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四百万里江山 > 第十八章,办银行

四百万里江山 第十八章,办银行

作者:江南一夜画流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1:47

第十八章,办银行

自从给杨鹄泉拜完寿之后,李恪仁的生意就变得格外兴隆,他本是办了一个小小的面粉厂,每天撑死了产量也就1000包,可是当地百姓并不怎么吃面粉,只有富人士绅吃,可富人士绅客户较散且吃不吃都可以,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但是军队开风气之先,每日所耗面粉量十分之可观,面粉厂正是有了这个大主顾才得以盈利,但是李恪仁并不十分满足,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面粉厂的面粉全部卖出去呢?如何能扩大机器设备投资,生产更多的面粉,又为面粉找到合适的买家呢?直到一日,他去六国饭店参加各国使节荟萃的酒宴时,他看到了西式的面包和甜点,顿时眼前一亮,这种西方传来的糕点和夏国本土的传统点心口味完全不同,更加细腻濡软,更适合大众的口味,说干就干,他从租界花三倍薪水挖了一个日拉曼人糕点师,在付出可观的一笔教学费后,日拉曼厨师开始极为认真地教授中国徒弟做西式糕点,李恪仁已经承诺学徒中谁学得好就加一倍薪水,于是师傅教的认真,徒弟学得也格外卖力,过了一个月,李恪仁的西式糕点房已经开业了,燕都的达官贵人家中的女眷、新式学堂的青年学生成为了李恪仁主要营销的对象。

李恪仁深知自己来北京的使命是什么,他觉得自己办一个有一个的小厂,盈利太慢,自己也不可能是个天才,投资总会有失败的时候,如何能稳赚不赔呢?他想到了银行,只有开银行,才能让各行各业为自己打工,只有开银行才能更快地实现财富积累,只有开银行才能接触更多的达官显贵、上层名流,达到自己父亲当初派自己来燕都的目的。但是开银行所需动用的资金可是一个大数字,另外银行业牵连甚多,需要足够的人才来帮自己做好,自己的身份太过于特殊,要找一个身份相对中立的人牵头办银行,自己在幕后出资,方能让存贷款客户放心,不会因为派系背景而不敢放心把钱放到自己的银行。想到需要大量的钱来办银行,李恪仁就想去财政部看看,能否动用一些官场资源将财政部的小部分收入存到自己即将开办的银行中。一番活动后,发现自己的能量小的可怜,财政部的资源皆被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把持,这些交通系大佬绝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工厂主能招惹的。但在财政部也不是一无所获,有一个人对自己开银行的想法很感兴趣,此人叫周淮安。虽是不能拉到存款,但是能交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非常不错的,李恪仁就拉着周淮安去喝酒,一夜畅谈,李恪仁被周淮安的学识和见识震惊了,这周淮安肯定是个金融天才,他与自己创办银行扶持民族工商业发展同时获取丰厚利润的想法不谋而合。李恪仁马上做出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开办银行。他马不停蹄地给他在营州的叔叔伯伯们发电报,告知了他们自己要开银行的消息,希望他们能帮自己一把,也是入股,将来也有个钱生钱的好去处。周浩明接到电报后,哈哈大笑,直呼李家有此子,我辈事业后继有人!周浩明立刻拿出了三万龙洋,李福祥、石汉章、官灵榘、韩国昌看见周浩明如此支持,便心中大定,要知道周浩明可是营州军的财神,老周看好的一定是赚钱的,起码亏不了钱,对于这样一个又不亏钱又能结好营州军少帅的事情,大家还是很热心的,便每人拿出了一万五龙洋,李律禛从不理财,钱都花在了营州军上,自是穷鬼一个,李夫人虽然节俭,但多年勤俭持家,还是积累了一万龙洋,看到儿子办正事,便悉数拿了出来,一共凑了十万龙洋,但是还是不够,无奈,李恪仁将面粉厂、点心厂、西式糕点厂及燕都、沽城十几家销售铺面全数抵押给了周浩明新接手的辽东官银号,又凑了十五万龙洋。还是不够,李律禛将股份分成一千龙洋一股,由他亲自给营州军几十名中高级将领推销,自然有些经济不太宽裕的将领是敢怒不敢言,又跑遍了燕都、沽城所有大大小小的认识的军官大帅府,周淮安也没有闲着,他将燕都、沽城大大小能结识的名流政要全部跑了个遍,推销新开办银行的股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李恪仁在报纸上大肆宣传新办银行即将开业,吸收社会资金充实股本。多管齐下后,终于凑够了五十多万龙洋,自己的银行总算开业了,周淮安做总经理,负责全部运营事宜,李恪仁做董事长,负责幕后监督,新开办的银行叫做富民银行,一个本分而土气的名字,一看就是出自李恪仁这个穷鬼之手。

不得不说,李恪仁还是非常有识人之明的,新银行一开业完毕,李恪仁就跑回去做自己的实业去了,完全放任周淮安放手施为。这周淮安也是个经营天才,他知道夏国目前最有钱的不是商人,不是文官,而是大大小小的军头,这些武夫天天用着外国的洋枪洋炮,自然觉得外国的银行也更安全可靠,而不信任本土的银行和钱庄票号。他每日举办酒会,邀请军官政要、社会名流、商人士绅进行投资交流,以极高的大额储蓄利率吸引他们将自己财富分出一部分存到富民银行。同时,对于中小客户,周淮安也是极力服务,对一些取款频繁的客户也抱有极大的尊敬来服务,慢慢地,富民银行不欺弱小,服务态度良好的名声就打出去了。为了应对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周淮安大胆地进行创新,推出针对不同存取频率客户的存款新品种,极大地扩展了富民银行的经营范围。在放款上,周淮安对关心民生密切地一些民族企业大胆放款,如纺织、面粉、火柴、煤炭、化工等,对于官府机关、学校机关的贷款需求也尽力满足,而对于军阀及部队的放款则采取敷衍态度,一时间富民银行的盈利直线上升,而坏账却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富民银行名声大噪,燕都、沽城乃至青州省都开设了分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