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圣人之仁 > 第二十章 花团锦簇

圣人之仁 第二十章 花团锦簇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2:55

第二十章 花团锦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官宦人家的节日,总是过得很隆重,大司马府更是如此。王八盖子被扯下去之后,简单的午饭也就结束了。此时迎来了王家最重要的时刻:祭祖。

大汉朝的祭祖之风极为盛行,这跟汉武帝有关。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曾经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显学的儒家学派便独领风骚,成为整个大汉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尤其是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更是被当朝的皇帝一遍遍地洗脑,如今朝堂上皇帝都不敢随随便便夺情了,于是从上到下,祭祖就成了一个家族除夕的头等大事。

王莽家的祭祖仪式是在王氏祠堂举行的。自从王莽就任大司马后,王氏家族的族长之位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王莽身上。为了表示对杜吴的重视,王莽特意安排杜吴做此次祭祖的观礼宾客,于是杜吴被小厮引着来到了王氏祠堂外的一处暖阁,刚刚糊好的窗纸散发出桐油的刺鼻气味。杜吴皱了皱眉头,打开了窗户。

申时,祭祖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一阵钟鼓齐鸣,王莽带着王宇王获及族里其他男子,出现在祠堂门口。早有仆人们将三牲及各种瓜果摆在了供桌上,老管家在香案前点着了香,王莽带众人先行跪拜大礼,待众人行礼完毕,老管家端了一个盘子过来,上面放着一份大司马的任命诏书。

王莽恭恭敬敬地将诏书摆在供桌前,端起酒杯,大声诵道:“列祖在上,不孝子孙王莽率王家众子孙恭请列祖烝尝……”

长安城西北角的匡府内,匡咸也在率领子孙祭祖,跟王家不同的是,案桌上只摆了羊头和猪头,没有牛头,供桌上最显眼的无异于刻着“汉故丞相匡公讳衡秩圭之神位”的槐木牌,匡衡威仪的画像前放着匡咸亲自手书的《庐州月》,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站在桌前背诵凿壁偷光,童声稚嫩而清冽。

祭祖仪式刚进行了一半,紫苏就跑来暖阁拉着杜吴回小院,正在主持祭祀仪式的老管家看见,连连摇头,这孩子,被宠坏了。

“先生,有没有好玩的玩意儿啊,紫苏都快闷死了,大家都在忙,连琵琶都去和面了。”紫苏晃着杜吴的胳膊哀求着,杜吴的脑袋随着身体一来一回地晃动,把紫苏一下子给逗乐了。

“既然琵琶去和面了,我们也去看看吧,虽说君子远庖厨,不过先生还是想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今天的午食着实没有吃饱。”

紫苏大表赞同,中午的这顿饭本来就是小餐,大司马位居三公,一天能吃三顿饭,入夜还有夜宵,长安城一般的人家一天也就只能吃两顿饭,还有一顿是稀的,至于城外的百姓,一天两顿都是稀的。

进得厨房,看见琵琶正在揉面。杜吴很少来厨房,虽说上次在酒楼大显身手,但是王获等人根本不让自己靠近厨房,并以君子远庖厨苦劝,众人都怕别人指责司马府慢待夫子。无奈之下,杜吴再也没进过厨房,只是偶尔会教琵琶如何制作凉菜等,仅此便已经让琵琶受宠若惊,厨艺大涨,害得府里的厨子经常拎了点心找琵琶讨教一番。就有一点,大家都喜欢吃的肉脍先生一口不吃,只是偶尔吃点鱼脍,还要放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吃起来还是挺美味的。

琵琶见了杜吴,欢快地叫了一声先生,便低下头来。紫苏在旁边咦了一声,再看琵琶,脸已经红了。杜吴瞪了紫苏一眼,小丫头伸伸舌头,躲到胖厨子身后做鬼脸。杜吴笑了笑,对胖厨子说:“弄点菘菜,只要菜帮,剁碎了用盐腌出水来,再弄一块猪肉,也切成小块,用佐料调一下备用,先生今天给你们做一道新菜式。”

听得杜吴如此说,厨房里一片轰然。大家都知道先生是个美食大家,只是平时无缘拜师,今天先生好兴致,哪能错过如此好机会?胖厨子立马开始调集人手安排活计。杜吴让人去找了葡萄、旱芹、胡萝卜,全部捣烂取汁和面,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琵琶手中的面变成了一块块有颜色的面团。杜吴又亲自将馅料调好,胖厨子小声地对紫苏说:“小娘子,先生莫不是要做扁食吧?”

