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圣人之仁 > 第九章 沽名钓誉

圣人之仁 第九章 沽名钓誉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2:55

第九章 沽名钓誉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王莽确实很听劝,尤其是对自己名声有利的劝。当杜吴提出来将皇家赏赐的所有东西全部都捐给青州的流民时,王莽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不过他做了一点变动,没有给到青州的流民,给了长安城外的贫民。其实杜吴心里清楚得很,这才是利益最大化。毕竟青州的百姓离得太远了,就是写个万民书来歌功颂德,都不一定能传到长安。再说了,长安乃是大汉国都,国民素质普遍比其他州郡的要高,还有众多高官显贵住在长安内外,很方便舆论造势的。

杜吴最近过得比较惬意。虽说已经入朝为官,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琐。比六百石的博士在金紫银青的长安也就是个刚入流的小官,除了第一天上任的时候去未央宫前见了一次驾,后来就基本上经常在大司马府待着。众人也都知晓他是王莽的谋士,所以从来不会来打扰他,他也乐得清闲。

今日闲来无事,就带着琵琶和高良姜上西市逛逛。其实他已经很久没出来散心了,先是去青州赈灾忙了半个多月,后来便是被安排纳妾的事,然后又被拖去帮着施舍朝廷赏赐给王莽的各种钱帛,尤其是当他看到一些贫民拿着大司马府赏赐的丝绸制品的时候,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卖炭翁》中的那句诗。因为是皇家赏赐的,所以老百姓也不能拿去变卖,只能供在家里,如果被官府发现朝廷赏赐之物流通在市场上,买卖双方都要收到严惩,杜吴每每想到这里,就不禁想飙句脏话,这是什么世道!自己的东西自己做不了主。

西市的胡人商队又多了一些新鲜玩意儿,甚至还有几个胡商在卖胡人女子,那些女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胡商的大声呵斥下做着一些妩媚的动作,引来一众长安闲汉的喝彩声。琵琶啐了一口,骂了一句不知廉耻,紧紧跟着杜吴走开了。走出了好远,高良姜还偷偷回头瞄了好几次,被琵琶拿眼睛怼了好几下,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

“先生真是好定力,怎么一点都不看那些胡人坏女人呢?”琵琶小跑一步跟上来,小声地问。

“……许是见得多了。”杜吴笑道。

“先生诓我,哼。”小丫头明显不信。

杜吴笑了一下,他总不能说后世见了太多的美女,各种mV及短视频充斥着手机屏幕,哪里还会对这些看起来都营养不良又脏兮兮的胡人女子感兴趣呢,就像刚进大司马府时王获试探他的关中白薄一样,古代的酿酒工艺如何能跟21世纪相比。

几个人谈笑中走到了清风楼,门口招呼客人的小二早就把掌柜的请了出来,一路引着杜吴三人上了二楼临窗的包间。

“先生可是有好长时间不来了,小的到大司马府上问安了好几次,都是琵琶姑娘见的,如今先生青州赈灾有功,又授了朝廷的大印,还要纳琵琶姑娘为妾,可谓是三喜临门哪,今天小店一定要好好安排一顿酒席,请先生切莫推辞,给小的们一个机会哈。”掌柜的兴奋异常,一个劲儿地说起来没完,杜吴笑了笑,打趣他道:“如此可就把掌柜的给吃穷了啊!”

掌柜的像是被侮辱了一般涨红了脸,连连说道:“先生说的哪里话,如果没有先生,清风楼怎么能有今天。虽说先生一直不肯要分利,小店可是一直记着账呢,只等先生一句话,立马给先生送府上去。”

几个人落了座,小二拿来了碗筷,高良姜问道:“自从夫子一道红烧芦菔惊艳了长安城后,清风楼可是经常给夫子送礼,连带弟子也收了不少好处。跟着夫子,不光没有交束脩,反倒还赚了些银两,天下求学的,怕是没有学生这般舒服的了。”说着,三人都笑了起来。

待酒菜上来之后,高良姜先是给杜吴筛了酒,然后又给自己满上,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请杜吴饮了,才又问道:“夫子,此番前去赈灾,不知情形如何,虽说夫子已回来数日,弟子却不敢过于冒昧,唯恐搅扰夫子休息。”

杜吴给自己又满了一碗,一口气喝完,琵琶赶紧给他布菜。杜吴推开了琵琶的手,问了一句:“你见过易子而食吗?”

高良姜和琵琶都睁大眼睛看着他,琵琶还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全是杜吴在讲述青州赈灾的事情,一直到讲完了很久,两个人都没有出声。过了一会儿,杜吴说道:“徒儿,你在我处已经学习道学几个月了,为师今天也来考考你。”

高良姜直起身子:“请夫子出题。”

杜吴站起来,踱了两步,说道:“《道德经》第五章有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句作何解释?”

高良姜略一思忖,答道:“上天不仁,把万物当成猪狗一般的贡品,贤德的君子也不仁慈,把百姓当成没有生命的贡品。请夫子指正。”

杜吴哑然一笑,说道:“你可真的是着了相了。”

琵琶在旁边问道:“先生,什么是着了相了?”

杜吴自知失言,几句话掩饰了过去,又说道:“做学问,不能只看表面。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是公平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对谁有所偏倚,这才是真正的天地不仁。君子也是如此,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利益改变自己的初衷,同时也不会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功绩,不求回报,这叫圣人不仁,明白吗?”

看高良姜点头知晓,杜吴又说道:“此次为师前去赈灾,所到之处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然而林司农却无法为他们定罪,何以故?形势不同。凡事要学会变通,做人不能追求回报,同样的,也要允许老百姓们犯错误,而且还要去宽容他们,如此才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说完,再次凭栏而立,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此时的琵琶越发觉得自家的先生莫测高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