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喧嚣之后 > 第八十二章 海鲜店关门歇业

第八十二章 海鲜店关门歇业

到年底,海鲜店又扩大了规模,生意更好了,生意越红火,刘爱雨警惕性越高,每次进的货,她都要翻来覆去地看,看形状、看颜、色闻味道,就这还不放心,自己做了先尝尝,看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味。

大雪小雪又一年,不觉间又要过年了,腊月二十七日,海鲜店放假关门,整个京城也进入了停摆状态,往日熙攘的人流拥挤的车辆,全都不见了,每一条马路都空荡荡的,商场关门,酒店歇业,刘爱雨感觉天地间宽阔无比。

赵波回老家了,啥时候返回还不确定。

刘爱雨闲下来了,她想起了陈望春,他应该毕业分配了,刘爱雨立刻去了a大学,她要打听一下他分到哪个单位了,他过年肯定不回家,一个人孤零零地呆着,怎么过年?

虽然放了寒假,校园里的学生还是不少,今年冬天,北京没有下一场像样的雪,空气干燥,尘土飞扬,树上落着一层厚厚的土。

陈望春原来的宿舍楼静悄悄的,刘爱雨敲了敲406的门,没一点动静,她在楼道里转了转,似乎整个楼层也没有人。

她下了楼,在楼门口碰见一个男生,问406有人吗?男生说,这楼里只剩三四个人。

刘爱雨又问,知道陈望春吗?

男生说,他毕业了,分到哪不知道。

刘爱春失望而归。

忙惯了,一闲下来,觉得无所适从,平常感觉困乏,总觉得睡不够,现在,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拿出压在床下的银行卡,一共三张,合起来有120万块左右。

她有点恍惚,我已是百万富翁了?

小时候,镇上搞万元户游行,每个人胸前戴着大红花,坐在小四轮拖拉机上,游街窜巷,万人争相观看。

那时,她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肚子里的野菜粥咣当咣当地响,她最大的梦想,是一件新衣,一顿饱饭,而不是当一个万元户,那遥不可及。

有钱了,刘爱雨却一点也快乐不起来,她生命中三个极重要的人里,母亲田明丽,撒手归天已经二十年,如果真有转世这一说法,那么她已经投胎,变为另一个与她没有任何关系的人。

比亲娘还亲的何采菊,至今下落不明,赵波托了很多人,都没打听到点蛛丝马迹。

只剩下陈望春,已经半年多没见他了,不知他在哪。

钱有什么用呢?如果无处可花,那就是一张张废纸,什么用也没有。

孙教授原打算回老家,但身体似乎不好,听说今年冬天老家很冷,加之房子没有修缮,便打消了念头。

孙教授感叹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京城居住了几十年的孙教授,仍固执地认为,他是流浪者,他的家在几千里之外的小山村。

年货由刘爱雨采购,她去超市转了一圈,然后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拉回年货。

孙教授惊讶:“就咱们两人,能吃得了吗?”

刘爱雨笑着:“爷,过年嘛,大气些。”

一个月前,孙教授认了刘爱雨这个孙女,他主动提出来的,今年七十八岁的孙教授,变得恋家怀旧,这是典型的老年症状。

他本该子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但是,他的儿孙们都在另一个国度里,他们不但不想见,问候电话也不打一个。老人很孤独很可怜。

现在,每天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刘爱雨买了一本菜谱,变着法子做菜,大多数都成功了,孙教授大饱口福,夸奖说比大酒店的味道都好。

受了表扬的刘爱雨,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把做菜当作了一门技艺,不停地钻研琢磨,每顿饭都七八个菜,而且每天都不重样,孙教授过上了皇帝的日子。

