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丢失】

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丢失】

4月23日,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得知李氏朝鲜兵曹备边使:李镒,在尚庆右道尚州牧战败的消息后,立刻就任命了李氏朝鲜左议政:金命元,为「都元帅」坐镇京畿右道汉城府。

随后又下令,让坐镇在忠清左道忠州牧的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申砬,誓死抵抗住幕府正规军北上,毕竟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曾在对建州女真八部的战斗中立下过赫赫战功。

再加上此时李氏朝鲜郡王已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身上。

因为他携带有王驾御赐的佩剑,可以调动直属于李氏朝鲜郡王殿下的〈内三厅〉既;兼司仆、内禁卫、羽林卫,以及〈五军营〉既;训炼都监、御营厅、禁卫营、摠戎厅、守御厅,包括兵曹管辖之内的「五卫都总府」和〈中枢府〉与〈备边司〉并招募了不少弓箭手进行防御。

之后各营将领们商议过军事后,建议在尚庆右道和忠清左道交界处的要塞『鸟岭』,作为遏制幕府正规军北上缓冲地带,得到了大多数将领们的认可。

但是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申砬,却认为驻守鸟岭,恐怕无法遏制幕府正规军,因此拒绝采纳这个建议!

反而决定在忠清左道忠州牧附近的平原上交战。

在得知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逼近之后,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马上就在忠清左道忠州牧附近的[弹琴台]布置了骑兵,背靠汉江,希望通过背水之阵来激励李氏朝鲜骑兵们的士气。

而后就下令李氏朝鲜骑兵朝幕府火绳枪队(铁炮队)迅速冲锋而去,企图突破铁炮队阵营。

然而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似乎忽略了,李氏朝鲜军装备落后,但是幕府第一军却装备优良这一点,因为李氏朝鲜骑兵依旧是使用弓箭、长矛、战刀,而幕府第一军则使用铁炮、三叉、长枪、弓箭、战刀,故此李氏朝鲜骑兵几次冲击都败下阵来!很难取胜。

就这样僵持着双方久攻不下。

4月27日,一名巡逻的李氏朝鲜士兵发现了敌人大规模围拢,就报告给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听,但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却认为他扰乱军心,当即挥刀斩首示众。

而此时幕府第一军左副将侦查之后,得知李氏朝鲜军队的战略后,当即决定对忠清左道忠州牧的李氏朝鲜驻军发起攻击。

次日,幕府第一军左副将派遣了安土桃山幕府日野江藩城首领:有马晴信、安土桃山幕府丹后守:大村喜前、安土桃山幕府左兵卫大尉:后藤纯玄,一共率3700人前去偷袭忠州牧城池。

其余的幕府第一军则负责突袭弹琴台。

由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率领7千人,对弹琴台的李氏朝鲜军队发起正面攻击。

而安土桃山幕府对马岛国藩主:宗义智、安土桃山幕府治部大录:松浦镇信,分别率领3千人,沿着汉江江岸对李氏朝鲜军队进行夹击。

幕府第一军左副将的正面部队则偃旗息鼓,其行迹被弹琴台的树木丛林给挡住,故而李氏朝鲜军队难以发现。

等到李氏朝鲜军队发现隐藏的幕府第一军时,已经为时已晚了,三路幕府军队已对李氏朝鲜本部军营完成了大包围。

慌乱之中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申砬,急忙下令李氏朝鲜骑兵部队去冲击幕府军阵地,导致许多幕府军士兵阵亡。

但三路幕府军都使用火绳枪对李氏朝鲜军队进行了猛烈的射击,并使用太刀奋勇向前冲杀,使得李氏朝鲜军队士气顿失,许多李氏朝鲜骑兵纷纷跳入汉江内被淹死。

李氏朝鲜兵曹武备使见状,连忙带领军队奋力杀出重围,逃往忠州牧城下,但却发现忠州牧已被幕府倭寇占领,自感愧对郡王殿下的他,无奈拔刀自杀以谢天下!

就这样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还顺势打败了李氏朝鲜忠清左道防御使:申俊贤,占领了忠清左道境内。

同时王京景福宫内的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开始宣布拥立李氏朝鲜庶二子光海大君:李珲,为「郡王世子」实际上只是想让他当替死鬼。

4月29日,幕府第一军继续北上,过了京畿左道后,开始进入了京畿右道丽州郡,并斩杀李氏朝鲜京畿道都指挥使:金日旭,开始对京畿左、右两道进行包围。

而王京景福宫仁政殿内,李氏朝鲜郡王还继续下令让李氏朝鲜郡王世子邸下:李珲,匆忙举行百官朝贺仪式。

5月初3日,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正与李氏朝鲜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李亿祺、李氏朝鲜尚庆右道水军节度使:元均,总共率领32艘战船在李氏朝鲜王国南海岸一带巡视。

