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圣人之仁 > 第十四章 西出阳关

圣人之仁 第十四章 西出阳关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2:55

第十四章 西出阳关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琵琶从瞌睡中醒来,打死了一只嗡嗡叫的蚊子,抬头看了看屋里,两人还在喝酒。琵琶有些倦了,就斜斜地靠在月亮门上。她不懂两个人为什么这么能喝,都已经喝到后半夜了,还不肯散席。小姐早就在丫鬟的搀扶下回房歇息了,她不想走,她想再待一会儿,只为了听听那先生的声音,就是老将军太讨厌了,嗓门大的能让人崩溃,这一来先生的声音就更难听到了。

“世人皆知老夫为国千里奔袭,击杀郅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谷吉乃是老夫救命恩人,也是老夫的儿女亲家啊。”

陈汤终于喝高了,敲着桌子,一字一顿地说,浑浊的老眼湿润润的,烛光照过来,一闪一闪的。

原来谷吉对陈汤有知遇之恩。当初陈汤流落长安时,为富平侯张勃赏识,向朝廷举荐了自己。正当陈汤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他的父亲过世了。按照当时的礼制,陈汤要回家守孝三年。可是陈汤怀才不遇多年,就像一个老饕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满汉全席,却被告知要三年后才可以吃,等到了三年后,那还能吃吗?况且父亲一生之愿乃是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如果陈汤守制,估计老爷子能气得死而复生。于是陈汤隐瞒了消息,留在长安等候朝廷任命。没想到任命没等来,却把霉运等来了。当时大汉以孝治天下,丞相匡衡抓住陈汤的把柄,不但没有授予官职,还把他下狱,连累富平侯张勃被申斥,以举荐不当为由削减食邑二百户。就在陈汤心灰意冷之际,公车司令谷吉趁皇帝夜游太液池时向皇帝求情,救了陈汤一命,并举荐他为郎官,后来匈奴内乱,五单于为争夺王位,将草原弄得鸡犬不宁,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才积功做到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如果说张勃是他的伯乐,那谷吉就是他的贵人。

于是有一天,贵人谷吉来到了西域都护府的府衙。老友相见,自是一番感慨。校尉甘延寿也是个爽快之人,当晚三人就在都护府的后院饮酒到半夜。当聊到谷吉此行的目的乃是护送郅支单于之子驹于利受回国时,甘延寿沉思片刻,说道:“卫司马乃是明事理之人,古语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既是送还质子,送至塞下即可,何必要以身涉险呢?”

谷吉站起身来,打开窗户,西域的风吹进屋内,顿觉凉气袭人。

“不瞒甘校尉和贤弟,吉出发之时,朝中大臣就有此论,陛下也觉得此举太过冒险,但是,仅送出塞外,明摆着表明我大汉与北匈奴不再交好,甚至可能弃前恩、立后怨,给对方不归附的借口,不如送至郅支王廷,看他内附不内附。凭着我朝如此强大的实力,即便郅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汉使不利,也必然害怕因为得罪汉朝而不敢接近边塞。以我一个使臣的牺牲,换边境数年安宁,值了!”

当下众人默然,甘延寿猛地灌了一大口酒,拍案而起:“若不是朝廷军令,某愿自提一军,护送卫司马前往!可惜啊可惜!”

谷吉斟了一大碗酒,三人共同干了,谷吉擦了擦嘴,谢过了甘延寿,转头对陈汤说:“子公贤弟,愚兄有一事相托,还望贤弟应允。”

陈汤连忙起身,一揖到地:“不敢劳兄长下问,兄长但说,汤无不应允。”

谷吉拉住陈汤的手,语调悲凉:“贤弟,我这一去,九死一生,我知贤弟有一女,聪慧贤淑,愚兄不才,想为犬子谋得一门好亲事,事起仓促,兄无一准备,盼贤弟念当初愚兄搭救贤弟之情,应允此事,以后对永儿照拂一二,兄九泉之下,感激涕零!”说罢,纳头便拜,引得甘延寿唏嘘不已,陈汤哽咽无声。

阳关。

西域的风沙总是那么的讨厌,即便已经裹得严严实实了,沙子还是能从靴子的缝隙里钻进来,走不了几步路就得把靴子倒一下。谷吉他们今天就要走出阳关,此后是死是生,只有天知道了。

七天后,西域都护府外的黄沙道上一匹骏马疾驰而来,烟尘滚滚。骑士进城半个时辰后,又有一匹骏马自东门奔出,夕阳的余晖下骑士的红头巾格外刺眼。

夜深了,都护府内灯火通明,后堂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甘延寿握剑在手,大喝一声:“尔等是要逼迫我造反不成!”

陈汤向前一步,胸膛顶住剑尖,众将都能听见剑尖刺破皮肉的声音。

“甘校尉,你我皆知,奏折从这里发出,到达长安,需要多少时日。即便到了长安,那些勋贵老爷们只知欣赏歌舞,有多少懂得行伍军阵的?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请求。为今之计,只有先斩后奏,校尉也知郅支如今已经在康居国站稳脚跟,又在不断侵略邻国,意图并吞乌孙、大宛。一旦把这两国征服,几年内西域所有王国都会受到威胁。长久姑息,郅支必为西域祸患。郅支与我大汉,只能有一个统治这片土地。如果我们对谷吉之死无动于衷,几年后,西域都护府将不复存在!趁郅支现在没有坚城强弓,无法固守,不如我们发动边境的屯田士兵,加上西域各国人马,一举发起进攻,直指其城下,郅支势必无处可逃,你我将于一朝之间成就千载功业。请校尉三思!”

甘延寿长叹一声:“贤弟,这些道理我岂不知,只是我们此行只是换防,并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啊!”说罢收剑入鞘,转身往内堂走去,只留下了一句话:“两难哪!”

单于王廷外的旗杆上,吊着一颗头颅,几只秃鹫在空中盘旋,时时发出一声声尖利的叫声。旗杆下面有两只狼正试图往上爬,不远处的草坡上,一匹死马肚子已经被剖开,几匹狼正在大快朵颐,喉咙里还发出呜呜声。远处传来了一声狼嚎,狼们抬头望去,正迟疑着,又一声狼嚎传来,狼们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死马,转身跑向草原深处。天空中盘旋的秃鹫石头一样俯冲了下来,死马身上顿时又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黑色的死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