除夕这天,孙教授挥毫泼墨,写了几十副对联,让刘爱雨送给左邻右舍。

傍晚,孙教授让刘爱雨在大门口和院子里都挂上灯笼,天黑了,灯笼亮了,孙教授像个孩子一样,放了一串爆竹,很开心。

刘爱雨望着夜空,可惜没有一场雪,在乡下,年节的气氛,完全是一场大雪烘托出来的,没有雪的年,没了几分趣味。

包饺子煮饺子,刘爱雨几次劝孙教授坐着,但他闲不住,他擀得饺子皮大小不一薄厚不均,包的饺子,有点露陷了,有的里面空空的。

刘爱雨偷眼瞅他,发现他是故意的,就为逗刘爱雨的抱怨。

嗨,这个老顽童。

饭菜上桌后,年夜饭算开始了,刘爱雨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孙教授,然后,跪下来,给孙教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脆脆地叫了声:“爷,过年好!”孙教授顿时热泪盈眶。

孙教授给了刘爱雨一个红包,他们老家的习俗,大年夜,长辈必须给小孩子发红包。

刘爱雨说:“爷,我不是小孩了,我快三十了。”

孙教授冷着脸说:“不管你多大,在爷眼里,永远是个孩子。”

刘爱雨也给孙教授准备了一个红包,孙教授不要,刘爱雨说:“爷,忘了咱老家的规矩?”

其实,他们都不差钱,就是一份情谊而已。

孙教授兴致高,端起杯就喝,不想往常,酒一沾唇,意思意思就行了。

一瓶酒喝完了,刘爱雨能喝三两,孙教授能喝七两,他没有尽兴,还要喝,刘爱雨断然拒绝。

第二天,孙教授病了,胸闷气短,头疼眩晕,刘爱雨要送他去医院,孙教授不让,大过年的,医院好多大夫都休假了,折腾个啥?

孙教授挣扎着,翻出手机上张大夫的电话说,你请他来一趟。

孙教授有病只看中医,从不上医院,每年学校组织的体检,他也不参加。

他是鼎鼎大名的教授,却坚信生死有命的论,认为大病看不了,小病不用看,哪里不舒服了,就请张大夫调理。

刘爱雨问了张大夫的地址,打了车去接。

张大夫七十多岁,脸色红润,双眼明亮,留着一大把黑亮的胡须,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

他家祖传中医,在京城享有盛誉。

张大夫号了脉,开了四副中药,和孙教授拉了一会闲话。

刘爱雨手脚麻利,短短时间里就做了七八个菜,招待张大夫,孙教授说:“你尝尝这菜,味道咋样?”

张大夫尝了,大加赞赏,问:“你哪雇了这么出色的大厨?”

孙教授说:“我孙女,自己琢磨的。”张大夫赞叹不已。

吃了张大夫的药,孙教授感觉好些了,刘爱雨夸奖张大夫的医术,孙教授神情黯然,说:“好好的中医,给糟蹋了,后继无人了。”

刘爱雨伺候孙教授洗脸、大小便、吃饭、喝水、煎药、吃药,开始,孙教授坚持自己上卫生间,但刘爱雨不让,说:“我是你孙女,伺候你是应当的,有啥不好意思的?”

孙教授被触动了心思,眼眶湿润,看着刘爱雨不嫌脏不嫌累,忙里忙外的,他心里又酸又痛,合家团聚的日子,要不是这个姑娘陪伴她照看她,他一个孤老老头子,该有多么凄凉孤独。

七八天后,孙教授痊愈了,刘爱雨松了一口气。

年过完了,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忙碌着,从早到晚不得闲功夫。

时间过得很快,不觉间又大半年过去了,刘爱雨托赵波打听陈望春的消息,她该去看看他了,赵波说,记着呢,忙过了这一段时间,我去学校问问。

刘麦秆来信催婚了,这已经是他第十四次提这个问题了。

第一次还是在广州,他的建议是,既然广州遍地富翁,那就找一个嫁了,他也能多要点彩礼钱。

之后,他就像一只狗,从广州撵到北京,汪汪汪地叫个不停,每次看到信,刘爱雨都撇在一边,根本不理他。

刘麦秆提醒他,你已经三十岁了,老姑娘了,快开败的花了,还等啥?刘麦秆说我可以不要彩礼,你好歹把自己给嫁出去啊。

嫁给谁呢?刘爱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追求过她的男人很多,从龙科长周海明到赵波,还有好些一面之缘的,但都被她拒绝了,她到底在等谁呢?

