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科技梦境 > 33.到达巢穴

科技梦境 33.到达巢穴

作者:呜毛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6 12:18:38

33.到达巢穴

在现实战场北部沙漠走了好几天的官兵们终于抵达了凡塔赛星人的巢穴。

凡塔赛星人的巢穴呈现蜂巢状,跟马蜂窝的形状差不多。

军官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停止行进。

军官止住后面士兵的脚步后,自己走到一个“蜂巢”下面。

只见那二队军官从身上拿出一个小型原子核炸弹,把它固定在了那个“蜂巢”上。

那军官固定完后,挥了一下手,士兵们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纷纷把自己携带的小型原子核炸弹拿了出来,并固定在了附近的“蜂巢”上。

外星人管他们的巢穴叫做:窝型房屋。

在所有士兵都把小型原子核炸弹固定在了窝型房屋上后,军官小声道:“大家先跟我撤,等离这里有个十公里远时我就引爆炸弹。”

有个士兵听后问道:“十公里?等我们跑到那里外星人早就发现了吧。”

其他士兵听了也连连点头。

军官道:“不用担心,这次部队把最好的装备都给了你们,你们到背包里找找,看看有没有两只类似轮滑鞋的鞋子。”

士兵们听后在自己的军用资源包里翻找了起来。

因为资源包太大,士兵找了一会,还没有找到。

军官有点急了,道:“不用找了,我来。”

说完,军官就从兜里掏出一个遥控器,按了一下红色的按钮,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从士兵们的书包里窜出了许多只喷着火焰的鞋子。

士兵们不禁被吓得连连后退。

军官含笑道:“这是速行鞋,可以提高你们的机动速度。”

士兵们听后大喜,立刻把那些鞋从空中拽下了速行鞋,并穿在了脚上。

穿上后,军官道:“你跟把包背起来,掌握好平衡,准备飞喽!”

军官说完就按下了蓝色的按钮。

随着几道破空之声,士兵们以超光速的速度飞了出去。

关于超光速,其实还有很长的故事。

2000年7月,由于英国《自然》(nature, 2000, 406:277)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超光速”实验的论文,引起了人们对超光速到底是否存在的讨论。

其实对在介质中使光脉冲的群速度超过真空中光速c, 科学家们早有研究,而nature中报道的这个实验就是实现了这种想法。

但是这并非是人们想象的那种所谓违反因果律(或者相对论)的超光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由华人科学家王力军所做的这个实验。

光脉冲是由不同频率、振幅、相位的光波组成的波包,光脉冲的每个成分的速度称为相速度,波包峰的速度称为群速度。在真空中二者是相同的,但是在介质中如我们所知道的存在如下的群速度与介质。

折射率的关系:

vg c / ng , ng n w(dn/dw)

显然在一定的情况下(如反常色散很强的介质)可以出现负的群速度,此时,光脉冲在介质中传播比真空中花的时间短,其差T (L/v) - (L/c)达到绝对值足够大时就可以观察到”超光速”现象,即”光脉冲峰值进入介质以前,在另一边已经有脉冲峰出射了”。

那么这种超光速是不是违背因果律呢?我们仔细考查王的实验就会发现,出射光脉冲虽然是在入射脉冲峰值进入介质之前出现的,但在这之前入射脉冲的前沿早已进入介质了,因此出射脉冲可以看作是由入射脉冲前沿与介质相互作用产生的。

其实王的实验重要意义正在于实现了可观测的负群速度的这一现象,而不是像媒体炒作的那样发现了什么”超光速”,负的群速度在这里就不能理解为光的速度了,它也不是能量传输的速度。

当然,这一实验本身就说明我们人类对光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对这个实验的解释只凭折射率与群速度的关系这个公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包含了量子干涉的效应,涉及到对光的本质的认识,揭开蒙在”超光速实验”头上的面纱,仍然是科学家们奋斗的目标。

很多人在了解了这个实验后就会想到能否用这种”超光速”效应来传递信息,在王的实验中,”超光速”的脉冲不能携带有用的信息,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信息的超光速传递,同样能量的超光速传输也是不行的。

与超光速实验具有相同轰动效应的是另一种”超光速”现象quantum teleportation即量子超空间传输(或量子隐形传态),这个奇妙的现象因其与量子信息传递及量子计算机的实现有密切联系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所谓超空间,就是量子态的传输不是在我们通常的空间进行,因此就不会受光速极限的制约,瞬时地使量子态从甲地传输到乙地(实际上是甲地粒子的量子态信息被提取瞬时地在乙地粒子上再现),这种量子信息的传递是不需要时间的,是真正意义的超光速(也可理解为超距作用)。

在量子超空间传输的过程中,遵循量子不可克隆定律,通过量子纠缠态使甲乙粒子发生关联,量子态的确定通过量子测量来进行,因此当甲粒子的量子态被探测后甲乙两粒子瞬时塌缩到各自的本征态,这时乙粒子的态就包含了甲粒子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是”超光速”的。

但是,如果一位观测者想要马上知道传送的信息是什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粒子乙仍处于量子叠加态,对它的测量不能得到完全的信息,我们必须知道对甲粒子采取了什么测量,所以不得不通过现实的信息传送方式(如电话,网络等)告诉乙地的测量者甲粒子此时的状态。

最终,我们获得信息的速度还是不能超过光速!量子超空间传输的实验已在1997年实现了。

以上两个超光速的方案还只处于理论探讨和实验阶段,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物理学的本质,实验现象及其解释都在争论之中

在2049年的人们,把以上的言论都视为0,因为在2049年已经实现了超光速,而科学家们发现,超光速并不能穿越时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