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喧嚣之后 > 第九十二章 陈背篓的难言之隐

第九十二章 陈背篓的难言之隐

就在刘麦秆眉飞色舞地炫耀他的种植牙时,陈背篓正饱受着牙疼的折磨,已经有两年了,他右边的槽牙酸疼,不敢咬东西。

老陈皮给他诊了脉,说是心火太盛所致,开了几副汤药,他吃了后,没有效果。

他又听说蜂窝能治,便到处找蜂窝,找到了,里面滴几滴白酒,咬在槽牙处,一阵钻心的疼痛后,依然肿痛,连带着腮帮子也鼓起老高。

老陈皮说得不错,他心里憋着一股火。

两天前,陈背篓接到一个电话,说陈望春病了,需要家属来一趟,而且要带一笔钱。

陈背篓放下电话后,浑身冰凉,陈望春怎么就病了?得的什么病?如果一般的病,肯定不会把电话打回家里,陈背篓心急如焚,团团地转着圈子,像一头蒙了眼罩的驴。

陈背篓得马上去北京,但是他不能空着手去,陈望春病了,要住院,需要钱,那是一大笔钱。

现在的医院和古时候的衙门一个球样,没钱根本就跨不过那道门槛,即使在镇医院,一个感冒也得上百块钱,更不用说北京了。

现在,只有医院的生意最红火最赚钱,从早到晚,人挤得满满的,医院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从不讲价。

陈背篓要出门,家里的牛羊鸡猪就没人照看,就得卖了。

陈背篓叫来牛羊贩子三旦,三旦说好了价钱,给陈背篓付了钱,全盘接受了陈背篓的养殖业。

村里人听说陈背篓卖了牛羊,要去北京,以为他从此要住在北京了。

这些年,尽管村里人从来都不知道陈望春在北京干啥,但肯定差不了,刘爱雨一个黄毛丫头,在北京都挖了一座金山,就更不用说陈望春这个状元了。

说不定陈望春早就做了大官,娶妻生子了,只是陈背篓太吝啬,他怕油坊门人沾陈望春的光。

相比之下,刘麦秆父女却大方得多,油坊门人去了北京,不管是上学、看病、打工,只要说一声,刘爱雨就热情接待,全程陪同,办事一路绿灯,走得时候,送到车站,仁义有礼。

关于此行的目的,陈背篓解释说,陈望春要订婚了,我去看看。

三十四岁,放在油坊门,已经是婚龄十年、两个孩子的父亲,但陈望春还未婚;城里人结婚迟,那些伟大的人物,结婚更迟,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很光彩。

有人马上举例说,有个大科学家,四十多岁才结的婚,刘爱雨也没结婚呢,这更证明了,结婚早的,都是没出息的。

有人恭喜陈背篓,说:“把北京的喜糖带回来。”

陈背篓笑着说:“肯定的,我带一大包。”

再次坐在去北京的火车上,陈背篓思绪万千,想起了十六年前,送陈望春上大学的情景。

只是此时的心情和那时的天差地别,他的心惊慌地跳动着,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陈望春的单位位于城郊,陈背篓倒了几次车,问了好多人,才找到这个单位。

一片宽阔平展的土地上,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周围,全是一排排密密的白杨树。

一个高高的水塔和烟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建筑物,也没有村落,远离了喧哗和拥挤。

门口有两个站岗的,其中一个背着枪,腰里的武装带上,别着亮晶晶的子弹。

陈背篓感觉嗓子又干又痒,像塞了一把鸡毛,他声音嘶哑地说:“我找陈望春。”

一个卫兵进去打了电话,五六分钟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握着陈望春的手说:“我姓段,办公室副主任,你一路幸苦。”

院子里有花有草,树都高大得遮天蔽日,有喷泉、有假山、有小桥,像个公园。

段主任把陈望春带到一栋白色的小楼里,给他泡了一杯茶,递给他烟,陈背篓喝了一口水,很烫,他的牙突然钻心地疼,他吸了一口冷气,问:“陈望春怎么了?他得的啥病?”

段主任说:“抑郁症,正在住院治疗。”

陈望春问:“哪里不舒服?”

段主任犹豫着说:“心理疾病。”

陈背篓着急了,说:“他年轻轻的,怎么会得心脏病?”

段主任说:“是心理疾病,不是心脏病。”

段主任说:“这个病,身体各个器官好好的,没有任何问题,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情绪低落,不想吃饭,不想睡觉,不能和人正常地交流。”

陈背篓听了,心咚地一下放下了,这些天来,他愁眉苦脸,担心陈望春得了什么大病,搞得他也吃饭不香、睡觉不香,只要身体没毛病,心情不好算个啥病。

陈背篓说:“他从小就胆小,就蔫,话也少,没啥大不了的。”

段主任却忧心忡忡,刘麦秆对抑郁症一无所知,根本不了解它的严重性。

段主任不敢告诉他,抑郁症患者,悲观厌世、自虐自残,有一部分人最终会自杀。

陈背篓乐观地说:“养几天就好了,咱乡下孩子,没那么娇气。”

段主任说:“这个病的治疗,要医院、家属、社会全力配合,多管齐下,才会有效果。”

陈背篓说:“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肯定配合。”

下午,在一家康复中心,相隔了漫长的十六年之后,陈背篓见到了陈望春。

他瘦削沉默,佝偻着背,脸上没一丝笑容,见了陈背篓,似曾相识地点点头,他望着墙角发呆,嘴里念念有词。

陈背篓脑子轰的一下,变得无限地大,这不是傻了吗?傻子就这个样啊。

陈背篓的心一揪一揪地疼,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攥住他的心在掐在拧,他的额头上冷汗滚滚,他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十六年里,陈背篓做过无数的梦,幻想过无数次陈望春的精彩演出,他或许能任一个要职,或许在研究发明。

徐朝阳校长说,他是能登上**城楼、坐进人民大会堂的人,但他万万没有料到,他竟然成了一个傻子。

陈背篓泪眼模糊,他先是小声地啜泣,然后压抑不住而放声大哭,段主任不断地安慰着他,而陈望春,却把眼光抬起,望着远处苍茫的山脉出神、浑然不觉身边的陈背篓,已经悲伤成河。

对陈望春的治疗,心理咨询和药物干预在同步进行,他的病情一会轻一会重,始终不能稳定。

陈背篓在康复中心呆了五六天,每天都和陈望春见一两面,但是,两人之间无话可说,面对面沉默着,像隔了千山万水。

陈背篓留下了钱,离开了康复中心,从北京回来,他像丢了魂。

村里人问陈背篓:“这么快就回来了,没好好逛逛北京城?”

陈背篓说:“还是咱油坊门贴地气,在北京,拉泡屎都不利索。”

陈望春订婚了,女方家在北京,老丈人一家很有背景 ,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陈背篓这样向村里人介绍陈望春,村里人羡慕陈望春攀上了高枝,以后陈背篓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陈背篓心烦口苦,咧咧嘴笑了。

东亮问:“叔,你咋笑得比哭还难看?”

陈背篓说:“我牙疼上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