每次想到这个问题,陈望春就浮现在眼前,完全覆盖遮挡了别的男人,她等的是他吗?她不确定。

既然已经迟了,索性再等等吧。

这一天,伙计小戴给凯越酒店送货,装车时,不小心一只螃蟹掉了下来,落进了污水里。

小戴拣起来,又扔回车上,刘爱雨看见了,拿过螃蟹说:“弄脏了的,就不要送了。”

刘爱雨把螃蟹拿回去,洗干净,加了姜片,上笼蒸了自己吃。

一小时后,她吃这只螃蟹,一尝味道不对啊,怎么会呢?每批货进店后,她都是查验过的,怎么就变了?

刘爱雨心中有了疑惑,她赶紧叫来赵波,赵波一尝也不对,涩涩的,吃完后有点恶心。

刘爱雨赶紧驱车前往凯越酒店,王总恰好要出门,看见刘爱雨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问:“啥急事?”

刘爱雨说:“今天送的货有问题,有没有进操作间?”

王总吓了一跳,说:“在冷柜呢,订的餐是晚上的。”

刘爱雨说:“先不要做,我另送一批货来。”

刘爱雨赶回店里,亲自察看、亲手装了一批货,让小李送往凯越酒店。

然后,她泡了一壶茶,让自己冷静下来,琢磨这件事。

晚上下班后,刘爱雨让小戴留一下,等别的人都走了,她开始询问小戴。

店里进货是小李把关的,出货是小戴负责的,刘爱雨查过了,进货没有问题,只能是出货出了纰漏。

小戴今年十**岁,老家在陕西的一个穷山沟里,没考上大学,出来打工,人胆小又老实。

刘爱雨不说话,盯着小戴看,小戴被看毛了,头上渗出了汗珠,两腿微微颤抖。

刘爱雨说:“小戴,你老实交代吧,货怎么就变了?”

小戴装着无辜的样子说:“我也不知道。”

刘爱雨问:“你是在这说,还是去派出所说?那批货有问题,人吃了会中毒,你想想后果吧。”小戴承受不住了,将事情的全部经过都说了。

原来是“香再来”海鲜店做的套,同行是冤家,“雨波”生意火,周边的水产店海鲜店自然要受影响,别的店在供货渠道上、货的质量上下功夫,“香再来”却使出了下三滥的招数。

冯老板买通了小戴,在他送货时,掉了包。

小戴交代了,说他收了五百块钱,钱已经汇给了老家。

刘爱雨想了一会说:“你去干活吧,这事对谁都不能讲。”

刘爱雨再次去凯越酒店,见了王总,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王总说,幸好没造成啥后果。

刘爱雨说:“是我用人不当,给王总添麻烦了。”

王总说:“没事,你也不是故意的,咱们合同继续有效。以后,你要多留点神,谁让你这么漂亮又能干,抢了人家的生意又抢了风头,不惹人妒忌恨都没办法。”

王总的夸奖让刘爱雨很不好意思,她搭讪了几句,就匆匆告辞。

对小戴的处理,赵波建议放他一马,毕竟是个孩子,也没见过啥世面。但刘爱雨坚持辞退,说他刚出来在社会上混,应该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啥事该做,啥事不该做,做了错事要付出代价的。这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好处,现在对他残忍点,是他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刘爱雨和小戴谈了十几分钟,给他结清了工资,又额外给了他1000元,让他另找个工作,最好能进工厂学个手艺,以后会更有前途。

小戴很感激,再三感谢刘爱雨。

按下葫芦起了瓢,那边的水产商又要坐地涨价,说别人养殖的海鲜,周期短、产量大、售价高,而他们天然的却价格低了一截,这不公平。

刘爱雨想一想,是这个理,但是,进货的价格上涨了,销售的价格不涨,这就是在做赔本生意了,譬如原来每月赚二十万,这样下去,只怕要赔好几万。

刘爱雨为难了,这个生意还怎么做?

赵波说:“咱们也进人工养殖的吧,大家都这么干,有什么错?”