5月初7日,不幸在尚庆右道巨济都护府玉浦峪遭遇了幕府倭寇第二军水师佐渡守:藤堂高虎,当场就予以痛击,李氏朝鲜水军首战告捷,是为「玉浦峪海战」。

其后又在忠清右道公州牧熊川县的合浦村、尚庆南道晋州牧泗川县的赤珍浦相继打败了幕府倭寇分支部队。

在这三次战斗中,李氏朝鲜水军仅以一人受伤的代价,而歼灭了幕府倭寇军队船四十余艘,取得了「壬辰倭乱」爆发以来李氏朝鲜王**队的首次胜利。

戌时,李氏朝鲜都元帅兼左领议:金命元,得知消息不对劲后,就连忙带领本部兵马假借巡视布防名义大举向北逃窜。

此举导致了京畿右道兵力彻底空虚,被探查到实情的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加藤清正,率领军队迅速渡过汉江,第一时间攻占了京畿右道汉城府。

幕府第二军从崇礼门入城之后,就开始对汉城府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城中宫殿、宗庙、社稷、衙署、城门、府邸,等全部都被焚毁。

5月初8日辰时,李氏朝鲜郡王匆忙带着嫔妃们与李氏朝鲜嫡长子永昌大君:李?、庶四子信城大君:李珝、庶五子定远大君:李琈(未来的李氏朝鲜元宗敬德郡王)、庶七子仁城大君:李珙、庶八子义昌大君:李珖,不顾百姓军民们的死活与劝阻,直接从王京仓皇摆驾出逃,并北上进入京畿右道开城府……。

至此王京陷没的噩耗传来,李氏朝鲜郡王很快就忘记了,自己对汉城府与开城府父老乡亲做出的承诺。

子时,王驾才到达了金郊驿,因事出仓促,竟然把宗庙神主木牌,全部遗忘在汉城府王京南别殿与开城府穆清殿内。

5月初9日,幕府第一军与幕府第二军在「临津江会战」共同击败了李氏朝鲜都元帅:金命元,随即又占领了京畿右道开城府,使得倭军彻底攻占了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与开城府,至此李氏朝鲜王国的半壁河山,不到一个多月内的时间内就沦陷了!

而李氏朝鲜郡王的车驾还在继续北逃中,经过黄海左道平山都护府,傍晚时分停驻在宝山驿。

5月10日,下起了大暴雨,天刚蒙蒙亮,李氏朝鲜郡王就顾不上滂沱大雨,他迫不及待地离开宝山驿,行经安城。

午时,便抵达龙泉剑水驿,一日疾行一百四十里,日落时分抵达黄海左道凤山郡。

之后又从黄海左道凤山郡出发,走了一天路程经过洞仙岭,午后,抵达黄海左道黄州牧。

同时倭军方面,在攻占李氏朝鲜王国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之后,幕府第一军左副将与幕府二军右副将就进行了激烈的军事争吵会议,最终两人闹翻,开始继续各自北进行军。

幕府第一军的目标是平安东、西道,而幕府第二军的方向则对准了咸境南、北道。

随后幕府第一军左副将:长西行长、第二军右副将:加藤清正、第三军安土桃山幕府福冈国藩主:黑田长政,就相继前去追击李氏朝鲜郡王车架了。

如此行色匆匆不顾军民死活,一味地王驾北撤,终于在5月12日,过了平安西道中和都护府,进入李氏朝鲜北部重镇平安西道平壤府境内。

直到进驻平壤府之后,李氏朝鲜郡王才决心在此固守,以稳定日益混乱的李氏朝鲜王国民心。

然而要固守平壤府,就必须要确保大同江万无一失,因为这是平壤府的天然屏障,故此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就任命了李氏朝鲜成均馆大提学:韩应寅,为〈诸道都巡察使〉不受任何人节制,独自率领平安西道的江边士兵数千余人,在大同江布下防线。

并且开始发布勤王召令。

然而经过尚州牧、忠州牧,两次会战之后,李氏朝鲜军队的主力已经丧失殆尽,而护伴李氏朝鲜郡王的「内三厅」兼司仆、内禁卫、羽林卫,这三支郡王殿下卫队,一路上也逃散了大半。

故此发布的勤王诏令一出来,地方上只有李氏朝鲜全罗左道巡察使:李洸、李氏朝鲜全州府防御使:郭嵘、李氏朝鲜罗州牧助防将:李之诗,等人,率领本道(全罗左、右道)兵马四万人。

其次就是李氏朝鲜忠清左道巡察使:尹先觉、李氏朝鲜清州府防御使:李沃、等人率领本道(忠清左、右道)兵马两万人前来勤王护驾。

其中李氏朝鲜尚庆右道巡察使:金睟,简直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下一个士兵也没有,因为之前都被倭军打完,又或者逃跑了,目前只有军官三十多人。

然而李氏朝鲜全罗左道巡察使虽对李氏朝鲜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有知遇之恩,且拥兵两万却无勤王之意,只是迫于李氏朝鲜郡王屡下勤王诏令,无奈之下才硬着头皮出兵。

但在走到忠清右道公州牧时,就传来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失守的消息,这给了李氏朝鲜全罗左道巡察使一个放弃的理由。

他秘密下令让一名军官手持传令牌,骑着快马,边跑边喊道“朝鲜语:罢阵,罢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