天之前亲手传于我的,陛下打算禅让于我,此事孔司徒也在场。”

“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皇太后放声大笑起来,直到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才说道:“禅让?董司马是在说笑吗?中常侍,传国玉玺在董司马那里,哀家可不太放心啊,劳烦你取回来吧。”

“诺!”

王闳应声一闪身,手中佩剑出鞘,剑刃抵在董贤脖子上,温柔地说到:“董司马,玉玺太重了,小心闪了您的腰,还是下官替您保管一下吧!”

太皇太后看着王闳逼回了玉玺,心情也好了一些,她走向刘欣的遗体,轻轻地抚摸着刘欣的手,问董贤:“董司马,皇帝生前最宠信于你,你们名为君臣,实为夫妻,皇帝为你断袖之情,举国无不惊叹。国丧就由你来主持吧,你看如何?”

此时的董贤,万念俱灰。他没想到太皇太后会突然杀出来。此刻外面的援兵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当务之急也只能先保命要紧。可是他毕竟不是礼官,根本不知道丧葬的礼仪,况且他很清楚,太皇太后如此发问,也只是个试探而已。只好脱了帽子,以头捣地,这么多年的养尊处优,他已经一点血性都没有了。

太皇太后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到:“帝王葬礼乃是国礼,尔身为大司马,位列三公,居然一问三不知,要你还有何用!新都侯王莽曾以大司马身份处理过先帝丧事,知晓旧历,此事就由他操办吧!传旨,宣新都侯王莽进宫,主持国丧大典。新都侯未到之前任何人不得离开未央宫。孔司徒,你就辛苦一下,在此等候新都侯吧。”

说完,她松开了握着刘欣的手,转身离去,眼角闪过一丝轻蔑。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六日,汉哀帝刘欣驾崩于未央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