刘爱雨说:“当初和饭店签订合同时,白纸黑字说得清楚明白,纯天然的,我们宁可做赔本生意,也不能不讲信誉。”

赵波说“那就再熬一段时间。”

一天晚上,快要关门了,来了一个人,西装革履,三十多岁,理着平头,眼神犀利冷峻。他一进来,就坐在椅子上。

刘爱雨察言观色,看他不是顾客,便让他到里间坐,他没有推辞。

来人介绍说他姓冷,刘爱雨心里一乐,名副其实。

她问:“冷先生有事吗?”

冷先生说:“你的钱赚够了,该退出了,不能你老吃肉,我们喝汤,皇帝还轮流坐呢。”

刘爱雨一听,又来个砸场子的。

以前,来过几波,都是光头大胖子,戴大耳环、大金链子,纹身,一看就是混混,但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恐吓而已,赵波找了几个哥们,说道了说道,就不见影了。

冷先生开口了:“给你50万,关门歇业。”

刘爱雨说:“我考虑考虑。”

冷先生说:“明天这店还开着,麻烦就大了。”

冷先生撇下一张名片,飘然而去。

晚上,刘爱雨说了这件事,赵波拿过名片一看,倒吸一口冷气说:“惹不起,按他说的办吧。”

刘爱雨问:“啥来头?”

赵波说:“京城有名的衙内,背景深不可测,你明白就行了。”

刘爱雨不甘心,“就这么关门了?”

赵波忧虑:“关门是次要的,只要能平安就烧高香了。”

其实,刘爱雨已生退意。

她调查了饭店吃海鲜的食客,部分为公款消费阶层,部分为富豪,说到底,这鱿鱼海参,还是让官商享受了,普通百姓,每月一千块钱,不可能当家常便饭地吃。

刘爱雨常听街头巷尾百姓的议论牢骚,也收看新闻联播,知道从上到下,对公款吃喝深恶痛绝,国家也屡屡出台禁令,重拳打击,在此大背景下,高端饮食行业,必遭霜雪。

因此,这个时候退出来,正当其时。

刘爱雨的分析,让赵波瞋目结舌,他这个a大学研究生,对这个辍学的打工妹给心悦诚服。

赵波说:“那就借坡下驴吧。”

第二天傍晚,冷先生又来了,和昨天的时间分秒不差,刘爱雨打了个寒颤。

冷先生看着店门口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微微点头,他进了店,直奔里间。

刘爱雨说:“冷先生,恭候多时了。”

赵波说:“我们按你的吩咐做。”

冷先生按了一下电话,门口的车上,下来一个跟班,提着一个密码箱。

冷先生指着密码箱说:“五十万。”说完就走。

刘爱雨叫了一声:“冷先生。”

冷先生转回身,哼了一声。

刘爱雨微笑着说:“用不了这么多,我们只收三十万。”

冷先生惊讶了,他取下墨镜,说:“就五十万,我们讲信用的;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以后有玩不转的,冷某愿意随时效劳。”

冷先生刚走,刘爱雨就叫人摘了牌子,附近店铺的人很惊讶,这么火的生意,怎么就不做了?

刘爱雨准备了一桌酒席,宴请王总陈总等几个酒店老板,酒过三巡,说店铺已经关门歇业,该和各位老板解除供货合同了。

老板们都很意外,每月赚几十万块钱,怎么就不做了?

刘爱雨说:“累了,想歇一歇。”

算起来,海鲜店开了三年另两个月,共计收入650万,加上冷先生的50万,刚好700万,和赵波平分,每人350万。

刘爱雨对赵波说:“给个卡号,我把你的转过去。”

赵波说“我现在不用,先放着。”

刘爱雨说:“要不你买套房子吧,你都三十多了,也该结婚了。”

赵波说:“用房子绑架的婚姻不牢靠,我花几百万买一个水泥笼子,我傻啊。”

刘爱雨说:“听说房子会升值,你买一套,比放在银行生利息强吧。”

赵波说:“即使再过十年五十年,一平米十万二十万,在我眼里,它还是个水泥笼子,一文不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