胖厨子脚上被重重踩了一下,紫苏撅着小嘴说:“要你瞎操什么心?先生就是做扁食,也比你做的好吃,就这些面的颜色,就是想破了你的猪脑袋都做不出来!”

“那是,那是,嘿嘿。”胖厨师连连应着,心说小娘子看起来也不怎么重啊,怎么踩人那么痛,大拇哥估计要废了。眼睛却一眨都不敢,直勾勾地看着杜吴将调好的馅料放进面皮里包起来,心里腹诽着:“不还是扁食吗?就是包的好看点罢了。”

大司马府的除夕宴开始了,女眷们照例去了内堂,偌大的厅堂里就坐了六个人:王莽、王宇、王获、王安、王临和杜吴。因是团圆宴,便没有安排歌舞,王莽举爵,感慨了一番今年的辛劳,带头饮下爵中酒。此时仆役们鱼贯而入,焖炖甲鱼、烩鲤鱼片、烧小鹿肉、煎鱼子酱、炸鹌鹑、拌橙丝、醋拌黑鱼等一众美食端上了几个人的餐桌。

几人正待动箸,老管家忽然跑了进来,跪下道:“老大人,太皇太后快到府上了。”

王莽霍的起身,匆匆向外走去,与此同时,王宇王获及其他得到消息的家人也纷纷出门迎接。杜吴拉住往外跑的琵琶,想要寻个庇身之所,此时已然听到宦官的公鸭嗓从大门口传来:“太皇太后驾到!”躲避不及,两人只好跪在地上迎接,王莽行了跪拜之礼,问道:“今日除夕,太皇太后缘何至此?臣等明日即入宫请安,还请太皇太后爱惜凤体。如有差池,臣万死难辞其咎。”

杜吴偷眼去看,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被搀扶着下了歩辇,扶起跪在地上的王莽,轻声说道:“朕在宫里冷冷清清的,想寻点烟火气息,就想到了爱卿这里,不会叨扰到吧?”

“太皇太后到此,臣舍蓬荜生辉,此乃臣等的福分。”

“罢了,巨君啊,今日就不要论君臣了,姑母就是回来吃顿团圆饭,其他人散了吧。朕先去祠堂拜祭一下王家的列祖列宗。”

厅堂里的格局有了变化。王政君坐北面南,左手边坐了王莽,右手边做了王宇,王获做了下首。一番繁文缛节之后,老管家禀报说紫苏小娘子为太皇太后准备的新式点心到了。

王政君笑着说:“到底是自己个儿家的丫头,就知道疼人,也不知道以后会便宜哪家小子。快端上来,让朕瞧瞧。”

老管家招了招手,一行仆役端着一个个的食盒走了进来,打开食盒,看见里面是一盘扁食,不过捏得很好看,而且面皮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极其美观。

王政君点了点头:“虽说只是扁食,却是做得极为精致,朕这里有块玉,拿去赏了紫苏这小丫头,难得一片孝心啊。只是这颜色如此美观,是如何做得?”

王莽赶忙拜谢,刚起身,就听见老管家说:“启禀太皇太后,小娘子说了,面皮的颜色是用了各种瓜果的汁水和面制成的。紫色的是葡萄汁,绿色的是旱芹汁,红色的是胡萝卜汁,至于黑色的,是用荞麦面做成的。小娘子还说这叫饺子,是府上的先生做的,说是捏成耳朵的形状,吃了之后冬日里就不会被冻掉耳朵了。”

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唱的。

很明显,老管家就是那个最会唱的人。明明是紫苏无聊且嘴馋,到了老管家嘴里就成了一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又孝顺无比的小丫头,把个老太太哄得是喜上眉梢,连连点头,说道:“朕吃过那么多的扁食,这样式的还是头一遭见,饺子,饺子,有点俗了,以后这道点心就叫花团锦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