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惯犯
监狱改造一直是不成功的问题一直困扰这是警方,犯人出狱没过多久就再次犯案了。张远航也搞不懂,为何他们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为何还要去冒险再进去呢?
犯事难道说跟白粉一样上瘾吗?张远航不由的要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监狱改造的犯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再度犯案,或许他们是身不由己,或许是被逼无奈,
张远航要“医治”的第一个犯罪是一个老人,年纪六十五岁了。真搞不懂这个老人为何这么大把年纪还为老不尊屡屡犯案,张远航根本就想不到这样的一个老人应该享受养老才是怎么屡屡犯偷窃进来,跟让张远航无语的是老人偷窃还主动报警让警察抓自己。
翻开命运之书了解老人的过去,张远航没有想到老人可怜无儿无女没有老伴,于是屡屡犯案进看守所养老,而且犯案都是一些小案子基本上只判个三五年的刑期。
据监狱狱警介绍老人因为年纪大也不愿意接受监狱改造,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进入看守所反而当成了这里是养老院。这话让张远航无话可说,好端端要进监狱就是想有人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啊。
监狱不是福利机构是为了惩治罪犯而设立的关押地方,老人竟然想要养老。张远航刘依芊都觉得这个想法实在是荒唐,去偷人家这名声多差老人竟然毫不在乎,这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只为了满足自己这种人确实应该处罚。
监狱看守所会让犯人做一些体力活或者手工活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一些义务劳动帮助社区服务,比如打扫卫生等等,可是六十五岁的老大爷能干什么?他这年纪应该退休享清福了,却执意要来这个监狱养老,而狱警反而要照顾他,免得他出事情,万一在监狱里老人发生意外这可不好对外交代。
“老人家喜欢这个看守所啊”张远航跟老人闲聊起来。
老人看起来也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张远航相信可以不关起来,所以放出来谈话聊天。
“可不是这里有吃有穿,还免费有人照顾”老人很满意现在的情况。
“可这看守所不是养老院啊,再说这屡屡犯案名声不好听”。
“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什么面子?现在有吃有喝就好了”。
张远航觉得这个老人确实固执,而且这道理完全讲不明白,危害到其他人是为了自己能够养老。这说到底是因为老人没有经济来源而且没有人照顾老人,出不起钱去养老院。
监狱的狱警已经受够这个老人,就巴不得这个老人能够早点出去,免得在监狱里发生意外。所以这个老人被安排在第一位见张远航,而且这个老人不是穷凶极恶之徒。
“老人家我免费送你去养老院好不好,那里肯定比这里会过得舒心一些,伙食也会好一些”张远航知道这是社会问题,自己还是可以解决的。
“你说的是真的?给我吃好喝好?”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并不能说好吃懒做,谁都想好日子过。张远航也住别墅开豪车,他可以理解老人的想法。
事情就这样达成了,很快的张远航联系了一家养老院并主动担负起了老人余生的所有支出。没过多久一辆养老院的车子就来监狱接走了老人,而狱警则很满意张远航的处理。这个老人一直留在监狱里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而且会提出各种条件要狱警来伺候老人。
这第一个惯犯在张远航金钱的作用下是解决了,可是他并不能个个如此啊,要不张远航再富裕也吃不消给这些犯人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却不用自己努力。
第二个犯人是一名中年男子,离异之后不务正业想要到了敲诈勒索,结果被捕,出狱之后因为无法被社会认可只有再度犯案进来。
社会上对于有前科的人都是重点怀疑的对象,而且很多用人单位会因为有前科而不用这个人,这种情况下使得男子又犯案进看守所,或许这里才能够容下他吧,在这里没有人会说三道四吧。
“叔叔,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吗?”张远航问。
“知道啊,可是这没有办法吧”男子显得无奈。
“我知道社会上对于有前科的人不待见,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到外省没有人知道你的地方去重新生活并且提供一份月薪超过四千的工作怎么样?”张远航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这些犯人重新做人,改变他们的命运。
男子看了看张远航,这么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竟然知道他的难处,还做出这样的表态。男子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小一个孩子怎么可以?
“或许叔叔会觉得奇怪,但这并不奇怪,我说个例子吧,美国nBa曾经有一只球队叫做金州匪帮,这些球员个个有案底都是监狱出来的人,但是他们在一名好教练指导下成为专业篮球队员而且收入很高,这群坏孩子成为年薪百万千万的明星,所以我觉得有前科也是可以成功的。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甚至可以让你管理我的服装店让你当店里的经理”张远航相信这个男子如果可以给一份正当的职业有一份客观的工作,他就会振作起来而不是这样颓废。
人都是知道违法犯罪侵害别人是不对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为社会所容纳。因为他们有前科就歧视他们,不愿意跟他们为伍,久而久之他们只能走闯自己的道路或者再犯案关押起来。中国人是最善良的,这一点张远航非常相信。
“老公真是厉害”刘依芊看中年男子有些心动了。
张远航又讲了一个故事。
某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有个叫费拉的女教师接手了这个班。费拉并没有象她的前任们那样“整顿纪律”,先给孩子们来个下马威,而是为大家出了一道题:有三个候选人,他们的经历分别为:
a、他曾经两次被上司赶出办公室,每天要睡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1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B、他曾经嗜酒如命,有多年的吸烟史,顽固地笃信巫医,一个情妇不够,非得再找上一个。
c、他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点酒,大多是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费拉要求大家从中选出一位后来能够造福人类的人。毋庸置疑,大家都选择了c。
然而,费拉的答案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孩子们,我估计你们都会认为最后一个才是能造福人类的人,因为看上去他表现为好人,而前面两个都表现为坏人,但是你们错了。这三个人大家一定熟悉,他们都是二战时期的著名的人物:a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B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并连任四届美国总统;c是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德国的法西斯恶魔。”孩子们瞅着费拉,一个个都呆如木鸡……
费拉接着又寥寥数语,但就是后来的不到半分钟的话,却改变了近三十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如今,那帮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骄人的成绩:有的成了高明的心理医生,有的成了最出色的法官,有的成了顶尖的航天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个子最矮、最爱调皮捣蛋的学生,今天已经成为华尔街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人,他叫罗伯特·哈里森。
这个故事让中年男子明白,过去怎么都不重要,关键是眼下是将来怎么做。
“小伙子,你与众不同”中年男子很感激张远航说得这两个故事,自己会重新做人,并承诺出狱之后如果找不到工作会找张远航帮忙。
张远航递给他一张名片“逆天改命”,男子手下了。自己的命运或许就是这样改变了吧。
李昊泽也听了这个故事,张远航确实有博爱之心,能包容万物,能够谅解这些有前科的人。
这第二个故事之后被看守所写到了教育的课堂上。张远航表示愿意为改过自新的犯人提供工作,这对于社会收容这些有前科的人是一项重大贡献。
有前科不代表整个人生就此灰暗,张远航选择再一次相信这些人,相信他们能够重新做人。收容这些有前科的人也需要极大的包容心。这份胆识也让李昊泽佩服,就算在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恐怕也做不到张远航这般吧。
监狱教育工作还要继续,而张远航做出的承诺再一次赢的了他们的心。社会不应该歧视他们,他们过去是犯了错,但是他们可以改。
不过事事并无绝对,张远航也挽救不了那些穷凶极恶之徒,那些变态份子,或许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没有办法挽救,关押在看守所里远比放出来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